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故事] 44.内官赎所犍牛得男根缘--正娴老师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单元,透过演述与解说各种佛法故事的意涵,教导如何来看待真实佛法义理,希望能为普罗大众种下学习正法的因缘,欢迎您收看。 今天《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所要为各位菩萨介绍的是“内官赎所犍牛得男根缘”,现在所要讲述的故事主旨,是在谈论有关因缘果报的义理。说到因果,又可 略分为正报与华报,华报又作音“花报”,意思是说“花开在结果之前,故花报是对后得之果报而言”。简单地说,譬如人以不杀生为业因,今生即得健康长寿,是 为花报,最终必得涅槃之妙果,是为果报。 好的,现在我们就先来看今天这则故事内容,经典是这么说。《杂宝藏经》卷2: 昔干陀卫国,有一屠儿,将五百头小牛,尽欲刑犍。时有内官,以金钱赎牛,作群放去。以是因缘,现身即得男根具足。还到王家,遣人通白:“某甲在外。” 王言:“是我家人,自恣而行,未曾通白,今何故尔?”王时即唤问其所以。答王言曰:“向见屠儿,将五百头小牛而欲刑治,臣即赎放。以是因缘,身体得具,故 不敢入。”王闻喜愕,深入佛法,生信敬心。夫以华报,所感如此,况其果报,岂可量也?(~《杂宝藏经》卷2) 我们再将其经文内容解释如下: 从前在干陀卫国的地方,有一个专门杀牛的屠夫。一天,屠夫赶著五百头小牛赴刑场,要将它们全部作阉割。这时有个内官——就是现在所称名为太监,这个内 官看见了,就以金钱将这五百头牛都赎了,并且把整群小牛都放了。因为这个因缘,使得他现生的身体,因为做内官之职而被阉割的男根,竟然又恢复完好了。 他回到了王府,请人去通报国王说:“某甲人在外面。”国王说:“他是我宫中的家人,平常都自由自在地随意进出行动,从来不曾通报,今天为什么要这么作 呢?”国王就叫他进来问明缘由。他回答国王说:“我刚才在外面时看见一个屠夫,赶著五百头小牛要去刑场阉割,微臣因为不忍心,所以就买下它们了,并且把它 们放了。因为这个因缘,我的身体竟然恢复完整的男根了,所以我不敢再进到宫中来。”国王听了之后,非常的惊喜和讶异,对于深妙不可思议的佛法生起极大的信 心与恭敬心。他想:“一个人现世所造作的业,竟感得这么难可思议的花报,何况后世的果报,又岂是我们所能测度的呢?” 各位菩萨,以上这则佛典故事就是告诉我们,让我们思考因果是否真实存在,若不能相信因果的人,就容易落入断见中,对于佛法教义也不信受,这样就无法修 学真实的佛法;对于想学佛法的人,第一步首先要先相信因果的存在。想想看,佛菩提道的次第共有五十二个阶位,而第一阶段是十信位,这个十信位就得要修集一 劫乃至一万劫,对于佛法产生信念,而这还是佛法外门广大修集一切福德,才能具有一些些学佛的基础概念。 在《华严经》中有偈语说:【信为道元功德母,增长一切诸善法,除灭一切诸疑惑,示现开发无上道。】(~《华严经》卷6)佛陀是这样教导我们,增长各种善根则会增长福德,也能增加对于佛法的信念;若我们不相信 佛陀所说的法,就会在三界中流连不止。 佛也举例祂度众的情形,祂曾想要度一个老太婆,但是度不动。有一天,佛说:“我再去度她试试看。”其实 佛陀是要让众生了解这个因果的道理,再度示现给众生看。这老太婆看见 佛远远地来了,她把门关起来不见。佛说:“我来帮你说法,帮你求证解脱,你怎么不见我?”“不见!不见!”老太婆既然不肯见,佛就现神通,变到屋里面去; 老太婆就把眼睛蒙起来不见。佛又化现到她心中去,让她看见。她说:“我就是不想看见你嘛!你为什么要示现让我见呢?”没有办法,佛回来告诉阿难尊者:“阿 难啊!你去度那个老婆婆。”阿难说:“哎哟!世尊,您不要开玩笑了,您都度不动了,我哪有可能度得了她呢?”佛说:“不是这样说的,因为我过去世跟她没有 结过缘,你过去世跟她结过缘,你一去,她就会听你的话。”