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运生解唐诗(34)
张若虚 1、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见,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根据人性概念,《春江花月夜》不再被认为是所谓的有机整体,而是可以被分解为彼此独立的数件作品,其中的每一件作品被某一种目的所贯穿,而每一种目的都得到了隐秘的论证。另外,全诗的大多数部分没有神奇意味。 (一)被分离出来的第一件作品,是“海上明月共潮生”。其字面含义是:明月的升起和潮水的涌起(同时)发生在海的身上。 一只皮球从一个水池的底部浮起来,会引起水波,水波首先出现,接着才是那个皮球,现在,明月相当于那个皮球,潮相当于那个水波,“海上明月共潮生”就是一种反常识的说法。但反常识的说法不是无意义的:水波固然在皮球出水之前涌现,但要是没有那个皮球,则根本就不会有水波,“海上明月共潮生”这一错误的说法,初浅地看,似乎明月占了便宜,而潮吃了亏,深入地看,则谁也没占便宜谁也没吃亏——潮因为得力于明月而做出一点让步,明月因为帮助过潮而得到一些补偿。总之,反常识的说法可能实现公平。 “反常识的说法”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二)被分离出来的第二件作品,是“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滟滟随波千万里”的意思是“(月亮的影子)在充满波浪的‘千万里’的水面上随波浪而起伏”,“月明”的意思是月光。 “千万里”之长的“春江”上的什么地方没有月光?这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难以回答。唯有机智才能让我们正确而不费力地回答这个问题:春江上凡是月光照射不到的地方,也就是没有月光(“无月明”)的地方。 “机智”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三)被分离出来的第三件作品,是“江天一色无纤尘”。“一色”的意思是同一种颜色,“纤尘”的意思是细小的尘土。 “江天一色”是只有眼睛才能感知到的现象,天空中有没有灰尘?这是一个问题,要解答这样的问题,首先需要眼睛去观察,“无纤尘”更是只有眼睛才能提供的答案。 “眼睛”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四)被分离出来的第四件作品由两句诗组成:“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两句诗的字面含义应该是:江畔第一个看见月亮的人是谁?月亮第一次照耀江畔的人是在哪一年? “初”的意思是第一。“第一”促使我们形成各种荒谬的问题——譬如“江畔何人初见月”?没有人能回答这样的问题,因为没有人能确信自己是在江畔第一个看见月亮的人——每一条江都有相当的长度;江月何年初照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只能是月亮,但我们不可能从月亮那里听到答案。 “第一”受到了隐秘的否定。 (五)被分离出来的第五件作品,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无穷已”的意思是无穷无尽。 这两句诗是关于“人生”和“江月”的知识。想要获得“人生代代无穷已”这样的知识,我们的寿命必须超过两代人寿命的和,换言之,超长的寿命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想要获得“江月年年只相似”这样的知识,我们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强大的记忆力。 (六)被分离出来的第六件作品:是“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长江送流水”是只有通过眼睛才能感知到的事物,眼睛还能看出“江月”是在等待某个人,江月待何人?这是一个问题,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最终还是需要依靠眼睛。 “眼睛”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七)被分离出来的第七件作品,是“不知乘月几人归”。 有“几人”“乘月”而“归”?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因为月亮照射的区域至大至广,“乘月”而“归”的到底有多少人,这几乎是完全不可能通过统计而有效回答的。只有“瞎操心”的人才会形成这样的难题。想知道答案而不能,这就是“不知”,这样的“不知”是一种苦恼。难题源于我们的瞎操心,难题本身让我们陷入苦恼。 “难题”受到了隐秘的否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