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修订24)
杜甫 1、水槛遣心二首·之一:“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有言外之意的是“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雨”是运动着的水滴,“细雨”是细小的水滴,但只要这些细小的水滴运动起来,它也能引起其他事物的运动——“鱼儿”从水体的较深处浮了“出”来;“风”是运动着的空气,只要这些空气“微”微地运动起来,它也能影响其他事物的运动——让飞行着“燕子”的身体变得倾“斜”了起来。 “运动”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2、后出塞五首·之二:“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有言外之意的是“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萧萧”在这里的意思是形容风发出的声音。 如果说“落日”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那是因为它有某种比较特殊的禀赋,既能让自己成为可见物,又能“照”亮“大旗”,让大旗也成为可见物;至于“马”和“风”,此二者中的任何一者,要想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就必须足够强大,能够让自己的声音盖过对方的声音。 “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韦应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有言外之意的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空山”的意思是幽深少人的山,“行迹”的意思是(人)行走留下的痕迹。 人们难以在“落叶”上留下自己行走的痕“迹”,在“落叶满空山”的环境里,我们怎样才能让他人在这个“空山”“寻”找到我们的“行迹”?要想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足够聪明,能够利用已有的条件——“落叶”能够铺“满”“空山”的地面,表明这里的树木多,可供利用;其次,我们还必须做出努力,每隔一定的距离,就在一棵树上刻出能够显示我们行走方向的记号。 “解决问题”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