果然老太婆老远看见阿难尊者,她就赶紧打开大门说:“阿难尊者啊!你怎么现在才来呀?” 你看,这些因果事情很难说,你没有办法完全转变它;所以因果在世间有定业、也有不定业,不定业中它又有些会变为定业,所以因果是非常复杂的。这世间的因果关系,只有佛地时才能究竟了知,所以有些事情我们能作多少就尽量去作,其他的就听业由命了。 又譬如说,我们大家今生不造那个地震的死业,也不去造其他的种种火灾或水灾的死业,那未来世有什么众生共业现前的时候,您可以安心睡您的大头觉,没事嘛!因为共业中也有别业的,凡有果者悉皆不离有为法,故三界有为法皆不离因果。 那破坏正法,也一定会有大因果的,因为 佛陀在法理中,对因缘果报演述是很看重的。所以像 平实导师为了摧邪显正而评论诸方论法的时候都很谨慎,一定证据在手才敢评论。因为真善知识对因果已能略知一些,若待舍报时才出现的果报,想补救都来不及, 真的很可怕!如果没有修大福德,一旦堕落地狱,你的修证就得再度从头开始。《菩萨璎珞本业经》说,一旦犯了十重戒,舍寿时三贤十地一切皆失,又要从头开始 修证,真的是得不偿失啊!所以妄评真实义理佛法或乱评真善知识的法,以及无根诽谤佛法和真善知识的身口意行,后果真的很严重啊! 所以经中《贤愚经》:【以是因缘故,先受轻系花报之罪,命终当堕大地狱中,受正果报,苦毒无量。】(~《贤愚经》卷4)佛陀虽如是教导,仍又有些人认 为一切法皆是空,就像无因果的人便认为一切皆无、拨无因果;所以有时您所看见的情况未必是最后的果报,有时此人所受的果报是花报而已,真正的大苦果报,还 正等著他舍寿后才开始著呢!所以别说奇怪咧,这个人作恶多端,怎么还在吃香喝辣著?其实是时候未到,大恶果报,还在后头等著算总账呢! 佛教所说的三世因果,却不是人人都能理解的。根据因果法则,不管发生什么事,各人的因果是由各自当事人自己来承担的,想分担别人其实是无能为力承担的。个人的思想行为偏邪,更不能视为是整个佛教宗派的思想行为。今天佛典故事也说明了因果是真实存在的。 有些法师写书,不信因果、不信大乘经所说地狱诸类法事,更将邪见写入其著作中而广宣传之。邪法师之邪见,令今时大陆诸佛学院学生不信因果、不信地狱, 放学后便吃肉喝酒,乃至嫖女人等,亦有部分出家人作如是行。他们是这样的说:“佛学院教我们佛法的师父与老师,上课说法时都说没有地狱、没有极乐世界,也 没有释迦佛尚在天界说法。师父老师所教者,皆有《妙云集》、《华雨集》作根据,而这些书是大法师某某导师依佛经所写的,所以根本就没有因果报应可言,根本 就没有地狱可受未来世之果报。像你们这样持戒辛苦、不吃喝玩乐,如此空过一生,真是愚痴。” 哇!好可怕喔!这样佛学院毕业的学生,将来大多都是出家为僧,而竟如此邪见深重,对未来如此佛教环境,真令人担忧啊! 众生相信有地狱也好,相信无地狱也好,其地狱因果乃将继续存在,而令造恶众生舍寿后入地狱受报;不会因为众生不信其有,便致消失。其实地狱是真实有 的、因果是真实存在的,佛陀已经智慧究竟圆满,所以如实告诉我们因果法则的真实性,所以不可为了护持此世虚名,而受来世长劫尤重纯苦啊!因果业行完成而成 就业种以后,如果不是由各人的第八识执持集藏,则业种如何可能存在而不灭失呢?若不是由各人的阿赖耶识自己集藏,那就表示他人所造的恶业、善业,有可能于 未来世在自己身上现行受报,那就变成修福、修净业的人,一生劳苦所修的福德与功德都可能唐捐其功,对自己无益,亦无果报。可能别人前世所造恶业,会在自己 此世身中受恶报;也可能自己前世所修的善业,会在别人此世身中受福报。那就因果错乱、无因无果了。 如果说,业的种子不须由各人的阿赖耶识集藏而自然存在虚空,由虚空所持,那也是有大过失的。若只有少数人在修净业、在熏习净业,那么虚空中的贪染及种 种恶业种必定越来越多,无明、我见、邪见的熏习,也必定越来越多。请问,众生每天在熏习这么多业种,虚空中的无明什么时候才能断得尽?另外,学佛必须了 解,因果虽然错综复杂,然而仍应相信;若不信因果,就不会去念佛。相信因果同时也就相信念佛的因,可以成就往生极乐世界的果;相信念佛的因,可以成就证得 菩提的果;相信念佛的因,可以成就往生十方诸佛净土的果。