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解(6) 陶渊明 1、归园田居五首(其二):“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裳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兴”的意思是起床,“荒秽”在这里指代草,“草木”在这里当是偏指草。 如果说诗中这个“锄”“豆苗”之间的“草”的人,是在大刀阔斧地消灭主要的敌人,那首先是因为这些作为主要敌人的草太可恶了——它们与“豆苗”争夺生存空间,而且长势茂“盛”;其次,要想大刀阔斧地消灭这些敌人,我们还必须足够聪明——在播“种”的时候让那些豆苗“稀”稀落落,否则,我们就放不开手脚,怕误伤了那些豆苗;其三,要想消灭那些主要的敌人,我们必须忍耐那些次要的敌人造成的侵害——不去计较在“狭”窄的“道”路上长得“长”长的草用“夕露”“沾”湿我们的“裳衣”。 “大刀阔斧地消灭主要的敌人”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末句中的“愿”,似乎应该被理解为“大刀阔斧地消灭主要的敌人”,不应该结合作者的传记而将之理解为任何其他东西。 2、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有言外之意的是“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一个人为自己的“爱吾庐”找到了根据——“众鸟欣有托”,那首先是因为这个人有相关的知识,知道人们“欣”喜时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如今从“众鸟”身上也看见了这样的一些表现,这样才能得出“众鸟欣”的结论;其次,是因为这个人足够聪明,能够看出让这些“鸟”欣喜的原因——“有托”。 “找根据”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有言外之意的,还有“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俱”的意思是在一起。 张三对李四说“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如果说张三因此而快速吸引了李四的注意力,那首先是因为张三有相关的知识,知道人们通常容易因为一连串的违背常识的说法而被吸引;其次,是因为张三对对方有所了解,知道李四一下子就能意识到这两句话都是违背常识的:别说什么“微雨”,一切雨都只能是“从”天上“来”;别说什么“好风”,一切风通常都是在横向运动,而雨只能是做纵向运动,所以,任何风都不可能与任何雨携手同行。 “快速吸引他人的注意力”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有言外之意的,还有“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俯仰终宇宙”的意思当是:一俯一仰的工夫就穷尽了宇宙。 如果说“俯仰终宇宙”意味着一个人进入了幻觉,则要想进入这样的幻觉,我们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可以供我们“泛览”的“《周王传》”、可以供我们“流观”的“《山海图》”;另一方面,一旦进入幻觉状态,我们就能够必然地获得“乐”趣。 “幻觉”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