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菩提之路 |
|
希望您能领略并感悟到佛法的解脱智慧和般若智慧。让您的思想得到启迪,让您的人生常乐我净。 |
|
|
|
|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3-07-09 18:13:39 |
|
|
[简体文稿]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上一集说明成佛之道有五十二个阶位,也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也是菩萨经过三大无量数劫不断的修集福德、智慧才能成就。然而要成就佛菩提道,主要的关键在于大乘见道明心见性,它是外门修六度万行、内门修六度万行的主要关键,因此,明心见性真的很重要!
既然菩萨所悟的心是第八识,当然是三界九地、四圣六凡的真心。正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开示:「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解释如下:佛说的真心以及佛地的无垢识,都是一样那么清净,同样的道理,佛的无垢识与一切有情的真心,也是一样都是那么清净。所以,佛说的真心、佛地的无垢识,以及一切有情的真心这三者,都是一样那么清净,没有差别。因此,不论如何下劣有情的真心,乃至佛地的无垢识,都是同一个心,因此第八识就是佛所说的真心。如果有人主张:「第八识就是妄心的根本,就是无始无明。」你就知道这个人在胡说八道!根本不懂佛法!如果有人主张:「第八识是佛的方便安立。」你就知道那是在谤佛!是恶说,那是不可承受的异熟果报!
接下来,将继续今天进行的题目:「佛菩提道首重开悟——亲证如来藏阿赖耶识(下集)」。请各位菩萨翻开课本《成佛之道》第28页。
这一集要谈的是:「第八识到底是不是如来藏阿赖耶识?」如同以往引经据典来加以说明。 《契经》曾开示,经云:「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 」解释如下:佛说的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邪恶、不正、寡慧的人不能知藏识就是阿赖耶识;如来的清净藏,就是佛地的无垢识,也是世间有情五阴身中的阿赖耶识,就好像金子与金指环——金指环是由金子打造成的,它的法相与原有的金子不一样,是金子经过一段人工打造的过程,而与原有的金子法相不一样,所以称之为展转,可是它们的本质还是金子,所以称之为无差别。
基于上面所说,分为 下列三点来加以说明: 第一点,经典告诉我们:第八识就是如来藏、阿赖耶识。因为第八识是佛所说的真心,无垢识是佛地的真心,阿赖耶识是一切有情的真心。佛已经明白告示: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都是同一个心,不是三个不同的心。所以佛开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可是有人不融会贯通经典所说,却提出很荒谬的说法,他们主张:如果经典没有出现「第八识」这三个字,代表这部经没有谈到第八识,所以这部经没有第八识存在。譬如有人在网路上这样主张:「由于龙树菩萨的《中论》、《大智度论》没有谈到『第八识』这三个字,所以龙树菩萨的《中论》、《大智度论》第八识是不存在的。」这样说法真的很荒唐!佛在不同的经典,将真心以不同的名相加以宣说,譬如佛曾说到「本际、如、我、如来藏、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无住心、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都是指同一个心,只是在不同阶位所施设不同的名相。难道一定要有「第八识」这三个字出现,第八识才存在吗?如果没有「第八识」这三个字出现,就代表第八识不存在吗?所以说,提出这样主张的人,真的很荒唐!