凡夫的因果,叫作“如是因、如是果”,没有修行的人在前世杀了人,也许那一生被国法制裁,并下了 地狱,辗转到饿鬼道、畜生道,又回来当人;现在遇到了怨家,照样要受一刀、抵一命,这叫“如是因、如是果”。因为没有加上修行的缘,所以就“善有善报,恶 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到了,就一定受报。 《大智度论》说:“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那就是说,“业是可能被消灭的”。不管我们过去生造了多少业,后来听闻佛法,一念向善开始修福弥补,并 远离恶缘、造作许多善缘,就算在修行过程中有很多恶缘也要甘心承担,并把所修一切福德、一切功德回向给冤亲债主,呼吁他们与我们一起修学佛法,迈向解脱大 道,这就是我们在改变因果。因为如此,再加上很多的善缘,果报就会改变。就像佛典故事所说的,因为起了善念救赎一群牛,改变了太监的业果报。再说,对于精 进的念佛人而言,如是因所产生的就不是如是果,因为有不同的缘加入后,使其果报变化万端,难以具说。 如《观经》所记载上品中生云:【对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便可得上品中生。】所以念佛不应采取消极态度。透过念佛法 门,再修十善业,把福德回向、念佛功德回向,冤亲债主多多少少会受我们影响,我们过去生所造的恶因种子也开始变化。如果我们加上许多善缘、净缘,这一个果 报可能变成净果、善果,而不是恶果。佛典中的国王有善根,因为相信因果;相信我们修善可以改变过去所造恶因即将形成的业报,相信我们修学善法必定可以如 愿,相信深妙不可思议的佛法,生起极大信心与恭敬心。 另外,我们也要相信修学解脱道必定不离因果。可能有人认为,既然究竟解脱不必受报,就是远离因果了。事实并不见得,因为究竟解脱后,迟早要回小向大而 趣向修菩萨行,修菩萨行就会有五阴身,如果恶因没有转变,终究要受报,所以还是不离因果。今天之所以究竟解脱,是因为过去生所种的善因、净因,加上今生和 过去生修学佛法的各种缘,所以今天能成就解脱的果报,还是在因果法则中。所以佛弟子应当要深信因果,进而进修一切法门都有个共同点,最后一定不离菩萨道, 最后终究要成佛! 好的,时间又到了尾声,在此祝愿:福慧增长,道业精进,学法无碍。 阿弥陀佛!
[佛典故事] 45.名称女请佛缘--正娴老师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单元,透过演述解说各种佛法故事的内容,教导如何来看待真实佛法义理,希望能为普罗大众种下学习正法的因缘,欢迎您收看。 今天《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所要为各位介绍的是“名称女请佛缘”,本故事主旨是在谈论有关供佛的功德是无比广大。这是因为我们所供养的对象 佛陀,佛陀的一切功德圆满,佛陀是无上功德田、也是无上恩德田,佛陀是一切众生中最尊贵的,佛如昙花一现那么难得值遇;所以 佛陀是三千大千世界独一成佛者,佛陀是一切功德圆满的觉悟者、一切法义的依止。基于对 佛陀有如此的赞叹与景仰,才能发起真诚恭敬心。 现在我们就来看今天要介绍的这则故事内容,经典是这么说。《撰集百缘经》〈菩萨授记品第一〉: 【佛在毘舍离,弥猴河岸重阁讲堂。尔时世尊著衣持钵,将诸比丘入城乞食,到师子家。时彼长者有一儿妇,字曰名称,见佛威颜种种相好,庄严其身,前白大 家:“如此之身,叵可得不?”姑即答曰:“汝今若能修诸功德,发于无上广大心者,亦可获得所有相好。”时彼儿妇闻此语已,便从姑妐求索财物,设会请佛。饭 食已讫,持种种花,散佛顶上,在虚空中变成花盖随佛行住。见是变已,喜不自胜,五体投地,发大誓愿:“以此供养所作功德,于未来世,盲冥众生,为作眼目; 无归依者,为作归依;无救护者,为作救护;无解脱者,为作解脱;无安隐者,为作安隐;未涅槃者,为作涅槃。”