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12)
李白 1、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楼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有言外之意的,是“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如果说这两句诗内容上各是一条信息,则要想形成后一条信息,我们必须有功能正常的眼睛;要想形成前一条信息,我们必须有某种神通,能够到达“青天外”,这样才能看到:“三山”的一“半”才是在“青天”之内。 “形成信息”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2、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垂人舞袖回。” 有言外之意的,是“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引”的意思是拉,“衔”的意思是用嘴含。 要想做出“雁引愁心去”这样的一个判断,我们必须有某种神奇的本领,能够看见“愁心”,能够看出这个愁心因为“雁”的牵“引”而移动着;要想做出“山衔好月来”这样的一个判断,我们必须有相关的知识,知道判定“月”是不是“好”的标准是什么。 “做出判断”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3、夜下征虏亭:“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有言外之意的,是“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绣颊”的意思是指代少女,“火”在这里的意思是灯。 一个人创造出“山花似绣颊”这样的比喻,是因为他有相关的经历,知道“绣颊”能在自己心中引起一些什么样的冲动,现在,“山花”引起的冲动与之大同小异;一个人创造出“江火似流萤”这样的比喻,是因为他有某种癖好,喜欢长时间地观看飞行中的“萤”火虫,现在,他又在盯着萤火虫看,但他终于发现:这根本就不是什么萤火虫,那是“江”上移动着的灯“火”,只是这二者初看起来没什么两样。 “创造比喻”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