第二点,「恶慧不能知」,偏斜、不正、寡慧的人不能知藏识就是阿赖耶识。譬如二乘人仅观察蕴处界虚妄,无法现观第八识、藏识、阿赖耶识的运作,也无法现观祂分明显现,所以这不是二乘人所知、所行境界。二乘人尚且不知,更何况是凡夫所能知!这都证明只有菩萨才能知。为什么?因为第八识祂很微细,而且究竟边际,七住的菩萨能少分了知,地上的菩萨多分了知,佛究竟了知。愚于大乘法的声闻、辟支佛以及凡夫、外道,穷尽定力与慧力,也无法了知菩萨所悟的第八识于一丝一毫。
第三点,「展转无差别」。如来的清净藏,亦即是佛地的无垢识,也是世间有情五阴身中的阿赖耶识,就好像金子与金指环,金指环是由金子打造成的,它的法相与原有的金子不一样,所以称之为展转;可是它的本质还是金子,所以称之无差别,这是在说本体清净无差别。这正如经典的开示:「如来妙藏在其身内,俨然清净如我无异。」(《大方等如来藏经》卷一)解释如下:因为佛地的无垢识与凡夫的阿赖耶识本体都是那么清净,但是凡夫的阿赖耶识含藏了七 转识染污的种子,不是像佛的无垢识那么究竟清净,所以称为好像清净如我无异——究竟还有一些与佛不同,然后本体都是一样,都是清净的。
可是却有人违背佛说,提出:「如来藏富有外道神我、梵我的色彩。」可是佛在经典开示:祂所说的如来藏就是第八识,外道所说的就是意识——第六识。佛所说的如来藏常不变异,外道所说的意识是无常有变异,怎么会一样呢?会有这样的主张乃是应成派中观的出家人及一分的学术研究者,不相信大乘法是佛亲口说的,因此提出「大乘非佛说」的说法,诬赖大乘法是佛涅槃后,佛弟子为了缅怀世尊而由佛弟子长期结集出来的。这样说法,乃是毁谤世尊所说的最胜妙法,使得佛法不再胜妙,这样否定的结果乃是破佛正法,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又譬如有人提出:「阿赖耶识是妄心妄识,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可是佛在经典都开示了:阿赖耶识本来而有,圆满清净,不是后来才出生的。既然是本来而有,怎么会是妄心妄识?怎么会是生灭法呢?因此,提出这样主张的人,当他面对菩萨的质问「阿赖耶识何时生?阿赖耶识何时灭?」只能口挂壁上,无法回答菩萨的质问了!由此可知:阿赖耶识就是佛所说的真心。
又譬如有人提出:「第八识在大乘学理上是存在的,但是那是虚妄的存在。」他们认为:第八识是妄心妄识,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可是这样的说法,却是与世尊的说法颠倒,因为世尊说:第八识是一切有情的真心,祂出生了一切有情蕴处界及万法,所以祂是万法的根源!怎么会是妄心妄识呢?因此,他们的说法成就了谤菩萨藏的大恶业!要弥补这样的大恶业,乃至扭转大恶业,唯有弘扬正法,别无他途。正如《大般涅槃经》开示: 【若有毁谤是正法者,能自改悔,还归于法;自念所作一切不善,如人自害,心生恐怖、惊惧、惭愧,除此正法,更无救护,是故应当还归正法。 】(《大般涅槃经》卷十)
经中已说明:凡是毁谤正法的人,唯有弘扬正法,才能改变如此的大恶业。世亲菩萨就是最好的例子;世亲菩萨早期弘扬小乘法,毁谤大乘法,后来受到哥哥无着菩萨的劝导,才知道已经成就毁谤大乘法的恶业,因此想割舌谢罪。无着菩萨告诉世亲菩萨,割舌是无法免除下堕三恶道的大恶业,唯有弘扬正法才能免罪。此后,世亲菩萨就以毁谤大乘法的舌头专门弘扬大乘法,而有后来「千部论主」之称,于舍寿时不仅免除了下堕三恶道,而且还成就邻近初地的证量。从世亲菩萨的例子,告诉我们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凡是毁谤大乘法的人已经造下未来要下堕三恶道的大恶业,将来要受无量的苦,那是不可承受的苦,而且是长劫,不是短劫。第二个重点,凡是弘扬大乘法的人,他 的功德非常大,不仅可以扭转恶业,而且还可以让自己的菩提资粮快速增上,作为未来大乘见道的机会,乃至在佛菩提道上能够迅速成就。如果世亲菩萨早期没有毁谤大乘法,而一开始弘扬大乘法,于舍寿时,其证量早已超过邻近初地的证量,是地上菩萨所行境界。所以说,弘扬正法有大功德!因此,后学在此劝请大众:千万不要毁谤大乘法,以免未来要受无量苦!
