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运生谈艺录(104)
文学作品分析的客观性 “谁家煮茧一村香”,这是苏东坡的名句。早先,我对此作出的分析是:一家“煮茧”发出的“香”,可以传播到这个村庄,村庄越大,“香”造福的范围就越广,社会效益也就越高。这是“群居”的优越性。“群居”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现在,我意识到这样的分析是有问题的。首先,“香”被武断地认为具有绝对的价值,所谓“村庄越大,‘香’造福的范围就越广,社会效益也就越高”,是可以质疑的:村里有的人说不定就不喜爱香,尤其不喜爱“煮茧”发出的那种香味。其次,名句本身是一个疑问句,我没有将之作为疑问句来对待,而是直接将之理解为“一家煮茧满村香”这样的陈述句。或许,上所言两条错误是文学作品分析中最常见的错误,其共同的实质是偏离了客观性。 如今,我对此名句作出的分析是:谁家煮茧一村香?这是一个问题。解答问题是有难度的,首先需要我们有足够灵敏的感觉器官——我们必须有足够灵敏的嗅觉,才能感觉到强烈程度不同的香味;其次,我们还必须有知识,譬如必须知道“离香的源头越近的地方香味就越是浓烈”;其三,我们还必须有推理能力:这里的香味是最浓的,所以,“煮茧”的就是这户人家。“解答问题”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荷风送香气”,这是孟浩然的名句。一个人想要闻香味,他首先必须具备一些物质条件,譬如必须足够靠近某个香源——“荷”;其次,他还必须做出一些努力——来到荷的下风口,或者必须有好运气——风把荷的“香气”吹进他的鼻子。总之,“闻香味”的价值受到了足够的暗示。 在对孟浩然名句的分析中,“香气”没有被认为具有不容置疑的价值,全部分析倒是贯穿了“假如XXX,就必须XXX”这样的句式。 客观性是一切科学追求的最高理想,但我们只能逐步逐步地接近这个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