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解(17) 49、“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论语》“公冶长”第五) (白话文:有人说:“雍这个人有仁德却没有口才。”孔子说:“要口才做什么?滔滔不绝地与人辩驳,常常被人讨厌。我不知道雍是不是有仁德,要口才做什么?”) 如果说孔子在这里表现出了某种成就感,则要想产生这样的一种成就感,孔子必须有某种个性,喜欢从一个人的话听出这个人的感情态度。 要想产生这样的一种成就感,孔子还能够足够敏锐,能够从“雍也仁而不佞”这句话听出说此话的人对于好口才——“佞”——的赞赏。 一旦产生了这样的一种成就感,孔子就能够意识到某些事物的力量,就能够意识到今天的此一成就感能够激活人们谨慎意识,孔子因此而表明了这样的一点——对于“雍”,自己是“不知其仁”;就能够意识到此一成就感还能够激活人们的自我表扬意识。 一旦产生了这样的一种成就感,孔子还能够意识到某些事物的价值,就能够意识到必须有某些信念,坚信只有杰出的人才能既能有丰富的知识又能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性,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实现这样的一种间接的自我表扬:展示自己这样的一些知识——“佞”者是“御人以口给”,是“屡憎于人”;一前一后,两次发出这样的一个质问——“不知其仁”。 “产生成就感”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50、“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论语》“公冶长”第五) (白话文:孔子说:“道得不到实行,坐木排到海上漂浮,跟随我的,大概是子路吧。”子路听后欢喜,孔子说:“子路喜爱勇敢,超过了我,不可取啊。”) 如果说孔子在这里表现出了某种成就感,则要想产生这样的一种成就感,孔子必须有某种个性,喜欢让人们快乐。 要想产生这样的一种成就感,孔子还必须有某种老经验,知道容易让人们快乐的做法有哪些,因此而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因此而使得“子路”做出了这样的一种反应——“闻之喜”。 一旦产生了这样的一种成就感,孔子就能够意识到某些事物的力量,就能够意识到今天的此一成就感能够激活人们的自我表扬意识。 一旦产生了这样的一种兴奋之情,孔子还能够意识到各种事物的价值,就能够意识到必须有某种信念,坚信只有杰出的人才能既能聪明地看出事实又能勇敢地以自己为绝对标准,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实现这样的一种间接的自我表扬:说出这样的一番话——“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产生成就感”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51、“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第五) (白话文:孔子问子贡:“你与颜回谁厉害?”子贡答:“我怎敢与颜回比?颜回听到一件事就能推知十件事,我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不如他,我与你都不如他。”) 如果说孔子在这里表现出了某种喜悦之情,则要想产生这样的一种喜悦之情,孔子必须有某种个性,喜爱能够屡屡打破常规的人。 要想产生这样的一种喜悦之情,孔子还必须足够幸运,以至于面对自己提出的这样的一个问题——“女与回也孰愈”,“子贡”做出了这样的一些反常规的回答——“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一旦产生了这样的一种喜悦之情,孔子就能够意识到某些事物的力量,就能够意识到此一喜悦之情能够激活人们的自我表扬意识。 一旦产生了这样的一种喜悦之情,孔子还能够意识到某些事物的价值,就能够意识到必须有某些信念,坚信只有杰出的人才能既能冷静地承认自己喜爱的人的不足又能热烈地把自己和自己喜爱的人拴到一起,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实现这样的一些间接的自我表扬:在指出“子贡”相对于颜回是“弗如也”之后,又说出自己和“子贡”的某种相同之处——“吾与女弗如也”。 “产生喜悦之情”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