接下来谈:「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是蕴处界及万法的根源」。意根携着如来藏投胎,借着父精母血、母亲的四大长养了这五色根;五色根加上意根就有六根,六根中的五根接触外五尘,由第八识变现内六尘,由于六根、六尘相接触,六识就出现了;六识的意识分别诸法,万法就出现了。由此可以证明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是万法的根源。这证成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道理;也是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都是共业有情的第八识共同变现出来;万法都是八个识和合运作而出生的。所以,如果没有第八识为万法为依止,就成为断见外道。
譬如,应成派中观的出家人主张「如来藏是缘起性空」,不承认有第八识存在。可是缘起性空是依第八识所出生的蕴处界而有,是依蕴处界生住异灭的现象而施设的一个名相,是意识思惟下的一个概念,说之为缘起性空,是虚相法,不是实相法,与佛说的如来藏是实相法完全颠倒!由于不承认有一个能生蕴处界及万法的阿赖耶识,所以就成了断见外道,所说的根本不是佛法。 接下来谈:「第八识与三转法轮的关系」。在初转法轮曾经谈到:本际、我、如、「齐识而还」的识;「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识、「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识。在二转法轮谈到: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无住心。在三转法轮谈到: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因此,接下来探讨这些名相后面的真实内涵。
首先,在初转法轮谈到「本际」,也就是阿罗汉灭尽五阴十八界入无余涅槃,剩下的第八识处于极寂静的状态。正如《心经》开示:「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卷一)也就是没有五阴十八界存在的无余涅槃本际。因此,如果有人主张:「本际即是原始的时间边限,这边限是不可得的。」你就知道他根本不懂佛法!
接下来谈「我」,就是真实我。如经中开示:五阴非我,非异我,不相在。五阴本来就不是真实我,因为它有生住异灭的现象,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所以不是真实我。然而经中又说五阴不异我,也就是五阴是真实我,因为五阴是真实我的局部体性,摄属于真实我,不能外于真实我,所以五阴是真实我。然而五阴与真实我和合运作,故称为不相在。既然前面已说,五阴非我,非异我,不相在,同理可推十八界非我,非异我,不相在;以此类推,四圣谛、四念处观、八正道等亦复如是,都是非我,非异我,不相在。
接下来谈「如」,法不离如、不异如、真实、审谛、不颠倒。诸法从何而来?当然是从「如」来,所以称为法不离如。然而又称为法不异「如」——诸法就是「如」。可是诸法有生住异灭的现象,为何是「如」?当然要将诸法摄归于「如」,才能不异「如」,因此诸法都是「如」的局部体性,当然是「如」啊!这样才能够审谛、真实、不颠倒。既然法不离如、不异如、真实、审谛、不颠倒,同理可推,五阴十八界不离如、不异如、真实、审谛、不颠倒;以此类推,四圣谛、四念处观、八正道,都是不离如、不异如、真实、审谛、不颠倒。
接下来谈「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识。从十因缘的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往上逆推,逆推到名色,思惟「名色究竟从何而来?」思惟的结果:因为有这个识。这个识就是入胎识。缘觉知道有一个识,所以这个叫作入胎识;知道这个不能超过这入胎识,因此,就必须顺推回来到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等事,这也是佛所说的「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识。
接下来谈「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识。有这个识——第八识,才有名色出现;如果没有名色,识不住名色;既不住名色,识就无所住,也就无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等事,这就是缘觉入无余涅槃处于极寂静的境界啊。
在二转法轮谈到「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无住心」。非心心:不是众生所认知的心,因为众生所认知的心,有见闻觉知。无心相心是对诸法不分别。无念心就是不念一切法。无住心:不会六尘,于六尘无所住。所以二转法轮所讲的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无住心,其实都是在讲第八识。
在第三转法轮谈到「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由于阿赖耶识体内有染污的七转识种子,因此将阿赖耶识的能藏、所藏、执藏的体性断除,就能断除分段生死。也就是说,断除了一念无明的见惑、思惑现行,就能断除分段生死而改名为异熟识,只改其名,不改其体啊;但仍有种子在变异,也就不离变易生死。如果再将异熟识的种子的变易生死断尽,异熟识就改名佛地的无垢识,也只改其名,不改其体。所以三转法轮所讲的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其实讲的都是在讲第八识。
接下来,「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是持种识」。吾人不能自外于如来藏而生、而死。经文曾开示:「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所以要有如来藏持种,才有因果可言;否定了第八识,否定了持种识,因果是无法成立的。可是应成派中观的出家人,却自创「业果报系统」,是凭想像而不可知、不可证的虚相法。既然不可知、不可证,应回归如来藏可知、可证的实相法才是啊!
