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菩提之路 |
|
希望您能领略并感悟到佛法的解脱智慧和般若智慧。让您的思想得到启迪,让您的人生常乐我净。 |
|
|
|
|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3-05-28 18:36:28 |
|
|
[简体文稿]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正觉教团的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单元,内容主要是针对,一般尚未学佛的知识分子以及初机学佛人希望了解的佛教基本常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疑难杂症,希望透过佛法的角度,知道应当如何来看待这些问题。我们特别为您搜集许多大众亟欲了解和探究的题目,由本会多位亲教师在节目中为您一一解答,并且为大家讲述这其中真实的道理,希望能为普罗大众种下学习正法的因缘,欢迎您继续收看。
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题目是:佛教的典籍真的是难懂难读的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来了解:佛教的典籍包含有哪些呢?而这些不同的典籍分别在说些什么?佛子们对于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应该从何入手呢?最后就会知道这些典籍真的是难懂难读的吗?在回答这些环环相扣的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略说一下释迦世尊一生的行谊,让大家对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世尊姓乔答摩,名悉达多,西元前六世纪左右生于北印度,父亲是净饭王,是释迦国的君主,母后叫作摩耶夫人。世尊诞生七天以后,母亲摩耶夫人就因病去世了,改由姨母摩诃波闍波提夫人抚养长大成人。世尊从小拜婆罗门跋陀罗尼为师,学习四吠陀、五因明等学问,少年时开始学习文学、算术、兵法、武器等多种知识和技能,很快都能融会贯通。世尊在十七岁的时候,与天臂城善觉王的女儿耶输陀罗结婚,尔后生有一子罗睺罗。世尊深感人间生老病死的苦恼,因此经常在阎浮树下沉思,但都无法获得离苦之道。二十九岁那一年,一个月圆的晚上,世尊毅然舍弃了王位,悄然离开妻子和家庭,偷偷带着侍从车匿,骑上白马离开了王宫,出家作沙门,去追寻人生的真正解脱之道。
祂首先来到了苦行林,拜访修苦行的婆罗门,学习修苦行的方法;再南下摩竭陀国,拜访阿罗蓝仙人和郁陀仙人,学习禅定;经过六年苦行,形体瘦弱,才体悟到修苦行并不是解脱之道,于是放弃了苦行,前往伽耶山附近的尼连禅河畔,独自在菩提树下思惟解脱之道。由于接受了牧羊女乳糜的供养,导致五位侍臣误会世尊已经退转了道心,因此不告而别。世尊后来在菩提树下禅定四十九天,战胜了天魔的威胁与诱惑,夜睹明星而悟道,证得揭示诸法实相的无上正等正觉而成为佛陀。佛陀悟道以后,前往鹿野苑度化五比丘,宣说四圣谛,这就称为初转法轮,为世尊的四十九年弘化生涯拉开了序幕;此时佛、法、僧三宝正式完备出现于世间。
世尊一生弘护正法的历程,约略可以分为五时三教。所谓五时,就是指华严时、阿含时、般若时、方等时以及法华涅槃时。而三教则是指,初时四谛法轮的小乘教,说二乘法;二时方等般若法轮大乘教,说如来藏空性之总相与别相;三时解深密经唯识教,说如来藏空性之别相一切种智。这三时三教之前为华严时,之后为法华时,总称为五时三教。接下来,我们就来略说这五时。
