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运生谈艺录(153)
文学作品分析与“数学证明”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这是秦少游的名句,“幸自”的意思是原本,“为谁”的意思是为什么。“东风何事入西邻”,这是苏东坡的词句,“何事”的意思是为什么。 证明:秦少游此名句和苏东坡此词句是“相似形”。 两者都是疑问句,这是显而易见的,但仅仅因为都是疑问句就断定二者是“相似形”,似乎理由不充分——人家数学上对“相似形”的定义就不是那么简单。 先来倾听秦少游名句隐含的言外之意:这是一个疑问句,提出了一个问题。形成问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为了形成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必须对一些事物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有相当的观察——观看“郴江”、“郴山”和“潇湘”,查明三者相互间的关系——潇湘是在郴山的下方,也就是海拔低于郴山;问题本身隐含了知识——“幸自绕郴山”的“郴江”为什么(“为谁”)“流”进了“潇湘”,那是因为潇湘是在郴山的“下”方,最终的结论是:水往低处流。 再来倾听苏东坡词句的言外之意:这是一个疑问句,提出了一个问题。形成问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为了形成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必须对一些事物及其相互关系有相当的观察——观看“东风”和“西邻”,查明此二者相互间的关系——前者进入到后者之中;问题本身隐含了知识——东风为什么进入西邻,那是因为西邻处在东风前进的道路上,最终的结论是:风按直线行进。 按照二者所隐含的这些言外之意,说二者是“相似形”就显得保守了一些,说二者是“全等形”也不是太过分。 实际上,一切文学杰作,也就是那些都有言外之意的作品,相互间都是“相似形”,本质上则是“全等形”。“隐秘地论证一种事物的价值”,此乃是一切文学杰作共同的本质(深层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