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解(6)
1、“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篇第二) (语体文:祭祀不应当祭祀的鬼,是为了讨好;应当做的事情不去做,是因为没有勇气。) 一个人只做应该做的事情,不做不应该做的事情,如果说这样的人是一个正派人,则要想成为正派人,我们首先必须有相当的意志力,能够压抑譬如“谄”在我们心中的冲动,从而不去“非其鬼而祭之”;其次,我们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增进自己的“勇”气,以至于能够“见义”而“为”之。 “成为正派人”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2、“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篇第三) (语体文:孔子谈到季氏,说:“让八列(六十四人)在庭院中舞蹈,季氏可以狠心去做,什么是季氏不能狠心去做的?”) 如果说“孔子”发现了“季氏”是不同寻常的人,那是因为孔子有相关的知识,知道一般人对于“八佾舞于庭”,是“不可忍”的,季氏却“可忍”;另一方面,一旦发现了一个人不同寻常,我们就会对这个人产生好奇心,想知道这个人不同寻常的那一面到底能够达到什么程度——“孰不可忍也”? “发现一个人的不同寻常之处”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3、“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篇第三) (语体文:得罪了天,祈祷就没有用。)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有知识的外观,揭示的是一种因果关系——“获罪于天”是原因,“无所祷”是结果。要想形成这样的知识,我们必须有相当的洞察力,能够发现“获罪于天”是人们的祈祷不见效的原因;另一方面,有了这样的知识,我们能够避免做无用功——一旦确定我们得罪了的是“天”,我们干脆就不去祈祷了。 “知识”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