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运生谈艺录(123)
汉语古诗句首的特点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是陶渊明的一首“饮酒诗”。每一句诗的前两个字合成的词语分别是:结庐、而无、问君、心远、采菊、悠然、山气、飞鸟、此中、欲辩。这八个词的共性是:都有相对完整的含义。这样的情形可以命名为“一般格式”。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这是一首汉代古诗的前四句,每一句前两个字分别是:步出、遥望、前日、故人。也属于“一般格式”。 汉代诗“长歌行”曰:“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每一句前二字合成的词语分别是:青青、朝露、阳春、万物、常恐、焜黄、少壮、老大。也属于“一般格式”。 早在《诗经》时代,“一般格式”已经十分普遍了,譬如“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君子求之”、“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等等。 屈原的诗却屡屡展现了另一种情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目眇眇兮愁予”、“路漫漫其修远兮”,等等。这些诗句句首的三个字合在一起,才具有相对完整的含义。不妨把这样的情形命名为“屈原格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可以说是上所言屈原诗的那一特点的回响,其强化的程度不逊色于屈原本人——四句诗的每一句的前三个字合在一起,才具有相对完整的含义。在我看来,要是没有深邃悠长的言外之意,大概也就没有人认为陈子昂此“登幽州台歌”是诗了。这是“屈原格式”的登峰造极。 “一般格式”几乎是中国诗人无意识式的追求,这一无意识追求可以引起倒装。“看天边渌水,见海上青山”,当是受“一般格式”的内在驱使,李白将之改写为“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 但李白似乎是对“熟悉感”怀有叛逆冲动的诗人,“柳与梅争春”,这属于“屈原格式”;“暮从碧山下”,这或许是十分少有的诗句,因为这个句子的第一个字“暮”,与后面的“从”结合成“暮从”——这是无意义的词语;与后面的两个字结合成“暮从碧”——也是无意义的词语。实际上,孤零零的“暮”才是有意义的。另外,“飘若浮云且西去”、“水与心俱闲”,还有“去若浮云没”,“山随平野尽”、“云从石上起”,数不胜数,都如此。李白对此种格式情有独钟,可以将之命名为“李白格式”。 中国古诗为什么对“一般格式”有偏爱?且把这个问题留给读者诸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