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菩提之路  
希望您能领略并感悟到佛法的解脱智慧和般若智慧。让您的思想得到启迪,让您的人生常乐我净。  
网络日志正文
正觉总持咒 2010-06-24 23:48:17

正觉总持咒:


五阴十八界,涅槃如来藏,般若道种智,函盖一切法。
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
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现。
具足解脱道,及佛菩提道,求正觉佛子,一切应受持。

http://www.a202.idv.tw/a202-big5/Book0-9/book999-2.htm

浏览(1887) (2) 评论(5)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小百合 留言时间:2014-10-01 18:44:54
什么是咒 ?
咒就是总持,为了容易受持而编为总持咒,总持咒也是法智所摄;譬如对诸法有所了知:了知般若和种智中有多少法相,而且记持不忘,这也是法智。这是因为容易遗忘的缘故所以编为总持而念诵到极为烂熟,并且每天至少诵念一次,就可以保持不忘,这也是法智的一种。 但 因为法智的总持是智慧的一种。所以在念诵时会发出智慧光明,鬼神或是有天眼通的人都可以看见,所以邪鬼恶神遇见念咒不断的人,怕被光明所照耀而痛苦,就不 得不远离;而护法善神看见念咒所显现的光明时,乐于光明及护法本愿的缘故,就来亲近,就不会容许邪鬼恶神为害持咒的人,这也是后来有人专门持诵咒语蓄以辟 邪逐吉的因缘。所以咒就是总持诸法的偈颂,总持咒就是法智的一种,专门用来记持诸法。
摘自《优婆塞戒经讲记》 平实导师 著
回复 | 0
作者:小百合 留言时间:2013-06-06 09:50:45
蕭平實導師著作:《起信論講記》第一輯P96-P117

五位百法的總綱說:一切最勝故,與此相應故,二所現影故,三位差

別故,四所顯示故;最後再加上四個字:如是次第。換句話說,它是

有次第性的。如果你能夠把這個頌記住,並且如實的了解,對於大乘

佛法,你就能夠大概的知道一個梗概了。

「一切最勝故」是講欲界一切有情的八識心王,但是一切有情的八識

心王卻又歸結到阿賴耶識,因為七個識都是從阿賴耶識所出生的。我

們所有的一切法,所能哂玫摹⒚刻煸谑苡妙I納的一切法──我們所

知道的一切法、受用的一切法──統統是從這個八個心王輾轉而出生

的。八識心王在一切法中最勝,所以稱之為「一切最勝故」。

怎麼說呢?因為意根末那識是由阿賴耶識中出生的。意根為什麼會由

阿賴耶識中出生?因為無明!阿賴耶識執持了意根與意識相應的無明

種子,導致世世的意根始終自我執著不肯滅失,就由這種無明的種子

作為生緣,促使阿賴耶產生一個中陰身出來,所以肉身死了,他就靠

著阿賴耶識轉移到中陰身上。中陰身的意識不像活著的時候那麼靈光

,因為勝義根不如活人,所以純粹依著習氣去咦鳎Y果因為無明而

導致貪或鎮,也就入胎受生了。除了 ​​過去已悟的人不算,過去世沒悟

過的人,都是因為起貪而入胎的:貪這世的父親或者貪這世的母親而

去入胎。如果是起嗔而受生呢?那就到修羅道去了。可是修羅道中也

不離貪,修羅道遍於五道,所以有時候不講六道,講五趣眾生;也就

是說,受生到五趣中而成為心地凶狠的眾生。

剛入胎的時候,有沒有過去世的意識住在母胎中?沒有!如果有過去

世意識,你還能安住嗎?住不了啊!入胎後,在母胎裡一住九個多月

,比當兵數饅頭還難過,當兵起碼還可以到處跑,吃點兒東西,看點

兒什麼,不然找人聊閒天兒也可以。可是在母胎裡,要找個人家講話

都不行,無聊死了。可是大家看看胎兒有沒有覺得無聊?沒有!可見

沒有上一世的意識存在,可見是這一世才有的意識。而剛入胎的時候

,連覺知性都沒有,可見入胎並沒有意識,因為沒有人在剛入胎時無

聊過。意識到什麼時候才有?到了六、七個月的時候,五勝義根開始

發達,即將圓滿了,然後意根才可以藉五勝義根,接觸阿賴耶在這裡

所顯示出來的內相分,才會使意識覺知心現行。

意識剛出現時,就是在那樣的環境裡面住,因為這個意識心是以這一

世的勝義根作俱有依,而新出現的覺知心,不是上一世的勝義根作俱

有依而有的覺知心,所以他是全新的,是這一世才剛出現的,與過去

世的意識覺知心是無關的,是這一世才剛開始新生的,所以他根本沒

見過外面的廣大世界,他什麼也不懂,他認為本來就是這樣,很習慣

啊!從來沒有感覺到子宮的空間太小了,所以他不知道住在子宮裡是

痛苦的事。只是聽到好像有什麼聲音,也不曉得這個聲音就是媽**

聲音。他在處胎位中,不現起的時候多,睡著消失的時候多。等到出

生的時候,濛濛朧朧還是看不清色塵,要過了幾天后,漸漸才能看得

清楚近的色塵相,後來能夠看得遠了,才知道原來世界這麼廣大。這

時候叫你再入胎住一秒鐘,你都會受不了。

由於阿賴耶識所持的無明種子,使得意根作意,讓阿賴耶識出生了中

陰身,然後你才會起顛倒想而支入胎。入了胎以後,接下來八識心王

漸漸的具足,也就是說五勝義根具足了,你就得要出生了。出生以後

這八個識,以及五勝義根、五扶塵根和合咦鳎陀性S多的法出現,

如果沒有五勝義根,你的前六識就無法在人間出現,就無法在人間出

生與咦鳌

五勝義根是從什麼樣的狀況中出生的?從過雲世的我執、我受、我見、

無明種子,而由阿賴耶識變現出來的。你的色身絕對不是上帝創造的

,也不是媽媽變的,是你自己變的。你們這些當媽**人,可不要跟

你的兒子說:「你的色身是我變出來的,是我製造的。」你沒有變給

他,你也沒有製造他的色身,你只是供給他應該有的元素──地水火

風四種元素。你所供給他的只是血液、養分。是他自己變生自己的色

身的,但是你幫助他變,由誰來變生呢?是由他自己的阿賴耶識,攝

取了你所供給的養分,就開始變、變、變,一直不斷地在變,是由

他的阿賴耶識來變生他的色身,所以阿賴耶識叫做「第一能變識」。

他變現了自己的內五陰世間──色身由他所變現出來。

這個「第一能變識」的阿賴耶識,依著你過去世所造的業而變現出你

的五扶塵根,以及你的五勝義根。能夠這要變現各人所不能製造的色

身,難道不是一切最勝的心體嗎!製造色身是一項偉大的工程,連現

代的先進醫學專家,都還沒有辦法做到百千萬分之一呢!所以他真是

很厲害、真是偉大!他也能夠變現意根出來,讓意根時時作主、處處

作主。意根開始作主後,卻又把阿賴耶識據為己有,說阿賴耶識的所

有功德性都是我自己所有的功德性,這就是唯識學上所說的「意根恆

內執阿賴耶識為我」。這句話,還沒有破參的人就一定聽不懂,只懂

得字面上的意思,不懂真正的意思,但是破參的人一聽也就懂了。

其實意根是附屬於阿賴耶識的,只是因為阿賴耶識從來不作主,他就

像西蜀後主的阿斗,意根就像諸葛亮,八識心王都是意根在作主。阿

賴耶識從來都不思量,所以他從來都不作主,但是意根需要什麼他就

供應什麼,他都作得到,因此說他是一切最勝。

由於阿賴耶識變現了五色根加上意根,然後有前六識出現;有了前六

識出現以後,接下來五遍行的心所有法,以及欲、勝解、念、定、慧

的五別境心所法,善十一和二十個煩惱法、四個不定法,這五十一個

心所法統統就會跟著陸續出現,因為這些就是這八個識的體性。

五十一個心所有法,是由這八個識和合咦鞑拍軌蜃儸F出來的,依附

於阿賴耶識心體的現行識,以及阿賴耶識所執藏的意根種子,意根就

能在阿賴耶識的配合下變現許多法相出來,所以意根就叫做第二能變

識;由於阿賴耶識與意根的配合而可生起前五識,所以意識能變現出

人們所構想的及實行的種種法來,所以意識叫做第三能變識。因為有

這些法的緣故,所以色聲香味觸及世間出世間的一切法就跟著出現了。

諸位悟以前及悟後未學種智以前,往往都以為「我有看到蕭老師坐在

那裡講經說法。」其實你沒有看見我,你看見的是你的眼根──眼根

是指你的眼球──從這我這裡攝取的影像,影像就在眼球後面的視網

膜出現而又變成了訊號,傳到你大腦裡面掌視覺的部分,在那裡,你

的阿賴耶識就根據那個訊號,變現出一個好像有影像的內相分出來。

其實你的七轉識所看到的是這個內相分,你並沒有真正的看見我。就

好像戰車的駕駛兵,坐在戰車裡頭,透過三棱鏡的反射而看得見外面

的影像。他所看見的那個影像並不是真正外面的影像,但是跟外面的

影像是完全相似的。

阿賴耶識能夠這樣變現,變現你自心裡面的色聲香味觸,由這五塵上

再產生了法塵,讓意根接觸到,意根想要詳細的了知法塵與五塵,就

現起意識覺知心,意識就在這阿賴耶識所變現的六塵內相分裡面分

別「蕭老師好像今天比較有精神,今天好像比較光彩一點。」但是其

實蕭老師究竟是什麼形色、顯色?你根本沒有看到。你看到的色塵相

,是由外相分轉換成你五勝義根裡面的內相分。而這內相分裡面的色

聲香味觸法,統統是由你的阿賴耶識──自心藏識──所變現出來的。

八識心王和合咦鞯慕Y果,就能夠變現一切法,因此說這個八識心王

是「一切最勝故」。

如果沒有第二位的五十一心所法,如果前六識不是有那種能夠見色、

聞香、嚐味乃至知法的功能差別性,你就無法作任何的覺知與了別。

因為有這六個識,有這些種子──有這些功能差別──有這種界的體

性,所以你能夠與一切的世間法相應。可是你所相應的一切世間法──

你所接觸到的世間法──其實都只是你自己的第八識及第七識心王所

變現出來的,都不是外面有的法。你所接觸到、領受到的,都是你自

己心所變現的,所以叫做三個能變識,所以這八識心王,叫做「一切

最勝故」。

也許有人要跟我抗議說:「你說沒有外法,不可能!明明就有外法。

譬如說現在點著香,這香隨著風飄散整個講堂都是香的,這難道不是

外法?這個法怎麼會是我的心所生的?」我告訴你,你並沒有真正聞到

這個香的香味,你聞到的是經由你的鼻根,傳到你的大腦勝義根的訊

號,然後你的阿賴耶識在那裡變現出那個內相分的香味給你嗅到。所

以你嗅到的香還是你自己的法,哪裡有嗅到外香?哪裡有外法可得?

沒有!

又有人說:「怎麼沒有外法?你看科學家都可以發明原子彈、氫彈、

核子彈、中子彈,未來乃至可能發明核融合的技術。搞不好到了哪

一天,普遍化以後,我們汽車只要加水就可以開了。核融合都可以

做得到,這不是外法是什麼?」我告訴你:這也是心內之法,不是

那個物質本身有那個法。是因為你的心產生了那個法,所以你去尋

找、去證實,是由你的心去組合變化,所以讓你成功的造出核融合

的機器,所以還是由你的心所出生的,所以沒有外法可得,一切都

是心所現。

既然這樣,八識心王不是「一切最勝故」嗎?是一切諸法裡面最殊

勝的,因為他們是諸法的根本。可是從八識心王自身來看呢?七轉

識卻又歸結到阿賴耶識,他真實能出生萬法而又如如不動,所以這

個法門又稱之為「心真如門」。但是心真如門卻又包含了七轉識的

心生滅門。

「與此相應故」就是講八識心王所擁有的五十一個心所法;這五十

一個心所法,必定與八識心王相應的,所以稱為「與此相應故」。

「此」字就是指此八識心王。

五十一心所法中的五遍行:觸、作意、受、想、思,這五個心所有

法在十八界中與八識心王相應,他跟八識心王每一個心統統相應所

以叫做遍行,遍於八識心王的一切識的緣故。而且這五遍行法,他

遍三界九地中都有,也遍一切時存在,又遍一切處──遍十二處都

在,所以稱為遍行。

如果有人找到了一個心,說:「我找到了!這個就是真如阿賴耶識

。」那你問他:「你這個心跟五遍行相應的時候,有沒有遍一切時

都不間斷?」如果他想一想後回答:「我睡著無夢時好像就不跟五

遍行相應了。」那麼這個就不是真如阿賴耶識了。同樣的,也可以

問他「有沒有遍一切界裡面相應?在六根界有沒有相應?在六塵界

有沒有相應?在六識界有沒有相應?」如果沒有,那就不是真正的

開悟了,不是真的證到真如了。如果你有道種智以後,可以有很多

方法去勘驗對方是不是真悟。你不必自己去勘驗,只要告訴他那些

道理,讓他自己去勘驗有沒有悟,這樣就不會傷了和氣。

可是五別境心所有法呢?阿賴耶識跟五別境心所法是不相應的。阿賴

耶識從來都不會生起欲心所,說我現在想要去聽法。想要去聽法,就

是欲,他不會起這個慾念。你要去聽法也好,你不去聽法也好,他統

統無所謂,絕對的隨緣,你說「我要去聽法,所以我把阿賴耶識帶來

了。」連老天也不曉得是你帶他來的?還是他帶你來?等你們悟了,

你們就知道了。

你來到講堂聽法,聽法以後你起了勝解:「原來蕭老師講的法是這個,

啊!我懂了。」你懂了,也就是起「勝解」心所法了;可是勝解的是

你,阿賴耶識不起勝解,因為他離見聞覺知,連法義都沒有聽到,如

何起勝解?你聽到了法義,他卻沒聽到;他沒聽到,那他在幹啥?在睡

覺嗎?對不起!他也沒睡覺。那他入定了嗎?對不起!你有時候會入

定,他從來沒有入定;你有時候會出定,他卻從來都沒有出定,他不

出定也不入定,這才是真正的法界大定。

譬如你來正覺講堂,你說:「我今天聽了好歡喜,我聽懂這個法了,

所以我記住這個法了。」這是因為你有了勝解,有勝解就會記住,記

住就是「念」心所,「念」就是憶持不忘,念持不忘。可是你如果問

阿賴耶識說:「今天去講堂聽課,你有沒聽見什麼?」他不會跟你講

說:「我沒聽見。」他不會,他連答覆都沒有,他離見聞覺知,根本

不聽受聲音,只是像鏡子一般的把聲音變現給你,他卻是不去聽聞的

,所以他根本沒有聽到,所以他沒有「勝解」,也就沒有這個念心所

。那你說:「我在那邊聽了兩個鐘頭,為什麼你統統沒有聽見?你是

入定了嗎?」他沒有入定,因為他不與「定」心所相應。那你說:「

你沒有入定,那你是睡著了嗎?」如果睡著了,你一定馬上悶絕了,

所以他也沒有睡著。那你馬上又說:「我們上課聽了那麼多,你聽懂

不懂?」他也不跟你說我不懂,也不說懂,反正就是相應不理,因

為他不與「慧」心所相應。

這能夠讓人了別六塵境界相的五個心所法,並不是遍一切識都相應,

所以不叫「遍行」。可是它們與意識完全相應,五別境心所法的每一

法,都有少分或多分功能和前五識相應;最後一個慧心所的部分,少

分與末那識相應,前四個「欲、勝解、念、定」則與意根完全不相應。

意識是與每一個別境心所都相應的,所以覺知心的他,不但有五遍行

,也與五別境心所法相應。所以他能夠做很廣大的了別,也能作很細

膩、很微細、連續的、廣泛的思惟與整理。你如果想要他只注意一點

點,他也可以,這就是他的特性。所以,意識雖然是虛妄法,是我見

中的我,是常見外道所說的「常不壞我」,修學佛法不可以離開意識

,要用我們的覺知心來修學佛法,來體驗自己的虛妄,來證得無我性

,來證得實相法界。

意識有這個功能差別,有這個體性,所以說「五遍行、五別境心所法

與此相應」。與什麼相應?與意識相應;五遍行與此意識心相應,也

是與阿賴耶識相應。但是,貪、嗔、痴、慢、疑,加上一個惡見(惡

見中總共有五種邪見),就是六種根本煩惱,這六種根本煩惱與誰相

應?與意識相應。末那也有一部分相應,我見、我慢、我貪、我癡、

他也相應。其餘的二十個隨煩惱,都與意識心相應,所以說這些心所

法,包括後面的二十個隨煩惱,加上不定:睡眠 ​​、尋伺...等四個法,

這些心所法是跟八識心王相應的,所以叫做「與此相應故」。

因為八識心王有這些心所有法,配合過去世的無明,以及這世父母的

緣,四大元素的緣,所以有了五勝義根、有了十一種色法出現。包括

修定以後能夠變現出來的法處所攝色,八地菩薩、七地菩薩都能夠變

現的色法;八地不用加行,一作意就變出來了,七地菩薩得要加行才

能變現出來。這些都是八識心王,五十一個心所法,才能夠顯現出來

──包括我們的色身──所以說這十一個色法叫做「二所現影故」,

是由第一位的八識心王與第二位的五十一心所法,由這兩個變現出來

的。

由「一切最勝」的八識心王,「與此相應」的五十一心所法,顯現出

這樣一個影子:有我們的色身,有我們所接觸到十一種色法,因為有

了這個八識心王與五十一心所法共同變現的十一個色法,所以再由這

十一個色法配合八識心王與五十一心所法的咦鳎c這三位七十法中

或多或少的法配合相應的咦飨拢钟辛藭r間、空間、勢力、慣性、

名句、文身... ...等等二十四個世間的法,就都出現了,所以說這二

十四個「心不相應行」的法,是「三位差別故」。

這二十四個心不相應行法從哪裡來的呢?從「一切最勝」的八識心王,

「與此相應」的五十一心所法,「二所現影」的十一個色法,或多或

少的相應咦鳎羞@二十四個心不相應行法。但是這二十四個「心

不相應行法」卻是由三個主體,三位的法分別組合而產生。又因為這

二十四個我們覺知心不直接相應的法,它們也會因為三位諸法的或多

或少的配合,而有時間過程...等的差別,所以叫做「三位差別故」。

有了這四大單元的法以後,就能顯示出六種無為法:真如無為、虛空

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滅盡無為或叫做想受滅無為,最後一

個不動無為就是第四禪的無為性。但是,如果你在人間時,五勝義根

壞掉了,這六個無為法就顯現不出來了。譬如真如無,真如無為就是

講阿賴耶識自體性所顯示出來的無為性。

一般人都說:「這個涅槃,就是斷盡煩惱然後才能將涅槃修得。」但

是,這是從二乘菩提上來說的,從法界實相來看,其實涅槃並不是修來

的,但也不是不修而能得。怎麼說呢?就是要先從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來

看,以這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親證,然後你才能夠了解無餘涅槃和有

餘涅槃,最後才能了解佛地的無住處涅槃。然後才能真的了解這四種圓

寂都是顯現出來的,是本來就有的,而不是去修來的,佛法的修行只是

恢復它本來的狀態,也就是除掉輪迴性而留下涅槃境界而已。

可是一般人都不知道,以為涅槃就是好好修行,最後把自己斷滅,死

掉了才叫做涅槃。那這樣的話,這個涅槃還是修來的,既是修來的,

一定要靠各種緣才能證得涅槃;如果是靠各種緣而修來的涅槃,將來

有一天這個緣散了的時候,這個涅槃不就得跟著壞了嗎?那你修這個

將來會壞的涅槃要作什麼呢?沒有意義了。涅槃一定本來就有的,然

後非修非不修,使它顯現出來。這樣本來就有的涅槃,才能夠說他是

不生不滅的,說他是不滅的,是不來不去的,所以,這樣不生不滅的

涅槃,才是真正的中道。

涅槃是人死了才叫涅槃嗎?不是的!如果人死了才叫涅槃,人又生了

就沒有涅槃了。佛在經中曾說:「一切眾生本來常住涅槃」,每一

個人自從無始劫以來都是常住涅槃的。我們剛搬過來這個新講堂(編

案:這是二千年八月時講的),講堂還新,還沒有蟑螂;如果稍微舊

了的話,有一天蟑螂爬過來,證悟了的人會說「他也是本來常住涅槃

」你說:「豈有此理!蟑螂是何許物?怎麼他可以有本來常住涅槃?」

但我告訴你:「千真萬確!真的是這樣。」涅槃是依我們阿賴耶識的

體性來說的,不是依七轉識所住的境界而說的;千萬不要外於自心阿

賴耶識而去說涅槃,那樣的涅槃絕對是錯誤的。假使有人是依七轉

識所住的境界相而說是證得涅槃的話,我保證:那一定是外道的五現

見涅槃,一定不是佛門中賢聖所證得的涅槃。

為什麼阿賴耶識有本來就有的涅槃性呢?這就要說到本來自性清淨涅

槃:阿賴耶識他有「本來性」,不是父母生的,也不是上帝所創造的,

也不是佛菩薩所給的,而是每一個有情從無始以來就有,所以不是後

來生出來的,所以涅槃境界不是有生的法。沒有生就沒有斷滅,有生

的東西一定將來會滅;因為他本來就無生,所以他不滅,這叫做本來

性,所以涅槃是不生滅的。阿賴耶識有這個本來就有涅槃境界,所以

說這個涅槃叫做「本來」自性清淨涅槃。

阿賴耶識有一個自性,這個自性又可以分成很多種:是空性,也是有性;

他既是能生性,他也有能生、所生,那不是有為法嗎?是!阿賴耶識

也具備了有為法,如果他沒有具備有為法的體性,那你上一輩子入了

母胎以後,還可以變現出這個色身嗎?當然不可能!因為你的他有這

個變現有能力,所以媽媽供給你血液養分及生長的環境,你就能夠靠

著他來變現出這一世的自己。所以他具有「有性」,他能夠變現出「

三界有」的這種體性,這就是他的自性之一。這也就是說,他有能生

萬法的體性,這就是能生性;而他所出生的萬法,就是他的所生性;

因為他所出生的萬法也都附屬於他,所以萬法就是他的所生性。

另外他還具有空性,這個空性也是他的自性之一。為什麼是空性?因

為他無形無色,也因為他不落入二界六塵法中,所以是空性。為什麼

不叫「空有性」?因為眾生執著有,所以不叫做有性,所以叫他做空

性。如果有這個世界的眾生統統執著空,那就告訴他們「如來藏阿賴

耶識是有性」。自心如來除了這個空性、有性,他在三界中,尤其在

你身中現行的時候,他又有他的「自性性」:離見聞覺知,絕對不作

主,完全隨緣 ​​,對你絕對是死忠的。除此之外,他還有一些自性是不

可以講的,講了以後密意就洩露了,這要你們自己去體驗,才能夠發

起勝妙的智慧。

阿賴耶識有這種「本來」性,有這種「自性」性,然後還說他是「清

淨」性,因為他從無始以來離見聞覺知,所以絕不會起貪厭與嗔的心

行。當你看見一朵花兒好漂亮,就多看了一會兒,但是你看、他不看

;你看見一坨狗屎,覺得醜惡死了,所以不想要看,但是他卻清寒是

無所謂要不要看;你走過珠寶行,看見一尊翡翠透明又厚又大,雕工

又好,真是件稀世珍寶,你說我多欣賞一會兒,但是你看,他不看;看

見一個醜八怪,嚇死人了,你說我要趕快逃,他卻無所謂,都隨便你

。你逃他就跟著你逃,你看他就跟著看,可是你逃的時候他沒有逃,

你看的時候他沒有看。你如果聽了我這一句話,就說是「你看的時候

他不看」,那你又誤會我的意思了,因為他比你早「看」到;你逃的

時候他不逃嗎?我說他逃得比你厲害。這話聽起來好像是七顛八倒得

很厲害,其實一點兒都沒有錯誤,事實上是如此,法界真相也是如此

;可是這個密意你不知道,因為你還沒有證悟的緣故,所以不知道;

