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蝴蝶梦
《庄子》“齐物论”末尾记著名的“庄子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遽遽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也,此之为物化。”最后两句无甚意味,这里只语译前面部分:从前庄周在梦中成为一只蝴蝶,飞舞着的一只蝴蝶,心情畅快,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醒来了,分明是庄周,不知道是庄子在梦中成了蝴蝶,还是一只蝴蝶在梦中成了(现在的)庄周。 庄子梦中的蝴蝶是一只行动中的蝴蝶,行动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只蝴蝶必须有功能正常的一对翅膀,才能有作为行动之一种的飞行;行动还可以给行动者带来快乐——这只蝴蝶因为自己的飞舞而快乐。与行动相对的是思考,而思考带来的却是某种痛苦——庄子想“知”道“到底是庄子在梦中成了蝴蝶,还是一只蝴蝶在梦中成了(现在的)庄子”,结果是“不知”,也就是想知道而无法知道,这意味着愿望没有实现,也就意味着痛苦。总之,“行动”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人们通常认为,这是哲学性的一问,更是出人意料的一问。问题是:这样的问题是得不到真正的解答的,庄子自己放弃了追寻此问题答案的努力,也没有邀请他人去寻求答案,而是放任自己的诗人禀赋,斩钉截铁地在此一问题的前面加上了“不知”二字。唯有这个“不知”是真正的画龙点睛之笔,最有心灵冲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