接下来谈:「禅宗所悟的心就是第八识」。菩萨透过参禅的方式,用见闻觉知心往离见闻觉知的方向,去找本来就离见闻觉知的第八识,于一念相应找到第八识,现前观察共有八个识。所以古德说得好:「八个兄弟共一胎,一个伶俐一个呆,五个门前作买卖,一个家里把帐开」。 「八个兄弟共一胎」指的就是八个识。 「一个伶俐一个呆」,「伶俐」的就是指末那识,「呆」的就是指第八识,祂离见 闻觉知;「五个门前作买卖」指的就是前五识,祂在现前境界作分别;「一个家里把帐开」指的就是意识。当菩萨找到第八识时,可以现前观察祂分明显现,正如一首偈说得好:「头角混泥尘,分明露此身。绿杨芳草岸,何处不称尊」。尽管祂的头、祂的角沾满了泥土,沾满了灰尘,可是祂还是分明的显露;不管在绿色的杨柳树下,芬芳的草地上,乃至在岸边,祂都是唯我独尊— —何处不称尊呢?
可是却有人主张:禅宗祖师所证悟第八识的公案,说是野狐禅。更有人主张:明心见性好像没有次第可言,完全靠师徒之间彼此的自由心证。这样的说法完全将自己没有悟的事实昭告大众,让大家知道他是一只大野狐啊!
又,生死都是依第八识,菩萨转依了无生的第八识,所以菩萨乐于生死,不畏惧生死。如《大宝积经》开示:「生死无边际,常住于实际,一念慧相应,生死无疲倦。」(《大宝积经》卷一百一十一)解释如下:生死没有边际,可是生与死都依于实际的表面而有,不能自外于实际;如果一念相应慧,证得到实际,转依祂无生的体性,根本就没有生死可言,也没有疲倦可言。由此可知:菩萨转依无生的第八识,乐于生死,不畏惧生死。
又,菩萨明心后,不论出家人、在家人、男人、女人,都是出家人,都是黑衣、都是大丈夫、都是胜义僧所摄。既然明心了,就要简择善知识说法,要学赵州八十岁犹行脚,到处去摧邪显正;学禅宗证悟祖师「入门须辨主,当面分缁素」,进得禅门就要分辨有主、无主,也就是有悟、没悟,当着面就要分辨黑衣、白衣,也就是有没有亲证第八识。
结论:第八识就是如来藏阿赖耶识,祂是蕴处界及万法的根源。祂与三转法轮的关系:在初转法轮就是本际、我、如、「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识,也是「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识;在二转法轮谈的就是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无住心;在三转法轮谈的就是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都是同一个心,就是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祂也是持种识,更是禅宗所证悟的心体。
由此可知,第八识就是如来藏、阿赖耶识,吾人不能自外于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而生而死,祂是一切有情的真心,更是三界九地有情的真心。如果你想要亲证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想成为大乘菩萨僧、胜义僧,欢迎来到「正觉」共修。
限于时间的关系,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个单元讲的是:佛菩提道的宗通与说通。敬请期待! 阿弥陀佛! 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4/23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3-07-09 18:11:42 |
|
|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上一集說明成佛之道有五十二個階位,也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也是菩薩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不斷的修集福德、智慧才能成就。然而要成就佛菩提道,主要的關鍵在於大乘見道明心見性,它是外門修六度萬行、內門修六度萬行的主要關鍵,因此,明心見性真的很重要!