尔时世尊观彼女人发广大心,即便微笑;从其面 门出五色光,遍照世界,作种种色,绕佛三匝,还从顶入。尔时阿难前白佛言:“如来尊重,不妄有笑。有何因缘,今者微笑?唯愿世尊敷演解说。”佛告阿难: “汝今见此名称女人供养我不?”阿难白言:“唯然。已见。”“今此名称发广大心,善根功德,过三阿僧只劫,具菩萨行,修大悲心,满足六波罗蜜,当得作佛, 名曰宝意,广度众生,不可限量,是故笑耳。”佛说是名称缘时,有得须陀洹者、斯陀含者、阿那含者、阿罗汉者,有发辟支佛心者,有发无上菩提心者。尔时诸比 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撰集百缘经》卷1) 我们就将其经文内容解释如下:佛陀在毘舍离弥猴河岸重阁讲堂。有一时,世尊著衣持钵,带领比丘们入城乞食。来到长者师子家门前,师子长者家中有一儿媳 妇,名字叫作名称,当她看见 佛陀的威仪容颜,显现出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的种种庄严身相,就很好奇地走向前问婆婆:“犹如佛世尊所具如此威仪庄严好相,我是不是有可能得到 呢?”她的婆婆就回答说:“如果你从现在开始修集种种功德,并发起无上广大誓愿成佛之心,那么你将来也可以获得像佛陀一样的好相啊!”此时儿媳妇听闻婆婆 这么说,就马上向她的公婆祈求索取财物,摆设宴请 佛陀受供。饭食结束,又持著种种鲜花,散于 佛陀顶上的空中;鲜花在空中顿时变成众花宝盖,随 佛陀行止而住,久久不散。这位叫名称女的,看见这种奇妙的变化,心中喜不自胜,便五体投地礼拜 佛陀,并发下大誓愿:“愿以此供养佛陀所作的功德,在未来世时,能为那些无明昏暝的众生,利益他们开启智慧眼目;为那些没有归依的众生,利益他们能归命依 止三宝,不再流浪生死;为那些没有得到救护的可怜众生,能得到救护而趣向正道;对那些不得解脱的众生,利益他们得到解脱系缚之乐;为那些不能得到安隐的众 生,利益他们得到安隐之乐;对那些不能成就涅槃的众生,利益他们得证涅槃解脱之果德。” 当时 世尊看见名称女已发起广大心及大誓愿,脸上便露出了微笑;从祂的面门放射出五种彩色的光芒,遍照到整个佛世界,又变化出种种色彩绕佛三匝,最后再由 佛陀的顶门而入。此时阿难上前禀白 佛陀说:“如来您一向威仪尊贵稳重,绝不会无因无缘随意而笑,是有什么样的因缘,如今世尊您示现微笑呢?至诚请愿,祈求世尊为弟子们详细开示,演说这其中 的深意。”佛陀告诉阿难:“你今天有没有看见,这位名字叫名称女,对我所作种种恭敬供养呢?”阿难回答说:“是的,我确实看得很清楚,她对世尊您作了非常 恭敬的供养。”佛陀接著说:“现在这位名字叫名称女,发了广大心,她的善根功德,再经过三大阿僧只劫,就能完全具足菩萨行,修集大悲心,圆满具足六波罗 蜜,当时即能成就佛道,佛号名为宝意如来;此宝意如来能够广度无量无边不可限量的众生。我就是因为这个缘故而微笑的呀!”佛陀解说完这个名字叫名称女的成 佛因缘后,当下就有人得证须陀洹果,也有人得证斯陀含果、阿那含果以及阿罗汉果,甚至有发心成就辟支佛的人,乃至有人发起大心愿,在未来世成就无上佛菩提 果。这时比丘们听闻完 佛陀的开示,都欢喜地信受奉行。 以上佛典的故事,是在教导我们不要轻忽供佛的功德,不要以为供佛是迷信的行为;供佛的心态与态度是很重要,应该对 佛陀,要对其意想其智慧深峻。要知道信受 佛陀祂是清净的,要相信 佛陀祂也是遵守戒法的,故 佛所教导的佛法是如理的。因为 佛陀有其具足圆满的十号称名,我们自然从心底生起恭敬意想,这样的人才会具足了四不坏信,也就是四不坏净。经文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分别善恶报应经》卷 2: 【尔时佛告输迦长者:“若复有人,于如来塔合掌恭敬,有十功德。何等为十?一贵族广大,二妙色广大,三形相广大,四四事广大,五珍财广大,六美名广 大,七信根广大,八忆念广大,九智慧广大,十艺业广大。如是,长者!若复有人合掌恭敬如来之塔,获斯功德。”】