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运生谈艺录(89)
诗与美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这是王昌龄的诗《采莲曲》。诗句中的那个“脸”是不是美的?这个问题其实是有答案的——“乱入池中”的意思是“进入池中就乱了”,也就是“由‘脸’指代的人进入池塘后,其脸就与芙蓉相混了”,这意味着脸和芙蓉一样美。总之,这首诗中充满了荷叶、罗裙、芙蓉以及可以与芙蓉相媲美的脸等等事物,题材上也就是外观上乃是美的。但这首诗的价值不取决于这些美的事物,而在于其中有这样的言外之意:人可以有容貌上的美,人可以用作为自己创造物的罗裙来美化自己,但人照样有可能被这个世界所淹没,因为这个世界上也有譬如荷叶与芙蓉这样美的事物;真正能让人从这个世界脱颖而出的,是歌唱。总之,“歌唱”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翡翠黄金缕,绣成歌舞衣。若无云间月,谁可比光辉”,这是李白《赠裴司马》诗的前四句。由“翡翠黄金缕”“绣成”的“歌舞衣”,不妨认为是美的,“云间月”也不妨认为是美的,但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同样不在于这些美的事物,而在于其中有这样的言外之意:四句诗隐含了有关歌舞衣的一条知识——由翡翠黄金缕绣成的歌舞衣在“光辉”上只有“云见月”可以与之相“比”。知识来之不易,有关歌舞衣的这一知识的取得,首先需要我们付出繁重的劳动——我们必须把世界上的万物逐个逐个地查看个遍,否则,我们不能断言可以与歌舞衣在光辉上相比的只有云间月;其次,想要取得有关歌舞衣的这一知识,还需要我们足够幸运——这个世界上还真的就有“云间月”这样的东西,而且还真的就让我们看见了。总之,“知识”的价值得到了暗示。 据我所知,既有美的外观(诗的内容上有若干所谓美的事物)又有言外之意的诗,是不多见的。好诗的唯一根本特性是有言外之意,只要有言外之意,内容(外观)上的丑也无损于这首诗的艺术魅力。“欲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这是苏东坡的名句,其中的“牛矢”其实就是牛屎,无论如何也算不上美,但此名句不失为名句,因为其中有言外之意。 美和丑都只是诗的外观,好诗可以是美的,但也可以是丑的,更多的则是无所谓美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