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09 如今时代不同了,在美国几乎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意识到学习中文的重要性!说来容易做来难,要想“听说读写”样样过关,没有家长的高度重视和孩子的主动配合,可能性几近微乎其微。 九月初劳工节一过,宾州光华中文学校旋即拉开新学年中文教育序幕。这就意味着从今往后每个星期天下午,我家不到十岁的孩子将与来自蒙哥马利郡680多名大大小小的华夏同胞一道,亲临教室至少要学上两个钟头中文基础课。
与往年不同,这回我家童少没有跟原班自然升级,而是越过四年级,直接从三年级升入五年级。之所以决定跳级,完全为了迎合目前宾州光华中文学校教学结构。因为如果计划赶在孩子初中毕业之前结束美式十年制中文教育,那么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四岁提前一年便开始上学前班,要么中间适当跳级,否则极有可能由于高中学业过度繁忙而自动放弃进入高级中文班深造的机会。当初我们没让孩子提前入学,主要出于其幼时心理发育尚不成熟。眼下经过四年系统的学校生活熏陶,他已初步掌握了基本自立要领,因此在这种前提下选择兼容三、四年级,完全能够适应“马立平教材”的课程进度。实际上,马氏三年级和四年级教学内容非常相像,普遍通过短小精悍的成语故事,帮助孩子拓宽文化背景知识。五年级则有明显改变,阅读量大幅度增加,遣词造句能力也随之不断强化,抓紧为日后写作奠定基础。好就好在五年级课本长篇引入了《西游记》故事片段,情节生动,语言风趣,场面热闹,一下子激活了我家童少学习中文的强烈兴趣。
为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宾州光华中文学校还广泛开设了各种各样的才艺体育学术补习班,负责指导民族舞蹈、国画、美术课、羽毛球、篮球、合唱团、键盘、小提琴、足球、围棋、象棋、尊巴健身操、少儿主持人俱乐部、数学等科目的老师,有的曾是国内省级专业团体职业成员,有的出自名人艺术世家,有的身为现代运动健将,有的屡获全美各级才艺大奖,有的担任美国大学数学系教授,难怪堂堂爆满,候补学生名单列成长串。奇怪的是,我家童少并非为之心动。相反地,他却对单老师开设的“中国地理与历史”课饶有兴趣,这是全校唯一一门为九岁以上适龄学生提供的免费讲座。中国人口多,民族多,战争多,运动多,传说多,故事多,不过偏偏听课的学生不多。到目前为止,注册人数总共达六位,仅占全校总数不到1%的比例。
其实我家童少与其他许多华裔子弟一样,并不十分喜欢学习中文,但架不住国际形势逼人,年龄优势不饶人,再加上居家有位仅会汉语的外婆鼓励,出外有恪守传统理念的父母打气,得天独厚的家庭氛围,使他有困难要学中文,没有问题更要说中文。我们坚信,只有帮助孩子学好中文,才有可能让下一代自信地走进大中华,关心父辈们成长轨迹,解读上下五千年历史变革,最大程度地体现中西文化交融,拉近彼此间距离。
说到这里,我想起从前有位朋友曾讲过的一段见闻。一位美国出生长大的华裔女孩,即我们口头上常说的ABC(America-born Chinese),其父母为第一代大陆移民,出国前毕业于国内名牌大学,中文叫呱呱;出国后担任美国资深技术顾问,英文呱呱叫。他们白天上班忙工作,晚上下班操持家务,一年四季连轴转,极少有功夫陪她玩耍,更难得花精力陪她聊天。自打踏进幼儿园开始走向“社会”以后,她便整天处在英语环境之中,听的是英语,说的是英语,读的是英语,写的是英语,甚至与父母交流也是英语,接触中文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参加课外活动时,父母常常把她带到目的地,随后抽身离去,抓紧时间去商场买菜购物打理日常用品,很少留下来陪在身旁,如同其他美国家长那样呐喊助威。就像当初她被送进托儿所一样,父母既吃不准自己到底干了些什么,也弄不清自己究竟有怎样的感受。渐渐地,原本熟悉的汉语退居二线,英语自然而然地成为她首要交流工具。上小学的头几年,父母尚能用英语应付日常对话,姑且忽略不计口音问题;等到初中六年级、尤其进入高中九年级以后,他们的语言功底相形见绌,终于招架不住日趋复杂的情感表达,无论在广度或是深度方面,彼此难再仅靠英文沟通思想。这时,父母特想夹用中文解释,孩子听不懂;孩子情愿纯用英文理论,父母辞不达意,两代人之间免不了心生误会,语言羁绊最终影响感情交流,进而使关系变得非常微妙。
这个实例给做家长的我们提了个醒,无论怎样日理万机,一定不可忽视ABC的中文教育,说什么都要竭尽全力减少由于语言障碍而可能造成的陌生感或距离感。海外华裔子女学中文的好处不但有益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延续,而且最实惠的莫过于提高子女与父母双方的亲和性!
Ventnor City, NJ (新泽西州文特诺市 08-26-2012)
Atlantic Ocean (大西洋 08-26-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