举证以上经文说明,真实至诚心供佛,可以得 到十种功德:像种性高贵、庄严色身、身形威仪、美好名声、智慧深广等十种功德。 而以下经文也说明,若真实至诚心用花来供养佛陀,也有如下十种功德:【若复有人,于如来塔施花供养,功德有十。何等为十?一色相如花,二世间无比,三 鼻根不坏,四身离臭秽,五妙香清净,六往生十方净土见佛,七戒香芬馥,八世间殷重得大法乐,九生天自在,十速证圆寂;如是功德,以花供养佛舍利塔获如斯 果。】(~《分别善恶报应经》卷2) 各位菩萨您看,多么广大功德自在啊!经文还告诉我们,对于供佛的物品,有多种清净物都可以供佛。供佛可以得多种不可思议的功德,不论是清净的素食、饮 品、花果,和清净的衣服等物品,都可以供佛。就像供养鲜花,可以让我们于未来世长得庄严端正;供养衣物和用品,可以让我们于未来生活自在无缺;供养医药物 品,可以让我们于未来身体康健;供养清净的饮食,可以让我们于未来世饮食不缺。供佛的画像、雕像,就如同供养应身佛一般,也就是如同 佛陀在世一样的功德。只要是我们至诚恭敬礼拜、真诚合掌,都有很多不可思议功德。供佛也是修集福德的大好机会、好因缘,我们要好好把握住每次能供佛的机 会,因为佛是福德和智慧修集最圆满的大福田,也是大报恩田。佛陀对我们每个众生,都有无量无边大的恩德,我们要趁著值遇真正佛法时机,好好供佛,如此跟 佛陀在世的功德是一样大的。我们也需要让其他不清楚不明白的有情、佛弟子众努力供佛,明白如何供佛,也要教导他们作供佛的六种作意,如此众生们未来世福报 都会很好。经文这么说,《瑜伽师地论》卷44〈供养亲近无量品〉中说:【如是菩萨于三宝所,由十种相兴供养时,应缘如来发起六种增上意乐:一者,无上大功 德田增上意乐。二者,无上有大恩德增上意乐。三者,一切无足、二足及多足等有情中尊增上意乐。四者,犹如邬昙妙华极难值遇增上意乐。五者,独一出现三千大 千世界增上意乐。六者,一切世出世间功德圆满一切义依增上意乐。由是六种增上意乐,于如来所,若于如来法所、僧所,少分思维而兴供养,尚获无量大功德果, 何况其多。】以上经文是这样告诉我们,当大家供佛时要有六种作意,如此可以让供佛功德更加殊胜。简单地说,也就是要起这样的意念:佛陀是最大功德田、佛陀 是最大恩德田、佛陀是一切众生中最尊贵最无上正等正觉、佛陀如优昙花而难值遇、佛陀是三千大千世界独一成佛者、佛陀是一切法一切真实义理的依止,其一切功 德圆满。当每次供佛有这样起作意,那供佛时自然会起最大最至诚的态度,当然供佛功德会殊胜。 在《增壹阿含经》卷24〈善聚品〉中,也有讲到礼佛的五种功德。请看经典开示: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承事礼佛有五事功德:云何为五?一者端正,二者好声,三者多财饶宝,四者生长者家, 五者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所以然者,如来无与等也。如来有信、有戒、有闻、有慧、有善色成就,是故成就五功德。”“复以何因缘礼佛而得端正?以见佛形像 已,发欢喜心,以此因缘而得端正。复以何因缘得好音声?以见如来形像已,三自称号:南无如来、至真、等正觉,以此因缘得好音声。复以何因缘多财饶宝?缘彼 见如来而作大施,散华、然灯,及余所施之物,以此因缘获大财宝。复以何因缘生长者家?若见如来形已,心无染著,右膝著地,长跪叉手,至心礼佛,以此因缘生 长者家。复以何因缘,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诸佛世尊常法,诸有众生,以五事因缘礼如来者,便生善处天上。是谓,比丘!有此五因缘礼佛功德。是故,诸比 丘!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礼佛者,当求方便,成此五功德。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以上经中说明真实至诚礼佛,未来容颜端正、有好音声、多财宝、生长者家、出生善处,故如理礼敬诸佛是何等重要啊!