首先是华严时。世尊在菩提伽耶道场树下,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以后,在二十一天之中,对诸大菩萨众及人间根器成熟之众生,宣讲圆教及别教法门,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内容主要是以别教菩萨及诸佛的自证圣智境界为主。 《华严经》的妙旨乃是五时三教之第一时,也是始教;为了后时之三乘教法能够方便敷演,世尊在菩提场及诸天,以二十一天的时间说佛的莲华庄严;始自十信凡夫位,终至究竟佛地之修证;内自心地无量三昧,外至十方佛土世界,小而无内,外而无际,森罗万象,靡所不包,故名大方广;万德庄严,具诸菩萨行,果德圆满,如众色莲华,悉皆具足,所以名为华严。
《华严经》乃是具足宣说如来藏之因地与果地,兼摄三乘解脱果,显示藏识法界之无尽缘起,以及菩萨五十二阶位之修证,宣示果地究竟成佛之佛菩提果圆满功德,三身应化,四土圆成;所以说《华严经》具足显示了成佛之道,是佛教中一切行者所应当知解及修证者。
第二时是阿含时。世尊于二十一日宣说华严之后,到鹿野苑度五比丘;从这时候开始,以十二年的时间,说三藏教四阿含诸经。所谓的三藏教,以四阿含为经藏,以毗尼为律藏,以阿毗昙为论藏,名为三藏教;而四阿含则是指,《长阿含》、《中阿含》 、《增壹阿含》和《杂阿含》。这四阿含已经总述了三乘佛法。 《长阿含》以四谛、八正、十二因缘法等二乘法为主,兼破六十二种外道见。 《中阿含》与《长阿含》所说大致相同,这两大经也兼说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其中隐含着第一义悉檀,但由于隐覆难知,所以一般未具法眼者则无法了知。 《杂阿含》则多述及第一义谛,虽然偏说二乘菩提,但于其中仍然处处隐覆密意,说有如来藏涅槃本际中道心,也在十二因缘中说有 缘于五阴之识存在。 《增壹阿含》则开显大乘菩萨道之如来藏法门。
四阿含诸经为佛教之根本,也是世尊在初转法轮时期所说,摄属于五时三教之声闻教;所说法义虽然是为了方便接引畏惧生死之声闻种性众生,但却已处处隐覆密意而说大乘唯识、般若;但由于般若及唯识之意涵极为隐密,不容易为人所知、所触,又因为二乘学人多急于了生脱死求证解脱,所以往往会忽略了其中所隐含的密意。一直到成就了俱解脱果,自知不受后有之后,于解脱道之梵行已立、所作已办,在未舍寿前便会独自思惟:阿罗汉入灭以后,是有、是无,是有无、是非有无?由于这样思惟的缘故,就知道有涅槃本际不灭,离我,离人,离受想行,寂然无想,非三界有,亦非断灭无,因此而说为中道。但是,阿罗汉仍然未知、未证、未领受涅槃本际第八识如来藏,所以不能发起般若智慧,当然就无法入于中道实相之中。世尊为了度化阿罗汉们回小向大,继续进修佛菩提道,早已预埋伏笔于四阿含之中,以待后时缘熟而说胜妙之成佛法道。
第三时是般若时。世尊以二十二年的时间宣说《大般若经》六百卷及《小品般若》等,又精要的说《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所有般若经的精华则汇归于大众所熟知的《心经》。这个阶段所说的般若中道实相,乃是说人人皆具有之真实自心,具有中道性,是一切法界之根源;亲证者能渐渐了知法界实相,世出世间的般若智慧就能渐渐的出生,能够了知有余涅槃、无余涅槃,也能证知不共二乘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后时也能知佛地无住处涅槃,而求未来际时也能亲证之。般若时期,世尊开示别教、圆教及通教法门,将一切法皆摄归大乘法,都属于般若慧所含摄。世尊其实早已在初转法轮四阿含当中,隐覆密意而说般若,只是二乘人无法了知而已。