但是,他就是這麼奇怪,這就是他的「清淨」性;他有這種「清淨」

性:不貪、不厭、不嗔、不愛,所以說他是「本來」,是「自性」

,也是「清淨」。

阿賴耶識還有一個涅槃性,為什麼是涅槃性呢?涅者不來,盤者不去

,他永遠都不來不去,所以是涅槃。涅者不生,盤者不滅,他的心體

永遠都不生滅,所以是涅槃。涅者不斷,盤者不常,他心體永遠不斷

,種子永遠不常,所以是涅槃。他總是離開兩邊,永不出生,恆不斷

滅,所以他就是涅槃,所以經中佛說「阿賴耶識同於涅槃」。這個自

心藏識的本來性、自性性、清淨性、涅槃性,都是本來就圓滿具足的

,都是本來就已經顯現出來了的,不是因為你修行了以後他才有的,

所以涅槃是不生不滅的。而這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在你還沒一定之

規前就已經有了,只是你自己不知道。等你找到阿賴耶識的時候:「

啊!原來是這樣!」

所以,當你看見一條蜈蚣爬過來的時候,有的女眾悟了以後,初見的

當下也許會「哎呀!媽呀! 」一直高聲大叫,可是你事後回想起來,

他不也是住在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中嗎?所以佛說:一切眾生皆是本來

常住涅槃。

真的沒有錯!這個涅槃是存在的,你即使造了大善業,生到天上享福,

他跟著你上去,他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也跟你在天界中顯現。如果有

一天被邪師誤導,謗了正法,誹謗賢聖,下輩子下了地獄;在地獄中

,那個人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還是一樣沒有變,還是一樣繼續顯現出

來;永遠不變的,也不會變壞的,所以這個涅槃是本有的,不是你去

修來的。

等你把這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證得了以後,就知道什麼叫做真如

無為了。真如無為是依附於阿賴耶識來說有一個真如無為,不能

離開阿賴耶識而說有真如無為。虛空無為也是一樣,這個心的體性猶

如虛空,非形非色,這就是虛空無為。不能像有些人誤會了虛空無為

的真實義,就對別人講「虛空無法,不起任何作用,所以是無為。」不

行!不許這樣講,不要誤會了虛空無為的真正義理。虛空只是一個名

詞,人們是依附於上而施設那些沒有物質色法的地方叫做虛空,那個

虛空不叫虛空無為,那叫做無法。所以虛空是人的意識施設出來的一

個名相,依物質的邊際而施設虛空這個名詞,表示那個所在是沒有色

法物質的地方;猶如兔子頭上的無角,是依於牛頭上所長的角而施設

出來的。

虛空無為如是,那麼不動無為呢?不動無為是講第四禪的境界相;第

四禪的境界是依著你的自心藏識所住的那個境界,因為意根不動,覺

知心也完全不動,所以叫做不動無為,也還是依自心藏識而施設的。

證得第四禪的時候,它叫不動無為,其實這個不動無為還是依附本來

自性清淨涅槃的無為境界相而方便說的,不能外於七八識而有不動無

為。

我們要知道:七轉識斷盡了我見、斷盡了我執,這樣叫做「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不受後有,知如真」,就叫做有餘涅槃。可是有餘涅槃

還是依自心藏識而說的,他有這個本來就有的涅槃性存在。把自己的

我見、我執斷了而說這個叫做有餘涅槃,因為阿羅漢還沒有捨壽以前

,都還有餘苦──也就是色身的冷熱痛癢等──作為此世的所餘的依

報,所以不稱為有餘依涅槃。舍壽的時候如果是定性聲聞,他就會把

意識與意根的自己滅了,永遠不再出現任何的我;不再出現以後,剩

下的這個異熟識獨自存在,這個涅槃境界就叫做無餘涅槃。但是無餘

依涅槃也不是修來的,他只是把自己殺掉了,等於自殺一樣:自殺只

是殺一輩子,無餘涅槃是永遠把自己殺了,永遠斷了生機,以後不再

有意識覺知心和意根作主的心的「我」出現了。

無為統統是依什麼而建立的?擇滅無為也好,非擇滅無為也好,統統

一樣,統統是依附於自心藏識的涅槃而建立的。七轉識在第八識的門

面上混來混去,結果變成輪轉生死;然後你在修行的過程中,把七轉

識的這些我見我執及我所執的貪著等,全都消滅了,第八識的涅槃就

會在你心中顯現出來了。沒有把這些輪轉生死的有為法煩惱去掉以前

,他裡面的無為法清寒是繼續存在的,並沒有消失。在你還沒有破參

的時候,這個道理聽起來好像很玄,但是已經破參的人聽起來就很親

切,一點兒都不玄。

因此說,這六種無為法,是前面這個「一切最勝故,與此相應故,二

所顯影故,三位差別故」,這四位九十四法所顯示出來的,所以六無

為就叫做「四所顯示故」。 「如是次第」這一句話,說五位百法有他

的次第性:要依八識心王最先,然後這樣次第顯示出百法來,所以無

為法是到最後才顯示出來的,是由四位九十四法所顯示出來的。要依

附於這些法相,八識心王才能夠輾轉的出生了種種法以及顯示六種無

為法,這樣五位百法就已經概略的含攝了一切世間法與出世間法了,

統統含攝了。那麼統統含攝的時候,就表示佛法的二主要道──佛菩

提道跟解脫道──也已經統統含攝在這裡頭了。
(ZT)
回复 | 0
作者:小百合 留言时间:2013-06-06 09:48:06
[繁体文本]
總持咒涵蓋一切法,此一切法有五種: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

五位法中,首位是八識心王。因為一切世、出世間法都由八識心王直接或間接出生和顯現,是三界及出三界最殊勝的法。

心法(一切最勝故)包含: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第二位是心所有法,51個心相應的所有法和此八識心王相應。

心所有法(與此相應故)包含:遍行(觸、作意、受、想、思)、別境(欲、勝解、念、定、慧)、善(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根本煩惱(貪、瞋、痴(無明)、慢、疑、惡見(不正見))、隨煩惱(忿、恨、覆、誑、諂、憍、害、嫉、慳、無慚、無愧、惱、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

第三位是色法,由八識心王和51個心所有法,二位法合起來共同顯示出11種色法。但所接觸的身根六塵,都如影像出 ​​現。

色法(二所影現故)包含: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法處所攝色。

第四位是心不相應行法,是由心王、心所、色法總合依這三個分位差別法,來說有這24個心不相應行法。

心不相應行法(三位差別故)包含:得、命根、眾同分、異生性、無想定、滅盡定、無想報、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無常、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方、時、數、和合性、不和合性。

第五位是無為法,由前四法心王、心所、色法及心不相應行法而顯示六種無為法。

無為法(四所顯示故,如是次第)包含:虛空、擇滅、非擇滅、不動、想受滅、真如。

佛法不離三界,由心王、心所、色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以上五位法有次第的顯現。

以下部分略為詳述:

一切最勝故,與此相應故,

二所現影故,三位差別故,

四所顯示故。如是次第。

論曰:一切最勝故;云何故作是說?謂八識心王乃三界一切法之根本;若無八識心王,則無十方三世之三界萬法。例如:無色界天境界,必須有意識安住其境,方有無色界天境界現前,方有無色界有情;然意識於此四天已極微細,名為意識細心,乃至非非想天意識名為極細心,要皆不離第七識意根。若離第七識意根,意識不得現起,意識要依意根觸無色界天境界法塵、而後能起故,以意根為根故。意根非自在心,不能持無色界天業種(異熟種),要依第八識阿賴耶方能現行咦鞴剩ù死碓斠娖綄嵕邮克墩鎸嵢鐏聿亍反寺圆皇觯枪薀o色界天不能離於六七八識而有;要依六七八識之現行邽椋侥苡袩o色界天有情及境界故。

次如:色界四禪天境界,必須有第八識所變現之色界天身,而後六七八識於等至位中安住,方有色界四禪天等至境界。必須有第八識所變現之色界天身,而後八七六識及眼識耳識身識共於等持位中現行邽椋接猩缣烊酥〞耙磺猩砜谝庑小H魺o眼耳身意末那阿賴耶等六識,則不能具足色界天一切境界。

三如:欲界天及人間有情,以人間為例,必須有阿賴耶及意根末那入胎,執持受精卵(此即十二因緣所說之識緣名色:識謂阿賴耶,名謂意根,色謂受精卵),藉母血供給之四大,漸漸變現五色根(含五勝義根大腦)。隨於五色根之漸漸圓滿,故令意根能觸法塵,生起意識;意識起已,則令前五識或俱起、或漸起,具足八識。若不具足八識心王,則不能具足領受人間六塵,名為殘障者。

如是,若無八識心王,則不能成立五趣有情(阿修羅遍處於五道有情),傍生及餓鬼道有情莫不如是,故說眼等八識乃三界萬法之王,三界萬法以八識心故展轉而起,故名八識為心王,故名「一切最勝故」。

有漏法如是,無漏法亦如是。如四聖法界之佛界,最後身菩薩成佛於人間時,其身口意行已皆純是無漏,而是有為法;此無漏有為法,亦須八識具足現行邽椋侥莒度碎g托缽飲食、嚐味嗅香乃至說法,故說八識心王「一切最勝」。

次如無學菩薩與俱脫阿羅漢入滅盡定,前六識俱滅,離見聞覺知,猶如眠熟悶絕而無息脈,狀若死亡,然阿含中佛說「滅盡定中有不離身識,身不爛壞,識不離身」,即是七八二識,仍不能離八識心王之二識。

有漏法之無想定亦如是,凡夫位之佛弟子入四禪中,不解三乘菩提故不斷身見,而斷意識心我見,恐墮斷滅故不捨色界天身,以斷滅「覺知心我」為涅槃,遂於四禪位中滅除覺知心我,定中息脈俱斷,以為無餘涅槃,實是無想定。人間證得無想定之外道亦如是,以此為「入涅槃」,然實所入為無想定:定中無息無脈,無見聞覺知,狀若人死。佛說此位中仍有七八二識,故說無想定中有不離身識,識不離身,故身不爛壞。然此非涅槃,三月五月後仍將因忽生一念,欲覺知色身壞抑不壞,而復起意識等六,又墮人間六塵境界。

綜合上述三界一切「身、覺」境界,皆不得離於八識心王而有;若離八識心王,尚不能有六根,何況有命根?何況有萬法?故說八識心王乃一切法之最勝者,一切法之所依故。

與此相應故;此謂五十一種「心所有法」,與此八識心王相應,故立此五十一法。

五十一法為:遍行法五(觸、作意、受、想、思),別境法五(欲、勝解、念、定、慧),善法十一(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根本煩惱六(貪、瞋、痴、慢、疑、惡見),隨煩惱二十(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失念、不正知、散亂、昏沉、掉舉),不定法四(悔、眠、尋、伺)。

如是五十一法中,遍行五法者,遍行於三界六道,遍行於四聖六凡,遍行於八識心王之一一識,遍行於一切時而未曾間斷,遍行於一切善法染法無記法中,故名遍行法。唯有出世定(滅盡定)中滅意根之受想二法,餘一切定中俱有七八二識具足五遍行法。 (五遍行之受為剎那剎那之境界受,非為受陰之苦樂憂喜捨受;五遍行之想為境界受之剎那剎那了知,非想陰之連續知覺及思惟了別。 )此五法乃是八識心王之體性,由八識心王生,非離八識心王容有此五法單獨現行邽椋试莆灞樾蟹ㄅc此(八識心王)相應。

別境五法不與阿賴耶識相應,故不名遍行,不遍八識故。不遍一切時現行邽椋什幻樾校幻呤臁灲^、二無心定、正死位等五位中,斷而不現故。此別境五法,遍三界九地(欲界地、初禪地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地),與前七識或多分或少分或全部相應,故說與此(七識心王)相應。此別境五法乃是七識心之體性,七識心生已,必具此五法之多少分,非離識七心王而有別境五法,故說別境五法與此(七識心王)相應故。

善十一法,唯遍行三界九地,不遍行於三性,不遍行於一切時,不遍行於八識(唯除究竟佛地),故非遍行法。阿賴耶識離見聞覺知故,離別境五法故,不與此十一法相應。第七識意根不與欲勝解念定相應故,雖觸法塵而與慧心法相應,然慧極劣故,不與善十一心法相應。前五識為無記性,依意識而通善惡,時善時惡,非一切時與善十一法相應。唯意識與此善十一法相應,然非一切時相應;雖遍三界九地,要須三乘有學之證定者方得有於欲界,於諸凡夫不能遍也。然此善十一法,須依意識,與意識所俱五識乃至一識方有,而非離於心王得有善十一法現行,故名與此心王相應。

根本煩惱、隨煩惱、不定四,悉亦如是,依於八識心王而有,或多或少或全相應,要非離於八識心王而有,故說與此八識心王相應。恐文長厭煩,不一一詳敘;讀者思惟即知,此處從略。

二所現影故;此謂色法十一: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法處所攝色。此十一種色法,乃八識心王及其相應之五十一心法共生而顯示之影像;幻有幻滅,故名為影。

眼等五色根,各有扶塵根及勝義根;扶塵根即是可見可對之五色根:眼如葡萄、耳如荷葉、鼻如懸膽、舌如半月、身如肉桶;五勝義根則不可見而可對,能以意識覺知其性用之存在,聚集於頭部,即是大腦。此五根由阿賴耶識藉意根無明及父母四大為緣而變生,為阿賴耶之所緣境,阿賴耶依之緣外五塵,變現內相分五塵,為意根所觸(五塵上之法塵),為欲覺知故,乃令意識及眼等五識現行,此六識現行已,便有色等六塵相出現於有情心中;乃至法處所攝色(例如觀想所見色及意識所見無表色...等)亦得現起,具足十一種色法。

如是十一種色法,要依八識心王及五十一心法和合咦鞣降矛F起;若離此二,即無十一種色法可以現前。而此十一色法,於三界中現前,非可謂無,然無實有不壞自性,念念變易,終歸壞滅;如影似有,而無實質,故名「八識心王及五十一心法之所現影」,若離此二,尚無一法可得,何況十一?故云萬法唯識。

三位差別故;此謂「心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法:得、命根、眾同分、異生性、無想定、滅盡定、無想報、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無常、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方、時、數、和合性、不和合性。此二十四種「心不相應行」法,乃因八識心王、五十一心法、十一種色法之分位假立,而有二十四種心不相應行法。

譬如「得」,乃依七八二識,及所變生之色身,說名為得;實無「得」法,乃因心與色二位法而有;變生以來,乃至未壞之前,假名為「得」。 「得」法非與八識心王相應,唯五色根與八識心王相應,故名心不相應行法。

譬如命根,乃依業因(往世有支)及無明種,所起第八識上異熟果種執持色身七識不斷,令色心不壞,假立命根一法;乃依第八識自身及其流注之異熟果種一位建立之法;亦如異生性,乃依第八識相續執持之凡夫異生種子現行而建立。此等「法」不與前七識心相應,唯是假名建立,故名心不相應行法。

譬如眾同分,以人同分而言,乃由一位建立之命根,及二位建立之得,合八識心王、五十一心法、色十一法等三位,而有人同分;天同分及傍生同分等亦復如是。而此眾同分五種(趣),悉不與七識心相應,故名心不相應行法。

心不相應行法,依於心王、心法、色法上,分 ​​為一位顯現,或二位三位合顯,故總名三位差別法。此二十四法悉墮行陰,若無行陰即無此二十四法,故名行法。

四所顯示故者;此謂無為法略有六種(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不動無為、想受滅無為、真如無為),悉依四法之所顯示。四法謂前述之八識心王、五十一心相應法、色十一法、心不相應行二十四法,由如是四類法和合,方顯六種無為法,缺一不可。

譬如虛空無為,此謂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即是一切有情之自心藏識所顯體性--雙具有性空性。本來已有,非從他因他緣生,非自然生;具有能展轉出生三界萬法之有性,亦具猶如虛空之空性,名為自性;隨業及無明種輪轉生死無量劫來,於七轉識貪厭萬法之際,藏識不貪不厭三界萬法故名清淨;於無量劫之生死輪轉中,世世之十八界現有生死,而藏識自心始終住於如性:不生不死、不斷不常、不增不減、不來不去、不一不異......故名涅槃。此自心藏識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即名虛空無為,性如虛空,恆住無為性中。

而此虛空無為,若離八識心王之和合邽椋瑒t不能顯示--譬如入無餘涅槃位,尚不能現見第八識,何況能見其無為性孤(此唯別教證悟菩薩所知,不共通教菩薩及二乘無學;此中密意不得明言,佛不許故。)

此虛空無為,若離五十一心相應法,亦不能顯;以人間而言,要須八識以五十一心相應法,或多或少現行咦髦校侥茱@示。若離五十一心法,則不能顯示--譬如三乘無學入滅盡定,尚無能知者,何況有虛空無為?唯能顯示想受滅無為。

然想受滅無為,須依七八二識現行及五十一心法之五遍行、及與色法五根及法處所攝色、再加心不相應行法之「得、命根、眾同分、滅盡定、住」等,方能顯示。

此虛空無為,若離色法之五根五塵及法處所攝色,亦不能顯示;離此十一法,一切禪宗祖師悉不能悟入自心,以無色陰行陰故,無有入處。

此虛空無為,若離二十四心不相應行法,亦不能顯示;身且不得,命根不存,無有人同分,無有名句文身,無有生住老流轉無常,無有相應勢速...等,云何能顯虛空無為?一切證悟者,皆多分少分知悉此理,無有不知者(唯除未悟錯悟者)。由具此不相應行法之多分少分故,學人得於其中覓得所顯虛空無為。

然虛空無為由心不相應行法等四位所顯,故名四所顯示;心不相應行法由色等三位所顯,故名三位差別;色法由心及心所有法等二位所現,故名二所現影;心所有法由八識心王所有,是八識心王之性,故名與此相應;由八識心王及展轉所生諸法,方能顯示虛空無為等五位百法,故名一切最勝。五位百法之生起,有如是展轉因果關係,故說「如是次第」。

五位百法如是次第展轉生已,世間出世間法生焉顯焉,佛菩提道及三乘解脫道,悉攝其中。然此百法一一法中,各有三三昧,唯初地菩薩滿心者所知,不許明言。由斯五位百法之次第,歸結於八識心王;若無八識心王,萬法悉不能生,譬如七轉識滅已--入無餘涅槃位中;即是《般若心經》所述之「是諸法空相,......無眼耳鼻舌身意,無眼識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智亦無得...」。何以故?謂七轉識若滅,尚無覺知者,何況有智有得?何況有「無明盡」?萬法俱泯故,阿賴耶識亦不復受生,不再出現於三界。而想受滅無為,虛空無為,非擇滅無為...等,俱依八識心王等四位九十四法方得顯示,若離此四位法,即如《心經》所言,尚無一法可得,何況有六無為?是故世出世間萬法,皆唯八識心王所生,故說萬法唯識。然若歸結八識心王,則唯一心--阿賴耶識;七轉識皆由阿賴耶現行,七轉識種皆由阿賴耶心所持故,三界境界皆由阿賴耶相分所顯示故,故說三界唯心--唯阿賴耶識之所現故。
回复 | 0
作者:小百合 留言时间:2013-06-05 17:47:14
萧平实导师著作:《起信论讲记》第一辑P96-P117

五位百法的总纲说: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
别故,四所显示故;最后再加上四个字:如是次第。换句话说,它是
有次第性的。如果你能够把这个颂记住,并且如实的了解,对于大乘
佛法,你就能够大概的知道一个梗概了。

「一切最胜故」是讲欲界一切有情的八识心王,但是一切有情的八识
心王却又归结到阿赖耶识,因为七个识都是从阿赖耶识所出生的。我
们所有的一切法,所能运用的、每天在受用领纳的一切法──我们所
知道的一切法、受用的一切法──统统是从这个八个心王辗转而出生
的。八识心王在一切法中最胜,所以称之为「一切最胜故」。

怎么说呢?因为意根末那识是由阿赖耶识中出生的。意根为什么会由
阿赖耶识中出生?因为无明!阿赖耶识执持了意根与意识相应的无明
种子,导致世世的意根始终自我执著不肯灭失,就由这种无明的种子
作为生缘,促使阿赖耶产生一个中阴身出来,所以肉身死了,他就靠
着阿赖耶识转移到中阴身上。中阴身的意识不像活着的时候那么灵光
,因为胜义根不如活人,所以纯粹依着习气去运作,结果因为无明而
导致贪或镇,也就入胎受生了。除了过去已悟的人不算,过去世没悟
过的人,都是因为起贪而入胎的:贪这世的父亲或者贪这世的母亲而
去入胎。如果是起嗔而受生呢?那就到修罗道去了。可是修罗道中也
不离贪,修罗道遍于五道,所以有时候不讲六道,讲五趣众生;也就
是说,受生到五趣中而成为心地凶狠的众生。

刚入胎的时候,有没有过去世的意识住在母胎中?没有!如果有过去
世意识,你还能安住吗?住不了啊!入胎后,在母胎里一住九个多月
,比当兵数馒头还难过,当兵起码还可以到处跑,吃点儿东西,看点
儿什么,不然找人聊闲天儿也可以。可是在母胎里,要找个人家讲话
都不行,无聊死了。可是大家看看胎儿有没有觉得无聊?没有!可见
没有上一世的意识存在,可见是这一世才有的意识。而刚入胎的时候
,连觉知性都没有,可见入胎并没有意识,因为没有人在刚入胎时无
聊过。意识到什么时候才有?到了六、七个月的时候,五胜义根开始
发达,即将圆满了,然后意根才可以藉五胜义根,接触阿赖耶在这里
所显示出来的内相分,才会使意识觉知心现行。

意识刚出现时,就是在那样的环境里面住,因为这个意识心是以这一
世的胜义根作俱有依,而新出现的觉知心,不是上一世的胜义根作俱
有依而有的觉知心,所以他是全新的,是这一世才刚出现的,与过去
世的意识觉知心是无关的,是这一世才刚开始新生的,所以他根本没
见过外面的广大世界,他什么也不懂,他认为本来就是这样,很习惯
啊!从来没有感觉到子宫的空间太小了,所以他不知道住在子宫里是
痛苦的事。只是听到好像有什么声音,也不晓得这个声音就是妈**
声音。他在处胎位中,不现起的时候多,睡着消失的时候多。等到出
生的时候,蒙蒙胧胧还是看不清色尘,要过了几天后,渐渐才能看得
清楚近的色尘相,后来能够看得远了,才知道原来世界这么广大。这
时候叫你再入胎住一秒钟,你都会受不了。

由于阿赖耶识所持的无明种子,使得意根作意,让阿赖耶识出生了中
阴身,然后你才会起颠倒想而支入胎。入了胎以后,接下来八识心王
渐渐的具足,也就是说五胜义根具足了,你就得要出生了。出生以后
这八个识,以及五胜义根、五扶尘根和合运作,就有许多的法出现,
如果没有五胜义根,你的前六识就无法在人间出现,就无法在人间出
生与运作。

五胜义根是从什么样的状况中出生的?从过云世的我执、我受、我见、
无明种子,而由阿赖耶识变现出来的。你的色身绝对不是上帝创造的
,也不是妈妈变的,是你自己变的。你们这些当妈**人,可不要跟
你的儿子说:「你的色身是我变出来的,是我制造的。」你没有变给
他,你也没有制造他的色身,你只是供给他应该有的元素──地水火
风四种元素。你所供给他的只是血液、养分。是他自己变生自己的色
身的,但是你帮助他变,由谁来变生呢?是由他自己的阿赖耶识,摄
取了你所供给的养分,就开始变、变、变,一直不断地在变,是由
他的阿赖耶识来变生他的色身,所以阿赖耶识叫做「第一能变识」。
他变现了自己的内五阴世间──色身由他所变现出来。

这个「第一能变识」的阿赖耶识,依着你过去世所造的业而变现出你
的五扶尘根,以及你的五胜义根。能够这要变现各人所不能制造的色
身,难道不是一切最胜的心体吗!制造色身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连现
代的先进医学专家,都还没有办法做到百千万分之一呢!所以他真是
很厉害、真是伟大!他也能够变现意根出来,让意根时时作主、处处
作主。意根开始作主后,却又把阿赖耶识据为己有,说阿赖耶识的所
有功德性都是我自己所有的功德性,这就是唯识学上所说的「意根恒
内执阿赖耶识为我」。这句话,还没有破参的人就一定听不懂,只懂
得字面上的意思,不懂真正的意思,但是破参的人一听也就懂了。

