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解(15)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篇第九) (语体文:孔子在河岸上说:消逝着的一切都像这河水啊,日夜不停。) “子”说“逝者如斯(河水)”,这是在打比方。“子”能够做出这样的比喻,首先是因为“子”足够幸运——“子”来到河堤的时候,这条河没有干涸,也没有结冰;其次,是因为“子”有相当的洞察力,能够看出“逝者”与河水的共同之处——“不舍昼夜”。 “打比方”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2、“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子罕篇第九) (语体文:长出了苗却最终不开花的情况是有的,开了花却最终不结出果实的情况也是有的。) 如果说构成此名言的两句话是有关粮食种植的全面的知识,则要想形成这样的全面的知识,我们必须做出相当的努力,去观察农作物生长的每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全面的知识能够让我们意识到,作为果“实”的每一种事物,都来之不易,都是顺利通过了各个环节之考验的结果。 “全面的知识”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篇第九) (语体文:一国的军队,可以剥夺它的统帅,一个普通人的志气是无法剥夺的。) “三军可夺帅也”有知识的外观,揭示的是“三军”之“帅”的一种性质:“可”以被“夺”走;“匹夫不可夺志也”也有知识的外观,揭示的是“匹夫”之“志”的一种性质:“不可夺”。 有了“三军可夺帅也”这样的知识,我们能够鼓起勇气,不惧“三军”的人多势众,奋起而抓走他们的将帅;有了“匹夫不可夺志也”这样的知识,我们能够避免做无用功,主动放弃“夺匹夫之志”的企图。 “利用知识”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子罕篇第九) (语体文:到了寒冷时节,才知道松树和柏树凋谢得晚。) 只说“松柏之后凋”,而不说“其它树木之先雕”。如果说受到关注的是“松柏”,则松柏能够受关注,首先是因为它们比其他树木表现出了更大的抗寒的能力;其次,是因为松柏做出了更多的贡献——在一个时期里为这个世界提供仅有的绿色。 “受关注”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