接下来,我们继续说明第四时方等时。诸大阿罗汉回心大乘证得般若以后,进一步想要求得佛地正遍知觉的大菩提果,世尊因此而三转法轮,宣说唯识五位、十地行果,演述菩萨法无我智,令阿罗汉们可以修学一切种智而住无生法忍地,地地增上乃至到达佛地之四智圆明;这就是《楞伽经》、《解深密经》、《如来藏经》 、《胜鬘经》、《无上依经》、《大乘同性经》等方广经典所说之唯识学,宣示藏、通、别、圆四教。而三转法轮唯识经经旨,世尊也是在四阿含中隐覆密意而说,有些部分则是显说,并非未曾说之。换句话说,从初转法轮到三转法轮诸经,由浅至深,前后贯串,一气同声,没有丝毫牴触矛盾之处,只是越说越了义,越说越究竟胜妙罢了。
第五时是法华及涅槃时。世尊在最后八年之二处三会说《法华经》,阐述圆教之理,畅演唯一佛乘正义,会五时三教为一佛乘;并在最后一昼夜,申述真如与佛性非一非异之理,令知佛地断尽变易生死及眼见佛性之常乐我净正理,成大涅槃,具足四种圆寂。如是五时三教,以《法华经》收圆总成,故名为终教。始自凡夫位乃至佛地所应修证之解脱果及大菩提果,其知见、行门、修法、证境,皆已具足演述,化缘已满,由是世尊遂取灭度,示现涅槃,转依四种圆寂及四智圆明境界,常依无住处涅槃利乐有情,尽未来际永不止息。
各位菩萨,从以上所说五时三教及其中代表性经典的大略内涵,我们就知道,不管是华严时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或阿含时的阿含四部,般若时的大小般若经,方等时的大乘唯识诸经,乃至法华及涅槃经,都是世尊为了教导众生能够解脱生死乃至成佛的法道。所以说,如果有菩萨真的能够读懂这五时中佛所说的一切经典,那他一定是一位有修有证的大菩萨,值得我们随喜赞叹与追随修学呢!大部分的学佛人仅能或多分或少分的理解经典的表面意思,如果想要真正理解,则必须是二乘见道或大乘见道之后,在善知识的摄受教导下,深入的思惟观行,才能渐入如来般若智海之中。
基本上,经典主要是以显示佛法真实义为首要,而不是如同世俗文学,总是以抽象意境、辞藻文采的堆砌以为究竟。譬如近代胡适之先生在他的《白话文学史》中说:「《法华经》虽不是小说,却是一部富于文学趣味的书。其中几个寓言,可算是世界文学中最美的寓言,在中国文学上也曾发生不小影响。」
然而,《法华经》中所说仅是寓言故事吗?其实不然。 《法华经》中所显示的是诸佛的种种不可思议自证圣智境界,由于凡夫众生无法想像如是诸佛境界,因此就以自意曲解为神话故事、寓言故事或者是文学创作。数百年来如是误解《法华经》者所在多数,这都是由于对佛法的真实道理无所了知的缘故。
胡先生也十分推崇《维摩诘经》,说:《维摩诘经》是半小说半戏剧的作品,译出之后,在文学与美术界的影响最大。然而,《维摩诘经》真的是如胡先生所认为的,是半小说半戏剧的作品吗?事实上,《维摩诘经》是佛门的照妖镜,一切错悟之师都不敢援引此经来印证自己之所悟,因为整部经都是在阐述大乘法中菩萨所证的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这个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也是阿罗汉和辟支佛所无法想像,所以才叫作不可思议。而维摩诘菩萨是等觉大士,和文殊、普贤菩萨一样,都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不是六识论者所主张的都是后人在大乘经中所虚构出来的人物。玄奘菩萨在《大唐西域记》中曾经记载,当年到天竺学法的时候,还曾经去游历过维摩诘大士的故居,并且礼拜过维摩诘大士的舍利塔呢!由此可见,许多文人雅士乃至一般众生,对于自己所无法相信和理解的经典义理,总是将其说之为小说、戏剧乃至文学创作,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胡先生也将《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也就是别教菩萨五十二阶位的修道历程,说为「过了一城又一城,见了一大师又一大师,遂敷演成一部长篇小说。」这样的说法于佛法真实义而言,实在是差之远矣!