其实意根是附属于阿赖耶识的,只是因为阿赖耶识从来不作主,他就
象西蜀后主的阿斗,意根就像诸葛亮,八识心王都是意根在作主。阿
赖耶识从来都不思量,所以他从来都不作主,但是意根需要什么他就
供应什么,他都作得到,因此说他是一切最胜。

由于阿赖耶识变现了五色根加上意根,然后有前六识出现;有了前六
识出现以后,接下来五遍行的心所有法,以及欲、胜解、念、定、慧
的五别境心所法,善十一和二十个烦恼法、四个不定法,这五十一个
心所法统统就会跟着陆续出现,因为这些就是这八个识的体性。

五十一个心所有法,是由这八个识和合运作才能够变现出来的,依附
于阿赖耶识心体的现行识,以及阿赖耶识所执藏的意根种子,意根就
能在阿赖耶识的配合下变现许多法相出来,所以意根就叫做第二能变
识;由于阿赖耶识与意根的配合而可生起前五识,所以意识能变现出
人们所构想的及实行的种种法来,所以意识叫做第三能变识。因为有
这些法的缘故,所以色声香味触及世间出世间的一切法就跟着出现了。

诸位悟以前及悟后未学种智以前,往往都以为「我有看到萧老师坐在
那里讲经说法。」其实你没有看见我,你看见的是你的眼根──眼根
是指你的眼球──从这我这里摄取的影像,影像就在眼球后面的视网
膜出现而又变成了讯号,传到你大脑里面掌视觉的部分,在那里,你
的阿赖耶识就根据那个讯号,变现出一个好像有影像的内相分出来。
其实你的七转识所看到的是这个内相分,你并没有真正的看见我。就
好像战车的驾驶兵,坐在战车里头,透过三棱镜的反射而看得见外面
的影像。他所看见的那个影像并不是真正外面的影像,但是跟外面的
影像是完全相似的。

阿赖耶识能够这样变现,变现你自心里面的色声香味触,由这五尘上
再产生了法尘,让意根接触到,意根想要详细的了知法尘与五尘,就
现起意识觉知心,意识就在这阿赖耶识所变现的六尘内相分里面分
别「萧老师好像今天比较有精神,今天好像比较光彩一点。」但是其
实萧老师究竟是什么形色、显色?你根本没有看到。你看到的色尘相
,是由外相分转换成你五胜义根里面的内相分。而这内相分里面的色
声香味触法,统统是由你的阿赖耶识──自心藏识──所变现出来的。
八识心王和合运作的结果,就能够变现一切法,因此说这个八识心王
是「一切最胜故」。

如果没有第二位的五十一心所法,如果前六识不是有那种能够见色、
闻香、尝味乃至知法的功能差别性,你就无法作任何的觉知与了别。
因为有这六个识,有这些种子──有这些功能差别──有这种界的体
性,所以你能够与一切的世间法相应。可是你所相应的一切世间法──
你所接触到的世间法──其实都只是你自己的第八识及第七识心王所
变现出来的,都不是外面有的法。你所接触到、领受到的,都是你自
己心所变现的,所以叫做三个能变识,所以这八识心王,叫做「一切
最胜故」。

也许有人要跟我抗议说:「你说没有外法,不可能!明明就有外法。
譬如说现在点着香,这香随着风飘散整个讲堂都是香的,这难道不是
外法?这个法怎么会是我的心所生的?」我告诉你,你并没有真正闻到
这个香的香味,你闻到的是经由你的鼻根,传到你的大脑胜义根的讯
号,然后你的阿赖耶识在那里变现出那个内相分的香味给你嗅到。所
以你嗅到的香还是你自己的法,哪里有嗅到外香?哪里有外法可得?
没有!

又有人说:「怎么没有外法?你看科学家都可以发明原子弹、氢弹、
核子弹、中子弹,未来乃至可能发明核融合的技术。搞不好到了哪
一天,普遍化以后,我们汽车只要加水就可以开了。核融合都可以
做得到,这不是外法是什么?」我告诉你:这也是心内之法,不是
那个物质本身有那个法。是因为你的心产生了那个法,所以你去寻
找、去证实,是由你的心去组合变化,所以让你成功的造出核融合
的机器,所以还是由你的心所出生的,所以没有外法可得,一切都
是心所现。

既然这样,八识心王不是「一切最胜故」吗?是一切诸法里面最殊
胜的,因为他们是诸法的根本。可是从八识心王自身来看呢?七转
识却又归结到阿赖耶识,他真实能出生万法而又如如不动,所以这
个法门又称之为「心真如门」。但是心真如门却又包含了七转识的
心生灭门。

「与此相应故」就是讲八识心王所拥有的五十一个心所法;这五十
一个心所法,必定与八识心王相应的,所以称为「与此相应故」。
「此」字就是指此八识心王。

五十一心所法中的五遍行:触、作意、受、想、思,这五个心所有
法在十八界中与八识心王相应,他跟八识心王每一个心统统相应所
以叫做遍行,遍于八识心王的一切识的缘故。而且这五遍行法,他
遍三界九地中都有,也遍一切时存在,又遍一切处──遍十二处都
在,所以称为遍行。

如果有人找到了一个心,说:「我找到了!这个就是真如阿赖耶识
。」那你问他:「你这个心跟五遍行相应的时候,有没有遍一切时
都不间断?」如果他想一想后回答:「我睡着无梦时好像就不跟五
遍行相应了。」那么这个就不是真如阿赖耶识了。同样的,也可以
问他「有没有遍一切界里面相应?在六根界有没有相应?在六尘界
有没有相应?在六识界有没有相应?」如果没有,那就不是真正的
开悟了,不是真的证到真如了。如果你有道种智以后,可以有很多
方法去勘验对方是不是真悟。你不必自己去勘验,只要告诉他那些
道理,让他自己去勘验有没有悟,这样就不会伤了和气。

可是五别境心所有法呢?阿赖耶识跟五别境心所法是不相应的。阿赖
耶识从来都不会生起欲心所,说我现在想要去听法。想要去听法,就
是欲,他不会起这个欲念。你要去听法也好,你不去听法也好,他统
统无所谓,绝对的随缘,你说「我要去听法,所以我把阿赖耶识带来
了。」连老天也不晓得是你带他来的?还是他带你来?等你们悟了,
你们就知道了。

你来到讲堂听法,听法以后你起了胜解:「原来萧老师讲的法是这个,
啊!我懂了。」你懂了,也就是起「胜解」心所法了;可是胜解的是
你,阿赖耶识不起胜解,因为他离见闻觉知,连法义都没有听到,如
何起胜解?你听到了法义,他却没听到;他没听到,那他在干啥?在睡
觉吗?对不起!他也没睡觉。那他入定了吗?对不起!你有时候会入
定,他从来没有入定;你有时候会出定,他却从来都没有出定,他不
出定也不入定,这才是真正的法界大定。

譬如你来正觉讲堂,你说:「我今天听了好欢喜,我听懂这个法了,
所以我记住这个法了。」这是因为你有了胜解,有胜解就会记住,记
住就是「念」心所,「念」就是忆持不忘,念持不忘。可是你如果问
阿赖耶识说:「今天去讲堂听课,你有没听见什么?」他不会跟你讲
说:「我没听见。」他不会,他连答覆都没有,他离见闻觉知,根本
不听受声音,只是像镜子一般的把声音变现给你,他却是不去听闻的
,所以他根本没有听到,所以他没有「胜解」,也就没有这个念心所
。那你说:「我在那边听了两个钟头,为什么你统统没有听见?你是
入定了吗?」他没有入定,因为他不与「定」心所相应。那你说:「
你没有入定,那你是睡着了吗?」如果睡着了,你一定马上闷绝了,
所以他也没有睡着。那你马上又说:「我们上课听了那么多,你听懂
不懂?」他也不跟你说我不懂,也不说懂,反正就是相应不理,因
为他不与「慧」心所相应。

这能够让人了别六尘境界相的五个心所法,并不是遍一切识都相应,
所以不叫「遍行」。可是它们与意识完全相应,五别境心所法的每一
法,都有少分或多分功能和前五识相应;最后一个慧心所的部分,少
分与末那识相应,前四个「欲、胜解、念、定」则与意根完全不相应。
意识是与每一个别境心所都相应的,所以觉知心的他,不但有五遍行
,也与五别境心所法相应。所以他能够做很广大的了别,也能作很细
腻、很微细、连续的、广泛的思惟与整理。你如果想要他只注意一点
点,他也可以,这就是他的特性。所以,意识虽然是虚妄法,是我见
中的我,是常见外道所说的「常不坏我」,修学佛法不可以离开意识
,要用我们的觉知心来修学佛法,来体验自己的虚妄,来证得无我性
,来证得实相法界。

意识有这个功能差别,有这个体性,所以说「五遍行、五别境心所法
与此相应」。与什么相应?与意识相应;五遍行与此意识心相应,也
是与阿赖耶识相应。但是,贪、嗔、痴、慢、疑,加上一个恶见(恶
见中总共有五种邪见),就是六种根本烦恼,这六种根本烦恼与谁相
应?与意识相应。末那也有一部分相应,我见、我慢、我贪、我痴、
他也相应。其余的二十个随烦恼,都与意识心相应,所以说这些心所
法,包括后面的二十个随烦恼,加上不定:睡眠、寻伺...等四个法,
这些心所法是跟八识心王相应的,所以叫做「与此相应故」。

因为八识心王有这些心所有法,配合过去世的无明,以及这世父母的
缘,四大元素的缘,所以有了五胜义根、有了十一种色法出现。包括
修定以后能够变现出来的法处所摄色,八地菩萨、七地菩萨都能够变
现的色法;八地不用加行,一作意就变出来了,七地菩萨得要加行才
能变现出来。这些都是八识心王,五十一个心所法,才能够显现出来
──包括我们的色身──所以说这十一个色法叫做「二所现影故」,
是由第一位的八识心王与第二位的五十一心所法,由这两个变现出来
的。

由「一切最胜」的八识心王,「与此相应」的五十一心所法,显现出
这样一个影子:有我们的色身,有我们所接触到十一种色法,因为有
了这个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法共同变现的十一个色法,所以再由这
十一个色法配合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法的运作,与这三位七十法中
或多或少的法配合相应的运作下,又有了时间、空间、势力、惯性、
名句、文身... ...等等二十四个世间的法,就都出现了,所以说这二
十四个「心不相应行」的法,是「三位差别故」。

这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从哪里来的呢?从「一切最胜」的八识心王,
「与此相应」的五十一心所法,「二所现影」的十一个色法,或多或
少的相应运作,而有这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但是这二十四个「心
不相应行法」却是由三个主体,三位的法分别组合而产生。又因为这
二十四个我们觉知心不直接相应的法,它们也会因为三位诸法的或多
或少的配合,而有时间过程...等的差别,所以叫做「三位差别故」。

有了这四大单元的法以后,就能显示出六种无为法:真如无为、虚空
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灭尽无为或叫做想受灭无为,最后一
个不动无为就是第四禅的无为性。但是,如果你在人间时,五胜义根
坏掉了,这六个无为法就显现不出来了。譬如真如无,真如无为就是
讲阿赖耶识自体性所显示出来的无为性。

一般人都说:「这个涅盘,就是断尽烦恼然后才能将涅盘修得。」但
是,这是从二乘菩提上来说的,从法界实相来看,其实涅盘并不是修来
的,但也不是不修而能得。怎么说呢?就是要先从本来自性清净涅盘来
看,以这个本来自性清净涅盘的亲证,然后你才能够了解无余涅盘和有
余涅盘,最后才能了解佛地的无住处涅盘。然后才能真的了解这四种圆
寂都是显现出来的,是本来就有的,而不是去修来的,佛法的修行只是
恢复它本来的状态,也就是除掉轮回性而留下涅盘境界而已。

可是一般人都不知道,以为涅盘就是好好修行,最后把自己断灭,死
掉了才叫做涅盘。那这样的话,这个涅盘还是修来的,既是修来的,
一定要靠各种缘才能证得涅盘;如果是靠各种缘而修来的涅盘,将来
有一天这个缘散了的时候,这个涅盘不就得跟着坏了吗?那你修这个
将来会坏的涅盘要作什么呢?没有意义了。涅盘一定本来就有的,然
后非修非不修,使它显现出来。这样本来就有的涅盘,才能够说他是
不生不灭的,说他是不灭的,是不来不去的,所以,这样不生不灭的
涅盘,才是真正的中道。

涅盘是人死了才叫涅盘吗?不是的!如果人死了才叫涅盘,人又生了
就没有涅盘了。佛在经中曾说:「一切众生本来常住涅盘」,每一
个人自从无始劫以来都是常住涅盘的。我们刚搬过来这个新讲堂(编
案:这是二千年八月时讲的),讲堂还新,还没有蟑螂;如果稍微旧
了的话,有一天蟑螂爬过来,证悟了的人会说 「他也是本来常住涅盘
」你说:「岂有此理!蟑螂是何许物?怎么他可以有本来常住涅盘?」
但我告诉你:「千真万确!真的是这样。」涅盘是依我们阿赖耶识的
体性来说的,不是依七转识所住的境界而说的;千万不要外于自心阿
赖耶识而去说涅盘,那样的涅盘绝对是错误的。假使有人是依七转
识所住的境界相而说是证得涅盘的话,我保证:那一定是外道的五现
见涅盘 ,一定不是佛门中贤圣所证得的涅盘。

为什么阿赖耶识有本来就有的涅盘性呢?这就要说到本来自性清净涅
盘:阿赖耶识他有「本来性」,不是父母生的,也不是上帝所创造的,
也不是 佛菩萨所给的,而是每一个有情从无始以来就有,所以不是后
来生出来的,所以涅盘境界不是有生的法。没有生就没有断灭,有生
的东西一定将来会灭;因为他本来就无生,所以他不灭,这叫做本来
性,所以涅盘是不生灭的。阿赖耶识有这个本来就有涅盘境界,所以
说这个涅盘叫做「本来」自性清净涅盘。

阿赖耶识有一个自性,这个自性又可以分成很多种:是空性,也是有性;
他既是能生性,他也有能生、所生,那不是有为法吗?是!阿赖耶识
也具备了有为法,如果他没有具备有为法的体性,那你上一辈子入了
母胎以后,还可以变现出这个色身吗?当然不可能!因为你的他有这
个变现有能力,所以妈妈供给你血液养分及生长的环境,你就能够靠
着他来变现出这一世的自己。所以他具有「有性」,他能够变现出「
三界有」的这种体性,这就是他的自性之一。这也就是说,他有能生
万法的体性,这就是能生性;而他所出生的万法,就是他的所生性;
因为他所出生的万法也都附属于他,所以万法就是他的所生性。

另外他还具有空性,这个空性也是他的自性之一。为什么是空性?因
为他无形无色 ,也因为他不落入二界六尘法中,所以是空性。为什么
不叫「空有性」?因为众生执著有,所以不叫做有性,所以叫他做空
性。如果有这个世界的众生统统执著空,那就告诉他们「如来藏阿赖
耶识是有性」。自心如来除了这个空性、有性,他在三界中,尤其在
你身中现行的时候,他又有他的「自性性」:离见闻觉知,绝对不作
主,完全随缘,对你绝对是死忠的。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些自性是不
可以讲的,讲了以后密意就泄露了,这要你们自己去体验,才能够发
起胜妙的智慧。

阿赖耶识有这种「本来」性,有这种「自性」性,然后还说他是「清
净」性,因为他从无始以来离见闻觉知,所以绝不会起贪厌与嗔的心
行。当你看见一朵花儿好漂亮,就多看了一会儿,但是你看、他不看
;你看见一坨狗屎,觉得丑恶死了,所以不想要看,但是他却清寒是
无所谓要不要看;你走过珠宝行,看见一尊翡翠透明又厚又大,雕工
又好,真是件稀世珍宝,你说我多欣赏一会儿,但是你看,他不看;看
见一个丑八怪,吓死人了,你说我要赶快逃,他却无所谓,都随便你
。你逃他就跟着你逃,你看他就跟着看,可是你逃的时候他没有逃,
你看的时候他没有看。你如果听了我这一句话,就说是「你看的时候
他不看」,那你又误会我的意思了,因为他比你早「看」到;你逃的
时候他不逃吗?我说他逃得比你厉害。这话听起来好像是七颠八倒得
很厉害,其实一点儿都没有错误,事实上是如此,法界真相也是如此
;可是这个密意你不知道,因为你还没有证悟的缘故,所以不知道;
但是,他就是这么奇怪,这就是他的「清净」性;他有这种「清净」
性:不贪、不厌、不嗔、不爱,所以说他是「本来」,是「自性」
,也是「清净」。

阿赖耶识还有一个涅盘性,为什么是涅盘性呢?涅者不来,盘者不去
,他永远都不来不去,所以是涅盘。涅者不生,盘者不灭,他的心体
永远都不生灭,所以是涅盘。涅者不断,盘者不常,他心体永远不断
,种子永远不常,所以是涅盘。他总是离开两边,永不出生,恒不断
灭,所以他就是涅盘,所以经中 佛说「阿赖耶识同于涅盘」。这个自
心藏识的本来性、自性性、清净性、涅盘性,都是本来就圆满具足的
,都是本来就已经显现出来了的,不是因为你修行了以后他才有的,
所以涅盘是不生不灭的。而这个本来自性清净涅盘,在你还没一定之
规前就已经有了,只是你自己不知道。等你找到阿赖耶识的时候:「
啊!原来是这样!」

所以,当你看见一条蜈蚣爬过来的时候,有的女众悟了以后,初见的
当下也许会「哎呀!妈呀!」一直高声大叫,可是你事后回想起来,
他不也是住在本来自性清净涅盘中吗?所以 佛说:一切众生皆是本来
常住涅盘。

真的没有错!这个涅盘是存在的,你即使造了大善业,生到天上享福,
他跟着你上去,他的本来自性清净涅盘也跟你在天界中显现。如果有
一天被邪师误导,谤了正法,诽谤贤圣,下辈子下了地狱;在地狱中
,那个人的本来自性清净涅盘还是一样没有变,还是一样继续显现出
来;永远不变的,也不会变坏的,所以这个涅盘是本有的,不是你去
修来的。

等你把这个「本来自性清净涅盘」证得了以后,就知道什么叫做真如
无为了。真如无为是依附于阿赖耶识来说有一个真如无为,不能
离开阿赖耶识而说有真如无为。虚空无为也是一样,这个心的体性犹
如虚空,非形非色,这就是虚空无为。不能像有些人误会了虚空无为
的真实义,就对别人讲「虚空无法,不起任何作用,所以是无为。」不
行!不许这样讲,不要误会了虚空无为的真正义理。虚空只是一个名
词,人们是依附于上而施设那些没有物质色法的地方叫做虚空,那个
虚空不叫虚空无为,那叫做无法。所以虚空是人的意识施设出来的一
个名相,依物质的边际而施设虚空这个名词,表示那个所在是没有色
法物质的地方;犹如兔子头上的无角,是依于牛头上所长的角而施设
出来的。

虚空无为如是,那么不动无为呢?不动无为是讲第四禅的境界相;第
四禅的境界是依着你的自心藏识所住的那个境界,因为意根不动,觉
知心也完全不动,所以叫做不动无为,也还是依自心藏识而施设的。
证得第四禅的时候,它叫不动无为,其实这个不动无为还是依附本来
自性清净涅盘的无为境界相而方便说的,不能外于七八识而有不动无
为。

我们要知道:七转识断尽了我见、断尽了我执,这样叫做「梵行已立
,所作已办,不受后有,知如真」,就叫做有余涅盘。可是有余涅盘
还是依自心藏识而说的,他有这个本来就有的涅盘性存在。把自己的
我见、我执断了而说这个叫做有余涅盘,因为阿罗汉还没有舍寿以前
,都还有余苦──也就是色身的冷热痛痒等──作为此世的所余的依
报,所以不称为有余依涅盘。舍寿的时候如果是定性声闻,他就会把
意识与意根的自己灭了,永远不再出现任何的我;不再出现以后,剩
下的这个异熟识独自存在,这个涅盘境界就叫做无余涅盘。但是无余
依涅盘也不是修来的,他只是把自己杀掉了,等于自杀一样:自杀只
是杀一辈子,无余涅盘是永远把自己杀了,永远断了生机,以后不再
有意识觉知心和意根作主的心的「我」出现了。

无为统统是依什么而建立的?择灭无为也好,非择灭无为也好,统统
一样,统统是依附于自心藏识的涅盘而建立的。七转识在第八识的门
面上混来混去,结果变成轮转生死;然后你在修行的过程中,把七转
识的这些我见我执及我所执的贪着等,全都消灭了,第八识的涅盘就
会在你心中显现出来了。没有把这些轮转生死的有为法烦恼去掉以前
,他里面的无为法清寒是继续存在的,并没有消失。在你还没有破参
的时候,这个道理听起来好像很玄,但是已经破参的人听起来就很亲
切,一点儿都不玄。

因此说,这六种无为法,是前面这个「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
所显影故,三位差别故」,这四位九十四法所显示出来的,所以六无
为就叫做「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这一句话,说五位百法有他
的次第性:要依八识心王最先,然后这样次第显示出百法来,所以无
为法是到最后才显示出来的,是由四位九十四法所显示出来的。要依
附于这些法相,八识心王才能够辗转的出生了种种法以及显示六种无
为法,这样五位百法就已经概略的含摄了一切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了,
统统含摄了。那么统统含摄的时候,就表示佛法的二主要道──佛菩
提道跟解脱道──也已经统统含摄在这里头了。

(ZT)
回复 | 0
作者:小百合 留言时间:2013-06-05 17:45:48
总持咒涵盖一切法,此一切法有五种: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

五位法中,首位是八识心王。因为一切世、出世间法都由八识心王直接或间接出生和显现,是三界及出三界最殊胜的法。

心法(一切最胜故)包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第二位是心所有法,51个心相应的所有法和此八识心王相应。
心所有法(与此相应故)包含:遍行(触、作意、受、想、思)、别境(欲、胜解、念、定、慧)、善(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 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根本烦恼(贪、瞋、痴(无明)、慢、疑、恶见(不正见))、随烦恼(忿、恨、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恼、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

第三位是色法,由八识心王和51个心所有法,二位法合起来共同显示出11种色法。但所接触的身根六尘,都如影像出现。

色法(二所影现故)包含:眼、耳、鼻、舌、身、 色、声、香、味、触、法处所摄色。

第四位是心不相应行法,是由心王、心所、色法总合依这三个分位差别法,来说有这24个心不相应行法。

心不相应行法(三位差别故)包含: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

第五位是无为法,由前四法心王、心所、色法及心不相应行法而显示六种无为法。

无为法(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包含:虚空、择灭、非择灭、不动、想受灭、真如。

佛法不离三界,由心王、心所、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以上五位法有次第的显现。

以下部分略为详述:
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
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
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

论曰:一切最胜故;云何故作是说?谓八识心王乃三界一切法之根本;若无八识心王,则无十方三世之三界万法。例如:无色界天境界,必须有意识安住其境,方有无色界天境界现前,方有无色界有情;然意识于此四天已极微细,名为意识细心,乃至非非想天意识名为极细心,要皆不离第七识意根。若离第七识意根,意识不得现起,意识要依意根触无色界天境界法尘、而后能起故,以意根为根故。意根非自在心,不能持无色界天业种(异熟种),要依第八识阿赖耶方能现行运作故(此理详见 平实居士所著《真实如来藏》此略不述),是故无色界天不能离于六七八识而有;要依六七八识之现行运为,方能有无色界天有情及境界故。

次如:色界四禅天境界,必须有第八识所变现之色界天身,而后六七八识于等至位中安住,方有色界四禅天等至境界。必须有第八识所变现之色界天身,而后八七六识及眼识耳识身识共于等持位中现行运为,方有色界天人之法会及一切身口意行。若无眼耳身意末那阿赖耶等六识,则不能具足色界天一切境界。