佛典故事名称女,也是教导我们诚心供 佛的不思议功德,各种经文也礼赞供佛,是必须要相信明白,否则一味地盲目跟随,乃至心存戏谑去礼拜,不清楚的有情众也造作说三道四口业或不净业,实在可怜 悯。就只因为对供佛不如理了解,所造成错误的供佛知见去诋毁,邪见口业是会贻害至未来世,乃至无量世的。 另外,供佛礼拜时,还可学习普贤十大愿王里的发愿,也就是有普皆回向,目的就是要摄受众生。十大愿王就是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 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像我们正觉禅净班,就有教导学员每天要以无相念佛拜佛为基础,每天作的拜佛功夫功德,都可以 回向给自己和一切众生早成佛道;教导我们每天供佛的功德,也都可以回向;赞叹如来、忏悔业障和随喜功德等一切功德,也是可以回向。所以供佛的功德,不仅自 利还可以利他,也可以藉此功德普皆回向。所以劝请各位菩萨,先建立入佛门基础知见,就是学习如何如法的供佛拜佛,学习如何对佛起信仰和敬仰,如何在供佛拜 佛中能有至诚的态度,这是需要如理的思维检讨和学习的,才能奠定学佛人学佛基础之路。 好的,各位菩萨,时间又到了尾声,在此祝愿,福慧增长,道业精进,学法无碍。 阿弥陀佛!
46 .戒为甘露道 放逸为死径 不贪则不死 失道为自丧 --正娴老师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单元,透过演述解说各种佛法故事的内容,教导如何来看待真实佛法义理,希望能为普罗大众种下学习正法的因缘,欢迎您收看。 今天所要为各位菩萨演述的佛典故事是“戒为甘露道,放逸为死径,不贪则不死,失道为自丧”,这则故事主旨是在谈论佛法唯三乘菩提,也谈及甘露道在佛法 中是代表什么意思。其实在佛法里所称名甘露,意思是指 佛所说的真实法义,就像经中所说:世尊说法如甘露,能令大众离热恼,而增长法身慧命。 在说佛典故事前,预先告诉诸位菩萨,真实佛法就是佛菩提道与解脱道二大甘露法门,除此外别无甘露法道。甘露绝非像假藏传佛教——喇嘛教所说的内容,他 们是以不净物,如屎、尿、骨髓、男精等物做成丸形,叫作白菩提;若有加入女经血做成丸形,则称为红菩提,所以他们的甘露是污秽不清净的。 “甘露”这个名称,在经文内实际上指 佛所说之甚深妙法,也就是三乘菩提之所依——第八识如来藏,此识不可为悟缘未熟的人说,否则甘露即成毒药。也就是说,成佛之道需要依持戒、精进、不放逸的精神来成就圆满。 现在我们就来看今天介绍故事的内容,经文是这么说。《增壹阿含经》〈邪聚品〉第35: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女人有五力轻慢夫主。云何为五?一者色力,二者亲族之力,三者田业之力, 四者儿力,五者自守力,是谓女人有此五力。比丘当知,女人依此五力已,便轻慢夫主。设复夫以一力,尽覆蔽彼女人。云何为一力?所谓富贵力也。夫人以贵,色 力不如,亲族、田业、儿、自守尽不如也。皆由一力,胜尔许力也。今弊魔波旬亦有五力。云何为五?所谓色力、声力、香力、味力、细滑力。夫愚痴之人著色、 声、香、味、细滑之法者,不能得度波旬境界。若圣弟子成就一力,胜尔许力。云何为一力?所谓无放逸力。设贤圣弟子成就无放逸者,则不为色、声、香、味、细 滑之所拘系。以不为五欲所系,则能分别生、老、病、死之法,胜魔五力,不堕魔境界,度诸畏难,至无为之处。”尔时,世尊便说此偈:“戒为甘露道,放逸为死 径,不贪则不死,失道为自丧。”佛告诸比丘:“当念修行而不放逸。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增壹阿含经》卷 27) 我们现在就将其经文内容解释如下:我阿难亲自听 佛如此说的。