以上所举述的例子,相信绝对不是特例,而是普遍存在的事实,连近代中国白话文学运动的开山鼻祖之一的胡适之先生,对佛教典籍误会尚且如此严重,更遑论一般的读者了!对一般众生而言,佛法浩瀚无有边际,佛教义理又极深邃难以理解,唯有以世俗文学的角度,解读成一般的文学作品,尚可一探究竟,否则就会陷入完全不得其门而入的窘境之中了。
又譬如近代北投极为著名的大禅师,也曾感叹的说:「如果读到大小乘诸家的论典,那就真的要使你大伤脑筋了,特别是那些大小有宗的论著,那些陌生的名词,那些精密的 结构,那些深邃的思想,若非有了相当高的佛学素养,看了便仿佛是在看天书呢;纵然是学佛数十年的老佛教徒,如果不曾有过哲学思考及科学方法的训练,也只能望书兴叹而已了。」但是,在这里我们要说一句老实话,即使受过严格的哲学思考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如果没有亲证实相心如来藏的话,仍然是只能望书兴叹,保证同样是不得其门而入呢。
综合以上所说,我们可以知道,其实如果因缘好,有机会可以亲近真正的善知识,并且能够追随修学,就可以从最基本的佛法知见开始学起,如是循序渐进,就能渐渐了知佛法的两个主要道,就能渐次的读懂佛教的典籍,乃至得以次第通达成佛之道所有的内涵。所以,能否读懂佛教典籍,关键在于自己有没有那个福徳和因缘而已。
各位菩萨,欢迎您加入正觉同修会的各项共修活动,不仅可以使您了解生命的实相,也可以使佛教典籍从此变成易懂易读呢!
今天我们就说到这里。非常谢谢您的收看!祝福您!
阿弥陀佛!
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7/65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3-01-29 21:34:46 |
|
|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正覺教團的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單元,內容主要是針對,一般尚未學佛的知識分子以及初機學佛人希望瞭解的佛教基本常識,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疑難雜症,希望透過佛法的角度,知道應當如何來看待這些問題。我們特別為您蒐集許多大眾亟欲瞭解和探究的題目,由本會多位親教師在節目中為您一一解答,並且為大家講述這其中真實的道理,希望能為普羅大眾種下學習正法的因緣,歡迎您繼續收看。
今天我們所要探討的題目是:佛教的典籍真的是難懂難讀的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來瞭解:佛教的典籍包含有哪些呢?而這些不同的典籍分別在說些什麼?佛子們對於浩如煙海的佛教典籍應該從何入手呢?最後就會知道這些典籍真的是難懂難讀的嗎?在回答這些環環相扣的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略說一下 釋迦世尊一生的行誼,讓大家對佛教教主 釋迦牟尼佛有一個基本的認識。
