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解(10)
1、“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公冶長篇第五) (語體文:孔子說:“理想不能實現,坐木排到海上漂浮,跟隨我的,大概是子路吧。”子路聽後歡喜,孔子說:“子路喜愛勇敢,超過了我,不可取啊。”) 我們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歡喜,子路表現出歡喜,是因為聽到了孔子所說對自己不無讚揚的話——“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另一方面,歡喜中能夠蘊含各種各樣的信息,孔子從子路的歡喜中,看出子路對勇敢的喜愛超過了自己,已經達到了“無所取材”的程度。 “歡喜”受到了隱秘的肯定。 2、“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公冶長篇第五) (語體文:孔子問子貢:“你與顏回誰厲害?”子貢答:“我怎敢與顏回比?顏回聽到一件事就能推知十件事,我聽到一件事只能推知兩件事。”孔子說:“不如他,我與你都不如他。”) 如果說“孔子”的目的是平息“子貢”對自己的怒火,而且實現了,那首先是因為孔子足夠聰明,能夠及時意識到子貢的憤怒——“回”比子貢聰明了十倍,而孔子問子貢自己與“回”誰更厲害,這簡直就是在取笑子貢,子貢一說出“回”的聰明是自己的十倍,孔子馬上知道自己闖禍了,這就為平息子貢的怒火提供了前提;其次,是因為孔子有相關的知識,知道人們不容易對肯定自己的人發火,於是對子貢說出“弗如也”——你子貢真是有自知之明啊;還知道人們不容易對如自己一樣的失敗者發火,於是對子貢說“吾與女弗如也”。 “平息他人的怒火”受到了隱秘的肯定。 3、“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公冶長篇第五) (語體文:宰予白天睡覺,孔子說:“朽爛了的木頭不能雕刻,糞土一樣的牆壁不能粉刷;對於宰予,責備什麼呢?”孔子說:“當初,我對於人,是聽他的話就相信他(會有什麼樣)的行為;如今,我對於人,是聽他的話之後,去觀察他的行為。是宰予讓我改變了。”) 如果說這裡的“宰予”是反面人物,則一旦發現了作為反面人物的宰予,“孔子”首先就能激活沉睡在心中的各種知識,源源不斷地說出“朽木不可雕也”和“糞土之牆不可圬也”;其次,孔子能夠產生困惑——“於予與何誅”;其三,孔子就能夠調整自己對於“人”的理解,從從前的“聽其言而信其行”,改成“聽其言而觀其行”。 “發現反面人物”受到了隱秘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