三如:欲界天及人间有情,以人间为例,必须有阿赖耶及意根末那入胎,执持受精卵(此即十二因缘所说之识缘名色:识谓阿赖耶,名谓意根,色谓受精卵),藉母血供给之四大,渐渐变现五色根(含五胜义根大脑)。随于五色根之渐渐圆满,故令意根能触法尘,生起意识;意识起已,则令前五识或俱起、或渐起,具足八识。若不具足八识心王,则不能具足领受人间六尘,名为残障者。

如是,若无八识心王,则不能成立五趣有情(阿修罗遍处于五道有情),傍生及饿鬼道有情莫不如是,故说眼等八识乃三界万法之王,三界万法以八识心故展转而起,故名八识为心王,故名「一切最胜故」。

有漏法如是,无漏法亦如是。如四圣法界之佛界,最后身菩萨成佛于人间时,其身口意行已皆纯是无漏,而是有为法;此无漏有为法,亦须八识具足现行运为,方能于人间托钵饮食、尝味嗅香乃至说法,故说八识心王「一切最胜」。

次如无学菩萨与俱脱阿罗汉入灭尽定,前六识俱灭,离见闻觉知,犹如眠熟闷绝而无息脉,状若死亡,然阿含中佛说「灭尽定中有不离身识,身不烂坏,识不离身」,即是七八二识,仍不能离八识心王之二识。

有漏法之无想定亦如是,凡夫位之佛弟子入四禅中,不解三乘菩提故不断身见,而断意识心我见,恐堕断灭故不舍色界天身,以断灭「觉知心我」为涅槃,遂于四禅位中灭除觉知心我,定中息脉俱断,以为无余涅槃,实是无想定。人间证得无想定之外道亦如是,以此为「入涅槃」,然实所入为无想定:定中无息无脉,无见闻觉知,状若人死。佛说此位中仍有七八二识,故说无想定中有不离身识,识不离身,故身不烂坏。然此非涅槃,三月五月后仍将因忽生一念,欲觉知色身坏抑不坏,而复起意识等六,又堕人间六尘境界。

综合上述三界一切「身、觉」境界,皆不得离于八识心王而有;若离八识心王,尚不能有六根,何况有命根?何况有万法?故说八识心王乃一切法之最胜者,一切法之所依故。

与此相应故;此谓五十一种「心所有法」,与此八识心王相应,故立此五十一法。

五十一法为:遍行法五(触、作意、受、想、思),别境法五(欲、胜解、念、定、慧),善法十一(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根本烦恼六(贪、瞋、痴、慢、疑、恶见),随烦恼二十(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失念、不正知、散乱、昏沉、掉举),不定法四(悔、眠、寻、伺)。

如是五十一法中,遍行五法者,遍行于三界六道,遍行于四圣六凡,遍行于八识心王之一一识,遍行于一切时而未曾间断,遍行于一切善法染法无记法中,故名遍行法。唯有出世定(灭尽定)中灭意根之受想二法,余一切定中俱有七八二识具足五遍行法。(五遍行之受为剎那剎那之境界受,非为受阴之苦乐忧喜舍受;五遍行之想为境界受之剎那剎那了知,非想阴之连续知觉及思惟了别。)此五法乃是八识心王之体性,由八识心王生,非离八识心王容有此五法单独现行运为,故云五遍行法与此(八识心王)相应。

别境五法不与阿赖耶识相应,故不名遍行,不遍八识故。不遍一切时现行运为,故不名遍行;眠熟、闷绝、二无心定、正死位等五位中,断而不现故。此别境五法,遍三界九地(欲界地、初禅地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地),与前七识或多分或少分或全部相应,故说与此(七识心王)相应。此别境五法乃是七识心之体性,七识心生已,必具此五法之多少分,非离识七心王而有别境五法,故说别境五法与此(七识心王)相应故。

善十一法,唯遍行三界九地,不遍行于三性,不遍行于一切时,不遍行于八识(唯除究竟佛地),故非遍行法。阿赖耶识离见闻觉知故,离别境五法故,不与此十一法相应。第七识意根不与欲胜解念定相应故,虽触法尘而与慧心法相应,然慧极劣故,不与善十一心法相应。前五识为无记性,依意识而通善恶,时善时恶,非一切时与善十一法相应。唯意识与此善十一法相应,然非一切时相应;虽遍三界九地,要须三乘有学之证定者方得有于欲界,于诸凡夫不能遍也。然此善十一法,须依意识,与意识所俱五识乃至一识方有,而非离于心王得有善十一法现行,故名与此心王相应。

根本烦恼、随烦恼、不定四,悉亦如是,依于八识心王而有,或多或少或全相应,要非离于八识心王而有,故说与此八识心王相应。恐文长厌烦,不一一详叙;读者思惟即知,此处从略。

二所现影故;此谓色法十一: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法处所摄色。此十一种色法,乃八识心王及其相应之五十一心法共生而显示之影像;幻有幻灭,故名为影。

眼等五色根,各有扶尘根及胜义根;扶尘根即是可见可对之五色根:眼如葡萄、耳如荷叶、鼻如悬胆、舌如半月、身如肉桶;五胜义根则不可见而可对,能以意识觉知其性用之存在,聚集于头部,即是大脑。此五根由阿赖耶识藉意根无明及父母四大为缘而变生,为阿赖耶之所缘境,阿赖耶依之缘外五尘,变现内相分五尘,为意根所触(五尘上之法尘),为欲觉知故,乃令意识及眼等五识现行,此六识现行已,便有色等六尘相出现于有情心中;乃至法处所摄色(例如观想所见色及意识所见无表色...等)亦得现起,具足十一种色法。

如是十一种色法,要依八识心王及五十一心法和合运作方得现起;若离此二,即无十一种色法可以现前。而此十一色法,于三界中现前,非可谓无,然无实有不坏自性,念念变易,终归坏灭;如影似有,而无实质,故名「八识心王及五十一心法之所现影」,若离此二,尚无一法可得,何况十一?故云万法唯识。

三位差别故;此谓「心不相应行」法,有二十四法: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此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乃因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法、十一种色法之分位假立,而有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

譬如「得」,乃依七八二识,及所变生之色身,说名为得;实无「得」法,乃因心与色二位法而有;变生以来,乃至未坏之前,假名为「得」。「得」法非与八识心王相应,唯五色根与八识心王相应,故名心不相应行法。

譬如命根,乃依业因(往世有支)及无明种,所起第八识上异熟果种执持色身七识不断,令色心不坏,假立命根一法;乃依第八识自身及其流注之异熟果种一位建立之法;亦如异生性,乃依第八识相续执持之凡夫异生种子现行而建立。此等「法」不与前七识心相应,唯是假名建立,故名心不相应行法。

譬如众同分,以人同分而言,乃由一位建立之命根,及二位建立之得,合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法、色十一法等三位,而有人同分;天同分及傍生同分等亦复如是。而此众同分五种(趣),悉不与七识心相应,故名心不相应行法。

心不相应行法,依于心王、心法、色法上,分为一位显现,或二位三位合显,故总名三位差别法。此二十四法悉堕行阴,若无行阴即无此二十四法,故名行法。

四所显示故者;此谓无为法略有六种(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悉依四法之所显示。四法谓前述之八识心王、五十一心相应法、色十一法、心不相应行二十四法,由如是四类法和合,方显六种无为法,缺一不可。

譬如虚空无为,此谓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即是一切有情之自心藏识所显体性--双具有性空性。本来已有,非从他因他缘生,非自然生;具有能展转出生三界万法之有性,亦具犹如虚空之空性,名为自性;随业及无明种轮转生死无量劫来,于七转识贪厌万法之际,藏识不贪不厌三界万法故名清净;于无量劫之生死轮转中,世世之十八界现有生死,而藏识自心始终住于如性:不生不死、不断不常、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一不异......故名涅槃。此自心藏识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即名虚空无为,性如虚空,恒住无为性中。

而此虚空无为,若离八识心王之和合运为,则不能显示--譬如入无余涅槃位,尚不能现见第八识,何况能见其无为性孤(此唯别教证悟菩萨所知,不共通教菩萨及二乘无学;此中密意不得明言,佛不许故。)

此虚空无为,若离五十一心相应法,亦不能显;以人间而言,要须八识以五十一心相应法,或多或少现行运作之中,方能显示。若离五十一心法,则不能显示--譬如三乘无学入灭尽定,尚无能知者,何况有虚空无为?唯能显示想受灭无为。

然想受灭无为,须依七八二识现行及五十一心法之五遍行、及与色法五根及法处所摄色、再加心不相应行法之「得、命根、众同分、灭尽定、住」等,方能显示。

此虚空无为,若离色法之五根五尘及法处所摄色,亦不能显示;离此十一法,一切禅宗祖师悉不能悟入自心,以无色阴行阴故,无有入处。

此虚空无为,若离二十四心不相应行法,亦不能显示;身且不得,命根不存,无有人同分,无有名句文身,无有生住老流转无常,无有相应势速...等,云何能显虚空无为?一切证悟者,皆多分少分知悉此理,无有不知者(唯除未悟错悟者)。由具此不相应行法之多分少分故,学人得于其中觅得所显虚空无为。

然虚空无为由心不相应行法等四位所显,故名四所显示;心不相应行法由色等三位所显,故名三位差别;色法由心及心所有法等二位所现,故名二所现影;心所有法由八识心王所有,是八识心王之性,故名与此相应;由八识心王及展转所生诸法,方能显示虚空无为等五位百法,故名一切最胜。五位百法之生起,有如是展转因果关系,故说「如是次第」。

五位百法如是次第展转生已,世间出世间法生焉显焉,佛菩提道及三乘解脱道,悉摄其中。然此百法一一法中,各有三三昧,唯初地菩萨满心者所知,不许明言。由斯五位百法之次第,归结于八识心王;若无八识心王,万法悉不能生,譬如七转识灭已--入无余涅槃位中;即是《般若心经》所述之「是诸法空相,......无眼耳鼻舌身意,无眼识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智亦无得...」。何以故?谓七转识若灭,尚无觉知者,何况有智有得?何况有「无明尽」?万法俱泯故,阿赖耶识亦不复受生,不再出现于三界。而想受灭无为,虚空无为,非择灭无为...等,俱依八识心王等四位九十四法方得显示,若离此四位法,即如《心经》所言,尚无一法可得,何况有六无为?是故世出世间万法,皆唯八识心王所生,故说万法唯识。然若归结八识心王,则唯一心--阿赖耶识;七转识皆由阿赖耶现行,七转识种皆由阿赖耶心所持故,三界境界皆由阿赖耶相分所显示故,故说三界唯心--唯阿赖耶识之所现故。

