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灯会元》禅宗公案解(7)
1、雪峰般柴次,乃于师(指良价禅师)前抛下一束。师曰:“重多少?”峰曰:“尽大地人提不起。”师曰:“争得到这里?”峰无语。(卷十三) (语体文:雪峰和尚搬运柴火,把一捆柴火扔到良价禅师面前。禅师问:“多重?”雪峰答:“全天下的人都提不起来。”禅师问:“怎么到了这里?”雪峰无言以对。) “雪峰”用“尽大地人提不起”,来回答“良价禅师”的问题“重多少”,如果说此禅师此时已经掌握了某种主动权——让雪峰只能思考和谈说这捆柴的“重”量问题,那是因为此禅师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控制雪峰在自己“前”面“抛下一束”“柴”这一突然性的动作,在自己心中所引起的愤怒或恐惧之情,进而形成“重多少”这一问题;另一方面,一旦掌握了主动权,此禅师能够用“争得到这里”这个简简单单的问题,粉碎雪峰的瞎吹牛,让雪峰“无语”——说什么“尽大地人提不起”,这捆柴不就是你抛过来的吗?难道你就不是人吗? “掌握主动权”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2、师(指深禅师)同明和尚到淮河,见人牵网,有鱼从网透出。师曰:“明兄,俊哉!一似个衲僧相似。”明曰:“虽然如此,争如当初不撞入网罗好?”师曰:“明兄你欠悟在。”明至夜中,方省。(卷十五) (语体文:深禅师与明和尚,一起来到淮河边,看见有人拉网,一条鱼从网里逃脱了。深禅师说:“明兄,好啊!完全像一个僧人。”明和尚说:“话虽是如此,怎么比得上当初没有撞进网里?”深禅师说:“明兄你还没有省悟。”到了半夜,明和尚才省悟。) 如果说“深禅师”是一个已经开“悟”了的人,则因为开了悟,深禅师一看见“有鱼从网透出”,就能够兴奋地喊叫“明兄俊哉”,就能够有打比方的冲动——把这条鱼比喻为“衲僧”;另一方面,一旦开了悟,我们就能够看出别人是不是也开了悟——一听到“明和尚”说出“虽然如此,争如当初不撞入网罗好”,深禅师能够准确无误地看出明和尚“欠悟在”。 “开悟”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3、(青原惟信禅师:)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卷十七) (语体文:青原惟信禅师说:三十年前我没有参禅的时候,山在我眼里就是山,水在我眼里就是水;后来,我亲自见到高僧,进入了一个新境界:山在我眼里不是山了,水在我眼里不是水了;现在,我停止在这样的一种境界:像从前一样,山在我眼里只不过是山,水在我眼里只不过是水。) 如果说“惟信禅师”有丰富的经历,那首先是因为他做出了相当的努力——要是没有去“亲见知识”,他也就不可能进“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样的精神阶段;其次,是因为此禅师足够幸运,以至于足够长寿,要是死得早,他也就无缘进入“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样的“休歇处”了;另一方面,像惟信禅师这样丰富的经历,隐含了各种各样的知识,我们能够从中提取出来的知识是:同一个事物在我们眼中的形象不是固定不变的、相距遥远的两种境界可以是相似的。 “丰富的经历”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4、僧问:“中秋不见月时如何?”师(指持禅师)曰:“更待夜深看。”曰:“忽若黑云未散,又且如何?”师曰:“争怪得老僧?”(卷十八) (语体文:僧人问:“中秋看不见月亮,怎么办?”持禅师答:“等到深夜再去看。”僧人问:“如果乌云不消散,又怎么办?”持禅师说:“怎么能怪我?”) 偶尔求助一下他人,我们能够有所收获——通过提出“中秋不见月时如何”这样的问题,这个“僧”能够从“持禅师”那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待夜深看”;另一方面,如果频频求助于他人,我们就只能激起被求助者的厌烦之情和抗议,只能让我们自己难堪——此禅师用“争怪得老僧”这句话,让这个僧因为连续提问而吃了闭门羹。 “偶尔求助一下他人”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