唐诗解(8)
王昌龄 1、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但”的意思是只要,“不教”的意思是不让。 如果说“龙城飞将”象征着英雄,则这样的英雄,能够做到“不教胡马度阴山”;另一方面,要是没有这样的英雄,则从“秦时”到“汉”代,历代的“人”们就只能远赴“万里”之外的边“关”,就只能不分日夜地驻守在那里,不能回家。 “英雄”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2、采莲曲二首·之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乱入”的意思是闯入,“始”的意思是才。 一个“人”“乱入池中”之后,别人就再也“看不见”他了——如果说这是一条信息,则这样的信息能够让人们产生寻找其原因的冲动,人们最终发现:那是因为这个人所穿“罗裙”与“池中”那些“荷叶”是同“一”种颜“色”,这个人的“脸”的“两边”都有“开”着的“芙蓉”花;另一方面,只有掌握一定的信息——“闻”听到自远而近的“歌”声,我们才能感“觉”到“有人来”。 “信息”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3、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凝妆”的意思是华丽的妆扮,“教”的意思是让,“夫婿”的意思是丈夫。 如果说“不知愁”是某种心理状态,则没有这样的心理状态,也就没有“闺中少妇”“春日凝妆上翠楼”这样的举动;另一方面,心理状态能够因为各种意外的事情而发生改变——因为“忽见陌头杨柳色”这一意外的事情,此“少妇”就从没有懊“悔”而变得懊悔了起来——懊悔的是自己“教夫婿觅封侯”去了。 “心理状态”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