既然菩薩所悟的心是第八識,當然是三界九地、四聖六凡的真心。正如《大方廣佛華嚴經》開示:「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十)解釋如下:佛說的真心以及佛地的無垢識,都是一樣那麼清淨,同樣的道理,佛的無垢識與一切有情的真心,也是一樣都是那麼清淨。所以,佛說的真心、佛地的無垢識,以及一切有情的真心這三者,都是一樣那麼清淨,沒有差別。因此,不論如何下劣有情的真心,乃至佛地的無垢識,都是同一個心,因此第八識就是 佛所說的真心。如果有人主張:「第八識就是妄心的根本,就是無始無明。」你就知道這個人在胡說八道!根本不懂佛法!如果有人主張:「第八識是佛的方便安立。」你就知道那是在謗佛!是惡說,那是不可承受的異熟果報!
接下來,將繼續今天進行的題目:「佛菩提道首重開悟——親證如來藏阿賴耶識(下集)」。請各位菩薩翻開課本《成佛之道》第28頁。
這一集要談的是:「第八識到底是不是如來藏阿賴耶識?」如同以往引經據典來加以說明。《契經》曾開示,經云:「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解釋如下:佛說的如來藏就是阿賴耶識,邪惡、不正、寡慧的人不能知藏識就是阿賴耶識;如來的清淨藏,就是佛地的無垢識,也是世間有情五陰身中的阿賴耶識,就好像金子與金指環——金指環是由金子打造成的,它的法相與原有的金子不一樣,是金子經過一段人工打造的過程,而與原有的金子法相不一樣,所以稱之為展轉,可是它們的本質還是金子,所以稱之為無差別。
基於上面所說,分為下列三點來加以說明: 第一點,經典告訴我們:第八識就是如來藏、阿賴耶識。因為第八識是 佛所說的真心,無垢識是佛地的真心,阿賴耶識是一切有情的真心。佛已經明白告示: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都是同一個心,不是三個不同的心。所以 佛開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可是有人不融會貫通經典所說,卻提出很荒謬的說法,他們主張:如果經典沒有出現「第八識」這三個字,代表這部經沒有談到第八識,所以這部經沒有第八識存在。譬如有人在網路上這樣主張:「由於龍樹菩薩的《中論》、《大智度論》沒有談到『第八識』這三個字,所以龍樹菩薩的《中論》、《大智度論》第八識是不存在的。」這樣說法真的很荒唐!佛在不同的經典,將真心以不同的名相加以宣說,譬如 佛曾說到「本際、如、我、如來藏、非心心、無心相心、無念心、無住心、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都是指同一個心,只是在不同階位所施設不同的名相。難道一定要有「第八識」這三個字出現,第八識才存在嗎?如果沒有「第八識」這三個字出現,就代表第八識不存在嗎?所以說,提出這樣主張的人,真的很荒唐!