有一时间 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那时 世尊告诉诸比丘:“女人因为拥有五种力量,所以就会轻视和怠慢一家之主的丈夫。哪五种力量呢?第一,美色之力,第二,亲戚宗族之力,第三,田业家产之力, 第四,生儿育女之力,第五,自持操守之力。这就是女人所拥有的五种力量。”比丘们!你们应当要知道,女人就是依恃著这五种力量,便可以轻视和怠慢她们身为 一家之主的丈夫。假设她们的丈夫拥有一种力量,就能把女人的五力全部都覆盖遮蔽住了,那什么是这一力呢?就是所谓的富贵之力呀!凡人若有富贵力,那美色之 力就不如了,亲戚宗族、田业家产、生儿育女及自持操守之力也都比不上,因为富贵一力就胜过其他那几种力。 现在来看弊魔波旬也有五力,弊魔波旬又称天魔波旬,就是他化自在天天主,专以五欲绳系缚欲界有情,特别是人间有情,让人间有情沉溺在五欲中,以致无法 出离欲界。什么是弊魔波旬的五力呢?就是色力、声力、香力、味力、细滑触之力。凡是愚痴无智的人都贪爱染著色尘、声尘、香尘、味尘、细滑触尘;细滑触主要 是指男女淫触之欲力,尤以此力为欲界有情最粗重难断之欲,以及这五尘上所显的种种五欲之法,因此就无法度过天魔波旬所掌控的欲界境界。如果圣弟子能成就一 力,就可胜那天魔波旬的五力,不被五力所惑。什么是圣弟子的一力呢?就是无放逸力。假使贤圣弟子都能成就无放逸力,就不会被欲界的色、声、香、味、细滑触 五尘之力所拘束系缚,也就不会被欲界的财、色、名、食、睡五欲所困。因为不再为五欲所系缚住,就能分辨了别如何是生老病死的法,也能胜过天魔波旬的五力, 再也不会堕入天魔波旬所管辖的欲界境界中,甚至能自由随心进出欲界,而不会为魔所遮难;并且能度过种种怖畏险难,究竟到达无为之处——即是涅槃。这时 世尊便说一首偈:“能清净持守禁戒的人,才能成就佛菩提道与解脱道二大甘露法门。若行放逸行,必会趣向于漫漫长夜的轮回生死路。对于三界都已无贪爱的人, 就能远离生死轮回,而得不生不死之涅槃法。失去向道之心而行放逸的人,将会败坏或丧失解脱出离生死的因缘。”佛陀告诉比丘们说:“你们应当忆持不忘出家修 行的初衷,而精进行于不放逸行,就应该像这样子。诸比丘们!你们应当这么修学啊!”这时比丘们听完 佛陀的教诲之后,都欢喜地信受奉行。 以上佛典故事教育我们,若因贪著五欲,所以也会爱慕眷属、财物、虚名、权力,于是随顺世俗的法,和世俗人一样,在五欲中打转。修学佛菩提道,除了要了 解财、色、名、食、睡五欲对人们系缚于三界苦海,促使有情众等永无出期外,而且也在天魔波旬的掌控中,无法脱离。其实要脱离苦海得解脱,首先应该要了解什 么是真实佛法义理,这样才能成为佛教的圣弟子,才能真正脱离三界系缚之苦。那如何才能成为佛教圣弟子呢?广义来说,三乘菩提见道者皆可称为圣弟子;但更严 谨的定义,二乘的圣弟子必须是已离欲界爱的三果人以上,才可说是圣弟子;大乘行者则须是入地,才堪称为圣弟子。真正开悟了以后,应当勇猛地断除对色、声、 香、味、触五欲之贪爱与希求,以及对五阴自我之贪爱与执著,始能降伏我执习气烦恼而薄贪瞋痴,成为二果人及九住、十住菩萨。 如何能趣向成佛之道修学呢?若能持守清戒不违犯,并且精进无放逸力地向学正道,才能趣向成圣弟子。而向学正道又须持守清戒,须靠不违犯戒才能前行。为 何如此说呢?因为“戒”又叫作导引的基础,戒法又名平地,戒是一切佛之本源,是菩萨之根本,三世诸佛之摇篮。消极而言,防非止过;积极而说,则是遮止,使 不得不作。 《大般涅槃经》:若不能善持净戒,则不见佛性。佛灭度前,阿难尊者请 佛开示:以何为师?佛言:以戒为师。如暗遇明,如贫得宝。所以戒的受持,是最基本的条件。但要如何受持?如何了解戒的真实内涵而圆满受持?至少一般而言, 传授菩萨戒的对象要是人身,才能得到戒体;若是其他界众生想受戒,除非戒师有阴阳眼可互相沟通,得知对象能听懂,能持受戒的内涵,方可为其传授菩萨戒,得 到戒体才有戒的护法神拥护,才有其受戒的功德。戒以何为体?以心为体。戒的目的就是要戒心,意识和意根会导致我们的业种变化,导致世间和未来世五阴的变 化,所以一切的戒,都是以意识、意根为体。