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解(17)
28、“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第三) (白话文:孔子谈到季氏,说:“让八列(六十四人)在庭院中舞蹈,这样的做法能够容忍,什么才是不能容忍的?”) 如果说这里的孔子表现出了某种暴怒之情,则要想产生这样的一种暴怒之情,孔子必须了解相关的情况,了解到“季氏”做出了“八佾舞于庭”这样的事情。 要想产生这样的一种暴怒之情,孔子还必须有相关的知识,因此而能够断定“季氏”没有“八佾舞于庭”的资格。 要想产生这样的一种暴怒之情,孔子还必须有某种信念,坚信一个人做出自己没有资格去做的事情,乃是最最“不可忍”的。 一旦产生了这样的一种暴怒之情,孔子就能够产生强烈的奋起而进攻的冲动,以至于这样地告诫自己:“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只要对“季氏”的“八佾舞于庭”不去奋起而攻击,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值得我们去攻击的东西了,我们这辈子也就不会有发起攻击的机会了。 “暴怒”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29、“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第三) (白话文: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人怎样对待礼?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人怎样对待乐?) 孔子说出“人而不仁如礼何”,如果说孔子这是在明知故问,则要想做到这样的明知故问,孔子必须有相关的知识,知道“不仁”的“人”不能把“礼”“如”“何”。 要想做到这样的明知故问,孔子还必须有某种个性,喜欢发现人们的各种失败之处,喜欢指出人们失败的原因——人们在“礼”方面的失败,是因为他们“不仁”。 一旦做到了明知故问,孔子就能够产生做出更多的明知故问的冲动,最终又说出“人而不仁如乐何”。 “明知故问”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30、“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第三) (白话文:得罪了天,祈祷就没有用。) 如果说这里的孔子表现出了某种愤怒之情,则要想产生这样的一种愤怒之情,孔子必须有相关的知识,知道一个人有过什么样的一些言行才算是“获罪于天”了。 要想产生这样的一种愤怒之情,孔子还必须有某种信念,坚信人们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获罪于天”。 要想产生这样的一种愤怒之情,孔子还必须足够幸运,以至于刚好看到“获罪于天”的一个人在“祷”。 一旦产生了这样的一种愤怒之情,孔子就能够产生诅咒的冲动,最终做出了这样的一种诅咒:这样的“祷”是无用的——“无所祷也”。 “产生愤怒之情”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