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1) 骆宾王(1首) 1、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如果说诗人在这里表现出了某种偏爱之情,则要想产生这样的一种偏爱之情,诗人必须有某种个性,喜爱生活在清洁环境中的鸟,喜爱那些色彩丰富的事物。 要想产生这样的一种偏爱之情,诗人还必须足够幸运,以至于看到了这样的一种事物——“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鹅”。 一旦产生了这样的一种偏爱之情,诗人就能够意识到某些事物的力量,就能够意识到今天的此一偏爱之情能够让人们产生不断念叨自己偏爱的对象的冲动,诗人因此而说出了“鹅、鹅、鹅”。 一旦产生了这样的一种偏爱之情,诗人还能够意识到某些事物的价值,就能够意识到必须有相关的知识,知道歌声有什么样的一些特点,自己才能做出这样的一个判断——“鹅”“曲项向天”时发出的是“歌”声。 “产生偏爱之情”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张说(1首) 1、送梁六自洞庭山:“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如果说诗人在这里表现出了某种喜悦之情,则要想产生这样的一种喜悦之情,诗人必须有某种个性,喜欢远眺,喜爱水体。 要想产生这样的一种喜悦之情,诗人还必须做出一定的努力,来他一个“一望洞庭”。 一旦产生了这样的一种喜悦之情,诗人就能够意识到某些事物的力量,就能够意识到今天的此一喜悦之情能够激活人们的空间意识,诗人因此而意识到:这里是“巴陵”;就能够意识到此一喜悦之情还能够激活人们的时间意识,诗人因此而意识到:现在是“秋”季;就能够意识到此一喜悦之情还能够让人们产生幻觉,诗人因此而做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自己是“日见孤峰水上浮”。 一旦产生了这样的一种喜悦之情,诗人还能够意识到某些事物的价值,就能够意识到必须足够幸运,以至于听“闻”到了这样的一种说法——“神仙不可接”,自己才能产生某种幻觉,才能看到这样的一幅景象——“心随湖水共悠悠”。 “产生喜悦之情”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宋之问(1首) 1、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如果说诗人在这里表现出了某种痛苦之情,则要想产生这样的一种痛苦之情,诗人必须有某种个性,受不了长时间地处在消息闭塞的环境中。 要想产生这样的一种痛苦之情,诗人还必须足够幸运,以至于足够倒霉,以至于在“音书断”的“岭外”“经冬复历春”了。 一旦产生了这样的一种痛苦之情,诗人就能够意识到某些事物的力量,就能够意识到这样的一段经历——在“音书断”的“岭外”“经冬复历春”,能够让人们产生这样的一种体验——“近乡情更怯”。 一旦产生了这样的一种痛苦之情,诗人还能够意识到某些事物的价值,就能够意识到必须掌握某种技巧,能够调整自己的心情,自己才能快速消除“不敢”,才能及时利用其他事物——“问来人”。 “产生痛苦之情”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