(ZT)
回复 | 0
我的名片
小百合
注册日期: 2007-03-02
访问总量: 6,174,744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莲花关怀
弘法视频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正觉同修会官网 学报 书香 妙智
大悲咒 楞严咒 总持咒 阿弥陀佛
浅谈佛经的真伪(修改稿)
佛教讲座总表
拜佛图解
断我见文汇和书籍
心经 地藏经 阿弥陀经
最新发布
· 法华经讲义三(1-30)
· 法华经讲义二(96-131)
· 法华经讲义二(66-95)
· 法华经讲义二(31-65)
· 法华经讲义二(1-30 )
· 法华经讲义一(131- 150 )
· 正觉教团弘法视频
友好链接
· 花大猫:花大猫 (◎_●)
· 幸福剧团:幸福剧团
· 山哥:山哥的文化广场
· 新蓑笠翁:新蓑笠翁的博客
· 田泥鳅:田泥鳅的稻田
· 虔谦:虔谦:天涯咫尺
· 寄自美国:寄自美国的博客
· 林贝卡:林贝卡
· 白凡:白凡的博客
· 意味:意味
· 天宇:天宇的空间
· 雨潇潇:雨潇潇的博客
· 自由鸟:自由鸟的博客
· 栀子花开:心海拾贝
· 谷神之歌:谷神之歌
· love阳光:阳光的博客
分类目录
【法华经讲义三笔记】
【法华经讲义二笔记】
【法华经讲义一笔记】
【法华经讲义三】
· 法华经讲义三(1-30)
【法华经讲义二】
· 法华经讲义二(96-131)
· 法华经讲义二(66-95)
· 法华经讲义二(31-65)
· 法华经讲义二(1-30 )
【法华经讲义一】
· 法华经讲义一(131- 150 )
· 法华经讲义一(96-130)
· 法华经讲义一(31-65)
· 法华经讲义一 (1-30)
【诸佛菩萨5】
· 礼拜八十八佛
· 恭迎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 恭迎阿弥陀佛圣诞
· 甘愿作菩萨
· 佛法中的智慧
· 恭迎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 如来藏中藏如来 5
【如来藏中】
· 正确布施有何果报?
· 如来藏中藏如来 8
· 如来藏中藏如来 6、7
· 如来藏中藏如来 5
· 如来藏中藏如来 4
· 如来藏中藏如来 2、3
· 如来藏中藏如来
【开悟证般若2】
· 如来藏中藏如来
· 开悟前需知
· 明心与初地释
· 阿赖耶识
· 55.教导功夫 明心见性
· 14.禅宗的宗通(一)(1-10)
【有声合辑3】
· 正觉教团弘法视频
· 正智书香园地
· 十二个合辑
· 清明节气养生九原则
· 因果无常与人生之苦
· 财富情感亲情的合辑
· 佛教能让人解脱让人成佛
· 如何自在学佛?
· 恭迎盂兰盆节▏
【相似佛法】
· 相似佛法111-130
· 相似之佛法65-110
· 相似佛法35-64
· 相似佛法1-34
【观行断三缚结】
· 学佛的当务之急 断我见2
· 学佛的当务之急 断我见
· 《观行断三缚结》13-16
· 《观行断三缚结》9-12
· 《观行断三缚结》5-8
· 《观行断三缚结》1-4 端午安康
【法与次法】
· 元宵节 法与次法
· 法与次法106-120
· 学佛先学次法-1
· 法与次法 78-105
· 法与次法53 -77
· 法与次法27-52
· 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
· 法与次法 1-26
【健康生活】
· 夏季养生须知
· 湿气重全身都是病
【笔记2021-3】
· 佛法的体系井然有序
· 佛教的人生观
·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 佛教说众生平等
· 净土奇特行门
· 重阳节 10/14
· 什么是五浊恶世?
· 佛教的真理
· 七夕节谈化妆的比丘尼
· 五欲六尘对众生的影响
【诸佛菩萨-4】
· 恭迎盂兰盆节▏
· 恭迎观世音菩萨成道日!
· 恭迎韦陀菩萨圣诞
· 恭迎浴佛节!
· 恭迎释迦牟尼佛诞辰日!
· 玄奘菩萨诞辰日
· 恭迎观世音菩萨圣诞
· 释迦牟尼佛涅槃日
· 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 正月初一 恭迎弥勒菩萨圣诞
【笔记2021-2】
· 六一儿童节谈涅槃
· 菩萨要如何安住于娑婆世界?
· 你的福报有多大?智慧有多深?
· 俗之所珍,道之所贱
· 人生幻有,如梦如焰
· 布施之心态(有声)
· 一切众生都可以学佛
· 莲花在佛教表示什么?
· 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中的享受?
· 学佛也需要知识和学问吗?
【念佛法门笔记】
· 如何念佛才能得力?
· 如何契入念佛法门
· 念佛法门1-82
· 6-10三资粮之信笔记
· 2-5学佛的目的(二)笔记
· 1学佛的目的(一)笔记
【有声合辑2】
· 舍得越多 证得的就越多
· 母亲节特辑
· 学佛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 什么决定投胎方向?(有声)
· 如何止息恶念?
· 十种绮语口业(有声)
· 寿命减短的九种因缘(有声)
· 三八节|波斯匿王公主善光
· 佛教徒有没有等级之分?
· 自由意志(有声)
【生命实相】
· 生命实相之辨证
【甘露法门】
· 《甘露法门》(有声读书)
【笔记2021-1】
· 清明节特辑(有声)
· 甘愿做菩萨
· 【元宵节】点燃无尽灯
· 《金刚经》中的五眼
· 情到深处人孤独(有声)
· 2021新年快乐!
· 何谓一心不乱?(有声)
· 生从何来 死往何处?
· 自修和共修有什么不同?
· 神通度俗人!(有声)
【2021年日历】
· 2021年日历带农历
【有声合辑】
· 如何正确回向?(有声)
· 财富果报皆因施得
· 什么是寂灭为乐?(音频)
· 人间的前途是悲观的吗?
· 神通度俗人!(有声)
· 有声合辑-5
· 有声合辑-4
· 有声合辑-3
· 有声合辑-2
· 有声合辑-1
【什么是法】
· 什么是法?
【系念思维念佛】
· 念佛的果报殊胜(有声)
· 《系念思维念佛法门》1-8
【笔记2020-9】
· 大选中的美国华人
· 华人应该参加投票选举
· 祸从口出(有声)
· 中秋佳节分享 月光王的故事(有
· 涅槃并不是修来的!(音频)
· 七情六欲是怎么来的?
【修断我见-6】
· 如何修证解脱道(有声读书)
· 在家修行必读
· 如何观行证入初果?(音频)
【诸佛菩萨-3】
· 恭迎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 恭迎阿弥陀佛圣诞!
· 恭迎观世音菩萨出家日(音频)
· 金刚经在说什么?
· 恭迎地藏菩萨圣诞!
·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合辑(有声)
· 《佛说阿弥陀经》(恭诵版)
· 恭迎佛教盂兰盆节!(有声)
· 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音频)
· 今天 恭迎观世音菩萨成道日
【笔记2020-8】
· 十月一真的要送寒衣吗?(有声)
· 浅谈佛经的真伪(修改稿)
· 微信被禁美国华人应该怎么办?
· 人死后是否还是变人?(音频)
· 如何帮助亡故亲属超度灭罪?(有
· 纪念九一一
· 如何求财富得财富(有声)
· 有三世因果吗?(音频)
· 学佛人怎么看男女欲? (音频)
· 受持八关戒斋的福报(有声)
【胜鬘经讲记二】
· 胜鬘经讲记(二)86--130
· 胜鬘经讲记(二)46-85
· 胜鬘经讲记(二)1-45
【正觉介绍-5】
· 浅谈佛经的真伪 (第三稿)
· 佛教徵文及寫作活動
· 空谷跫音—护持贤劫千佛(连载4)
· 空谷跫音—护持贤劫千佛(连载3)
· 空谷跫音——护持贤劫千佛(连载2
· 空谷跫音—护持贤劫千佛(1)
【笔记2020-7】
· 如何一门深入? (有声)
· 幸福是自己的事(有声)
· 您的美国微信
· 情绪导致我们生病(有声)
· 福田和贫穷田(有声)
· 影响修定的五种散乱心(有声)
· 一切风水吉地的根源!(有声)
· 忍辱的四个层次(有声)
· 大修行者能代众生消业吗?(音频
· 做好事就是学佛吗?(音频)
【精选阅读】
· “佛教与成佛”总说
· 情绪导致我们生病(有声)
· 佛法不离世间觉
· 忍辱的四个层次(有声)
·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有声)
· 心经解读:观自在菩萨
· 礼拜八十八佛的功德利益
· 如何断三缚结?(视频)
· 【二月十九】恭迎观世音菩萨诞辰
【笔记2020-6】
· 童言无忌
·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有声)
· 佛教对神通和异能的看法(音频)
· 如来藏是长生不老药!(有声)
· 3评:中国为什么应该坚决抛弃佛教
· 学佛为什么要持戒?
· 评:中国为什么应该坚决抛弃佛教
· 因果法则超越一切有情
· 如何契入念佛法门
· 如何报答父母深恩?(有声)
【关注疫情-7】
· 关于疫情的开示与鼓励
· 抗击疫情的关键
· 抗病毒自救三招!
· 抗病毒民间有良方
· 真相与谣言
· 【转贴】 我们投票去!
· 不肯被汹涌潮流裹挟的人
· 牛津疫苗大反转:效果完美!
· 大伯林顿宣言
· 拜登最好的一个演讲
【笔记2020-5】
· 我们的意志为何不能自由?(有声
· 人性是善还是恶?(音频)
· 什么样的人容易学佛?(有声)
· 到底有没有前世?
· 儿童节家庭和睦幸福!
· 如何度化众生?(有声)
· 人性是善还是恶?
· 科学可解释佛法吗?
· 真的在劫难逃吗?(有声)
【玄奘文化】
· 玄奘文化千年路 4-7集
· 玄奘文化千年路 1-3集
【笔记2020-4】
· 成为夫妻的原因
· 献给母亲节
· 此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 累积福德最快的方法(有声)
· 浴佛功德經
· 菩萨如何自利利他?(音频)
· 三界中的我见(有声)
· 祸从口出
· 人的死亡过程
· 安隐的依靠
【关注疫情-6】
· 紧急提醒!包机来了!
· 李跃华的疗法在国外
· 疫情拐点
· 谷歌与苹果达成合作
· 权威网站的好消息
· 以色列没有死亡!
· 肺炎病毒自救须知!
· 华人靠服此药自愈
· 安隐的依靠
· 危机即转机
【诸佛菩萨2】
· 印光法师对于大悲水的开示
· 韦陀菩萨摩诃萨!
· 人性是善还是恶?
· 七情六欲是怎么来的?
· 科学可解释佛法吗?
· 《心经解读》合辑
·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 恭迎释迦牟尼佛诞辰日!
· 佛法中的智慧(音频)
· 护身的尚方宝剑 《楞严咒》
【关注疫情5】
· 清明节特辑(有声)
· 佛对人间疾疫的开示
· 平静转安乐
· 对疫情的体认及作为
· 新冠病毒最怕这张图 (转贴)
· 川普息事宁人 不再称中国病毒了
· 疫情防控不能靠集团免疫
· 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 疫情多招自救!
· 维也纳歌剧院节目表
【笔记2020-3】
· 危机即转机
· 病毒到来的省思
· 清明节特辑(有声)
· 佛对人间疾疫的开示
· 平静转安乐
· 对疫情的体认及作为
· 关于抗疫情的鼓励(音频1-3)
· 为什么佛教禁止喝酒?(有声)
· 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佛方向?(有声
· 有五种事,不能令人增长财命!(
【关注疫情4】
· 北京有防控漏洞吗?
· 护身的尚方宝剑 《楞严咒》
· 戴口罩的舞者和专家谈戴口罩
· 重要通知-冠状病毒
· 美国国会听证会关于疫情的9要点
· 老梁说疫情
· 武汉快讯!
· 这件事是当务之急!
· 我们还要“禁足”多久?
【关注疫情3】
· 一天殉职四位医生
· 世上的病都是免疫系统打了败仗
· 疫情何时归零?
· 为什么有人能抵抗住新冠病毒, 有
· 高光时刻的正义
· 五大心咒随时念
· 准备大决战了!
· 如何区别普通感冒与新冠肺炎
· 揭秘抗疫绝招!
· 中药治疗新冠肺炎30方
【笔记2020-2】
· 有声读书 合辑
· 【二月十九】恭迎观世音菩萨诞辰
· 与生命讲和(有声)
· 莫发毒誓 免遭众苦
· 灾难、灾祸可以避免、消除吗?
· 布施与波罗蜜
· 祸从口出(有声)
· 善根有几种?(有声)
· 什么是菩提和菩提道?(音频)
· 写给情人节的备忘录(有声)
【讲经说法】
· 《佛说阿弥陀经》(恭诵版)
· 护身的尚方宝剑 《楞严咒》
· 布施与波罗蜜
【关注疫情2】
· 冠状肺炎防护手册
· 自救四招!
· 《我走了》
· 轻症患者如何自救
· 冠状病毒气溶胶传播
· 预防病毒口罩
· 各类口罩功能
· 使用口罩问答
· 美国专家告诉你疫情中如何保持安
· 武汉有救了!
【关注疫情】
· 关于口罩
· 鞋子的转染!
· 美国首例新冠病毒病例康复全记录
· 防疫权威读物来了!
· 新疫情被列为全球紧急卫生事件(
· 疫情拐点将要出现
· 贴身保暖袋帮你抗病毒
· 她是如何战胜病毒感染的
· 美国疾控中心发布病毒防控指南
【笔记2020-1】
· 真的有因缘果报吗?(音频)
· 点燃无尽灯
· 在家独修要点(有声)
· 六时吉祥是哪六时?
· 关于“梦”的几个问题(有声)
· 苦与乐!(有声)
·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视频)
· 五戒、八戒、菩萨戒(音频)
· 开悟明心需要具备七个条件(有声
· 恶口的过患(有声)
【诸佛菩萨】
· 【二月十九】恭迎观世音菩萨诞辰
· 布施与波罗蜜
· 五大心咒随时念
· 自救四招!
· 读经自救
· 正月初一恭迎弥勒菩萨圣诞!(音
· 阿难尊者(有声)
· 恭迎释迦牟尼佛成道日!(有声)
·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合辑(有声)
【笔记2019-7】
· 守护诸根为何如此重要?(有声)
· 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很重要(有声
· “行”走职场(有声)
【修断我见5】
· 在家修行必读
· 此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 累积福德最快的方法(有声)
· 三界中的我见(有声)
· 如何断三缚结?
· 甘愿做菩萨 1-32合辑(有声)
· 略谈无我的修持(有声)
· 12.断三缚结3.如何断三缚结?
· 如何断我见?
【笔记2019-6】
·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合辑(有声)
· 摧邪显正
· 何谓一心不乱?(有声)
· 什么是佛教?(音频)
· 念佛求生净土-恭迎阿弥陀佛圣诞!
· 今世福报前世累,来世福德今世积
· 为什么会生气?(有声)
· 佛菩提道和解脱道
· 累积福德最快的方法(有声)
· 甘愿做菩萨 1-32合辑(有声)
【笔记2019-5】
· 如何才是“广结善缘”?(有声)
· 为什么有人总是痛苦?(有声)
· 在家学佛的十种禁忌!(有声)
· 为什么要信仰三宝?(音频)
· 关于人生(周末版)
· 恐惧是一种不信任
· 如何帮助亡故亲属超度、灭罪?
· 减肥秘诀 不花一分钱!
· 什么最吉祥?
· 菩萨当精进
【笔记2019-4】
· 恭迎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 学佛是否需要舍离一切的欲望?
· 谁是我依靠?
· 不向世间取 (有声读书)
· 怎么改善自己未来世的福报?(有
· 三界唯心与唯心主义之不同(有声
· 学佛人的夫妻相处之道(有声)
· 下一世我们会去哪里?(有声)
· 宇宙的真相(有声)
· 不要成为情绪的奴隶(有声)
【识蕴真义】
· 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 8
· 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7
· 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 6
· 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 5
· 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4
· 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3
· 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2
· 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
【胜鬘经讲记一】
· 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一)8
· 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一)7
· 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一)6
· 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一)5
· 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 4
· 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一)3
· 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2
· 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一)
【修十善业-1】
·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吗?
· 真的在劫难逃吗?(有声)
· 如何求财富得财富
· 每天增广福德的方法
· 父亲节快乐!
· 八关斋戒详解
· 电视剧: 百年虚云 (1-20集)
· 要想成佛先要忏悔(有声)
· 十善业与十不善业
· 忘失菩提心修善法是魔业
【笔记2019-3】
· 邪淫的过患!(有声)
· 十四种误会的学佛方向(有声)
· 佛法里只讲慈悲不说爱
· 佛陀是创造这个世界的主人吗?
· 恭迎观世音菩萨诞辰日!(有声)
· 罪福报应说(有声)
· 老年痴呆症真正的病因(有声)
· 听闻佛法,功德难量!
· 女人的贫富贵贱和美丑
· 佛说女人八十四态
【发愿往生-1】
· 念佛求生净土,免脱生死苦 (有声)
· 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图文音乐)
· 极乐世界的胜妙五欲
· 阿弥陀佛的一封家书
【实修亲证-3】
· 你了解四弘誓愿吗?
· 回向的力量(有声)
· 佛典故事与修行
【实修亲证-2】
· 102.止观双运(下)
· 101.止观双运(上)
【实修亲证-1】
· 77.不依虚空修止观
· 76.不依形色修止观
· 70.大乘止观之意涵
【十八法界】
· 59.五蕴虚妄(三)
【八识心王】
·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视频)
· 意识与末那的微笑
· 为啥每一世都会失忆?
· 《心经》解读(有声)
· 八个奇妙的心(有声)
· 心经歌曲和有声解读
【断除我见-4】
· 断我见与未到地定
· 断我见笔记 目录
· 58.断我见与未到定(四)
· 57.断我见与未到定(三)
· 56.断我见与未到定(二)
· 55.断我见与未到定(一)
【实相念佛】
· 73.解脫正受(三)
· 72.解脱正受
· 71.定的正受
· 70.见地正受
· 69.略說「功德正受」
· 68.果地实相念佛(六)
· 67.果地实相念佛(五)
· 66.果地实相念佛(四)
· 65.果地实相念佛(三)
· 64.果地实相念佛(二)
【体究念佛】
· 开悟前需知
· 63.果地实相念佛(一)
· 62.当发大愿心和长远心
· 61.疲倦烦闷与睡眠
· 60.勿求神通或感應助悟
· 59.应远离贪欲慢心
· 58.随时随地体究
· 57.体究念佛的方法__思惟观
· 56.体究念佛概說(二)
· 55.体究念佛概說(一)
【无相念佛-4】
· 《无相念佛》有声书
· 止息烦恼的几种方法
· 修定力的六妙门
· 要证如来藏的六个条件
· 何谓五停心观(下)
· 何谓五停心观(上)
· 54.無相念佛修学行门(四)
· 53.無相念佛修学行门(三)
· 52. 無相念佛修學行門(二)
· 51.無相念佛修學行門(一)
【无相念佛-3】
· 劝发菩提心文
· 什么是九住心
· 修除性障是无相拜佛的一条捷径
· 念佛圆通之精义
· 无相念佛十种修学次第
· 无相念佛必修三福
· 无相念佛(在线阅读)
· 88.如何念佛才能得力?
【无相念佛2】
· 无法证初禅的原因
· 念佛修定的秘诀
· 性障不除,初禅难证
· 如何发起欲界定
· 修定时五种止息恶念的方法
· 无相拜佛动作要领
· 念佛入门必读
【不二法门】
· 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门(二)(67-13
· 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门(一)1-66
【临终须知】
· 祝独立节快乐!
· 清明时节
· 临终须知-2
· 临终须知
【布施福田】
· 布施可脱贫
【修伏性障(146篇文)】
· 49.福业不偏修进步快
· 55.心的三细六粗总结
· 54.心的六种粗相 (下)
· 53.心的六种粗相(上)
【阿含正义(二)】
· 阿含正义(二)
【笔记2019-2】
· 祝你天天好心情!
· 母亲节日快乐!(有声)
· 你为什么不想拜佛?(有声)
· 92.熏习的道理
· 91.四种法熏习义
· 79.佛法从虔恭当中求
· 39.心识相即无明相
· 32.四不坏净
· 什么是明心?
【笔记2019(1)】
· 佛说九种行为会使人早夭
· 如何正确阅读佛经?(有声)
· 正觉总持咒详解
· 成佛之道简介
· 《金刚经》在说什么?(有声)
· 今天腊八是恭迎佛陀出家日!
· 成佛之道
· 鬼神附体的原理现象及忏悔方法
· 鬼神附体的原理现象及忏悔方法
【笔记2018(4)】
· 三乘菩提概说 (mp3)
· 人体时辰当令
【笔记2018(3)】
· 南瓜治膝盖疼
· “姜”养生进行到底
· 107.菩提从大悲心生
· 无相念佛要发菩提心
【笔记2018(2)】
·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合辑)
· 无法证初禅的原因
· 邪淫的恶报
【笔记2018(1)】
· 梁武帝的前世今生
· 为什么人这么容易生气?
· 什么人会下地狱?
·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 天界是什么样子 (有声)
· 你有扶门的习惯吗?
· 佛教的十善业法
· 心经歌曲和有声解读
【广论对吗?(二)】
· 130 喇嘛教与佛教之差异
【阿含正义(一)】
· 130 业果报系统(三)
【闻熏正法】
· 阿含正义(一) 广论(二)
· 佛法东来影片1-3
【广论对吗(一)-13】
· 130.谭崔密教(五)
· 129.谭崔密教(四)
· 128.谭崔密教(三)
· 127.谭崔密教(二)
· 126.谭崔密教(一)
· 125.藏密错将妄心当真心
· 124.藏密的三昧耶伪戒(四)
· 123.藏密的三昧耶伪戒(三)
· 122.藏密的三昧耶伪戒(二)
· 121.藏密的三昧耶伪戒(一)
【入门起信(二)-13】
· 130.莫堕末法狂禅
· 129.大乘六见处
· 128.真实禅与真如三昧
· 127.有相似真如三昧吗?
· 126.矛盾的细意识
· 125.大乘秘密句的辩正(四)
· 124.大乘秘密句的辩正(三)
· 123.大乘秘密句的辩正(二)
· 122.大乘秘密句的辩正(一)
· 121.《大乘起信论》重点回顾
【广论对吗(一)-12】
· 120.他派对宗喀巴的批评
· 119.《广论》止观非世尊说
· 118.坚住意识心的认知
· 117.中观应成派
· 116.见五蕴空与中观
· 115.密宗无密(五)谤阿赖耶
· 114.密宗无密(四)活佛法王
· 113.密宗无密(三)四种修
· 112. 密宗无密(二) 房中术
· 111.密宗无密 (一)活佛转世
【入门起信(二)-12】
· 120.娑婆世界与不退转法轮
· 119.于诸佛菩萨的清净信
· 118.菩萨要如何安住
· 117.喇嘛教的止观不是佛法
· 115.喇嘛教的双身法(下)
· 114.喇嘛教的双身法(上)
· 113.般若与涅槃不二
· 112.菩萨之应作与不应作
· 111.何谓涅槃第一义乐
【广论对吗(一)-11】
· 110.佛地大悲的开始
· 109.密宗观想与兔无角
· 108.密宗观想不得解脱
· 107.菩提从大悲心生
· 106.大悲心依第八识心而生
· 105.喇嘛教的色身庄严
· 104.喇嘛教的菩提心
· 103.毕竟空与无常空
· 102.般若不是性空唯名
· 101.宗喀巴之错谬
【入门起信(二)-11】
· 110.令住涅槃第一义乐
· 109.拔济一切苦海众生
· 108.亲近一切诸佛菩萨
· 106.一念无明与无始无明
· 105.大乘止观
· 104.无我与真我 (下)
· 103.无我与真我
· 102.止观双运(下)
· 101.止观双运(上)
【广论对吗(一)-10】
· 100.佛教中没有密咒乘
· 99.佛说的菩提非密宗之菩提
· 98.阿赖耶识才是结生相续识
· 97.六道轮回之正说
· 96.中阴身之正说
· 95.死亡之过程--如来藏
· 94.结生相续识如来藏
· 93.一念具足十二因缘
· 92.十二因缘之因--如来藏
· 91.观行、观想
【入门起信(二)-10】
· 100.修学真如三昧的利益(五)
· 99.修学真如三昧的利益(四)
· 98.修学真如三昧的利益(三)
· 97.修学真如三昧的利益(二)
· 96.修学真如三昧的利益 (一)
· 95.真如三昧
· 94.是非顿除, 因次第尽
· 93.心相既离,真相亦尽
· 92.远离诸相与断淫断杀
· 91.境缘与好丑
【广论对吗(一)-9】
· 90.十二因缘之缘生相
· 89.十二因缘之支分略摄
· 88.十二因缘之“有”
· 87.十二因缘之“取”支
· 86.十二因缘之“爱”支
· 85.十二因缘(五)
· 84.十二因缘(四)
· 83.十二因缘(三)
· 82.十二因缘(二)
· 81.十二因缘(一)
【入门起信(二)-9】
· 85.障难
· 84.真如是一切三昧根本处
· 83.对大乘佛法怀疑诽谤的人
· 82.以真如三昧为转依(下)
· 81.以真如三昧为转依(上)
【广论对吗(一)-8】
· 80.六识身与阿赖耶识
· 79.应成派中观的错谬
· 78.行支的福非福行不动行
· 77.业果愚及真实义愚
· 76.六识论者的无明
· 75.自设三昧耶戒(二)
· 74.自设三昧耶戒(一)
