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运生解《红楼梦》(7)
1、偷听的价值 第三十二回写史湘云来到怡红院,贾宝玉和袭人接待史湘云。
湘云笑道:“……我天天在家里想着,这些姐姐妹妹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说着,眼睛圈儿就红了……袭人道:“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也是宝姑娘也说过一回,他(指贾宝玉)也不管人脸上过的去过不去,他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这里宝姑娘……登时羞的脸通红……幸而是宝姑娘……真真的宝姑娘叫人敬重……真真有涵养,心地宽大……”宝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他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他生分(指疏远)了”……林黛玉听(其实是偷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
史湘云和袭人在薛宝钗(即“宝姐姐”)不在场时夸赞薛宝钗,夸赞得那么情真意切,假如这些话被薛宝钗偷听到了,那将会引起什么样的良好效果?贾宝玉仅只是说林黛玉“不曾说过那些混帐话”,林黛玉偷听到之后马上“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大有“为知己者死”的势头;如果贾宝玉被偷听的这番话里提起了林黛玉的一些“正面的优点”,林黛玉又会是怎么样地感激涕零呢?总之,正因为世上有偷听,我们的善意才有可能产生出最好的效果。 所以说,这段文字的灵魂,是人性中的“对于偷听的热爱”,此人性正是如此隐秘地论证了“偷听”的价值。 这样的解说与红学史上一些学者们对于此段文字的批评,是不一样的。学者们认为,正是由于贾宝玉和林黛玉都反对科举考试和封建政治,二人间便产生了牢不可破的爱情,云云。这样的见解同艺术不相干:它似乎没有思考过贾宝玉此时此刻说“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这句话到底引起了什么样的后果。 2、深情(执著)到底意味着什么? 第三十二回写“深情病”在宝玉身上的发作:
宝玉站着,只管发起呆来。原来方才出来慌张,不曾带得扇子。袭人怕他热,忙拿了扇子赶来送与他,忽抬头见了林黛玉和他站着,一时黛玉走了,他还站着不动,因而赶上来说道:“你也不带了扇子去,亏我看见,赶了送来。”宝玉出了神,见袭人和他说话,并未看出是何人来,便一把拉住,说道:“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袭人听了这话,吓得魄消魂散,只叫“神天菩萨,坑死我了!”便推他道:“这是那里的话!敢是中了邪?还不快去?”宝玉一时醒过来,方知是袭人送扇子来,羞的满面紫涨,夺了扇子,便忙忙的抽身跑了。
“深情”表现为“睡里梦里也忘不了”。至于“深情”的罪状,则包括了以下数条:它会让我们“弄了一身的病”;它会让我们分不清对象,稀里糊涂地把其他人“吓得魄消魂散”;它会让我们自己在清醒过来的时候“羞的满面紫涨”。 “厌恶深情”是这段文字的灵魂。 3、可恨的良心 第三十二回写“良心”需要被解救:
却说宝钗来至王夫人处,只见鸦雀无闻,独有王夫人在里间房内坐着垂泪…… 王夫人……哭道:“你可知道一桩奇事?金钏儿忽然投井死了!”宝钗见说,道:“怎么好好的投井?这也奇了。”王夫人道:“原是前儿他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他几下,撵了他下去。我只说气他两天,还叫他上来,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岂不是我的罪过。”宝钗叹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王夫人点头叹道:“这话虽然如此说,到底我心不安。”宝钗叹道:“姨娘也不必念念在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
“王夫人”是“良心”的象征或者牺牲品。“良心”的罪状有如下数端:它让我们在“鸦雀无闻”的地方独自“垂泪”,把事情的全部责任统统揽了过来,压在自己的头上,而不能去客观冷静地想一想导致事情发生的其它原因或者可能性;它让我们“念念在兹”,徒然自怨自艾,而不能积极地想出方法,做好善后工作——“尽主仆之情”。 “厌恶良心”是这段文字的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