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运生谈艺录(122)
韵律与打破自然语序 韵律给汉语古诗带来的贡献,通常认为主要的是让诗具有了某种音乐性,我以为更主要的是自然语序被打破,从而带来了理解上的难度,最终增加了诗的趣味(艺术性)。 “鹭飞林外白,莲开水上红”,这是杨广的诗句,改为自然语序即是“白鹭林外飞,红莲水上开”,为了写成合乎韵律的句子,就对自然语序作出了如此大的调整,“白”和“红”更是从开头处被挪移到了结尾处。读者第一次读到“白”和“红”,首先感觉到的应该是别扭、困惑,因为这两个字处在不属于它们的位置上,而一旦意识到“白”和开头的“鹭”合成常见物“白鹭”、“红”和开头的“莲”合成常见物“红莲”,读者的喜悦就油然而生了。或许更应该说,读者是因为意识到了自己的聪明而快乐。 “红绽雨肥梅”,这是杜甫的诗句,恢复成自然语序后应是“雨绽肥红梅”;杜甫为了韵律而大量制造倒装,直至有些走火入魔,“白头搔更短”,这是杜甫的诗句,其实是不通的,通顺的说法是“白发搔更稀”,只是为了合乎韵律,杜甫便造出如此于理不通的句子来。 “因为韵律而倒装”,倒装大多因追求韵律而产生,但也有这样的一种情形:有的诗人因为感觉倒装好而追求倒装。“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这是李白的诗句,恢复自然语序后即是“看天边渌水,见海上青山”,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倒装后句子的韵律(平仄结构)与自然语序下的句子的韵律,二者完全相同。总之,李白此诗句似乎可以说是“为倒装而倒装”的结果。我们不大会怀疑“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是诗,但作为它们母体的“看天边渌水,见海上青山”,却真的不像是诗。因此似乎可以说:李白此诗句的全部诗意都应该归功于作为“打破自然语序”的倒装。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这也是李白的诗句,其母体应该是“秋霜被群物,寒风飘大荒”,“寒风飘大荒”是标准的四种平仄句式之一,倒装成“风飘大荒寒”之后却完全与格律无关了。李白是独创意识强烈的诗人,李白此诗句却可以说是直接对杨广的模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