· 73.十六行的错谬(三)
· 72.十六行的错谬(二)
· 71.十六行的错谬(一)
【入门起信(二)-8】
· 80.不依见闻觉知修止观
· 77.不依虚空修止观
· 76.不依形色修止观
【无相念佛 1】
· 107.菩提从大悲心生
· 104.无我与真我 (下)
· 102.止观双运(下)
· 101.止观双运(上)
· 无相忆念拜佛(图示)
· 无相念佛要信因果
· 无相念佛要发菩提心
· 48.菩萨的发心(四)
· 47.菩萨的发心( 三)
· 46.菩萨的发心 二
【广论对吗(一)-7】
· 70.看“完整的广论”二
· 69.看“完整的广论”
· 68.认清“完整的广论”
· 67.检视“完整的广论”二
· 66.检视“完整的广论”
· 65.苦集圣谛、烦恼与无明
· 64.四圣谛
· 63.苦圣谛
· 61.阿赖耶识
【入门起信(二)-7】
· 70.大乘止观之意涵
· 69.精进须循正见(四)
· 68.精进须循正见 (三)
· 67.精进须循正见(二)
· 66.精进须循正见(一)
· 65.如何修忍门、精进门(五)
· 64.如何修忍门、精进门(四)
· 63.如何修忍门、精进门(三)
· 62.如何修忍门、精进门(二)
· 61.如何修忍门、精进门(一)
【广论对吗(一)-6】
· 59.五蕴虚妄(三)
· 56.对正统佛教之伤害(四)
· 55.对正统佛教之伤害(三)
· 54.对正统佛教之伤害(二)
· 53.对正统佛教之伤害(一)
· 52.邪见危害甚深(四)
· 51.邪见危害甚深(三)
【入门起信(二)-6】
· 60.佛法与外道
· 59.参禅与四加行
· 58.佛法架构
· 57.大乘根本信真如法
· 56.修习信分(三)
· 55.修习信分(二)
· 54.修习信分(一)
· 53.一切法第一义性
· 52.成一切种智 (下)
· 51.成一切种智(上)
【广论对吗(一)-5】
· 50.邪见危害甚深(二)
· 49.邪见危害甚深( 一)
· 48.深信业果
· 47.归依已应求证悟
· 46.三宝所勤修供养
· 45.归依后护戒不犯
· 44.广论 --归依三宝(下)
· 43.广论--归依三宝 (上)
· 42.广论--三恶趣苦(下)
· 41.广论--三恶趣苦(上)
【入门起信(二)-5】
· 50.色究竟天中妙身
· 49.福业不偏修进步快
· 48.菩萨的发心(四)
· 47.菩萨的发心( 三)
· 46.菩萨的发心 二
· 45.菩萨的发心
· 44.地上菩萨所证真如
· 43.菩萨证发心
· 42.修行般若波罗蜜
· 41.修行禅那波罗蜜
【广论对吗(一)-4】
· 40.三士道错误的建立基础
· 39.下士道可生善趣吗?
· 38.对治无常常倒
· 37.依三士道可以成佛吗?
· 36.三士道之谬误(四)
· 35.三士道之谬误(三)
· 34.三士道之谬误(二)
· 33.三士道之谬误(一)
· 32.思惟暇满人身
· 31.八无暇
【入门起信(二)-4】
· 40.解行发心(四)
· 39.解行发心(三)
· 38.解行发心(二)
· 37.解行发心(一)
· 36.菩萨自利利他
· 35.菩萨之不退位
· 34.五分法身
· 33.菩萨示现八相成道
· 32. 证道之因三
· 31.证道之正因二
【广论对吗(一)-3】
· 30.破除邪妄分别
· 29.修习轨理之正明修法
· 28.如何选择善知识
· 27.善知识与恶知识二
· 26.善知识与恶知识一
· 25.学广论乃是谤三宝
· 24.广论无殊胜可言四
· 23.广论无殊胜可言三
· 22.广论无殊胜可言二
· 21广论无殊胜可言(一)
【入门起信(二)-3】
· 30.证道之正因
· 29.证道之正因
· 28. 造《起信论》的原因三
· 27.造《起信论》的原因二
· 26.造《起信论》的原因一
· 25.马鸣菩萨的三种发心
· 24.一切如来得道正因
· 22.二乘圣人妄取涅槃
· 21.法无我之三乘差别
【广论对吗(一)-2】
· 20.什么才是殊胜法
· 19.密咒乘
· 18.两种加行
· 17 分别与无分别
· 《广论》到底在论述什么?(四)
· 《广论》到底在论述什么?(三)
· 《广论》到底在论述什么?(二)
· 《广论》到底在论述什么?(一)
· 密教之菩提道次第误谬
· 要证如来藏的六个条件
【入门起信(二)-2】
· 20.如来藏无明依之
· 19.依如来藏得涅槃
· 18.烦恼不与如来藏相应
· 真如非是染相
· 空性、有性、如来藏(四)
· 空性、有性、如来藏(三)
· 空性、有性、如来藏(二)
· 空性、有性、如来藏(一)
· 一心二门(四)
· 一心二门(三)
【广论对吗(一)-1】
· 密教不能使人成佛(下)
· 密教不能使人成佛(上)
· 阿底峡的思想探讨
· 广论的根源
· 宗喀巴与正法隐没
· 真藏传佛教--觉嚢派
· 广论缺少总相智
· 广论缺少什么?
· 禅宗地位之判教
· 新判教
【入门起信(二)-1】
· 一心二门(二)
· 一心二门(一)
· 如来一心有三身(四)
· 如来一心有三身(三)
· 如来一心有三身(二)
· 如来一心有三身(一)
· 如来真义(四)
· 如来真义(三)
· 如来真义(二)
· 如来真义(一)
【学佛三论】
· 3.施论、戒论、生天之论
· 2施论、戒论、生天之论
· 1施论、戒论、生天之论
【开悟证般若】
· 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
· 佛菩提道首重开悟
· 大乘以如来藏为根本
· 证第一义谛
· 八个奇妙的心
· 作主者必是意根
· 你的第七识在做什么?
· 禅宗在说什么?
· 什么是话头?
· 七种第一义
【大乘断我见】
· 105.大乘止观
· 91.观行、观想
· 59.五蕴虚妄(三)
· 四加行
· 甘露法门
· 31.菩萨的解脱分
· 想蕴与识蕴之区别
【二乘断我见-2】
· 修定力的六妙门
· 断我见笔记 目录
· 断我见成初果圣人
· 何谓五停心观(下)
· 何谓五停心观(上)
· 如何专心修学佛法?
· 断我见文汇-2
· 断我见书籍
【二乘断我见】
· 什么是缘觉菩提?
· 什么是声闻菩提?
· 声闻菩提简介
· 观无常离众苦
· 断我见的定力
· 观行断三缚结
· 如何修证解脱道
· 十二处、十八界我非真我
· 你知道四圣谛吗?
【大法与佛法】
· 如何分辨外道法?
· 给大法弟子的回信
· 什么是佛教的十善业?
· 三乘菩提概说简介
· 佛陀是什么?
· 名师与明师的差别
· 佛教重视神通吗?
· 八万四千法门
【入门起信-13】
· 130.如来藏如如而三身映现
· 129.如来藏任运而德用周遍
· 128.如来藏不动而真实了知
· 127.如来藏寂静而常乐我净
· 126.如来藏遍照法界
· 125.如来藏离相而具足功德
· 124.无量功德(下)
· 123.无量功德(上)
· 122. 熏习
· 121.无分别心与自在业
【佛典故事-13】
· 130.奉佛至孝感动天地
· 129.嚪婆罗似饿鬼缘
· 128.优多罗母堕饿鬼缘
· 127.供佛功德--获现报缘
· 126.供佛功德 获福升天
· 125.五百盲人往返逐佛缘
· 124.童女迦叶阿罗汉
· 123.鱼腹子重姓
· 122.太子慕魄
· 121.金色王
【入门起信-12】
· 120.凡夫、二乘与初行菩萨
· 119.平等摄持众生
· 118.平等智慧与志愿
· 117.证道之近缘与远缘
· 116.广大福藏与智藏
· 115.一切菩萨行缘
· 114.菩萨六度波罗蜜
· 113.菩萨四摄法
· 112.有情皆有真心第八识(六)
· 111.有情皆有真心第八识(五)
【佛典故事-12】
· 120.顶生王
· 119.长寿王
· 118.五百盲人堕坑亡
· 117.舍利弗嗔习未消
· 116.五百伎人出家
· 115.八岁罗汉五个母亲
· 114.兄好道谊弟爱家业
· 113.悭吝的伊利沙
· 112.太子须大拏本生(四)
· 111.太子须大拏本生(三)
【入门起信-11】
· 110.有情皆有真心第八识(四)
· 109.有情皆有真心第八识(三)
· 108.有情皆有真心第八识(二)
· 107.有情皆有真心第八识(一)
· 106.一切众生同有真如(下)
· 105.一切众生同有真如(上)
· 104.真如熏义(三)
· 103.真如熏义(二)
· 102.净法的妄心熏义(下) +
· 101.净法的妄心熏义(上)
【佛典故事-11】
· 110.太子须大拏本生(二)
· 109.太子须大拏本生(一)
· 108.佛陀与耶输陀罗(下)
· 107.佛陀与耶输陀罗(上)
· 106.优婆斯的前世今生
· 105.莲华女悟无常
· 104.菩萨度众的智慧
· 103.阿育王和龙王之争
· 102.老婆罗门寻爱子
· 101.毘舍离的32个儿子
【入门起信-10】
· 100.云何熏习净法不断?(三)
· 99.云何熏习净法不断?(二)
· 98.云何熏习净法不断?
· 97.染法的无明熏义
· 96.染法的妄心熏义
· 95.染法的妄境熏义
· 94.能熏所熏的特性
· 93.染法熏习不断
· 92.熏习的道理
· 91.四种法熏习义
【佛典故事-10】
· 100.五百商人遇海盗
· 99.慈力王救五夜叉
· 98.罗汉与大象的故事
· 97.仇伽离能不堕地狱吗?
· 96.菩萨的善巧方便(二)
· 95.菩萨的善巧方便(一)
· 94.佛陀化鲸度众生
· 93,除粪人尼提
· 92.以空为实见影救月
· 91.白净叔离比丘尼
【入门起信-9】
· 90.无明力令众生心动
· 89.[心生灭相灭]不是心体灭
· 88.不觉灭至不相应心
· 87.菩萨的粗细智境
· 86.粗中之粗,凡夫智镜
· 85.以依染心 违法平等
· 84.所知障能障自在智
· 83.染心能障真如根本智
· 82.根本业不相应染心
· 81.见心不相应染心
【佛典故事-9】
· 90.求不死火的典故
· 89.佛说马喻经的典故
· 88.起心动念与善恶因果 下
· 87.起心动念与善恶因果 上
· 86.金铃比丘之梵呗
【入门起信-8】
· 80.相应与不相应染心(二)
· 79.相应与不相应染心(一)
· 78.执相与不断相应染心
· 77.无始无明的六种染心
· 76.不相应无明分别
· 75.本来清净之心
· 74.法身菩萨
· 73.解行地菩萨
· 72.禅宗公案
· 71.无始无明熏所起识
【佛典故事-8】
· 80.文成公主问吉祥
· 79.佛法从虔恭当中求
· 77.旃陀罗的故事
· 75.化妆的比丘尼
· 74.沙弥均提
· 72.难陀家得道因缘
· 71.鹦鹉子供养盲父母
【入门起信-7】
· 70.意识--分离识.分别事识
· 69.众生的无明与妄觉
· 68.心的自性
· 67.“生灭因缘”真实义
· 66.意根--相续识体性(下)
· 65.意根--相续识体性(上)
· 64.‘意’的五种异名—智识
· 63.‘意’的五种异名—现识
· 62.‘意’的五种异名—转识
· 61.‘意’的五种异名--业识
【佛典故事-7】
· 70.孝顺之法道
· 69.信能渡渊,信乃得道
· 68.须菩提断嗔恚习气
· 67.佛分半座与迦叶
· 65.慈童女缘
· 64.月光王
· 63.老妪的清净供养
· 62.尊者降龙记
· 61.舍己利生的净儿
【入门起信-6】
· 60.诸众生依心意识转?
· 59.觉与不觉有二种相
· 58.智相不可得
· 57.一切众生常入涅磐
· 55.心的三细六粗总结
· 54.心的六种粗相 (下)
· 53.心的六种粗相(上)
· 52.不觉的境界相
· 51.不觉的能见相
【佛典故事-6】
· 60.舍一得万报
· 59.忍辱仙人
· 58.恶口的过患
· 57.爱欲的过患
· 56.金钱雇女令受五戒
· 55.观无常离众苦
· 54.婆罗门从佛索债缘
· 53.见佛生欢喜生天缘
· 52.提婆达多欲毁伤佛因缘
· 51.如来恒顺众生饮无明水
【在线阅读】
· 六字大明咒揭密
· 浅谈达赖喇嘛之双身法
· 邪箭呓语--破斥藏密
【藏密真相-5】
· 关于舍利子
· 130.藏传佛教是正统佛教吗?(九)
· 129.藏传佛教是正统佛教吗?(八)
· 128.藏传佛教是正统佛教吗?(七)
· 127.藏传佛教是正统佛教吗?(六)
· 126.藏传佛教是正统佛教吗?(五)
· 125.藏传佛教是正统佛教吗?(四)
· 124.藏传佛教是正统佛教吗?(三)
· 123.藏传佛教是正统佛教吗?(二)
· 122.藏传佛教是正统佛教吗?(一)
【藏密真相-4】
· 34.唵嘛呢叭咪吽(下)
【藏密真相-3】
【藏密真相-2】
【藏密真相-1】
· 26.活佛与法王的灌顶(下)
· 25.活佛与法王的灌顶(上)
· 129.密教盛行佛教会灭亡吗?
· 125.应成派中观的錯誤
· 122.破斥狂禅与狂密(二)+
· 121.破斥狂禅与狂密(一)
· 102.密宗(二)+净土宗
· 101.密宗(一)
· 双身像是真理吗?
· 西藏是天堂吗?
【入门起信-5】
· 50.不觉的无明业相
· 49.不觉与本觉
· 48.如来藏不空示现大义
· 47.真实不空离障大义
· 46真实不空大义(四)
· 45.真实不空大义(三)
· 44.真实不空大义(二)
· 43.真实不空大义(一)
· 42.真实空大义
· 41.无明灭时动识随灭
【佛典故事-5】
· 50.佛分半座与迦叶
· 49.瞋恚对治鬼
· 48.惭愧立誓 生谦下心
· 47.悖慢佛法自招罪殃
· 46.戒为甘露道
· 45.名称女请佛缘
· 44.内官赎所犍牛得男根缘
· 43.瞋心火烧功德林
· 42.慎莫嫉妒人之善
· 41.人身难得甚于盲龟浮木
【入门起信-4】
· 40.心因无明风动
· 39.心识相即无明相
· 38.破和合识
· 37.一心前后不相应
· 36.三种无想定
· 35.观一切妄念无相
· 34.何谓本觉(三)
· 33.何谓本觉?(二)
· 32.何谓本觉?(一)
· 31.阿赖耶识能摄能生一切法?
【佛典故事-4】
· 40.但食故福, 更不造新福
· 39.菩萨布施无畏惧
· 38.贫道士守戒得圣财
· 37.佛食马麦的悲心
· 36.正法的衰灭与久住
· 35.仇伽离的毁谤
· 34.持戒升天
· 33.无常品
· 32.四不坏净
· 31.二内官诤道理缘
【入门起信-3】
· 30.何谓心生灭门?
· 29.心真如门之立空与不空
· 28.心真如是大乘法门体(六)
· 27.心真如是大乘法门体(五)
· 26.心真如是大乘法门体(四)
· 25.心真如是大乘法门体(三)
· 24.心真如是大乘法门体(二)
· 23.心真如是大乘法门体(一)
· 22.心真如的体、相、用
· 21.心真如的因缘相
【佛典故事-3】
· 30.贫人须摩持缕施佛缘(下)
· 29.贫人须摩持缕施佛缘(上)
· 28.怀天地之仁惠泽众生
· 27.供佛功德-4
· 26.兄戒行贞净不犯淫乱
· 25.供佛功德-3
· 24.贫人守戒得福
· 23.佛以岸喻度难陀比丘
· 22.丧子发狂
· 21.沙弥救蚁子得长命报缘
【入门起信-2】
· 20.心真如的生灭相
· 19.陀罗尼的事持和理持
· 18.正觉陀罗尼根本印
· 17.虚空非空性
· 16.本来自性清净涅盘
· 15.胜义根处之内相分
· 14.八识心王与五位百法
· 13.众生心-八识心王
· 12.《起信论》作因补充
· 11.作因之五至八
【佛典故事-2】
· 20.佛说利养灾患缘
· 19.旃阇摩暴志谤佛
· 18.波斯匿王女善光缘
· 17.童子持戒守信获宝
· 16.供佛功德-2
· 15.布施 智慧
· 14.忍辱-忘恩负义
· 13.孝养父母-2
· 12.供佛功德
· 11.孝养父母
【入门起信-1】
· 10.哪些人绝对不可能是佛
· 9.大乘vs.小乘
· 8.不生不灭法
· 7.佛法VS外道法
· 6.入门起信决定净信大乘
· 起信论导读(五)
· 起信论导读(四)
· 起信论导读(三)
· 起信论导读(二)
· 起信论导读(一)
【佛典故事-1】
· 10.微妙比丘尼
· 9.佛陀为母说法
· 8.大光明王发菩提心
· 7.卖身供养三宝果报
· 6.恒伽达--心欣慕圣贤
· 5.陀罗尼:咒语
· 4.咒陀罗尼
· 3.菩萨妙陀罗尼
· 2.五百陀罗尼
· 1.共相怨害喻
【正觉E报-2】
· 读报读报!(1-32)
【佛法概论】
· 三界唯心2
· 三界唯心1
· 佛教众生观
· 佛教空间观
· 目录 世界观 时间观
· 序 前言
【莲花关怀】
· 97.六道轮回之正说
· 96.中阴身之正说
· 95.死亡之过程--如来藏
· 深切的怀念
· 临终三大要
· 佛教的治癌经
· 老年不一定痴呆(修改稿)
· 其他临终开示范本
· 助念流程及公奠文
· 往生助念须知(下)
【佛教故事】
· 对父母不善获苦报
· 少物能施获福无量
· 布施现世获福报
· 自咒自受
【讲座分类】
· Good News!
· 作人为何要学佛?
· 佛法中的发菩提心
· 佛法中无我的理念
· 佛法中因果的理念
· 佛法中布施的理念
【学佛答疑(三)-13】
· 121.无始是什么意思?
【菩萨正行(二)-13】
· 130.般若波罗蜜(三)
· 129.般若波罗蜜(二)
· 128.般若波罗蜜(一)
· 127.禅定波罗蜜(下)
· 126.禅定波罗蜜(上)
· 125.精进波罗蜜(下)
· 124.精进波罗蜜(上)
· 123.忍辱波罗蜜(下)
· 122.忍辱波罗蜜(上)
· 121.忍与波罗蜜
【学佛答疑(三)-12】
· 120.佛教以出家为重吗?
· 119.緣起与进化论
· 118.佛教对神秘现象的看法(下)
· 117.佛教对神秘现象的看法(上)
· 116.人性是善还是恶?
· 115.学佛教的最高理想?
· 114.离苦乐能离烦恼?
· 113.真有自由意志吗?
· 112.鸠摩罗什法师(三)
· 111.鸠摩罗什法师(二)
【菩萨正行(二)-12】
· 120.世忍与出世忍(下)
· 119.世忍与出世忍(上)
· 118.优婆塞戒助戒之捨戒(三)
· 117.优婆塞戒助戒之捨戒(二)
· 116.优婆塞戒助戒之捨戒(一)
· 115.优婆塞戒之助戒(下)
· 114.优婆塞戒之助戒(上)
· 113.优婆塞戒之捨戒
· 112.业的报偿与转变(下)
· 111.业的报偿与转变(上)
【学佛答疑(三)-11】
· 110.鸠摩罗什法师(一)
· 109.四面佛与宇宙创造者(六)
· 108.四面佛与宇宙创造者(五)
· 107.四面佛与宇宙创造者(四)
· 106.四面佛与宇宙创造者(三)
· 105.四面佛与宇宙创造者(二)
· 104.四面佛与宇宙创造者(一)
· 103.何谓五停心观(下)
· 102.何谓五停心观(上)
· 101.信佛与学佛之不同
【菩萨正行(二)-11】
· 110.逆罪的轻重(下)
· 109.逆罪的轻重(上)
· 108.成就逆罪的条件
· 107.“破僧”逆罪
· 106.逆罪与破法罪孰轻孰重
· 105.菩薩戒的受戒
· 104.恶律仪及捨恶戒(下)
· 103.恶律仪及捨恶戒(上)
· 102.作罪无作罪及得戒(三)
· 101.作罪无作罪及得戒(二)
【学佛答疑(三)-10】
· 100.临終时见瑞相与解脱
· 99.学佛一定要吃全素吗?
· 98.人类及宇宙是被创造的?
· 97.世間、出世間等
· 96.了义经及不了义经
· 95.如何真实忏悔罪业?
· 94.修佛法当不捨真善知识
· 93.定资粮-戒为先导
· 92.妄想散乱心的种类
· 91.什么是九住心?
【菩萨正行(二)-10】
· 100.作罪无作罪及得戒(一)
· 99.口四业之释疑
· 98.邪淫之释疑
· 97.偷盜之释疑
· 96.杀戒之释疑
· 95.坏十业恶果富修十善(下)
· 94.坏十业恶果富修十善(上)
· 93.十恶业道之果报(三)
· 92.十恶业道之果报(二)
· 91.十恶业道之果报(一)
【学佛答疑(三)-9】
· 90.什么是所知障?
· 89.什么是烦恼障?
· 88.略談大乘解脱的密码
· 87.如何求解脱?
· 86.一切皆空?
· 85.七情六欲
· 84.不二法门及八万四千法门
· 83.佛说圣言量(下)
· 82.佛说圣言量(上)
· 81.在家居士共修如不如法?
【菩萨正行(二)-9】
· 90.十恶业道之色
· 89.十恶业道之三事(三)
· 88.十恶业道之三事(二)
· 87.十恶业道之三事(一)
· 86.十善业与五阴世间
· 85.十善业与器世间
· 84.十善与业报因缘
· 83.持戒与摄护诸根
· 82.持戒与离恶修善
· 81.增长持戒波罗蜜的方法
【学佛答疑(三)-8】
· 80.一切智与一切种智
· 79.定业真的不可转吗?
· 78.如何坦然面对死亡?
· 77.生天堂和堕地狱
· 76.何谓人间佛教?(下)
· 75.何谓人间佛教?(上)
· 74.恒顺众生(三)
· 73.恒顺众生(二)
· 72.恒顺众生(一)
· 71.如何避免火烧功德林?
【菩萨正行(二)-8】
· 80.持戒与波罗蜜
· 79.持戒与庄严菩提
· 78.持戒不犯的助力
· 77.三归五戒始修学(九)
· 76.三归五戒始修学(八)
· 75.三归五戒始修学(七)
· 74.三归五戒始修学(六)
· 73.三归五戒始修学(五)
· 72.三归五戒始修学(四)
· 71.三归五戒始修学(三)
【学佛答疑(三)-7】
· 70.大乘经典是后人编的?(三)
· 69.大乘经典是后人编的?(二)
· 68.大乘经典是后人编的?(一)
· 67.学佛与离苦得乐
· 66.修福报与学佛道
· 65.佛教法门求财富的因果
· 64.如何才能理事圆融?(下)
· 63.如何才能理事圆融?(上)
· 62.念佛往生与五戒十善
· 61.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下)
【菩萨正行(二)-7】
· 70.三归五戒始修学(二)
· 69.三归五戒始修学(一)
· 68.五戒的五施与五善
· 67.略谈持戒功德的差別
· 66.五戒的性重与遮重
· 65.什么样的人能三归依?
· 64.什么是四真谛?
· 63.如何是净三归依?
· 62.了了正见真我
· 61.解脱是无常法?
【学佛答疑(三)-6】
· 60.生从何來,死往何去(上)
· 59.如何达到布施解脫?
· 58.断我见与未到定(四)
· 57.断我见与未到定(三)
· 56.断我见与未到定(二)
· 55.断我见与未到定(一)
· 54.烦恼即菩提 生死即涅盘?
· 53.出家人受供养、托缽
· 52.佛法与生活
· 51.佛教可以分宗立派吗?
【菩萨正行(二)-6】
· 60.佛教对外道的论析
· 59.净三归品(八)
· 58.净三归品(七)
· 57.净三归品(六)
· 56.净三归品(五)
· 55.净三归品(四)
· 54.净三归品(三)
· 53.净三归品(二)
· 52.淨三归品(一)
· 51.杂品之余
【学佛答疑(三)-5】
· 50.所有宗教都一样吗?
· 49.一切法空与天堂地狱
· 48.因果与宿命论
· 47.现代科技生活与佛法
· 46.人死后沒投胎就变鬼?
· 45.断除见惑与思惑
· 44.为什么执著就是苦?
· 43.诵经不解经义有无利益?
· 42.念佛法门与开悟
· 41.因果轮回与极乐世界
【菩萨正行(二)-5】
· 50.生活起居之布施供养
· 49.提供行人交通方便布施
· 48.无财及赡养治病布施
· 47.先教后施,名大施主
· 46.欢喜布施不生悔心
· 45.布施三根本及果报较量
· 44.祀祠及一切施不思议施
· 43.应如何为亡者追福?
· 42.法施胜于财施
· 41.做者与受者的关系(九)
【学佛答疑(三)-4】
· 40.正觉所颂开经偈(下)
· 39.正觉所颂开经偈(上)
· 38.佛教说众生平等(下)
· 37.佛教说众生平等(上)
· 36.学佛越久离佛越远?(四)
· 35.学佛越久离佛越远?(三)
· 34.学佛越久离佛越远?(二)
· 33.学佛越久离佛越远?(一)
· 32.如何真正的放下?
· 31.学佛贵在精进(下)
【菩萨正行(二)-4】
· 40.做者与受者的关系(八)
· 39.做者与受者的关系(七)
· 38.做者与受者的关系(六)
· 37.做者与受者的关系(五)
· 36.做者与受者的关系(四)
· 35.做者与受者的关系(三)
· 34.做者与受者的关系(二)
· 33.做者与受者的关系(一)
· 32.智者布施的心态(八)
· 31.智者布施的心态(七)
【学佛答疑(三)-3】
· 30.学佛贵在精进(上)
· 29.学佛为什么要持戒?(下)
· 28.学佛为什么要持戒?(上)
· 27.抓周是否合乎逻辑?(下)
· 26.抓周是否合乎逻辑?(上)
· 25.佛跟阿罗汉有什么区别?
· 24.佛法不离世间法
· 23.无缘大慈 同体大悲
· 22.什么是直心?
· 21.生忍、法忍、无生法忍
【菩萨正行(二)-3】
· 30.智者布施的心态(六)
· 29.智者布施的心态(五)
· 28.智者布施的心态(四)
· 27.智者布施的心态(三)
· 26.智者布施的心态(二)
· 25.智者布施的心态(一)
· 24.布施法的障碍
· 23.法施、无畏施、财施
· 22.财施、法施的目的
· 21.如法财施的果报
【学佛答疑(三)-2】
· 20.为什么亲近善知识
· 19.禅净双修
· 18.禅宗是什么?
· 17.学佛与佛学
· 16.什么时候该放下(八)
· 15.什么时候该放下(七)
· 14.什么时候该放下(六)
· 13.什么时候该放下(五)
· 12.什么时候该放下(四)
· 11.什么时候该放下(三)
【菩萨正行(二)-2】
· 20.布施法的五种相貌
· 19.修六波罗蜜要做什么?
· 18.修六波罗蜜的相貌
· 17.什么是波罗蜜?
· 16.定有六波罗蜜
· 15.六度四事(三)
· 14.六度四事(二)
· 13.六度四事(一)
· 12.六波罗蜜(六)
· 11.六波罗蜜(五)
【学佛答疑(三)-1】
· 10.什么时候该放下(二)
· 9.什么时候该放下(一)
· 8.如何实修佛法?
· 7.情与无情可否同圆种智?
· 6.佛法是义学不是哲学
· 5.善恶标准?善因得恶果?
· 4.科学可解释佛法吗?
· 3.佛教耶稣教天堂的差异
· 2.佛教的特色为何?
· 1.作人为何要学佛?
【菩萨正行(二)-1】
· 10.六波罗蜜(四)
· 9.六波罗蜜(三)
· 8.六波罗蜜(二)
· 7.六波羅蜜(一)
· 6.如何供养三宝(六)
· 5.如何供养三宝(五)
· 4.如何供养三宝(四)
· 3.如何供养三宝(三)
· 2.如何供养三宝(二)
· 1.如何供养三宝(一)
【导师法语】
· 菩萨一定要做两件事
· 什么是明心?
· 法就是如来藏
· 退转原因
· 出佛身血
· 安于寂寞
【正觉E报】
· 第16期 e 报
· 正觉E报
【[佛教名词]】
· 西方极乐世界
· 正觉大乘佛法名词
· 读诵《金刚经》的简要仪规
【该怎么办】
· 老华人与小毛病
· 促膝谈心
· 人参和姜如何食用?
· 过敏怎么办?
· 常头疼怎么办?
· 起床头晕怎么办?
· 开车打磕睡怎么办?
· 咳嗽不止怎么办?
· 抽筋儿或噎到怎么办?
· 烦恼怎么办?
【学佛答疑(二)-13】
· 130.出家人也会死于非命?
· 129.净土法门是第一法门吗?
· 128.如何才能远离嫉妒?
· 127.如何能专心修学佛法?
· 126.伏烦恼与断烦恼
· 125.如何才能真正信佛?
· 124.一念万年,万年一念?
· 123.复制人有无灵性?
· 122.投生怎么投法?
· 121.人死后是否还是变人?
【菩萨正行-13】
· 130.念佛清净因缘
· 129.深会如来愿行
· 128.如来具足十号功德
· 127.息恶法则二观如来七胜事
· 126.息恶法则一修念佛心
· 125.菩萨坚固菩提正行摄持
· 124.菩萨依悲心摄持净戒
· 123.菩萨以慈心摄持净戒
· 122.菩萨摄持净戒
· 121.菩萨修持净戒
