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解(14)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子罕篇第九) (语体文:到了寒冷时节,才知道松树和柏树凋谢得晚。) 只说“松柏之后凋”,而不说“其它树木之先雕”,意味着受到关注的是“松柏”。松柏受关注,首先是因为它们比其他树木表现出了更大的能力——抗寒力;其次,是因为松柏做出了更多的贡献——在一个时期里为这个世界提供仅有的绿色。 “受关注”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2、“子贡曰:‘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先进篇第十一) (语体文:子贡问:“师和商,这两人谁优秀?”孔子答:“师做事过火,商做事火候不够。”子贡问:“这么说师更好一些吗?”孔子答:“过火和火候不够是一样的”。) 面对子贡提出的两个问题,“子”都没有正面回答,如果说“子”在这里打破了常规,那首先是因为“子”对各相关事物有所了解,知道“师”的特点是“过”、“商”的特点是“不及”;想要打破常规,我们还必须具有相关的知识——“子”用以打破常规的知识,是“过犹不及”。 “打破常规”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篇第十二) (语体文:不要把自己所不想要的(东西)给他人。) 我正想处置一件我不再想要的东西,这时候来了一个人,这个人刚好想得到它,我把那东西给了这个人。这是两全其美。要想遵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规则,我们必须能够抵御所谓两全其美造成的诱惑;另一方面,因为遵守规则,我们能够避免带给他人被侮辱感:一个人不想要的东西对于这个人差不多就是垃圾,你给我你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岂不是把我当做了垃圾箱! “遵守规则”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