世尊姓喬答摩,名悉達多,西元前六世紀左右生於北印度,父親是淨飯王,是釋迦國的君主,母后叫作摩耶夫人。世尊誕生七天以後,母親摩耶夫人就因病去 世了,改由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夫人撫養長大成人。世尊從小拜婆羅門跋陀羅尼為師,學習四吠陀、五因明等學問,少年時開始學習文學、算術、兵法、武器等多種知 識和技能,很快都能融會貫通。世尊在十七歲的時候,與天臂城善覺王的女兒耶輸陀羅結婚,爾後生有一子羅睺羅。世尊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因此經常在閻浮 樹下沈思,但都無法獲得離苦之道。二十九歲那一年,一個月圓的晚上,世尊毅然捨棄了王位,悄然離開妻子和家庭,偷偷帶著侍從車匿,騎上白馬離開了王宮,出 家作沙門,去追尋人生的真正解脫之道。
祂首先來到了苦行林,拜訪修苦行的婆羅門,學習修苦行的方法;再南下摩竭陀國,拜訪阿羅藍仙人和鬱陀仙人,學習禪定;經過六年苦行,形體瘦弱,才體悟到修苦行並不是解脫之道,於是放棄了苦行,前往伽耶山附近的尼連禪河畔,獨自在菩提樹下思惟解脫之道。由於接受了牧羊女乳糜的供養,導致五位侍臣誤會 世尊已經退轉了道心,因此不告而別。世尊後來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天,戰勝了天魔的威脅與誘惑,夜睹明星而悟道,證得揭示諸法實相的無上正等正覺而成為佛陀。佛陀悟道以後,前往鹿野苑度化五比丘,宣說四聖諦,這就稱為初轉法輪,為 世尊的四十九年弘化生涯拉開了序幕;此時佛、法、僧三寶正式完備出現於世間。
世尊一生弘護正法的歷程,約略可以分為五時三教。所謂五時,就是指華嚴時、阿含時、般若時、方等時以及法華涅槃時。而三教則是指,初時四諦法輪的小乘教,說二乘法;二時方等般若法輪大乘教,說如來藏空性之總相與別相;三時解深密經唯識教,說如來藏空性之別相一切種智。這三時三教之前為華嚴時,之後為法華時,總稱為五時三教。接下來,我們就來略說這五時。
首先是華嚴時。世尊在菩提伽耶道場樹下,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以後,在二十一天之中,對諸大菩薩眾及人間根器成熟之眾生,宣講圓教及別教法門,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內容主要是以別教菩薩及諸佛的自證聖智境界為主。《華嚴經》的妙旨乃是五時三教之第一時,也是始教;為了後時之三乘教法能夠方便敷演,世尊在菩提場及諸天,以二十一天的時間說佛的蓮華莊嚴;始自十信凡夫位,終至究竟佛地之修證;內自心地無量三昧,外至十方佛土世界,小而無內,外而無際,森羅萬象,靡所不包,故名大方廣;萬德莊嚴,具諸菩薩行,果德圓滿,如眾色蓮華,悉皆具足,所以名為華嚴。
《華嚴經》乃是具足宣說如來藏之因地與果地,兼攝三乘解脫果,顯示藏識法界之無盡緣起,以及菩薩五十二階位之修證,宣示果地究竟成佛之佛菩提果圓滿功德,三身應化,四土圓成;所以說《華嚴經》具足顯示了成佛之道,是佛教中一切行者所應當知解及修證者。
第二時是阿含時。世尊於二十一日宣說華嚴之後,到鹿野苑度五比丘;從這時候開始,以十二年的時間,說三藏教四阿含諸經。所謂的三藏教,以四阿含為經 藏,以毘尼為律藏,以阿毘曇為論藏,名為三藏教;而四阿含則是指,《長阿含》、《中阿含》、《增壹阿含》和《雜阿含》。這四阿含已經總述了三乘佛法。 《長阿含》以四諦、八正、十二因緣法等二乘法為主,兼破六十二種外道見。《中阿含》與《長阿含》所說大致相同,這兩大經也兼說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 檀,其中隱含著第一義悉檀,但由於隱覆難知,所以一般未具法眼者則無法了知。《雜阿含》則多述及第一義諦,雖然偏說二乘菩提,但於其中仍然處處隱覆密意,說有如來藏涅槃本際中道心,也在十二因緣中說有緣於五陰之識存在。《增壹阿含》則開顯大乘菩薩道之如來藏法門。
