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运生解唐诗(28)
杜牧 1、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有言外之意的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斜”的意思是不平整。 “人家”首先指的是房屋。房屋是在遥远的寒山的“白云深处”。要想进入房屋,我们必须克服“远”、“寒”、“石径”的“斜”和“白云”等众多的障碍。 “房屋”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有言外之意的还有“霜叶红于二月花”。 霜叶的红超过了二月花,所以,这是有关霜叶的一条知识。要想取得这样的知识,我们必须是所谓健全的人,而不是色盲患者;有了这样的知识,如果我们想看见比二月花更红的叶子,我们只需等待霜降的时节。 “知识”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常识会扰乱我们对诗的理解。按照常识,“二月花”的意思应该是二月里开的所有的花,二月里开的花有的红,有的白,有的黄,有的紫,所以,“霜叶红于二月花”简直就是不通的说法——“霜叶比白色的李花更红”,这样的说法让我们感觉荒唐。 根据常识去责备诗,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归根结底却是外行的。诗不是常识所能理解的,也不是常识能够驳倒的。 2、暝投云智寺渡溪不得却取沿江路往:“双岩泻一川,回马断桥前。古庙阴风地,寒钟暮雨天。沙虚留虎迹,水滑带龙涎。却下临江路,潮深无渡船。” 有言外之意的是“寒钟暮雨天”。 “寒”意味着需要温暖;“钟”由金属铸造而成,而金属又是由矿石冶炼而成,铸造和冶炼都意味着需要足够的温度;“暮”意味着需要光亮;“雨天”意味着潮湿,因此也意味着需要干燥。寒、钟、暮、雨天,这四者指向同一个事物——火。 “火”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3、过华清池绝句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有言外之意的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骑”的意思是一人骑一马,“一骑红尘”指的是马奔跑扬起尘土,“妃子”即贵妃。 一个女子“笑”了起来,原来她是“妃子”,也就是一个地位相当高的女子;这位妃子也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笑,她现在是在笑,乃是因为她是唯一知道事情秘密的人——唯有此妃子才知道人骑马飞跑只为送来“荔枝”。 “笑”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4、念昔游三首(其三):“李白题诗水西寺,古木回岩楼阁风。半醒半醉游三日,红白花开山雨中。” 有言外之意的是“红白花开山雨中”。 树木支撑着“红花”和“白花”,“山”又支撑着这些树木,换言之,山和红白花处在树木的两端,树木是中间者。红白花被注意到了,进一步被观察到是处在“开”的状态中;山也被注意到了,进一步被观察到是处在“雨”中。唯一被忽视的是作为中间者的树木。 “中间”受到了隐秘的否定。 5、自宣城赴官上京:“潇洒江湖十过秋,酒杯无日不淹留。谢公城畔溪惊梦,苏小门前柳拂头。千里云山何处好?几人襟韵一生休!尘冠挂却知闲事,终拟蹉跎访旧游。” 有言外之意的是“千里云山何处好”。“好”的意思是美好。 能感知“千里云山”的是我们的眼睛,能回答“千里云山何处好”这样的问题的,仍然是我们的眼睛。 “眼睛”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6、书事:“自笑走红尘,流年旧复新。东风半夜雨,南国万家春。失计抛鱼艇,何门化涸鳞。是谁添岁月?老却暗投人。” 有言外之意的是“东风半夜雨,南国万家春”。 “南国万家”能不能进入“春”,取决于“东风”和“半夜雨”能不能相遇或者合作。一种事物的存在状态取决于更多其他事物的组合。一切事物的现状都来之不易,从根本上都是奇迹性的。 “现状”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7、郡斋秋夜即事寄斛斯许秀才:“有客谁人肯夜过?独怜风景奈愁何!边鸿怨处迷霜久,庭树空来见月多。故国杳无千里信,彩弦时伴一声歌。驰心只待城乌晓,几对虚檐望白河。” 有言外之意的是“庭树空来见月多”。其字面含义是:庭院里的树叶子凋落,可以看见更多的月光。 庭院是房屋的附属部分,是房屋的象征。房屋是这样一个地方,连月光都在等待时机,随时准备进入。 “房屋”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