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解(4)
1、“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篇第二) (语体文: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违背。”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不违背’。”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孔子答:“父母活着,就按照礼去侍奉,死了,按照礼去安葬,按照礼去祭祀。”) 要想传播知识,我们首先必须有某种知识,孔子现在拥有的知识是:孝就是一个人对待父母能做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另一方面,要想传播知识,我们还必须找到合适的传播对象——“孟懿子(孟孙)”太笨,居然听不出“无违”是半截子的话,不知道追问孔子不应该违背的是什么;合适的传播对象是“樊迟”,因为这个樊迟有求知欲,想知道孔子所说的“无违”到底指的是什么。 “传播知识”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孟懿子对孔子无头无脑的答语“无违”,竟然无动于衷,这或许是这段话中最值得注意的地方。另外,孔子对樊迟的答语有淋漓痛快的意味——总算把想说的话全给说出来了。 2、“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篇第二) (语体文: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答:“这个人的父母只为他的疾病忧愁。”) 一个人怎么样才算是孝?人们回答这样的问题,通常会指出这个人对父母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现在,“孔子”思考问题的着眼点不再是孩子,而是他们的父母——父母有某种表现的时候,才能表明他们的孩子是孝的。不妨说孔子这是在打破常规。 孔子能够打破常规,首先是因为孔子有某种信念,坚信“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就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应”;其次,是因为孔子有相关的知识,知道父母们最担心的,是自己孝顺的孩子因病而夭折。 “打破常规”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3、“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篇第二) (语体文: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答:“今天的人们所说的孝就是能够扶养父母,但人们也会养活自己的犬马,不去尊敬父母,怎能有所区别?”) 把“能养”父母理解为“孝”,这是某种观点,孔子能够用“敬“来补充此一观点,首先是因为孔子有某种信念,坚信“人不应该完全以对待犬马的方式对待自己的父母”;其次,是因为孔子有相应的知识,知道人们对于自己的“犬马”“皆能有养”,知道人们对于犬马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感情,但就是不可能表现出“敬”来。 “补充他人的观点”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