四阿含諸經為佛教之 根本,也是 世尊在初轉法輪時期所說,攝屬於五時三教之聲聞教;所說法義雖然是為了方便接引畏懼生死之聲聞種性眾生,但卻已處處隱覆密意而說大乘唯識、般若;但由於般 若及唯識之意涵極為隱密,不容易為人所知、所觸,又因為二乘學人多急於了生脫死求證解脫,所以往往會忽略了其中所隱含的密意。一直到成就了俱解脫果,自知 不受後有之後,於解脫道之梵行已立、所作已辦,在未捨壽前便會獨自思惟:阿羅漢入滅以後,是有、是無,是有無、是非有無?由於這樣思惟的緣故,就知道有涅槃本際不滅,離我,離人,離受想行,寂然無想,非三界有,亦非斷滅無,因此而說為中道。但是,阿羅漢仍然未知、未證、未領受涅槃本際第八識如來藏,所以不能發起般若智慧,當然就無法入於中道實相之中。世尊為了度化阿羅漢們迴小向大,繼續進修佛菩提道,早已預埋伏筆於四阿含之中,以待後時緣熟而說勝妙之成佛法道。
第三時是般若時。世尊以二十二年的時間宣說《大般若經》六百卷及《小品般若》等,又精要的說《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所有般若經的精華則匯歸於大眾所熟知的《心經》。這個階段所說的般若中道實相,乃是說人人皆具有之真實自心,具有中道性,是一切法界之根源;親證者能漸漸了知法界實相,世出世間的般若智慧就能漸漸的出生,能夠了知有餘涅槃、無餘涅槃,也能證知不共二乘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後時也能知佛地無住處涅槃,而求未來際時也能親證之。般若時期,世尊開示別教、圓教及通教法門,將一切法皆攝歸大乘法,都屬於般若慧所含攝。世尊其實早已在初轉法輪四阿含當中,隱覆密意而說般若,只是二乘人無法了知而已。
接下來,我們繼續說明第四時方等時。諸大阿羅漢迴心大乘證得般若以後,進一步想要求得佛地正遍知覺的大菩提果,世尊因此而三轉法輪,宣說唯識五位、十地行果,演述菩薩法無我智,令阿羅漢們可以修學一切種智而住無生法忍地,地地增上乃至到達佛地之四智圓明;這就是《楞伽經》、《解深密經》、《如來藏經》、 《勝鬘經》、《無上依經》、《大乘同性經》等方廣經典所說之唯識學,宣示藏、通、別、圓四教。而三轉法輪唯識經經旨,世尊也是在四阿含中隱覆密意而說,有 些部分則是顯說,並非未曾說之。換句話說,從初轉法輪到三轉法輪諸經,由溨辽睿搬嶝灤粴馔暎瑳]有絲毫牴觸矛盾之處,只是越說越了義,越說越究竟 勝妙罷了。
第五時是法華及涅槃時。世尊在最後八年之二處三會說《法華經》,闡述圓教之理,暢演唯一佛乘正義,會五時三教為一佛乘;並在最後一晝夜,申述真如與佛性非一非異之理,令知佛地斷盡變易生死及眼見佛性之常樂我淨正理,成大涅槃,具足四種圓寂。如是五時三教,以《法華經》收圓總成,故名為終教。始自凡夫位乃至佛地所應修證之解脫果及大菩提果,其知見、行門、修法、證境,皆已具足演述,化緣已滿,由是 世尊遂取滅度,示現涅槃,轉依四種圓寂及四智圓明境界,常依無住處涅槃利樂有情,盡未來際永不止息。
各位菩薩,從以上所說五時三教及其中代表性經典的大略內涵,我們就知道,不管是華嚴時的《大方廣佛華嚴經》,或阿含時的阿含四部,般若時的大小般若經,方等時的大乘唯識諸經,乃至法華及涅槃經,都是 世尊為了教導眾生能夠解脫生死乃至成佛的法道。所以說,如果有菩薩真的能夠讀懂這五時中 佛所說的一切經典,那他一定是一位有修有證的大菩薩,值得我們隨喜讚歎與追隨修學呢!大部分的學佛人僅能或多分或少分的理解經典的表面意思,如果想要真正理解,則必須是二乘見道或大乘見道之後,在善知識的攝受教導下,深入的思惟觀行,才能漸入如來般若智海之中。
