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的文化学解读(4)
1、“先生(朱熹)问诸友:‘诚、敬’二字如何分?各举程子之说以对。先生曰:‘敬是不放肆底意思,诚是不欺妄底意思’”。(卷六) 中医讲“不通则痛”——这不是对“痛”下定义,而是揭示导致痛的原因——“不通”,这个原因更是在间接地指出治疗的方法——使不通变为通。 朱熹所说“敬是不放肆底意思”,类似于“不放肆则敬”,也就是把“不放肆”当作实现“敬”的方法。 中国文化似乎对“这是什么”兴趣不大,感兴趣的是“如何实现目标”。 2、“问仁,(朱熹)曰:‘将(意为从)仁义礼智四字求。’又问:‘仁是统体(意为总体)底否?’曰:‘且理会义礼智,令(意为使得)分明,其空阙(意为空缺)一处便是仁’”。(卷六) 提问者想知道“仁是什么”,这样的愿望是全人类性的,朱熹的回答却是有中国特色的——要想知道一个事物是什么,必须到这个事物与其他众多事物的关系中去找答案,尤其需要弄清楚与之有关系的这些事物的特点,做到“令分明”。 中医医生在诊断一个人的肾脏出问题之后,在治疗方面必须加以考虑的,既有与肾脏有“相生”关系的肺脏,还有与肾脏有“相克”关系的脾脏,紧紧抓住这个肺脏或脾脏,肾脏的病几乎是不治而愈了。 关系主义、迂回主义,是朱熹这段话流露出来的意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