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是什么? 《庄子·齐物论》中出现了三个名词:人籁、地籁和天籁。在南郭子綦对“风吹众窍发出声响”作过充分描写之后,颜成子游终于明白了:地籁“则众窍是也”、人籁“则比竹是也”,但颜成子游不明白“天籁”是什么。 南郭子綦对于“天籁”的解答,因为人们的理解不同,会导致标点方面的歧异,所以,这里不加标点地录之:“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陈鼓应先生则标点如下:“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P34)可以说,大多数学者坚持这样的标点。 但陈鼓应先生在此标点基础上的语译显得不通:“所谓天籁,乃是风吹万种孔窍发出了各种不同的声音,使这些声音之所以千差万别,乃是由于各个孔窍的自然形态所致,鼓动它们发声的还有谁呢?”(P40~41) 我们感到,去掉语译中的“使”字,读起来才会通顺一些;大概只是因为经文中明明白白地有这个“使”字,所以陈鼓应先生感到不应当装没看见,不应该把“使”字撇到一旁。 陈鼓应先生这种不通的语译,却是根源于他对于“天籁”的理解:“‘人籁’是人吹箫管发出的声音,譬喻无主观成见的言论。‘地籁’是指风吹各种孔窍所发出的声音,‘天籁’是指各物因其自然状态而自鸣。可见三籁并无不同,它们都是天地间自然的音响。”(P36) 但是,如果真地这样,真地“三籁并无不同”,那么,我们就只好承认:“仰天而嘘”、“今者吾丧我”的南郭子綦乃是在故弄玄虚,因为南郭子綦是在对“风吹孔窍”这样的普通现象大惊小怪。我们可以肯定:是“天籁”而不是其它的什么籁,才能使得南郭子綦“形如槁木、面如死灰”——进入到“悟道”的状态。 陈鼓应先生的语译贯穿了郭象的见解:认为“各个窍孔的自然状态”独立自足、不受他者的影响就能发出某种固定的声音。而我们的耳朵所能获得的事实只是:同一个窍孔在不同强度风儿的吹拂之下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哲学只应超越常识,而不是低于常识,哲学尤其不应在日常经验方面出笑话。 经文中的“使”字,是一切无神论派学者们不可逾越的障碍。 本文作者对于《齐物论》这段经文的句读是:“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后两句的语译是:“每一窍孔所发出的声响难道都是由此窍孔的形状决定的吗?发动者到底是谁?” 总之,“天籁”即是“天之籁”,这个“天”不是什么“万物之总名”,相反,它首先是目的性的——它要创造出自己的音乐,而且,这个“天”在实现此目的时又体现出了智慧性——它用风儿去吹拂众窍。 “天”的智慧性还有具体的表现:当“天”想要创造出“小和”的时候,它就动用“泠风”;当“天”想要奏出“大和”之音的时候,它就加大风力,使之成为“飘风”;而当“天”想要创造出寂静(“虚”)的时候,它就让大风停歇下来(“厉风济”是也)。总之,“众窍”即是“天”所使用的“乐器”。“籁”的本义即是乐器。而风即是“天”吹奏“众窍”时所用的“气息”。 当我们用因果思维方式去看待世界时,我们把众窍因风儿吹拂而发出的声响称之为“地籁”,而当我们以“目的与手段思维方式”去看待世界时,我们就会从“地籁”现象中感觉到把一组现象的各个部分贯穿起来的某个东西——“天”,这时候,“地籁”便一跃而成了“天籁”。根据因果思维方式,我们认为不同强度的风儿是各种音响的原因;根据目的与手段思维方式,我们认为不同强度的风儿是被用来产生不同音响效果的手段(或工具)。 相信常识的人容易把世界理解为因果的无限链条。儿童们无穷无尽的“为什么”体现了因果思维在人心中的牢固基础,但这些“为什么”并不一定导向哲学。 我们似乎天生地只是在面对动物世界时才会采用“目的与手段思维方式”。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说过:哲学始于惊奇;今则说,哲学始于人们面对非动物世界时,“目的与手段思维方式”的降临;始于人们在非动物世界那里隐约感到了某种目的和伟大的智力。 伟大哲学的温床,只能是风光秀美的荒野,而不是学者们的书斋。这是“天籁”一词提供给我们的真理。庄子对于“道”有过若干直接的言说,只可惜庄子不曾从自己对于“风吹众窍”的描写中抽象出“天”的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