【学佛答疑(二)-12】
· 120.学佛人如何面对婚姻?
· 119.植物是有情众生吗?
· 118.本愿念佛是净土法门吗?
· 117.如何自在学佛?
· 116.“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
· 115.何谓 “三障”?
· 114.何谓 “五浊恶世”?
· 113.“禅定”与 “静虑” 之异同?
· 112.何谓 “三轮体空”?
· 111.自己作主?
【菩萨正行-12】
· 120.正受优婆塞戒的条件(十)
· 119.正受优婆塞戒的条件(九)
· 118.正受优婆塞戒的条件 (八)
· 117.正受优婆塞戒的条件 (七)
· 116.正受优婆塞戒的条件 (六)
· 115.正受优婆塞戒的条件 (五)
· 114.正受优婆塞戒的条件(四)
· 113.正受优婆塞戒的条件(三)
· 112.正受优婆塞戒的条件(二)
· 111.正受优婆塞戒的条件(一)
【学佛答疑(二)-11】
· 110.《心经》到底在说什么?(五)
· 109.《心经》到底在说什么?(四)
· 108.《心经》到底在说什么?(三)
· 107.《心经》到底在说什么?(二)
· 106.《心经》到底在说什么?(一)
· 105.法事结束后之供品
· 104.如何看待烧纸钱?
· 103 如何看待设立祖先牌位?
· 102.古人语录著作是否正确?
· 101.念佛为什么要常念?
【菩萨正行-11】
· 110.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 (十)
· 109.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 (九)
· 108.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 (八)
· 107.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七)
· 106.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六)
· 105.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五)
· 104.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 (四)
· 103.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三)
· 102.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二)
· 101.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一)
【学佛答疑(二)-10】
· 100.如何信佛而不退?
· 99.在家独修的要点
· 98.为何先度乔陈如?
· 97.子媳不肖当如何?
· 96.为什么富贵却悭吝?
· 95.宗教之外的环保
· 94.切肉烧菜与犯戒
· 93.待人接物与是非
· 92.堕胎流产与消业
· 91.动物实验与杀害生命
【菩萨正行-10】
· 100.菩萨福智庄严的相貌
· 99.无上菩提的五个法门
· 98.菩萨另一分的福德智慧庄严
· 97.菩萨六度到彼岸的例证
· 96.菩萨观福田与穷田而布施
· 95.福德与智慧庄严的妙用
· 94.福德庄严与智慧庄严
· 93.如何成就福德智慧庄严?
· 92.菩萨的“自他庄严”
· 91.菩萨的庄严
【学佛答疑(二)-9】
· 90.修行到底是修哪一个心?
· 89.如何布施才正确?
· 88.如何念佛才能得力?
· 87.众生会度尽吗?
· 86.冤冤相报何时了
· 85.意识是不生不灭的法吗?
· 84.学佛人可以算命赌博吗?
· 83.要杀生怎么办?
· 82.佛菩萨有没有护念我们?
· 81.居士可不可以归依三宝?
【菩萨正行-9】
· 90.持戒以远离后世恶缘
· 89.八法之三净缘下
· 88.八法下+三净缘上
· 87.自他兼利三+如何得八法上
· 86.八法自他兼利二
· 85.增上和合三+八法自他兼利
· 84.在家出家增上和合二
· 83.在家出家增上和合一
· 82.善引然后度之下
· 81.善引然后度之上
【学佛答疑(二)-8】
· 80.释、儒、道都是一样的吗?
· 79.佛经咒可烧给亡灵吗?
· 78.命相与风水
· 77.佛教徒有没有等级之分?
· 76.为何佛教禁止喝酒?
· 75.有三魂七魄,灵魂不灭吗?
· 74.出家是出哪个家?(四)
· 73.出家是出哪个家?(三)
· 72.出家是出哪个家?(二)
· 71.出家是出哪个家?(一)
【菩萨正行-8】
· 80.菩萨如何自利利他?(十四)
· 79.菩萨如何自利利他? (十三)
· 78.菩萨如何自利利他? (十二)
· 77.菩萨如何自利利他?(十一)
· 76. 菩萨如何自利利他?(十)
· 75.菩萨如何自利利他?(九)
· 74. 菩萨如何自利利他?(八)
· 73.菩萨如何自利利他?(七)
· 72.菩萨如何自利利他?(六)
· 71.菩萨如何自利利他?(五)
【学佛答疑(二)-7】
· 70.什麼是佛弟子的飲食觀?
· 69.學佛人怎麼看男女欲?
· 68.學佛人怎麼對治欲望?
· 67.如何看待生气?
· 66.如何守护口业?
· 65.身业的异熟果报?
· 64.如何检视邪行?
· 63.如何守护身业?
· 62.业因与业力
· 61.什么是身口意业?
【菩萨正行-7】
· 70.菩萨如何自利利他?(四)
· 69.菩萨如何自利利他?(三)
· 68.菩萨如何自利利他?(二)
· 67.菩萨如何自利利他?(一)
· 66. 如何使道心更坚固? (六)
· 65.如何使道心更坚固?(五)
· 64.如何使道心更坚固?(四)
· 63.如何使道心更坚固?(三)
· 62.如何使道心更坚固? (二)
· 61.如何使道心更坚固? (一)
【学佛答疑(二)-6】
· 60.佛教鼓励器官捐赠吗?
· 59.佛教徒如何教养小孩?
· 58.应该如何忏悔业障呢?
· 57.“八敬法”是否不民主呢?
· 56.应该如何修除烦恼呢?
· 55.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
· 54.佛法的精要是什么?
· 53.鬼神附身是真的吗?
· 52.何谓“我”与“无我”?
· 51.如何對往生西方最有利?
【菩萨正行-6】
· 60.何谓实义菩萨?(三)
· 59.何谓实义菩萨?(二)
· 58.何谓实义菩萨?(一)
· 57. 何谓假名菩萨? (下)
· 56.法财长者(四)+假名菩萨(上)
· 55. 法财长者?(三)
· 54.法财长者?(二)
· 53.法财长者? (一)
· 52.应如何发愿是为智者?(下)
· 51.如何发愿是为智者?(上)
【学佛答疑(二)-5】
· 50. 究竟忙些什么?(十)
· 49.究竟忙些什么?(九)
· 48.究竟忙些什么?(八)
· 47. 究竟忙些什么?(七)
· 46.究竟忙些什么?(六)
· 45.究竟忙些什么?(五)
· 44.究竟忙些什么?(四)
· 43.究竟忙些什么?(三)
· 42.究竟忙些什么(二)
· 41.究竟忙些什么?(一)
【菩萨正行-5】
· 50.修三十二相业(四)
· 49.修三十二相业(三)
· 48.修三十二相业(二)
· 47.菩萨戒之含摄与修行(一)
· 46.菩萨僧团四众平等
· 45.出家菩萨分别三种菩提
· 44.具足身心二力
· 43.具足因智、时智、相智
· 42.具足智因、智果
· 41.如來一念破二障
【学佛答疑(二)-4】
· 40.有关 “唸佛”的几个问题
· 39.不顺眼易生气如何克服?
· 38.生于安乐 死于安乐(下)
· 37.生于安乐 死于安乐 (上)
· 36 修苦行对成佛有帮助吗?
· 35.盲目受了菩萨戒可否捨戒?
· 32.看很多佛书是否障碍修行?
· 31.行善是否都能往生西方?
【菩萨正行-4】
· 40.究竟行
· 39.如来断习气与异熟生死
· 38.法性:别相与总相
· 37.菩提心与佛道因缘
· 36.更有四事來求菩提
· 35.求于菩提的四事
· 34.炽燃菩提种子
· 33.增长菩提种子
· 32.菩提的四个种子
· 31.菩萨的解脱分
【学佛答疑(二)-3】
· 30.四念处、禅、大手印不同(下)
· 29.四念处、禅、大手印不同(上)
· 28.何谓天魔、阴魔、烦恼魔?
· 27.有念与无念似乎相违背?
· 24.《无量寿经》与《华严经》
· 23.供养三宝有限制吗?
· 22.缘起论与唯心论
· 21.一花一世界,一木一菩提?
【菩萨正行-3】
· 30.菩萨解脱超胜二乘
· 29.退失菩提之因
· 28.简择解脱分的见地
· 27. 解脱分法体
· 26.实证解脱分的关键
· 25.修悲之方便
· 24.应先修悲行六度
· 23.悲与大悲
· 22.菩萨生悲因(下)
· 21.菩萨生悲因(上)
【学佛答疑(二)-2】
· 20.什么是佛法中的孝道?
· 19.为什么做好事多磨难?
· 18.为什么学佛总不进步?
· 17.六六法
· 16.苦的根源
· 15.內法与外法(下)
· 14. 內法与外法(上)
· 13.“法”是十八界
· 12.“法”是五阴
· 11.佛教的法是指什么?
【菩萨正行-2】
· 20.大悲为菩提生因
· 19. 正因与了因
· 18.浅谈因果(三)
· 17.浅谈因果(二)
· 16.浅谈因果(一)
· 15.应亲近真善知识
· 14.菩萨为何发菩提心? (下)
· 13.菩萨为何发菩提心?(上)
· 12.菩提是什么? (下)
· 11.菩提是什么?(上)
【学佛答疑(二)-1】
· 10.佛法实相与物理学一致吗?
· 9.佛会留惑润生度众吗?
· 8.戒淫茹素或食色性也?
· 7.波旬为何会堕落成魔王?
· 6.成佛后会再成众生吗?
· 5.学佛后能万事如意吗?
· 4.教下不能谈般若吗?
· 3.佛法与世法是否矛盾?
· 2.知见立知与观行的差异
· 1.佛菩萨为何会不生不灭?
【菩萨正行-1】
· 10.发起菩萨性为首要
· 9.初发心菩萨的条件及要点
· 8.三品菩提心的抉择
· 7.具足十信位 初发菩提心
· 6.十信位对三宝及佛法的信心
· 5.菩萨正行基础 三宝真实义
· 4.如何由人天善法转入菩萨道修行
· 3.菩萨正行的人天善法修行
· 2.菩萨正行的基础 依止如来藏
· 1.菩萨正行概说
【万维精文】
· 九评藏密
· 万维的政协委员(小小说)[征文]
【佛教名相】
· 藏密文稿7-9
· 藏密文稿4-6
· 藏密文稿1-3
· 大乘佛教小字典-1
【学佛答疑-14】
· 130.学禅若终生不悟怎么办?
【概说菩提-14】
· 130. 综论(五)
【学佛答疑-13】
· 128.佛教对神通和异能的看法
· 127. 持咒有用吗?
· 126.什么是佛教的饮食观?
· 125.佛教会以异教徒为罪人吗?
· 124.佛教反对节制生育吗?
· 123. 劫是什么?
· 122.佛教相信灵魂的实在吗?
· 121.佛教徒必须吃素吗?
· 120.“地獄门前僧道多”是真的吗?
【概说菩提-13】
· 129. 综论(四)
· 128. 综论(三)
· 127. 综论(二)
· 126. 综论(一)
· 124.分辨正法与外道法的知见
· 123.学佛为何要评论外道?
· 122.三乘菩提架构的結论(下)
· 121.三乘菩提架构的結论(上)
· 120. 佛教宗派总说(下)
【学佛答疑-12】
· 119. 怎样辨明佛经的真伪?
· 118.佛教的授记观念是什么?
· 117.如何使人相信三世因果?
· 116. 放生应有的正确观念及做法
· 115.佛教相信上帝的存在吗?
· 114.佛教徒可以参政或军事吗?
· 113. 佛教的修持方法是什么?
· 112.佛教徒相信祈祷的功能吗?
· 111.信仰佛教必须出家吗?
· 110. 名师与明师的差別
【概说菩提-12】
· 119.佛教宗派总说(上)
· 118. 教外別传(四)
· 117. 教外別传(三)
· 116.教外別传(二)
· 115.教外別传(一)
· 114.佛教宗派教判
· 113.佛教宗派本源(三)
· 112.佛教宗派本源(二)
· 111.佛教宗派本源(一)
· 110. 唯一佛乘
【解脱烦恼-1】
· 周末听佛乐!
· 如何不受穷?
【学佛答疑-11】
· 109.结缘与了业
· 108.生不老药如来藏
· 107.在家居士如何设佛坛?
· 106.什么是佛法僧三宝?
· 105.顿悟与渐修
· 104.出家与在家
· 103.自杀与杀生
· 102.真的有天堂与地狱吗?
· 101.什么是菩萨?
· 100.在家与出家人学佛有不同?
【概说菩提-11】
· 109.二乘菩提依如来藏而建立(下
· 108.二乘菩提依如来藏而建立(上
· 107.如来藏是外道梵我神我?
· 106.常乐我淨
· 105.大小乘断无明证涅磐之不同
· 104.二种无明的究竟断尽
· 103.无始无明
· 102. 一念無明
· 101.什么是无明?
· 100.三乘菩提之不共道(十六)
【美东日记-2】
· 心灵的福田
· 对邪教的争论
· 庆祝元旦!
· 中国的海洋疆界
· 给大法弟子的回信
· 北京去雾霾有良方
· 诵经可免盗贼厄
· 科学与佛教
· Chinese New Year Eve Show
【学佛答疑-10】
· 99. 日莲正宗与一贯道是不是佛教
· 98.莲花在佛教表示什么?
· 97. 此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 96.佛教相信在劫难逃吗?
· 95.佛教崇拜鬼神吗?
· 94. 杀生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
· 93.什么是五眼?
· 92.大千世界怎么说?
· 91.佛教如何看抽烟喝酒赌博?
· 90.太岁主宰人的祸、福吗?
【概说菩提-10】
· 99.三乘菩提之不共道(十五)
· 98.三乘菩提之不共道(十四)
· 97.三乘菩提之不共道(十三)
· 96.三乘菩提之不共道(十二)
· 95. 三乘菩提之不共道(十一)
· 94.三乘菩提之不共道(十)
· 93. 三乘菩提之不共道(九)
· 92.三乘菩提之不共道(八)
· 91.三乘菩提之不共道(七)
· 90.三乘菩提之不共道(六)
【学佛答疑-9】
· 89.做好事就是学佛吗?(下)
· 88.做好事就是学佛吗?(上)
· 87.佛教是不是宗教?(三)
· 86 佛教是不是宗教?(二)
· 85.佛教是不是宗教?(一)
· 84.佛教与民间信仰拜偶像之差异(
· 83.佛教与民间信仰拜偶像之差异(
· 82.佛是万能的吗?(下)
· 81.佛是万能的吗?(上)
· 80.何谓专修与杂修?
【概说菩提-9】
· 89.三乘菩提之不共道(五)
· 88.三乘菩提之不共道(四)
· 87.三乘菩提之不共道(三)
· 86.三乘菩提之不共道(二)
· 85.三乘菩提之不共道(一)
· 84.大乘解脫道之四种涅磐
· 83.二乘解脫道之两种涅磐(下)
· 82.二乘解脫道之两种涅磐(上)
· 81.三乘菩提之共道—解脫道
· 80. 三乘菩提的异同(下)
【学佛答疑-8】
· 79.佛教称为无神论的意思是什么?
· 78.什么是中阴身?
· 77.消灾延寿是可能的吗?
· 76.学佛也需要知识和学问吗?
· 75.佛教徒对于佛经的态度怎样?
· 74.佛教的生命观合乎科学吗?
· 73.从信佛到成佛需要多少时间呢
· 72.佛教相信超度亡灵的功用吗?
· 71.佛教是世界性的宗教吗?
· 70.什么叫作易行道和难行道?
【概说菩提-8】
· 79.上篇(下)+三乘菩提的异同(
· 78.宗门与教门的关联(上)
· 77.简择真善知识(下)
· 76.简择真善知识(上)
· 75.禅法的知見 (三)
· 74.禅法的知見 (二)
· 73.禅法的知見 (一)
· 72.基本的佛法知见(下)
· 71.基本的佛法知见(上)
· 70.开悟前应修集福德资粮(下)
【美东日记-1】
· 18 children
· NASA Warns
· Sutra
· Skyfall
· Ballot
· Fall asleep
· Sandy
【名人名篇-2】
· 奥巴马就职演说(中文)
· Obama就职演说(英文)
· 奥巴马2012胜选演讲
· 莫言的成名和代表作
【学佛感言-7】
· 欠债的果报
· 新年礼物
· 浅谈佛经的真伪
【学佛答疑-7】
· 69.因缘果报是真的吗?
· 68.灵婴作崇之说有根据吗?
· 67.加持的功用是真的吗?
· 66.在家信佛有禁忌吗?
· 65.佛教典籍难懂难读吗?
· 64.佛教中的四悉檀是什么?
· 63.立地成佛是真的吗?
· 62.功德可以迴向給他人吗?
· 61.佛教的基本教理是什么?
· 60.忍气吞声就是修忍辱行吗?
【概说菩提-7】
· 69.开悟前应修集福德资粮(上)
· 68.佛菩提修证之枢纽(下)
· 67.佛菩提修证之枢纽(上)
· 66.菩萨道十地之意义
· 65.入地菩萨第九、十地之修道
· 64.入地菩萨第八地之修道
· 63.入地菩萨第七地之修道
· 62.入地菩萨第六地之修道
· 61.入地菩萨第五地之修道
· 60.入地菩萨第二、三、四地之修
【初级英语读写-4】
· 论文写作范文
· 杂志参考文章二
· 杂志参考文章一
· 论文写作
【初级英语读写-3】
【初级英语读写-2】
· Don't Stop Now(范文)
· Summary摘要写作
【初级英语读写-1】
· Ford and Honda(范文)
· Iqbal and Katie (样本)
· Compare比较写作
· 献身舞蹈(中英文)
· Gotta Dance
· 伊克巴尔的故事(中英文)
· The story of Iqbal Masih
【学佛答疑-6】
· 59.密教是什么?
· 58.佛教对灵媒的看法如何?
· 57.大修行者能代众生消业吗?
· 56.学佛必须放弃生活享受?
· 55.佛教徒禁看异教的书吗?
· 54.婴儿可以信佛吗?
· 53.人间的前途悲观吗?
· 52.轮回确实存在吗?
· 51.佛教的根本教条是什么?
· 50.自修与共修有什么不同?
【概说菩提-6】
· 59.入地菩萨初地之修道
· 58.应修一切种智(下)
· 57.应修一切种智(上)
· 56.佛菩提道之阶段差别(六)
· 55.佛菩提道之阶段差別(五)
· 54.佛菩提道之阶段差別(四)
· 53.佛菩提道之阶段差別(三)
· 52.佛菩提道之阶段差别(二)
· 51.佛菩提道之阶段差別(一)
· 50.三乘菩提与判教
【学佛答疑-5】
· 49.佛教的丧葬方式?
· 48.先成佛还是先度众生?
· 47.帶业往生等于逃债吗?
· 46.佛教共有多少宗派?
· 45.什么是和尚尼姑居士?
· 44.四大皆空怎么说?
· 43.佛教徒都愿往生极乐世界吗?
· 42.佛教为什么要信仰三宝?
· 41.佛陀是创世主吗?
· 40.如何一门深入?(下)
【概说菩提-5】
· 49.被误解的大乘修行
· 48.日本批判佛教的学者
· 47.小乘法与如来藏
· 46.小乘法与涅磐
· 45.二乘菩提正见实践与证入
· 44.从初转到三转法论的“识”
· 42.阿含圣教的微言大义
· 41.阿含圣教的真实义
· 40.因相应与缘相应
【学佛答疑-4】
· 39.如何一门深入?(上)
· 38.在家与出家学佛不同吗?
· 37.学佛者如何课诵?
· 36.看破红尘才能学佛吗?
· 35.最好修学哪一宗?(下)
· 34. 最好修学哪一宗?(上)
· 33.佛教厌世或出世吗?
· 32.佛教相信阎罗王吗?
· 31.什么叫做大乘和小乘?
· 30.大修行人一定要闭关吗?
【概说菩提-4】
· 39. 十和十二因緣(下)+因緣法无
· 38.十因缘与十二因缘(上)
· 37.缘觉菩提概說(下)+十二因缘
· 36.缘觉菩提概說(上)
· 35.四加行之例释
· 34.四寻思之例释
· 33.加行位之意义(下)
· 32.加行位之意义(上)
· 31.修四加行之前提
· 30.五蕴空相的证入(下)
【学佛答疑-3】
· 29.唯识就是唯心吗?
· 28.佛教重视神通吗?
· 27.何谓一心不乱?
· 26.禅师、律师、法师是什么?
· 25.佛教徒是不孝顺父母的吗?
· 24.如何做佛事?
· 23.下九流之人也可信佛教吗?
· 22.佛为什么要度众生?
· 21.佛陀是什么?
· 20.修行有魔吗?
【概说菩提-3】
· 29.五蕴的空相及苦患(三)+证入(
· 28.五蕴的空相及苦患(二)
· 27. 五蘊的空相及苦患(一)
· 26.现行熏种子 种子熏现行
· 25.略說十八界(下)
· 24. 略說十八界(上)
· 23.略說十二處(三)
· 22.略說十二处(二)
· 21.略說十二处(一)
· 20.五蕴之识蕴
【学佛答疑-2】
· 19.如何才是广结善缘?
· 18.见到瑞相时该怎么办?
· 17.略谈佛教迴向的实践
· 16.佛菩萨罗汉的意思?
· 15.禅宗就是禅定嗎?
· 14.佛教是重男轻女的吗?
· 13.佛教是崇拜偶像的吗?
· 12.佛教相信忏悔吗?
· 11.宇宙和生命是从哪里來的?
· 10.念佛一声罪灭河沙?
【概说菩提-2】
· 19.五蕴之行蕴
· 18.五蕴之想蕴
· 17.五蕴之受蕴
· 16.五蕴概说+色蕴
· 15.八正道之正定、正精进
· 14.佛法八正道之正念
· 13.八正道之正语、正业
· 12.八正道之正见与正思维
· 11.世间八正道
· 10.苦灭道圣谛(三)
【修断我见-4】
· 识阴乃修行之关键
· 五蕴我非真我
· 三縛結之断除
· 断我见文汇
【学佛答疑-1】
· 9.成佛以后也要受报吗?
· 8.佛教的因果观?
· 7.不执著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6.什么是寂灭为乐?
· 5.解脱就是看破与放下吗?
· 4.什么是佛教的真理?
· 3.如何学佛?
· 2.学佛是否需要捨离一切的欲望
· 1.何为佛教?
· 佛法新讲座
【概说菩提-1】
· 9.苦灭道圣谛(二)
· 8.苦灭道圣谛(一)
· 7.苦灭圣谛(上)
· 6.苦圣谛(四)+苦集圣谛
· 5.四圣谛—苦圣谛(三)
· 4.四圣谛—苦圣谛(二)
· 3.四圣谛总说(下) + 苦圣谛(一)
· 2.声闻简介+四圣谛总说(上)
· 1.三乘菩提概说简介
· 最新讯息!
【修断我见-3】
· 断我见文汇-2
· 如何修证解脱道
· 阿含正义
· 识蕴真义
· 心经密意
· 邪见与佛法
· 我与无我
· 观行断三缚结
【真假沙门-2】
· 圆满如幻
【成佛之道-32】
· 130.欲求二通,当求真善知识(二)
· 129.欲求二通,當求真善知識(一)
· 128.慎莫盗法 以免重罪(三)
【成佛之道-31】
· 127.慎莫盜法 以免重罪(二)
· 126.佛教不应分宗立派(五)+
· 125.佛教不应分宗立派(四)
· 124.佛教不应分宗立派(三)
【成佛之道-30】
· 123. 佛教不应分宗立派(二)
· 120. 宗门的证悟不得违背教门(
· 119.宗门的证悟不得违背教门(六
【成佛之道-29】
· 118.宗门的证悟不得违背教门(五
· 117.宗门的证悟不得违背教门(四
· 116.宗门的证悟不得违背教门(三
· 115. 宗门的证悟不得违背教门(
· 114.宗门的证悟不得违背教门(一
· 113.阿含经在佛法中之定位(三)
【成佛之道-28】
· 112.阿含经在佛法中之定位(二)
· 111. 阿含经在佛法中之定位(一)
· 110. 法相唯识宗在佛法中之定位
· 109. 法相唯识宗在佛法中之定位
【成佛之道-27】
· 108.法相唯识宗在佛法中之定位(
· 107. 华严宗在佛法中之定位
· 106. 禅宗在佛法中之定位(四)
· 105. 禅宗在佛法中之定位(三)
【成佛之道-26】
· 104. 禅宗在佛法中之定位(二)
· 103. 禅宗在佛法中之定位(一)
【延年益寿-2】
· 高枕无忧过圣诞
· 中老年人防病须知
· 新新老人标准
· 养生基本常识
【成佛之道-25】
· 100.律宗(二)+俱舍宗
· 99. 天台宗+律宗(一)
· 98. 天台宗(二)
· 97.天台宗(一)
【真假沙门-1】
· 众生平等
· 广义沙门
· 真假沙门--绪论
· 真假沙门-自序
【成佛之道-24】
· 96. 三论宗(二)
· 95.三论宗(一)
· 94.各宗建立的时代背景
· 93.各宗地位略判
【成佛之道-23】
· 92.成佛--大菩提果(二)
· 91.成佛--大菩提果(一)
· 90.出离三界--解脱果(二)
· 89.出离三界--解脱果(一)
【成佛之道-22】
· 88.宗通与五阴尽
· 87.宗通之退与不退
· 86. 宗通法一切种智(二)
· 85. 宗通法—四种圆寂+一切种智(
【成佛之道-21】
· 84. 宗通法—福德(二)+无量三昧
· 83.宗通四法之--福德(一)
· 82. 宗通非禅定(二)+无念心体
· 81. 宗通非禅定(一)
【成佛之道-20】
· 80. 舍识用根之辨(二)+宗通与胎
· 79. 舍识用根之辨(一)
· 78.大乘之精髓(六)
· 77.大乘之精髓(五)
【成佛之道-19】
· 76. 大乘之精髓(四)
· 75.大乘之精髓(三)
· 74.大乘之精髓(二)
· 73.大乘之精髓(一)
【中文之妙-1】
· 悟空
【成佛之道-18】
· 72.二乘菩提与如来藏(下)
· 71.二乘菩提与如来藏(上)
· 70. 轮回与解脱(下)
· 69. 轮回与解脱(上)
【成佛之道-17】
· 68.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五)
· 67.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四)
· 66.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三)
· 65.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二)
【成佛之道-16】
· 64.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
· 阿赖耶识
· 62.说通清净 必入初地
· 61. 显扬正见 坏诸恶见
【成佛之道-15】
· 60.护持正法_摧邪显正
· 59.身教重于言教
· 58.当授一切种智 无生法忍
· 57.因缘俱足 方授锤炼
【成佛之道-14】
· 56.克期取证 精进共修
· 55.教导功夫 明心见性
· 54.全盘细腻 解说佛法
· 53.教授学人 建立正见
【成佛之道-13】
· 52.十地的观行与修证(二)
· 51.诽谤见(二) 、十地(一)
· 50.错的三时教(二)、建立见、诽
· 49.唯识门(二)、错的三时教(一)
【成佛之道-12】
· 48. 能变(三)、唯识门(一)
· 47. 三种能变(二)
· 46. 因缘(二)、种子、能变(一)
· 45. 受学大乘之因缘(一)
【成佛之道-11】
· 44.为戒慧直往菩萨说悟后起修之
· 43.三乘菩提异同
· 42.意通与说通
· 41.离二边通之二
【成佛之道-10】
· 40. 离二边通之一
· 39.不可思议通(下)
· 38. 不可思议通(中)
· 37.不可思议通(上)
【成佛之道-9】
· 36.得通
· 35.真实义通(下)
· 34.真实义通(上)
· 33.宗通首重实践(三)
【成佛之道-8】
· 32.宗通首重实践(二)
· 31.宗通首重实践(一)
· 30.邪见4+宗通之歧路
· 29.邪见 (三)
