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的文化学解读(6)
1、“杨志之患(意为烦恼于)读史无记性,须三五遍方记得,而后又忘了,(朱熹)曰:‘只是一遍读时,须用功,作相别计,止此更不再读,便记得。有一士人,读《周礼疏》,读第一板迄(意为完),则焚了;读第二板,则又焚了;便作焚舟计。若初且草(意为粗略)读一遍,准拟(意为准备)三四遍读,便记不牢’”。(卷十一) 让“杨志之”苦恼的,与其说是自己的“记性”不好,不如说是社会(文化)对记性的极力推崇;与其说是社会对记性的极力推崇,不如说是社会(文化)价值观方面的单一性——千百万人追求同一个东西。为了提高自己的记性,“读《周礼疏》”的那个“士人”硬是想出了极端的方法——读完一页书就把它烧掉。 朱熹急于向学生杨志之介绍提高记性的种种方法,而没有提醒杨志之:看来你是没有记性方面的天赋,你不如去发掘自己其他方面的天赋吧,人的天赋是多方面的。 2、“(气)升降飞扬,所以生人物者,未尝止息,但人不见耳。如望气者,凡气之灾祥皆能见之,如龙成五色之类。又如昔人有以五色线令人暗(意为黑暗)中学辨,三年而后辨得”。(卷九十八) 因为生理上的限制,常“人”看“不见”“升降飞扬”而且能够“生人物”的“气”。 中国文化有突破生理极限的强烈冲动——道教的神仙就是人们突破了人类的身体不能飞行、不能千变万化、不能长久存活等到生理极限的结果。中国文化里还有根深蒂固的乐观主义——突破各种生理极限总还是有可能的,问题是想出好办法,再就是舍得花上大把的时间,以及忍受(修炼过程中的)单调乏味。 在黑暗的地方,花上“三年”时间,练出看清丝线的各种颜色这样的本领,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或许是真正有中国特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