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运生谈艺录(68)
诗与比喻 古人把《诗经》中的艺术手法概括为“赋、比、兴”,其中的“比”即是今之所谓比喻。或许,比喻在中国诗的历史上从来不曾受到格外的推崇。早些时候,“兴”的地位比比喻明显地更显赫,进入南朝以来,诗人们最看重的,或许是写对偶的技术。 历史上,含有比喻而且受到好评的诗句,总体来看显得复杂,远不是“甲像乙”那么单纯。 “澄江静如练”,这是谢朓的名句。一条江是在江水“澄”而且“静”的条件下才是像一匹“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李白用“银河落九天”比喻瀑布的名句。“甲像乙”这样的比喻格式里,其中的“乙”通常是具体、常见的事物,譬如“梅花似雪”、“病去如抽丝”,李白此比喻里,“银河落九天”似乎显得具体,却说不上常见,实际上,它是想象性的。 把想象性的事物安放在“乙”的位置上,似乎是李白的一种爱好。“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连山”固然是常见的事物,但“喷雪”的“连山”只能是李白的想象物。还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也可以说隐含了一个比喻,处在“乙”的位置上的,是“上青天”,“上青天”也是想象性的。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此比喻已经取消了比喻的外观——“如”、“似”和“像”之类的字消失不见了。另外,用“白银盘里一青螺”来比喻遥望者眼里的“洞庭山水色”,也是一个复杂化了的比喻——洞庭的“山”对应“青螺”,洞庭的“水”对应“白银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