因为戒所要戒止、遮止的就是意识和意根的行为,意识和意根接受了戒法时,就有戒体存在了。意识和意根如果严重违 犯了戒,那就表示说,意识和意根是不愿意接受那个戒,因为不愿意接受戒法,所以戒体丧失了。戒法也是一样,也要有身口来实行,但是要从心意来得戒,所以是 从心而生戒体。得戒也从心,舍戒也从心,持戒与毁戒都随之于心;但却要有身与口才能得、舍、持、毁。 诸如来很清楚地了知一切法性,所以依理而制定种种戒法,对于戒的摄持要精进不放逸,由于不放逸是善心所法,是指精进在无贪、无瞋、无痴法上断恶修善。 在菩萨六度万行当中,就有精进不放逸行,成满一切善事,由此可知不放逸所显之力、所产生的威德力,可以超越天魔境界,排除障难,成就佛道。还有圣弟子必须 因 佛善教导,依于无名相法,依于无境界无所得之清净法界,也就是第八识如来藏所显之真实性与如如性,努力在于我们身行、口行、意行上不放逸,圆满成道,对于 身行的杀、盗、淫也能时时观照;口的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的一一对治;意的贪、瞋、痴断除,起心动念的杂染,这些染业皆需精进不放逸地依持清净戒来清 除。 菩萨戒又称为千佛大戒,此戒能帮助我们在修学佛道轨范的所依,才能得到正知正见趣向正行。因为第八识如来藏所显,犹如虚空之无为,无为之处即涅槃,而 成佛之道修行,更必须所依缘于第八识如来藏。人人想解脱,时时想得证涅槃,却不知一切有情众,皆有一个本际涅槃在身中,总在身外不断寻找,或在虚空求有, 都落于兔无角法理的死角边钻研。 各位菩萨,佛典故事如是教导我们依于 佛的善教导,求证解脱、修证菩提,既然要精进不放逸行,也得要正行正见。实证佛教先前条件,至少要先断三缚结,就是断我见、戒禁取见、断疑见。想想看,连 解脱道的声闻解脱果,初果须陀洹断三缚结,二果斯陀含薄贪瞋痴,三果阿那含离欲界爱,四果阿罗汉断三界爱;这些声闻解脱果的求证,都是要断除欲界爱。更何 况菩萨道的修学,更需要以慧学为基础,就是证得第八识如来藏为基础,以此为转依行道。倘若在三界六道中,以邪知邪见,求邪精进,在五欲中勤行不放逸,修到 驴年也难以到达。另外经文也如此地说,《大乘密严经》卷3:【空性随应说,不应演非处;若演于非处,甘露即为毒。】佛是这样对我们善教导:空性第八识如来 藏,是应该对可以信受、愿意学习的菩萨次第教导演说;若是对于常见外道者,或不肯回小向大的二乘者,或不相信一切有情皆有八识者,都不应该为他们演义解说 此无名相法。因为对此法不相信,就会造成这些人诽谤,诽谤第一义谛,即成就地狱业果报。佛陀慈悲怜愍众生无明的无智,为善护众生法身慧命,以免被自己不正 知正见口业摧残造恶,故不为其演义解说。 另在《解深密经》中 佛说,这个真如如来藏,就是第八识阿陀那识,这就是佛法里面的宗门,但是 世尊说:【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解深密经》卷1)佛说这个第八识——阿陀那识的义理,甚为深奥、精 细,里面一切种子如同瀑布流水一样又多又快;这个第八识如来藏的道理,佛陀对于凡夫及二乘愚人是不开示的,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分辨,就一定会把阿陀那识又当 作是五阴我,那么我见就又出生了,对于漫漫长夜的生死轮回,是永无出期的。 从佛典故事中,也藉由 佛陀对阿难的开示,这世俗富贵力,可以破除女人的轻视和怠慢。若想要进入远离生死轮回,而得不生不死的涅槃法,则要对于三界都已无贪爱的人,清净持守禁戒 的人,才能够止息而不攀缘,不堕于六情与五尘中,亦不在于六情五尘中作意,全然地只是转依自心如来之真如法性。一切解脱与生死,都是自心如来所出生、所显 现的境界相,本来无生亦无死,才能成就圆满佛菩提道与解脱道两大甘露法门。 好了,时间到了尾声。祝福诸位福慧增长,道业精进,学法无碍。
阿弥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