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解(13)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篇第七) (语体文:吃粗粮,喝冷水,弯其胳膊当枕头,这当中也有快乐。做不正当的事得到的财富和官位,对于我就像浮云。) 一个人“饭疏食饮水”,却一下子发现了一个获得快“乐”的新方法。这个人能够发现新方法,是因为他足够幸运,以至于鬼使神差般地做出了一个“曲肱而枕之”的动作;另一方面,一旦发现了新方法,我们就会有打比方的冲动——“我”最终把“不义而富且贵”给比做“浮云”。 “发现新方法”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孔子此名言中的“亦”字的重要性,难以被充分意识到。 2、“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篇第七) (语体文:让我多活几年,到了五十岁去学习《易》这本书,就能够不犯大错误了。) 如果说《易》是一部奇书,则奇书不是人们任何时候都可以去接近的——一个人活到五十岁便是这个人接触《易》的资格;奇书是有伟大功能的——一个人只要“学《易》”,他就“可以无大过也”,也就是能够不再犯严重的错误。 “奇书”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3、“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子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篇第七) (语体文: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说:“你为什么不回答,他这个人用起功来忘记吃饭,快乐就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等?” 如果说“子路”的目的是得知“孔子”对自己的认识,而且实现了,那是因为子路有相当强大的自我克制力,能够忍住,在“叶公”的询问下,完全不谈自己对孔子这个人的认识;另一方面,子路得知孔子对自己的认识,那也是付出了某种代价的——孔子首先用“子奚不曰”来责备子路。 “了解人们的自我认识”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篇第七) (语体文: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喜爱古代事物,勤勉探求才得到那些知识。) 如果说孔子此名言实质上是一篇人物访谈,则要想做出人物访谈,我们必须遇上不寻常的人物——如今有这么一个人,他居然让我们感觉到他是“生而知之者”。 通过人物访谈,我们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判断——原来这个人不是什么“生而知之者”,这是这个人自己说的。 要想做出人物访谈,我们必须善于紧抓住问题的关键——您说自己不是“生而知之者”,但您拥有只有“生而知之者”才可能拥有的广博知识,又是怎么来的? 要想做出人物访谈,我们还必须有相关的知识——对方回答,自己拥有像是只有“生而知之者”才会有的广博知识,那是自己“敏以求之”的结果,但我们有这样的知识:“敏以求之”的人不在少数,但绝不是每一个这样的人都能获得这么广博的知识,于是进一步提出这样的问题:您认为自己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另一方面,人物访谈能够隐含知识——我们从这样的人物访谈中发掘出这样的知识:一个“好古”的人能够做到“敏以求之”,他就能够获得只有“生而知之者”才能够拥有的广博知识。 “人物访谈”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篇第七) (语体文:三个人在行走,那里必定有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改正那些缺点。) 如果说“行”走在一起的“三”个“人”意味着人群,则人群首先能够激发人们的信念,让“我”坚信“有我师焉”;其次,人群为我们发挥自己选“择”的才能提供用武之地,使我们从“其”中选择出各种人成为可能;其三,人群中的各种人能够满足我们各种各样的需要——其中的“善者”能够满足我们跟“从”优秀的人的愿望,其中的“不善者”则能够为我们“改”正“不善”的愿望提供对象。 “人群”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