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解(8)
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篇第四) (语体文:不仁的人不能长久处在困苦中,不能长久处在安乐中。仁者安于展现仁爱,聪明的人通过展现仁爱而获利。) 一旦失去了“仁”,我们就成了“不仁者”,我们也因此失去了种种“能”力,以至于“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另一方面,一旦成为了仁者,我们就能够“安仁”,就能够与譬如以“利仁”为其特点的“知者”区别开来。 “仁爱”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2、“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篇第四) (语体文:只有仁者才是既能喜爱人,又能厌恶人。) 如果说“能好人”和“能恶人”是两种相反的才能,则因为兼具这两种相反的才能,一个人就能够成为“仁者”,而且能够成为某种独一无二者。 “兼具两种相反的才能”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3、“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里仁篇第四) (语体文:如果立志于成为仁者,不会有坏处。) 张三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如果说张三的目的是把人们动员起来,而且成功了,那首先是因为张三有相关的知识——“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有知识的外观,揭示的是一种因果关系:“志于仁”是原因,“无恶”是结果;其次,是因为张三对被动员的对象有所了解,知道他们比较愿意做的是像“志于仁”这样的简便易行的事情,知道他们最害怕的是受到“恶”的纠缠。 “动员他人”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篇第四) (语体文:富和贵,是人们想要的,不用正当方法,得到了也不接受它们;贫和贱,是人们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了也不摆脱它们。君子离开了仁,怎么成就名声?君子不能在一顿饭的时间内离开仁,匆匆忙忙的时候必定与仁在一起,颠沛流离的时候必定与仁在一起。) 如果说这里的“孔子”表现出了滔滔不绝,那首先是因为“孔子”有联想能力,能够从“富与贵”联想到其反义词“贫与贱”,从“欲”联想到其反义词“恶”,从“处”联想到其反义词“去”,总之,因为有模仿能力,根据“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说出了“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又从“去(贫与贱)”而联想到“去仁”,从“造次”联想到同是形容词的“颠沛”;其次,是因为“孔子”有相关的知识,知道有“仁”可“去”的只有“君子”,知道“仁”对于“君子”“成名”的重要性,知道怎么样才算是没有“违仁”。 “滔滔不绝”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或许可以说,用“君子去仁”来承接“得之不去也”,是此名言中最有意味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