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2011-04-05 埃及人信仰神灵社会,痴迷来世再生,认为人一辈子生命短暂,而百年之后灵魂升华才会真正永垂不朽,这种思想深深扎根于古埃及绘画艺术之中,致使许多壁刻浮雕、象形文字、王室徽牌和实体写生都着力表现死后重生,虽然大多数作品仅仅采用简练平直的线条反映两者变迁,描绘的场景也不过呈横带状依次推出,但看上去却像被时间水平线切割出迥然有别的界面。与此同时,各种动物造型逐渐出场,平面排列效果就逐渐凸显出来,柔和细腻的着色方法烘托出亲切朴实的感觉:棕红偏暗但面无表情的强健男性,淡黄或浅红透亮而姿态端庄的美丽女子,褐白黄红基调中配上蓝绿颜料的神氏象征,人与神出现在同幅画面里,形成人与神共存的世界,让神明亡灵的永生之旅变得温馨恒远。 坦率地说,由于平常深受唯物意识影响,我们对这种异邦文化缺乏感性认识,出发前几天忽然想起来逛书店翻文献,总算恶补了一点背景知识,都说临阵磨枪不快也亮,这回我们使出浑身解数,卯劲给脸皮沾金,玩命往脑子里灌油,直到真用埃及神话武装了头脑,这才放心大胆地上路。多亏古埃及绘画特别注重画面的叙述性以及情节的连贯性,故事内容开阔详尽,再加上专业出身的埃及导游紧随身后指点迷津,我们方有底气将古埃及绘画中写实和虚拟的成分结合到一起,细细品味人神的情感交流,好好欣赏动物的姿态变化,静静揣摩平面形象在神法魔力作用下转化为立体实物的特殊效果。最后说一千道一万,是古埃及绘画的可读性及其文字的绘画性让我们心生亲切感,使整个行程充满情趣性。
《亡灵书》(Book of the Dead)可谓古埃及人笃信来世的代表性文集,是公元前1275年古埃及第19王朝书画在水生植物纸莎草芯的陪葬物品,描述人死后根据生前善恶表现,其灵魂要接受复活或是毁灭的审判。埃及宗教从古到今一直主张,死亡不是人生终结,而诚实的灵魂必将在另一个世界获得幸福永生。
《亡灵书》中最著名的一段咒语是,死者御书师(Hunefer)被长着胡狼头、直立着耳朵、手提着鞭子的死亡神阿努比斯(Anubis)带到冥王神奥西里斯(Osiris)面前接受审判,他必须竭力证明自己生前清白无辜,随后带有人性意识的心脏被放到正义神马特(Maat)的天平秤盘中去,而在天平的另一边放着象征善良的鸵鸟羽毛,鹭头人身的智慧神图特(Thoth)则负责记录审判结果,画面上方还有四十二位神灵组成的陪审团成员,死者妻子正在左侧不安地观看审判过程。如果心脏重于羽毛,那就证明死者生前十恶不赦,无法通过审判,然后成为喜食腐肉、长着鳄头狮身河马腿模样的魔鬼阿穆特(Ammit)口中之餐;如果心脏轻于羽毛,就表示死者生前功德无量,一身鹰隼行头打扮的复仇神荷鲁斯(Horus)随即将死者带到位于阴间极乐世界的“芦苇之野”,从此死者的灵魂获得永生。
在亚历山大城和野蛮村(Saqqara)乡下,我们曾两度观摩过纸莎草纸制作工艺,因此见识过类似说道的《亡灵书》,这样一幅临摹版本的纸莎草画,按照当下市场行情,少则过百美金多则数千大洋。展厅里还有不少寓意像我跟孩子这么大时常常咏诵的毛主席豪迈诗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江山如此多娇”,“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想不到伟人竟如此熟谙古埃及绘画艺术!我深受启发,当即选定了一幅构思像“万物生长靠太阳”的纸莎草画:仙女王后(Nefertiti)及其女儿双手朝天奉仰黎明神阿顿(Aten),并幸福地沐浴在万丈光芒之中。接下来当参观一家地毯技工学校时,我们又看到过这幅画的翻版,只不过这回被学生们手工编织到了挂毯上。
当天中午,我们头一次吃了埃及人喜爱的鸽子烧烤,觉得跟美国人喜爱的火鸡烧烤味道差不多,饭后茶余之际我们禁不住联想起汤姆•汉克斯主演的好莱坞大片《达•芬奇密码》(The Da Vinci Code)中扑朔迷离的纸莎草秘密。
Today in History(历史上的今天): 2011: 埃及恒美城和野蛮村(Memphis & Saqqara, Egypt)
2011: 埃及吉萨金字塔(Giza Necropolis, Egypt)
Papyrus in Cairo (开罗·纸莎草 04-02-2011)
Papyrus Shop in Cairo (开罗·纸莎草画店 04-02-2011)
Book of the Dead @ Papyrus Shop, Giza (吉萨·纸莎草画店《亡灵书》04-05-2011)
Saqqara Carpet School (野蛮村地毯学校 04-05-2011)
Crosslinks(相关博文): 埃及(Egypt) Africa (漫游非洲) 小学二年级(2nd Gra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