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天天读(49)
王驾 1、雨晴:“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底花。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有言外之意的是“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蛱蝶”是蝴蝶的一类,“却”的意思是才,“疑”的意思是猜测。 张三看见“蛱蝶飞来过墙去”,于是猜测“春色在邻家”。我们不让无缘无故就去猜测,张三猜测的前提,是张三看见了“蛱蝶飞来过墙去”,一个“却”字表明了这一点;想要猜测,张三还需要有相关的知识:知道“春色”对于“蛱蝶”是有吸引力的、知道人们克服包括“墙”在内的障碍是因为它们的目标物是在这个障碍的后面;想要猜测,张三还需要对相关情况有所了解:知道“邻家”种植了相当多的能开花的草木、知道邻家比其他人家更暖和。 “猜测”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贾岛 1、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原。鸟宿池边树,僧敲(或推)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有言外之意的是“鸟宿池边树”。 如果说“宿”在“池边树”的“鸟”拥有一个安乐窝,则这只鸟之所以能够拥有一个安乐窝,是因为这只鸟足够聪明,以至于把自己的巢建造在池边树上,这么一来,即使不慎从巢中掉落,因为下面是池水,就不至于严重受伤;其次,是因为这只鸟足够幸运——没有别的鸟比这只鸟更早在这棵树上筑巢。 “拥有安乐窝”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这两者孰优孰劣?这个问题曾经让作者贾岛困惑不已,直到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为他抉择了敲。这个推敲不仅作为典故成了汉语中的一个常用词,表示反复琢磨的意思,它作为一则文学史公案也能引起历代人们的兴趣与思索。在我看来,用敲胜过用推。细论之如下。 推门有可能发出声响,但也可能不发出声响;但敲门必定有声响。正是由于某种声响,宿鸟才会被惊醒,鸟宿池边树的事实才能被发觉;再说,是敲门而不是推门,才意味着一段等待的时间,只有有了这段时间,鸟宿池边树的事实才能更容易地被注意到。 2、《忆江上吴处士》:“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有言外之意的是“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如果说按摩包括了轻轻捶打,如果说“渭水”受到了“西风”的全身按摩,“长安”受到了“落叶”的全身按摩(轻轻捶打),则渭水想要得到全身按摩,首先必须耐心等待,等到“秋”季来临;长安想要得到全身按摩,就必须具备某种物质条件——拥有足够多的落叶性乔木。 “得到全身按摩”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3、剑客:“十年磨一剑,锋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为不平事?” 没有人对我们(剑客)本人“为不平事”,但“不公平”促使我们“十年磨一剑”,也就是让我们愤怒得进入长期的疯狂状态;“不公平”还泯灭了我们的好奇心,让我们没有了效率意识,以至于十年里只管去磨剑,而不去了解剑已经锋利到了什么程度。“不公平”伤害的不仅是它的直接受害者,还有像我们(剑客)这样的旁人。 “不公平”受到了隐秘的否定。 4、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语言能让我们从“童子”那里了解到有关“师”的各种信息,现在,“山中”的情形是“云深”,这意味着我们最有力的感觉器官眼睛派不上用场,意味着唯有语言才能最有效地帮助我们实现找到“师”这一目的——我们只需向“云深”之“处”大声地叫喊“师”的名字。 “语言”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