第二點,「惡慧不能知」,偏斜、不正、寡慧的人不能知藏識就是阿賴耶識。譬如二乘人僅觀察蘊處界虛妄,無法現觀第八識、藏識、阿賴耶識的咦鳎矡o法現觀祂分明顯現,所以這不是二乘人所知、所行境界。二乘人尚且不知,更何況是凡夫所能知!這都證明只有菩薩才能知。為什麼?因為第八識祂很微細,而且究竟邊際,七住的菩薩能少分了知,地上的菩薩多分了知,佛究竟了知。愚於大乘法的聲聞、辟支佛以及凡夫、外道,窮盡定力與慧力,也無法了知菩薩所悟的第八識於一絲一毫。
第三點,「展轉無差別」。如來的清淨藏,亦即是佛地的無垢識,也是世間有情五陰身中的阿賴耶識,就好像金子與金指環,金指環是由金子打造成的,它的法相與原有的金子不一樣,所以稱之為展轉;可是它的本質還是金子,所以稱之無差別,這是在說本體清淨無差別。這正如經典的開示:「如來妙藏在其身內,儼然清淨如我無異。」(《大方等如來藏經》卷一)解釋如下:因為佛地的無垢識與凡夫的阿賴耶識本體都是那麼清淨,但是凡夫的阿賴耶識含藏了七轉識染污的種子,不是像佛的無垢識那麼究竟清淨,所以稱為好像清淨如我無異——究竟還有一些與佛不同,然後本體都是一樣,都是清淨的。
可是卻有人違背佛說,提出:「如來藏富有外道神我、梵我的色彩。」可是 佛在經典開示:祂所說的如來藏就是第八識,外道所說的就是意識——第六識。佛所說的如來藏常不變異,外道所說的意識是無常有變異,怎麼會一樣呢?會有這樣的主張乃是應成派中觀的出家人及一分的學術研究者,不相信大乘法是 佛親口說的,因此提出「大乘非佛說」的說法,誣賴大乘法是 佛涅槃後,佛弟子為了緬懷 世尊而由佛弟子長期結集出來的。這樣說法,乃是毀謗 世尊所說的最勝妙法,使得佛法不再勝妙,這樣否定的結果乃是破佛正法,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又譬如有人提出:「阿賴耶識是妄心妄識,是生滅法,不是常住法。」可是 佛在經典都開示了:阿賴耶識本來而有,圓滿清淨,不是後來才出生的。既然是本來而有,怎麼會是妄心妄識?怎麼會是生滅法呢?因此,提出這樣主張的人,當他面對菩薩的質問「阿賴耶識何時生?阿賴耶識何時滅?」只能口掛壁上,無法回答菩薩的質問了!由此可知:阿賴耶識就是 佛所說的真心。
又譬如有人提出:「第八識在大乘學理上是存在的,但是那是虛妄的存在。」他們認為:第八識是妄心妄識,是生滅法,不是常住法。可是這樣的說法,卻是與 世尊的說法顛倒,因為 世尊說:第八識是一切有情的真心,祂出生了一切有情蘊處界及萬法,所以祂是萬法的根源!怎麼會是妄心妄識呢?因此,他們的說法成就了謗菩薩藏的大惡業!要彌補這樣的大惡業,乃至扭轉大惡業,唯有弘揚正法,別無他途。正如《大般涅槃經》開示: 【若有毀謗是正法者,能自改悔,還歸於法;自念所作一切不善,如人自害,心生恐怖、驚懼、慚愧,除此正法,更無救護,是故應當還歸正法。】(《大般涅槃經》卷十)
經中已說明:凡是毀謗正法的人,唯有弘揚正法,才能改變如此的大惡業。世親菩薩就是最好的例子;世親菩薩早期弘揚小乘法,毀謗大乘法,後來受到哥哥 無著菩薩的勸導,才知道已經成就毀謗大乘法的惡業,因此想割舌謝罪。無著菩薩告訴 世親菩薩,割舌是無法免除下墮三惡道的大惡業,唯有弘揚正法才能免罪。此後,世親菩薩就以毀謗大乘法的舌頭專門弘揚大乘法,而有後來「千部論主」之稱,於捨壽時不僅免除了下墮三惡道,而且還成就鄰近初地的證量。從 世親菩薩的例子,告訴我們兩個重點:第一個重點,凡是毀謗大乘法的人已經造下未來要下墮三惡道的大惡業,將來要受無量的苦,那是不可承受的苦,而且是長劫,不是短劫。第二個重點,凡是弘揚大乘法的人,他的功德非常大,不僅可以扭轉惡業,而且還可以讓自己的菩提資糧快速增上,作為未來大乘見道的機會,乃至在佛菩提道上能夠迅速成就。如果 世親菩薩早期沒有毀謗大乘法,而一開始弘揚大乘法,於捨壽時,其證量早已超過鄰近初地的證量,是地上菩薩所行境界。所以說,弘揚正法有大功德!因此,後學在此勸請大眾:千萬不要毀謗大乘法,以免未來要受無量苦!
