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解(5) 陶渊明 1、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有言外之意的,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如果说“归园田”象征着“回到最初”,则最初能够引起各个生命体的怀念之情——“羁鸟”依“恋”的是作为自己之最初的“旧林”,“池鱼”“思”念的是作为自己之最初的“故渊”;一个人回到了自己的最初,那首先是因为他有独特的个性——对世“俗”价值观不“适”应、对“丘山”有天生的喜“爱”之情;其次,是因为他作出了相当的努力——“开荒南野际”;另一方面,一旦回到了最初,这个人就能够做自己想做的——“守拙”;一旦离开了这个最初,我们就可能犯错“误”,以至于陷入长期的不自由之中——“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回到最初”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佛教和基督教从根本上是要回到最初。 有言外之意的,还有“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颠”的意思是顶部。 “狗”的责任是防盗贼,“鸡”的责任是报时,如果说此二者都实现了效益的最大化,那首先是因为它们各自都有相关的知识——狗知道盗贼在“深巷中”的时候最容易受到惊吓,鸡知道越是在高处的人就越是能让自己的声音传播到远处;其次,是因为二者都足够聪明——狗因为怕误伤人就不运用自己的撕咬能力,而只是用“吠”叫吓走盗贼;鸡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飞行能力有限,因此只是飞到“桑树颠”,而不是好高骛远地企图飞到高大的杨树的树顶上。 “效益最大化”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2、杂诗十二首(其五):“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有言外之意的是“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欣”的意思是喜悦,“豫”的意思是快乐,“逸”的意思是超出,“骞翮”的意思是高举翅膀,“远翥”的意思是远飞。 如果说“无乐自欣豫”是特种快乐,则我们不是任何条件下都能得到这样的特种快乐——“少壮时”是我们获得此种快乐的前提;要想获得这样的快乐,一个人需要有“逸四海”的“猛志”,一只鸟则需要有展翅“远翥”的冲动。 “特种快乐”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