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名言解(5) 9、“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老子》第二十章) (白话文:弃绝了学就无忧无虑了。低声回应和高声回应相差多少?美和丑相差多少?人们所畏惧的,不可不有所畏惧。) 如果说老子在这里表现出了某种痛苦之情,则要想产生这样一种痛苦之情,老子必须有某种个性,受不了不能与众不同。 要想产生这样一种痛苦之情,老子还必须有相当的洞察力,因此意识到人们难以做到让自己与众不同——“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一旦产生了这样一种痛苦之情,老子就能够意识到某种事物的力量,就能够意识到今天的此一痛苦之情能够激活人们强烈的攻击性,老子因此发出这样一些质问——“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就能够意识到此一痛苦之情还能够激活人们的自我表扬意识。 一旦产生了这样一种痛苦之情,老子还能够意识到某种事物的价值,就能够意识到必须有某种信念,坚信只有杰出的人才能既能做出强有力的自我辩护又能暗示自己有各种优点——有相关的知识,知道一种心理状态有什么样一些特点才算是“忧”;有某种神奇的本领——能够看见人们的内心世界,能够看出一个人的心中是不是还“忧”;有相当的洞察力,能够看出导致人们痛苦消失的原因;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实现这样一些间接的自我表扬:做出这样一种自我辩护——自己主张“绝学”,那是因为这样的话,人们就能够“无忧”。 “产生痛苦之情”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10、“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第二十五章) (白话文:有一个浑然一体的事物,在天地出生前就存在。没有声音,没有形体,独自存在而没有变化,无所不至而没有停歇,可以成为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称之为道,又勉强称之为大。) 如果说老子在这里表现出了某种成就感,则要想产生这样一种成就感,老子必须有某种个性,喜欢全面认识一个事物。 要想产生这样一种成就感,老子还必须做出一定的努力,充分接近某个“物”,最终看出其这样一些特点——它是“混成”的,是“先天地生”,是“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一旦产生了这样一种成就感,老子就能够意识到某种事物的力量,就能够意识到今天的此一成就感能够激活人们的自我表扬意识。 一旦产生了这样一种成就感,老子还能够意识到某种事物的价值,就能够意识到必须有某种信念,坚信只有杰出的人才能既能有自我保护意识又能暗示自己有各种老习惯——总想查明事物的名称,总是觉得人们应该尽力给自己不知其名的事物命名,总是觉得人们应该尽力让一个事物有不止一个名称,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实现这样一种间接的自我表扬:做出这样一种自我辩护——自己对于那个“物”“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那是因为“吾不知其名”。 “产生成就感”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