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解(6)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篇第二) (语体文:温习已有的知识,有新的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如果说“可以为师”意味着一个人获得了当老师的资格,则要想获得这样的资格,这个人首先必须有相当的意志力,能够做到“温故”;其次,还必须足够聪明,能够因为温故而“知新”。 “获得某种资格”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2、“君子不器。”(为政篇第二) (语体文:君子不成为器具。) “君子不器”有知识的外观,揭示的是“君子”的一种性质:“不器”。一个人的愿望是成为君子,他首先就需要有这样的知识,有了这样的知识,他才有努力的方向——让自己“不器”;其次,他必须有相当的意志力,能够抵御“成为‘器’”对自己的诱惑。 “实现愿望”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篇第二) (语体文: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不学习就会一无所得。) 如果说此名言内容上是一则新闻,则要想形成这样的新闻,我们首先必须遇上新鲜事儿——有这么一个人,一个时期内,他处在迷惑不解状态(“罔”),而在另一个时期里,他竟然又一天又一天地一无所获(“殆”);其次,我们还必须有相当的洞察力,能够看出“学而不思”是这个人“罔”的原因,“思而不学”则是这个人“殆”的原因。 “形成新闻”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4、“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篇第二) (语体文:子路,我告诉你怎样获得知识:得到了知识就是得到了知识,没得到知识就是没得到知识,这是知识啊。) “孔子”有一条“知”识,它揭示的是一种因果关系:一个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原因,这个人获得知识——“知之”——是结果。有了这样的知识,“孔子”能够去教“诲”他人——“由”;有了这样的知识,如果我们想获得新知识,我们首先只需让自己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也就是做到某种不自欺。 “知识”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孔子此名言中,“知”字居然出现了六次,读起来让人感觉是文字游戏,实质上更多的是玄妙无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