【成佛之道-7】
· 28.邪见 (二)
· 27.自性见-3+邪见-1
· 26.第三类自性见(二)
· 25.第二和第三自性见(一)
【成佛之道-6】
· 24.第一类自性见
· 23.禅宗的宗通(十)
· 22.禅宗的宗通(九)
· 21.禅宗的宗通(八)
【成佛之道-5】
· 20.禅宗的宗通(七)
· 19.禅宗的宗通(六)
· 18.禅宗的宗通(五)
【成佛之道-4】
· 16.禅宗的宗通(三)
· 15.禅宗的宗通(二)
· 14.禅宗的宗通(一)(1-10)
· 13.法师与僧宝
【成佛之道-3】
· 12.说通概说(下)
· 11.说通概说(中)
· 10.说通概说(上)
· 9.宗通概说(下)
【成佛之道-2】
· 8.宗通概说(中)
· 7.宗通概说(上)
· 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
· 佛菩提道首重开悟
【观海内外-3】
· 18 children
· 7名新政治局常委简况
· 赞美叶诗文
· 月全食
· 日本地震半年后
· 富民变贫民
【成佛之道-1】
· 学佛次第书籍
· 大乘以如来藏为根本
· 证第一义谛
· 2.五时三教之判教
· 宗通与说通
【实修佛法-9】
· 悟前的建议
· 心香供养
【延年益寿-1】
· 老华人与小毛病
· 绿色食物
· 防癌须知
【青春健美-1】
· 芦荟美容方法
· 道信拳操
· 瑜珈入门
【人间佛教-1】
· 证道歌与般若中观
· 永嘉大師《证道歌》
【生活点滴-6】
· 锅碗瓢盆亮晶莹
· 结婚周年纪念称谓
· 黑牙变白牙
· 乘机旅行健康常识
· 住房的风水常识
【关于藏密-7】
· 胭雨中的无端春色
· 高额奖金征文
【学佛感言-6】
· 对种族歧视的感悟(定稿)
· 劝发菩提心文
· 向十八大推荐普及佛经(修改稿)
· 对薄熙来事件的思考(修改稿)
· 新年发愿
· 柳乾命案给留学生家长的谏言
【关于藏密-6】
【甘愿做菩萨】
· 32.佛道无上誓愿成
【正知见(二)12】
· 48.四加行
【正知见(二)11】
· 42.如来藏
· 41.人天乘
【正知见(二)10】
· 40.僧宝(下集)
· 39.僧宝(上集)
· 38.唯识妙义(下)
· 37.唯识妙义(上)
【正知见(二)9】
· 36.般若禅不是禅定(下)
· 35.般若禅不是禅定(上)
· 34.妄心不是真心(下)
· 33.妄心不是真心(上)
【难忘的2010】
【正知见(二)8】
· 32.圆成实性(二)
· 31.如來藏是俱有依(四)+圆成实
· 30.如来藏是俱有依(三)
· 29.如来藏是俱有依(二)
【名人名篇-1】
· 浩气长流
· 文学的理由
· 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选修课 - 【
【生活点滴-5】
· 定时喝水好
· 全球健康食品新榜單
· 答雨露滋润
· 家庭中医小百科
【正知见(二)7】
· 28.如来藏是俱有依
· 27.阿赖耶=如来藏(下)
· 26.阿赖耶=如来藏 (上)
· 25.宗通与说通(下)
【正知见(二)6】
· 24.宗通与说通(上)
· 23.首重开悟(下)
· 22.首重开悟(上)
· 21.十善业(下)
【正知见(二)5】
· 20.十善业(上)
· 19.福德资粮概说
· 18.佛菩提道函蓋解脫道(二)+修學
· 17.佛菩提道函蓋解脫道(一)
【正知见(二)4】
· 16.佛法两大甘露法门(下)
· 15.佛法两大甘露法门(上)
· 14.成佛之道簡介(下)
· 13.成佛之道簡介(上)
【正知见(二)3】
· 12.证初果的观行
· 11.缘起法的真实义
· 10.阿含中的法界实相
· 9.四不坏信(下)
【正知见(二)2】
· 8.四不坏信(中)
· 7.四不坏信(上)
· 6.识蕴之苦集灭道(二)
· 5.识蕴之苦集灭道(一)
【正知见(二)1】
· 4.受想行蕴
· 3.色蕴与识蕴
· 2.意识的性质
· 1.三缚结、我见及意识
【念佛法门-21】
· 82.劝学念佛圆通法之二
【念佛法门-20】
· 81.劝学念佛圆通法之一
· 80.赞叹念佛微妙法之二
· 79.赞叹念佛微妙法之一
· 78.修证念佛者宜知(二)
【念佛法门-19】
· 77.修证念佛者宜知((一)
· 76.念佛者宜知(二)
· 75.念佛者宜知(一)
· 74.修定是基础(二)
【念佛法门-18】
· 73.解脫正受(三)
· 72.解脱正受
· 71.定的正受
· 70.见地正受
【念佛法门-17】
· 69.略說「功德正受」
· 68.果地实相念佛(六)
· 67.果地实相念佛(五)
· 66.果地实相念佛(四)
【念佛法门-16】
· 65.果地实相念佛(三)
· 64.果地实相念佛(二)
· 63.果地实相念佛(一)
· 62.当发大愿心和长远心
【念佛法门-15】
· 61.疲倦烦闷与睡眠
· 60.勿求神通或感應助悟
· 59.应远离贪欲慢心
· 58.随时随地体究
【念佛法门-14】
· 57.体究念佛的方法__思惟观
· 56.体究念佛概說(二)
· 55.体究念佛概說(一)
· 54.無相念佛修学行门(四)
【国语文化-1】
· 中国版的苏珊大妈
· 新年快乐!
· 2011年春晚节目单(ZT)
· 李敖沉思语录
【念佛法门-13】
· 无相念佛(在线阅读)
· 53.無相念佛修学行门(三)
· 52. 無相念佛修學行門(二)
· 51.無相念佛修學行門(一)
· 50.略述念佛种类(四)
【念佛法门-12】
· 49.略述念佛种类(三)
· 48.略述念佛种类(二)
· 47.系念思惟念佛法门(五)
· 46. 系念思惟念佛法门(四)
【念佛法门-11】
· 45.系念思惟念佛法门(三)
· 44.系念思惟念佛法门(二)
· 43.系念思惟念佛法门(一)
· 42.观想內涵(下集)
【念佛法门-10】
· 41.观想內涵(上集)
· 40.三福淨业
· 39.緣起与善巧方便
· 38.观像念佛(三)
【念佛法门-9】
· 37.观像念佛(二)
· 36.持名念佛一行三昧(三)
· 35.持名念佛一行三昧(二)
· 34.持名念佛一行三昧(一)
【念佛法门-8】
· 33.持名念佛的层次
· 32.念佛三昧-事理一心
· 31.念佛三昧入门--资粮
· 30.下品三生
【念佛法门-7】
· 29.中品下生+下品上生
· 28.上品下生(二)
· 27.上品中生(二)上品下生(一)
· 26.上品中生(一)
【念佛法门-6】
· 25.上品上生
· 24.深解第一义知见
· 23.建立定慧知见
· 22.修集资粮
· 21.读诵大乘(二)
【念佛法门-5】
· 20.深信因果(二)与读诵大乘(一)
· 19.深信因果(一)
· 18.发菩提心(二)
· 17.发菩提心(一)
【念佛法门-4】
· 16.毁谤大乘不生极乐
· 15.勿入极乐边地胎生
· 14.俱足众戒之行
· 13.受持三皈之行(五)
【念佛法门-3】
· 12.受持三皈之行(四)
· 11.受持三皈之行(三)
· 10.受持三皈之行(二)
· 9.受持三皈之行(一)
【念佛法门-2】
· 8.积集世间福德之行
· 7.三资粮之愿
· 6.三资粮之信
· 5.念佛法门之殊胜与禅净圆融
【念佛法门-1】
· 4.略说各种念佛法门
· 3.佛法的实修与念佛
· 2.学佛的目的(二)
· 1.学佛的目的(一)
【正觉学报】
· 学报宗旨(中英)
【英语文化-2】
· University Mottos of USA
· Ivy League Mottos of USA
【英语伊妹-2】
· food donations
【佛法正见-3】
· 55.完整的佛法非支离
· 54.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 53.禅宗以证悟如来藏为标的
· 52.大乘入道-实证第八识如来藏
【佛法正见-2】
【佛法正见-1】
· 47.一念无明与无始无明(下)
· 46.一念无明与无始无明(上)
· 45.佛菩提之不共二乘
· 44.大乘非佛说的错误
【正觉介绍-4】
· 中国访谈见正觉
· 正觉快讯
· 新台湾迎新春
· 正觉总持咒
【三乘菩提-12】
· 法华经讲义一(66-95)
· 43.三乘同闻大乘经典
· 42.大乘所证果德
【三乘菩提-11】
· 41.二乘所证果德
· 40.大乘实证所得智慧
· 39.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视频)
· 38.涅槃的意涵(视频)
【生活点滴-4】
【三乘菩提-10】
· 37.二乘所证涅槃(下)(视频)
· 36.二乘所证涅槃(上)(视频)
· 35.等觉与佛地(视频)
· 34.十地菩萨的修证(视频)
【三乘菩提-9】
· 33.证入初地(视频)
· 32.破邪显正行金刚行
· 31.护法救众生回向(视频)
· 30.十行位(下)(视频)
【三乘菩提-8】
· 29.十行位(上)(视频)
· 28.修集智慧资粮(视频)
· 27.修集福德资粮(视频)
· 26.十信位的修证
【三乘菩提-7】
· 25.菩萨戒的受持(视频)
· 24.菩萨52阶的修证(视频)
· 23.如来藏的体性
· 22.缘觉法中的"无明"
【三乘菩提-6】
· 21.缘觉菩提的断我见,断我执
· 20.流转门与还灭门
· 19.入胎识不是六识
· 18.缘觉所知所证
【三乘菩提-5】
· 17.缘觉菩提简介-1
· 16.断爱慢证四果(下)
· 15.断爱慢证四果(上)
· 14.三果2.证初禅证三果
【三乘菩提-4】
· 13.三果1.初果到初禅的发起
· 12.断三缚结3.如何断三缚结?
· 11.断三缚结2.三界中的我见
· 10.断三缚结1.三缚结之内涵
【三乘菩提-3】
· 9.断我见3.识阴、非我非我所
· 8.断我见2.色受想行阴
· 7.断我见1.我见、烦恼、五阴
· 6.声闻菩提之总相(视频)
【三乘菩提-2】
· 5.三法印简介(视频)
· 4.四圣谛纲要(视频)
· 3.三界六道与解脱果(视频)
· 2.实证佛教(视频)
【三乘菩提-1】
· 1.三乘菩提的关系(视频)
· 学佛的心态(视频)
· 学佛的目标(视频)
· 生活与佛法(视频)
【正觉介绍-3】
· 佛教正觉同修会
· 巨蛋法会实况报导(视频)
· 正觉快迅
· 大乘佛子的殊胜法会!
· 穿越时空--超意识(法会)
【真心如来藏】
· 为何诸佛不吃肉?
· 善財童子普贤行
· 八个奇妙的心
【意识心非真心】
【做主的末那识】
· 作主者必是意根
· 你的第七识在做什么?
【观海内外-2】
· 郎朗母亲的反思
· 切诺贝尔核电站事故始末
· 胡奥会上七次爆笑
· 大学裁员
· 中国名校的校训
【实修佛法-8】
· 如何修证解脱道
【学禅知见-2】
【学佛笔记(三)】
· 修行关键的总结
· 识阴的苦灭之道
· 识阴的苦灭
【英语伊妹】
· bicycle
· party
· Winter break
· Holiday Drive
【佛教经典-1】
· 《楞严咒》之五大心咒
· 佛说阿弥陀经
· 阿弥陀经
· 地藏经-2
· 地藏经
· 阿含经
·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大乘经典-2】
· 楞严经
· 楞伽经
· 胜鬘经
· 心经
【大乘经典-1】
· 《金刚经宗通》九
· 《金刚经宗通》八
· 《金刚经宗通》七
· 《金刚经宗通》六
· 《金刚经宗通》五
· 《金刚经宗通》四
· 《金刚经宗通》三
· 《金刚经宗通》二
· 自序
· 《金刚经宗通》一
【穴位养生】
· 二式三招养生法
· 女子保健要穴
· 全身体穴保健按摩顺序
· 愿我的爱好,成为大家的财富
【关于藏密-5】
【实修佛法-7】
· 南怀瑾大师公开承认没有证悟
· 念佛的次第
· 假期念佛短训班
· 修行的关键
【实修佛法-6】
· 净土奇特行门-5、6
· 净土奇特行门-4
· 净土奇特行门-3-2
· 净土奇特行门-3
【生活点滴-3】
· 告诉你青春永驻的秘密!
· 如何自己染发?
· 袖珍口腔喷射液
· 防癌治癌简易方法
【相关讨论】
· 为什么要摧邪显正?
【学习佛咒】
· 楞严咒大意
· 大佛顶首楞严咒-2
· 大佛顶首楞严咒-1
· 请听《楞严咒》
· 大悲咒
· 往生咒
· 大悲咒简介
· 学唸楞严咒
· 楞严神咒简介
【佛教戒律】
· 种福田的三件事
【佛教常识-8】
【佛教常识-7】
· 福田与毒田
【佛教常识-6】
· 礼拜八十八佛名忏
【佛教常识-5】
· 八十八佛宝像
· 南無大通山王如来
· 南無袈裟幢如来
【佛教常识-4】
· 南無宝相如来
· 南無宝胜如来
· 南無毗婆尸佛
· 南無拘留孙佛
【佛教常识-3】
· 南無师子吼如来
· 南無波头摩胜如来
· 南無宝性如来
【正觉介绍-2】
· 佛乐
· 导师的真实义
· 挚诚邀请您
· 结缘书贺岁版
【基础佛法-3】
· 明心与初地释
【佛教常识-2】
· 入涅磐是怎么一回事?
· 给大法学员的回信
· 植物为何不是有情 ?
【实修佛法-5】
· 净土奇特行门-2
· 净土奇特行门
· 拜佛与观行
· 无相忆念拜佛图解
【基础佛法-2】
· 什么是断三缚结?
· 你知道八正道吗?
· 你知道四圣谛吗?
· 什么是无明?
【学禅知见】
· 禅宗在说什么?
· 什么是话头?
· 七种第一义
· 当发菩提心
【基础佛法-1】
· 色识受想行
· 什么是五蕴?
· 浅谈五蕴
· 佛与佛教及根本知见[附佛像]
【佛教常识-1】
· 什么是佛教三宝?
· 佛教的十善业
【学佛笔记(二)】
· 识阴的苦集
· 识阴的苦
· 识阴的出生
· 识阴的定义
· 识蕴真义
【音乐天地】
【人到中年-2】
· 灸疗治腿痛, 拜佛无烦恼
【时事新闻】
· 美国房奴众生相
· The inauguration day 2009
· 12/2008的新闻
【人到中年】
· 冬季防干燥
· 用药须知
· 人老先老腿
· 女人的福音!
【生活点滴-2】
· “姜”养生进行到底
· 美国各种清洁剂
· 人体使用手册
【观海内外】
· 也谈柴静的《穹顶之下》
· 国庆观礼有感
· 奥林匹克圣火的原由
· 北京奥运圣火在雅典点燃!
· 美国常有雪灾
【佛教文化-2】
· 流浪已久的游子终于回到家
· 人的前世
· 盂兰节
【佛教文化-1】
· 菩提本无树
· 寒山问拾得
· 佛教为什么讲究吃素?
· 风动、幡动、心动[有图]
【英语笑话-1】
【生活点滴】
· 流海儿留住你的美丽
· 吃晚餐的禁忌
· 养生最佳时间表
【学佛感言-5】
· 新年话长寿
· 不要让爱变成恨-- 也谈李天乐
· 涂序新博士与自杀的误区
· 修神通气功能得大自在吗?
· 气功不是佛法
【好文分享-7】
· 念佛法门之殊胜--现世得利
【修除性障】
· 对治性障
· 何为性障?
【如何观行-2】
· 科学的方法?
【修断我见-2】
· 断我见必读书目
· 断我见的正知见
· 无我的修持
【实修佛法-4】
· 拜佛忆佛之心得
· 去年和今年
· 共修纪实
· 念佛须知(8)
· 愿断我见者,请持此佛名!
【如何观行-1】
· 邪见与佛法
· 统统放下?
· 我与无我
【断除无明】
【修断我见-1】
· 断我见的首要条件
· 我見是什麼?
· 断我见的重要性
【学佛感言-4】
· 我真想哭!
· 信仰的误区
· 我愿乘风而去
· 骂人恶口者戒
【英语文化-1】
· 摄氏与华氏
· 奥巴马演说中英对照/大选图表
· 美国独立节
· 英语赞美句30
【正觉介绍】
· 发愿文(有音乐)
· 迈向正觉DVD
· 超度法会视频
· 四川大地震罹难者超荐法会
【实修佛法-3】
· 念佛须知(7)
· 弃恶向善净三业
· 拜佛去!
【关于藏密-4】
【实修佛法-2】
· 如何契入念佛法门
· 念佛须知(6)
· 念佛须知-5
· 送你一个护身符!
【关于藏密-3】
· 天堂之门的钥匙
【实修佛法-1】
· 念佛须知(4)
· 念佛须知(3)
· 念佛须知(2)
· 念佛须知-1
【学佛感言-3】
· 灾难面前的淡定
· 在劫难逃?
· 世界为什么会灾难不断?
· 邀你参加学习正法的奥运大赛!
· 也谈胡紫薇与婚姻
【好文分享-6】
· 学佛的觉醒(十五)
· 学佛的觉醒(十四)
· 学佛的觉醒(十三)
· 学佛的觉醒(十二)
【好文分享-5】
· 学佛的觉醒 (十一)
· 学佛的觉醒 (十)
· 学佛的觉醒(九)
· 学佛的觉醒(八)
【好文分享-4】
· 学佛的觉醒(七)
· 学佛的觉醒(六)
· 学佛的觉醒(五)
· 学佛的觉醒(四)
【好文分享-3】
· 什么是法尘?
· 真如不是佛性
· 悟前必读书目
【学习佛经-4】
· 什么是七种慢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大势至菩萨
· 诽谤大乘及其经典的果报
【学习佛经-3】
· 什么是佛教的法清净?
· 金刚经宗通心得
· 学习《金刚经》-6
· 学习《金刚经》-5
【关于藏密-2】
【好文分享-2】
· 学佛的觉醒(三)
· 学佛的觉醒(二)
· 学佛的觉醒(一)
· 学佛的觉醒(序)
【学佛感言-2】
· 了了常知
· 无相念佛的感受
· 谈善恶有报
· 佛教是宗教吗?
【学佛笔记(一)】
· 念佛圆通之精义
· 自学读书指南
【学习佛经-2】
· 十斋日当念[地藏经]
· 地藏经念佛品
· 何谓菩提 ?
· 《地藏菩萨本愿经》(附图)
【学习佛经-1】
· 学习《金刚经》(4)
· 学习《金刚经》(3)
· 学习《金刚经》(2)
· 学习《金刚经》(1)
【学佛访问记】
· 心之向往
· 台湾印象
· 正觉禅一
· 正觉讲堂
【关于藏密】
【最受关注的文章】
· 从林黛玉仙逝谈宗教的生死观(附
· 愿林妹妹花开见佛 乘愿再来(附歌
· 答复“林黛玉说错一句话”的留言
· 林黛玉说错一句话[有图]
【精彩圖像:美丽莲花/五彩百合花】
· 春节快乐! 万事如意!
· 2008新年快乐!
· 绿荷红菡萏 花中真君子(歌曲)
· 多彩多姿百合花
【学佛感言】
· 家庭作业
· 都摄六根 净念相继
【好文分享】
· 如何出离三界?
【正觉电子报】
· 电子报第214-217期简介
· 电子报简介120-123
· 电子报第119期
· 第116期电子报
· 第115期电子报
· 第114期电子报
· 第113期电子报
· 第112期电子报
· 第111期电子报
· 第110期电子报
存档目录
2025-01-19 - 2025-01-19
2024-08-30 - 2024-08-30
2024-06-03 - 2024-06-03
2024-03-23 - 2024-03-23
2024-01-09 - 2024-01-09
2023-11-01 - 2023-11-01
2023-06-06 - 2023-06-06
2023-04-07 - 2023-04-12
2023-02-27 - 2023-02-27
2022-12-14 - 2022-12-14
2022-09-03 - 2022-09-19
2022-08-28 - 2022-08-28
2022-07-23 - 2022-07-23
2022-05-03 - 2022-05-22
2022-04-04 - 2022-04-23
2022-03-06 - 2022-03-27
2022-02-03 - 2022-02-23
2022-01-04 - 2022-01-21
2021-12-11 - 2021-12-29
2021-11-01 - 2021-11-29
2021-10-03 - 2021-10-28
2021-09-02 - 2021-09-25
2021-08-01 - 2021-08-27
2021-07-04 - 2021-07-31
2021-06-07 - 2021-06-24
2021-05-05 - 2021-05-31
2021-04-02 - 2021-04-30
2021-03-01 - 2021-03-29
2021-02-02 - 2021-02-27
2021-01-04 - 2021-01-30
2020-12-06 - 2020-12-30
2020-11-01 - 2020-11-27
2020-10-09 - 2020-10-31
2020-09-02 - 2020-09-30
2020-08-01 - 2020-08-30
2020-07-03 - 2020-07-31
2020-06-01 - 2020-06-30
2020-05-01 - 2020-05-29
2020-04-03 - 2020-04-30
2020-03-02 - 2020-03-31
2020-02-01 - 2020-02-28
2020-01-01 - 2020-01-31
2019-12-02 - 2019-12-30
2019-11-01 - 2019-11-28
2019-10-05 - 2019-10-29
2019-09-14 - 2019-09-30
2019-08-03 - 2019-08-31
2019-07-02 - 2019-07-27
2019-06-12 - 2019-06-30
2019-05-12 - 2019-05-31
2019-04-01 - 2019-04-25
2019-03-02 - 2019-03-31
2019-02-16 - 2019-02-23
2019-01-05 - 2019-01-22
2018-11-01 - 2018-11-26
2018-10-01 - 2018-10-28
2018-09-16 - 2018-09-30
2018-07-19 - 2018-07-19
2018-01-21 - 2018-01-21
2017-08-01 - 2017-08-04
2017-07-31 - 2017-07-31
2017-04-16 - 2017-04-16
2017-01-02 - 2017-01-28
2016-12-01 - 2016-12-30
2016-11-01 - 2016-11-30
2016-10-03 - 2016-10-31
2016-09-02 - 2016-09-30
2016-08-01 - 2016-08-18
2016-07-27 - 2016-07-27
2016-06-21 - 2016-06-29
2016-05-04 - 2016-05-12
2016-04-22 - 2016-04-22
2016-03-21 - 2016-03-29
2016-02-04 - 2016-02-14
2016-01-01 - 2016-01-31
2015-12-01 - 2015-12-31
2015-11-01 - 2015-11-30
2015-10-01 - 2015-10-31
2015-09-01 - 2015-09-30
2015-08-01 - 2015-08-31
2015-07-01 - 2015-07-29
2015-06-27 - 2015-06-30
2015-05-01 - 2015-05-15
2015-04-01 - 2015-04-25
2015-03-01 - 2015-03-29
2015-01-01 - 2015-01-28
2014-12-01 - 2014-12-31
2014-11-02 - 2014-11-28
2014-10-01 - 2014-10-31
2014-09-01 - 2014-09-30
2014-08-01 - 2014-08-31
2014-07-29 - 2014-07-29
2014-06-01 - 2014-06-01
2014-04-29 - 2014-04-29
2014-03-01 - 2014-03-10
2014-02-05 - 2014-02-28
2014-01-01 - 2014-01-29
2013-12-02 - 2013-12-31
2013-11-01 - 2013-11-29
2013-10-01 - 2013-10-31
2013-09-02 - 2013-09-30
2013-08-01 - 2013-08-30
2013-01-01 - 2013-01-30
2012-12-03 - 2012-12-31
2012-11-01 - 2012-11-30
2012-10-01 - 2012-10-31
2012-09-01 - 2012-09-30
2012-08-02 - 2012-08-31
2012-07-14 - 2012-07-30
2012-06-01 - 2012-06-14
2012-05-02 - 2012-05-31
2012-04-03 - 2012-04-03
2012-03-27 - 2012-03-27
2012-01-01 - 2012-01-30
2011-12-01 - 2011-12-31
2011-11-01 - 2011-11-29
2011-10-21 - 2011-10-31
2011-09-05 - 2011-09-20
2011-08-21 - 2011-08-21
2011-06-02 - 2011-06-21
2011-05-01 - 2011-05-30
2011-04-02 - 2011-04-21
2011-03-01 - 2011-03-31
2011-02-02 - 2011-02-28
2011-01-02 - 2011-01-28
2010-12-01 - 2010-12-31
2010-11-01 - 2010-11-30
2010-10-02 - 2010-10-29
2010-09-02 - 2010-09-30
2010-08-03 - 2010-08-31
2010-07-13 - 2010-07-13
2010-06-01 - 2010-06-29
2010-05-03 - 2010-05-25
2010-04-01 - 2010-04-22
2010-03-01 - 2010-03-31
2010-02-03 - 2010-02-28
2010-01-30 - 2010-01-30
2009-12-03 - 2009-12-26
2009-11-01 - 2009-11-29
2009-10-10 - 2009-10-29
2009-09-19 - 2009-09-30
2009-08-10 - 2009-08-10
2009-07-28 - 2009-07-30
2009-06-03 - 2009-06-18
2009-05-04 - 2009-05-31
2009-04-03 - 2009-04-24
2009-03-03 - 2009-03-12
2009-02-03 - 2009-02-27
2009-01-09 - 2009-01-20
2008-12-02 - 2008-12-22
2008-11-06 - 2008-11-30
2008-10-30 - 2008-10-30
2008-09-01 - 2008-09-30
2008-08-01 - 2008-08-31
2008-07-02 - 2008-07-27
2008-06-02 - 2008-06-29
2008-05-14 - 2008-05-18
2008-04-03 - 2008-04-03
2008-03-15 - 2008-03-31
2008-02-01 - 2008-02-28
2008-01-03 - 2008-01-29
2007-12-02 - 2007-12-31
2007-11-03 - 2007-11-03
2007-10-20 - 2007-10-20
2007-08-10 - 2007-08-21
2007-07-10 - 2007-07-23
2007-06-02 - 2007-06-23
2007-05-07 - 2007-05-27
2007-04-01 - 2007-04-19
2007-03-02 - 2007-03-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