基本上,經典主要是以顯示佛法真實義為首要,而不是如同世俗文學,總是以抽象意境、辭藻文采的堆砌以為究竟。譬如近代胡適之先生在他的《白話文學史》中說:「《法華經》雖不是小說,卻是一部富於文學趣味的書。其中幾個寓言,可算是世界文學中最美的寓言,在中國文學上也曾發生不小影響。」
然而,《法華經》中所說僅是寓言故事嗎?其實不然。《法華經》中所顯示的是諸佛的種種不可思議自證聖智境界,由於凡夫眾生無法想像如是諸佛境界,因此就以自意曲解為神話故事、寓言故事或者是文學創作。數百年來如是誤解《法華經》者所在多數,這都是由於對佛法的真實道理無所了知的緣故。
胡先生也十分推崇《維摩詰經》,說:《維摩詰經》是半小說半戲劇的作品,譯出之後,在文學與美術界的影響最大。然而,《維摩詰經》真的是如胡先生所 認為的,是半小說半戲劇的作品嗎?事實上,《維摩詰經》是佛門的照妖鏡,一切錯悟之師都不敢援引此經來印證自己之所悟,因為整部經都是在闡述大乘法中菩薩所證的不可思議解脫境界,這個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也是阿羅漢和辟支佛所無法想像,所以才叫作不可思議。而 維摩詰菩薩是等覺大士,和 文殊、普賢菩薩一樣,都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不是六識論者所主張的都是後人在大乘經中所虛構出來的人物。玄奘菩薩在《大唐西域記》中曾經記載,當年到天竺學法的時候,還曾經去遊歷過 維摩詰大士的故居,並且禮拜過 維摩詰大士的舍利塔呢!由此可見,許多文人雅士乃至一般眾生,對於自己所無法相信和理解的經典義理,總是將其說之為小說、戲劇乃至文學創作,也就不足為奇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胡先生也將《華嚴經》〈入法界品〉中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也就是別教菩薩五十二階位的修道歷程,說為「過了一城又一城,見了一大師又一大師,遂敷演成一部長篇小說。」這樣的說法於佛法真實義而言,實在是差之遠矣!
以上所舉述的例子,相信絕對不是特例,而是普遍存在的事實,連近代中國白話文學邉拥拈_山鼻祖之一的胡適之先生,對佛教典籍誤會尚且如此嚴重,更遑論一般的讀者了!對一般眾生而言,佛法浩瀚無有邊際,佛教義理又極深邃難以理解,唯有以世俗文學的角度,解讀成一般的文學作品,尚可一探究竟,否則就會陷入完全不得其門而入的窘境之中了。
又譬如近代北投極為著名的大禪師,也曾感嘆的說:「如果讀到大小乘諸家的論典,那就真的要使你大傷腦筋了,特別是那些大小有宗的論著,那些陌生的名詞,那些精密的結構,那些深邃的思想,若非有了相當高的佛學素養,看了便彷彿是在看天書呢;縱然是學佛數十年的老佛教徒,如果不曾有過哲學思考及科學方法的訓練,也只能望書興嘆而已了。」但是,在這裏我們要說一句老實話,即使受過嚴格的哲學思考和科學方法的訓練,如果沒有親證實相心如來藏的話,仍然是只能望書興嘆,保證同樣是不得其門而入呢。
綜合以上所說,我們可以知道,其實如果因緣好,有機會可以親近真正的善知識,並且能夠追隨修學,就可以從最基本的佛法知見開始學起,如是循序漸進,就能漸漸了知佛法的兩個主要道,就能漸次的讀懂佛教的典籍,乃至得以次第通達成佛之道所有的內涵。所以,能否讀懂佛教典籍,關鍵在於自己有沒有那個福徳和因緣而已。 各位菩薩,歡迎您加入正覺同修會的各項共修活動,不僅可以使您瞭解生命的實相,也可以使佛教典籍從此變成易懂易讀呢!
今天我們就說到這裏。非常謝謝您的收看!祝福您! 阿彌陀佛!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