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解(21)
5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论语》“公冶长”第五) (白话文:孔子说到公冶长,“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虽然坐过牢,他是无罪的。”于是把女儿嫁给了公冶长。) 孔子认为“公冶长”“可妻也”,如果说孔子这是对“公冶长”做出了某种评价,则要想做出这样的一种评价,孔子必须了解相关的情况,了解到了“公冶长”有过无罪却陷入过“缧絏之中”这样的经历。 要想做出这样的一种评价,孔子还必须有某种信念,坚信一个无罪而受罚的人有相当的价值,坚信这样的一个人能够成为好丈夫。 一旦做出这样的一种评价,孔子就能够产生行动起来的冲动,最终“以其子妻之”。 “做出评价”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52、“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论语》“公冶长”第五) (白话文:孔子说起南容,“政治清明,不被废弃;政治黑暗,不被刑罚。”把哥哥的女儿嫁给了南容。) 如果说孔子欣赏“南容”,则要想产生这样的欣赏之情,孔子必须了解相关的各种情况,了解到了“南容”的各种经历——“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要想产生这样的欣赏之情,孔子还必须有某种信念,坚信做到“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乃是难能可贵的。 一旦产生了这样的欣赏之情,孔子就能够产生与自己的欣赏对象建立起某种紧密的关系的冲动,最终“以其兄之子妻之”。 “产生欣赏之情”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53、“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论语》“公冶长”第五) (白话文:子贡问:“我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孔子答:“你呀,是一个器具。”子贡问:“什么器具?”孔子答:“瑚琏。”) 如果说这里的孔子表现出了某种兴奋之情,则要想产生这样的一种兴奋之情,孔子必须有某种个性,偏爱一些事物,偏爱“子贡”,以至于观察“子贡”,看出了“子贡”“如”“瑚琏”。 要想产生这样的兴奋之情,孔子还必须足够幸运,以至于“子贡”向自己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赐也何如”。 一旦产生了这样的一种兴奋之情,孔子就能够产生看他人表现出干着急的冲动,以至于不一步到位地回答“子贡”的问题,以至于只是在“子贡”用“何器也”加以追问的情况下,这才说出“子贡”想得到的答案。 “产生兴奋之情”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