接下來談:「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是蘊處界及萬法的根源」。意根攜著如來藏投胎,藉著父精母血、母親的四大長養了這五色根;五色根加上意根就有六根,六根中的五根接觸外五塵,由第八識變現內六塵,由於六根、六塵相接觸,六識就出現了;六識的意識分別諸法,萬法就出現了。由此可以證明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是萬法的根源。這證成了「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道理;也是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都是共業有情的第八識共同變現出來;萬法都是八個識和合咦鞫錾摹K裕绻麤]有第八識為萬法為依止,就成為斷見外道。
譬如,應成派中觀的出家人主張「如來藏是緣起性空」,不承認有第八識存在。可是緣起性空是依第八識所出生的蘊處界而有,是依蘊處界生住異滅的現象而施設的一個名相,是意識思惟下的一個概念,說之為緣起性空,是虛相法,不是實相法,與 佛說的如來藏是實相法完全顛倒!由於不承認有一個能生蘊處界及萬法的阿賴耶識,所以就成了斷見外道,所說的根本不是佛法。 接下來談:「第八識與三轉法輪的關係」。在初轉法輪曾經談到:本際、我、如、「齊識而還」的識;「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的識、「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識。在二轉法輪談到:非心心、無心相心、無念心、無住心。在三轉法輪談到: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因此,接下來探討這些名相後面的真實內涵。
首先,在初轉法輪談到「本際」,也就是阿羅漢滅盡五陰十八界入無餘涅槃,剩下的第八識處於極寂靜的狀態。正如《心經》開示:「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卷一)也就是沒有五陰十八界存在的無餘涅槃本際。因此,如果有人主張:「本際即是原始的時間邊限,這邊限是不可得的。」你就知道他根本不懂佛法!
接下來談「我」,就是真實我。如經中開示:五陰非我,非異我,不相在。五陰本來就不是真實我,因為它有生住異滅的現象,是生滅法,不是常住法,所以不是真實我。然而經中又說五陰不異我,也就是五陰是真實我,因為五陰是真實我的局部體性,攝屬於真實我,不能外於真實我,所以五陰是真實我。然而五陰與真實我和合咦鳎史Q為不相在。既然前面已說,五陰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同理可推十八界非我,非異我,不相在;以此類推,四聖諦、四念處觀、八正道等亦復如是,都是非我,非異我,不相在。
接下來談「如」,法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諸法從何而來?當然是從「如」來,所以稱為法不離如。然而又稱為法不異「如」——諸法就是「如」。可是諸法有生住異滅的現象,為何是「如」?當然要將諸法攝歸於「如」,才能不異「如」,因此諸法都是「如」的局部體性,當然是「如」啊!這樣才能夠審諦、真實、不顛倒。既然法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同理可推,五陰十八界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以此類推,四聖諦、四念處觀、八正道,都是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
接下來談「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的識。從十因緣的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往上逆推,逆推到名色,思惟「名色究竟從何而來?」思惟的結果:因為有這個識。這個識就是入胎識。緣覺知道有一個識,所以這個叫作入胎識;知道這個不能超過這入胎識,因此,就必須順推回來到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等事,這也是佛所說的「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的識。
接下來談「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識。有這個識——第八識,才有名色出現;如果沒有名色,識不住名色;既不住名色,識就無所住,也就無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等事,這就是緣覺入無餘涅槃處於極寂靜的境界啊。
在二轉法輪談到「非心心、無心相心、無念心、無住心」。非心心:不是眾生所認知的心,因為眾生所認知的心,有見聞覺知。無心相心是對諸法不分別。無念心就是不念一切法。無住心:不會六塵,於六塵無所住。所以二轉法輪所講的非心心、無心相心、無念心、無住心,其實都是在講第八識。
在第三轉法輪談到「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由於阿賴耶識體內有染污的七轉識種子,因此將阿賴耶識的能藏、所藏、執藏的體性斷除,就能斷除分段生死。也就是說,斷除了一念無明的見惑、思惑現行,就能斷除分段生死而改名為異熟識,只改其名,不改其體啊;但仍有種子在變異,也就不離變易生死。如果再將異熟識的種子的變易生死斷盡,異熟識就改名佛地的無垢識,也只改其名,不改其體。所以三轉法輪所講的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其實講的都是在講第八識。
接下來,「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是持種識」。吾人不能自外於如來藏而生、而死。經文曾開示:「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所以要有如來藏持種,才有因果可言;否定了第八識,否定了持種識,因果是無法成立的。可是應成派中觀的出家人,卻自創「業果報系統」,是憑想像而不可知、不可證的虛相法。既然不可知、不可證,應回歸如來藏可知、可證的實相法才是啊!
