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运生谈艺录(65)
间接回答的魅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此名句中,谁家玉笛暗飞声?这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得到的不是直接的回答,而是间接的,间接的回答只是提供了有用的线索:这个“谁”吹出的玉笛声最终充满了洛城,原本是借助于春风,这样,必须确定现在刮的是什么方向的风,譬如在确定了是东风之后,我们就应该到洛城的最东头去寻找这个人。总之,这样的间接回答,让读者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自己的聪明有用武之地,是有价值的。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李白的诗《答俗人问》。“何事栖碧山”?这是一个问题,被问的人“笑而不答”,但不是完全不去回答,而只是没有去直接地回答,回答是间接的,而且是省略了的,补足之后当是:(因为此“碧山”中有)“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样的风景,我希望能随时地观看这样的风景,所以就只好“栖碧山”了)。总之,这样的间接回答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这是李白的名句。落花踏尽游何处?这是一个问题,答案是:游“胡姬酒肆”。但这样的游玩计划没有被道出,被道出的是对这一游玩计划的实施——“笑入胡姬酒肆中”,新的游玩计划的内容体现在游玩计划的实施过程之中。这是一种间接回答,此间接回答显得内涵丰富,因为它包含了作为问题之答案的新的游玩计划。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这是梅尧臣的名句。“云外一声鸡”是对于“人家在何许”这一问题的间接回答:你想找到人居住的房屋,你就应该前往鸡鸣叫的地方,因为鸡是定居的人豢养的家禽,有鸡的地方可能有房屋。总之,这样的间接回答也是含蕴丰富。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这是杜甫的诗句。“柏森森”的“锦官城外”,是对“丞相祠堂何处寻”这一问题的直接回答。直接的回答没什么意思。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这是杜甫的诗句,对于“鸿雁几时到”这一问题,“江湖秋水多”固然不是直接回答,甚至也不是间接回答,只是貌似间接的回答——我们从“江湖秋水多”中无论如何也难以找到“鸿雁几时到”的答案。 “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这也是杜甫的诗句,这里的“昏鸦已满林”同样的既非直接回答,也非真正的间接回答。 古人认为好的诗让人感觉到“不粘不离”,上所言那些间接回答似乎最有“不粘不离”的意味。杜甫的三联诗中,作为“直接回答”的“锦官城外柏森森”不是“不粘”,而是“粘”;对于“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不是“不离”,而是“离”。 一部中国诗史内容丰富,但真正的“间接回答”,据我所知,数量上是相当有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