接下來談:「禪宗所悟的心就是第八識」。菩薩透過參禪的方式,用見聞覺知心往離見聞覺知的方向,去找本來就離見聞覺知的第八識,於一念相應找到第八識,現前觀察共有八個識。所以古德說得好:「八個兄弟共一胎,一個伶俐一個呆,五個門前作買賣,一個家裏把帳開」。「八個兄弟共一胎」指的就是八個識。「一個伶俐一個呆」,「伶俐」的就是指末那識,「呆」的就是指第八識,祂離見聞覺知;「五個門前作買賣」指的就是前五識,祂在現前境界作分別;「一個家裏把帳開」指的就是意識。當菩薩找到第八識時,可以現前觀察祂分明顯現,正如一首偈說得好:「頭角混泥塵,分明露此身。綠楊芳草岸,何處不稱尊」。儘管祂的頭、祂的角沾滿了泥土,沾滿了灰塵,可是祂還是分明的顯露;不管在綠色的楊柳樹下,芬芳的草地上,乃至在岸邊,祂都是唯我獨尊——何處不稱尊呢?
可是卻有人主張:禪宗祖師所證悟第八識的公案,說是野狐禪。更有人主張:明心見性好像沒有次第可言,完全靠師徒之間彼此的自由心證。這樣的說法完全將自己沒有悟的事實昭告大眾,讓大家知道他是一隻大野狐啊!
又,生死都是依第八識,菩薩轉依了無生的第八識,所以菩薩樂於生死,不畏懼生死。如《大寶積經》開示:「生死無邊際,常住於實際,一念慧相應,生死無疲倦。」(《大寶積經》卷一百一十一)解釋如下:生死沒有邊際,可是生與死都依於實際的表面而有,不能自外於實際;如果一念相應慧,證得到實際,轉依祂無生的體性,根本就沒有生死可言,也沒有疲倦可言。由此可知:菩薩轉依無生的第八識,樂於生死,不畏懼生死。
又,菩薩明心後,不論出家人、在家人、男人、女人,都是出家人,都是黑衣、都是大丈夫、都是勝義僧所攝。既然明心了,就要簡擇善知識說法,要學趙州八十歲猶行腳,到處去摧邪顯正;學禪宗證悟祖師「入門須辨主,當面分緇素」,進得禪門就要分辨有主、無主,也就是有悟、沒悟,當著面就要分辨黑衣、白衣,也就是有沒有親證第八識。
結論:第八識就是如來藏阿賴耶識,祂是蘊處界及萬法的根源。祂與三轉法輪的關係:在初轉法輪就是本際、我、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的識,也是「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識;在二轉法輪談的就是非心心、無心相心、無念心、無住心;在三轉法輪談的就是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都是同一個心,就是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祂也是持種識,更是禪宗所證悟的心體。
由此可知,第八識就是如來藏、阿賴耶識,吾人不能自外於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而生而死,祂是一切有情的真心,更是三界九地有情的真心。如果你想要親證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想成為大乘菩薩僧、勝義僧,歡迎來到「正覺」共修。
限於時間的關係,今天就講到這裏。下一個單元講的是:佛菩提道的宗通與說通。敬請期待! 阿彌陀佛!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0-12-24 17:02:05 |
|
|
http://425go.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24.html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