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菩提之路 |
|
希望您能領略並感悟到佛法的解脫智慧和般若智慧。讓您的思想得到啟迪,讓您的人生常樂我淨。 |
|
|
|
|
|
|
|
|
|
|
|
|
|
文章評論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時間:2014-01-18 06:52:47 |
|
|
[簡體文稿]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菩薩應如何教化弟子的單元,前面我們已經為大家解說過:出家實義菩薩如何教化出家弟子。接下來我們要為大家解說的是:出家實義菩薩應如何教化在家弟子。因為出家菩薩他可以攝取兩種弟子,一種是在家弟子,一種是出家弟子。前面佛陀已經為我們開示過如何教化出家弟子,對於在家弟子又如何教化呢?
經文中這麼說,《優婆塞戒經》:「善男子!出家菩薩若有在家弟子,亦當先教不放逸法;不放逸者即是法行:供養父母、諸師、和上、耆舊有德,施於安樂;至心受戒,不妄毀犯;受寄不抵,見恚能忍,惡口惡語及無義語,終不為之;憐愍眾生,於諸國王、長者、大臣恒生恭敬怖畏之心;能自調伏妻、子、眷屬,分別怨親;不輕眾生,除去憍慢,不親惡友;節食除貪,少欲知足;斗諍之處,身不往中;乃至戲笑,不說惡語,是則名為不放逸法。」
這一段經文佛陀說:要先教在家弟子眾不放逸法。為何要先教不放逸法呢?佛陀說:出家之實義菩薩對於在家弟子,要先教導不放逸法,說不放逸就是法行。因為在家的佛弟子,他必須處於世俗五欲的煩惱中,必須維繫着眷屬關係以及人際關係,必須在世間經營事業,攝取福報以供給生活所需,被種種不能免除的煩惱境界以及惡因緣所纏繞着,難免會放逸、懈怠,同時因為這些境界而與這個煩惱相應,所以會有許多的因緣連續不斷,若要修學佛法就不容易成就。因此佛陀特地交代,出家實義菩薩首先要教導在家佛弟子不放逸法,說不放逸法就是法行,這個意涵指的是什麼?就好像說大地,它能夠長養百種穀物,一切草木、一切種子因有大地而生、而增廣,這是在現象界我們所看到的;一切善法也是因為不放逸法而生、而增長、而增廣,因為不放逸法,才能增廣一切善法。所以佛陀說不放逸法,不放逸本身是善法的生處,倘若能修不放逸法,善根就不滅、不失,能得現世利以及後世利。
對於這個不放逸法的意涵,我們再舉一下經文,在《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裡面,有這樣一段開示:「若人信解不放逸法,即能隨順諸精進事。以精進不放逸故,是人乃能積集修作淨信功德。由修淨信及不放逸精進法故,即能修作正念正知。以正念正知故,即於一切菩提分法而不壞失,若具淨信不放逸精進正念正知者,即能勤修深固之法。」
這一段經文告訴我們說,倘若有人能夠信受、了解不放逸法,能夠隨順一切在佛菩道上應該精進的事項,譬如說在信位的菩薩,應該要對於三寶要尊重、恭敬、供養,要來勤於修集,不能放逸、不能懈怠,就以這樣的了解,對三寶有這樣的勝解,生起恭敬心,生起恭敬心就歡喜去供養;能夠這樣的隨順於這個精進的事情,應該要歡喜地去供養,應該要去禮拜,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就能夠積極地修作淨信功德。也就是說,因為對於不放逸法能夠信受、能夠了解,以後他就能隨順;這些精進的事情該怎麼作,能夠長養自己的善根,就能夠隨順。反之不能信受,不能了解這個不放逸法,他就不能隨順,不能隨順這應該精進所作的事情。所以因為能夠信解、能夠隨順以後,就能夠精進地去修作淨信功德。所謂的淨信功德,就是剛剛所說的,對三寶尊重、恭敬、供養,乃至承事或者說是親近善知識。由於修淨信功德,以及不放逸精進法的緣故,由於剛剛所說的能夠勤於對三寶的尊重、恭敬、供養,當然就能夠有機會親近真實善知識,來聽聞、領受、思惟,甚至於說如說而行善知識所教導的佛法的法要、佛法內容,以及說佛法它不同於世間法,佛法不同於一般的純粹的解脫法,佛法不同於外道法。
從這個善知識的解說裡面,對於佛法法要能夠生起正念,同時能夠建立正知正見。因為有了正知正見,意思就是說,知道佛道它是含攝了解脫道,成佛祂必定是要有阿羅漢的果德——能夠實證解脫,可是阿羅漢本身只是解脫於三界生死,他沒有成佛,成佛才是究竟的,才是能夠利益更多人,才是有意義的。成佛的法要需要經歷的過程,應該修的這些智慧內容、應該要修集的福德、應該要攝取的眾生、應該要引度的眾生、應該要去成就的一些種種的菩提分法,以及說,自己應該要一世一世地到人間來怎麼樣行菩薩道,都能夠建立正知正見。因為有正念以及正知正見的緣故,所以對於六度的修學,以及三十七道品這些菩提分法,他都能夠心得決定,而不會去壞失掉。如果心得決定的話,就因為不放逸的關係,因為能夠信受了解的關係,所以能夠隨順而精進去修六度。
然後修學六度的過程裡面,透過布施的修集福德,去除貪慳的煩惱;透過菩薩戒的受學,來去除自己的這些惡習;透過忍辱的修學,讓自己能夠降伏貪瞋,能夠發起慈憫心;透過精進的修學,以及靜慮大乘止觀的修學,乃至般若的薰習,然後能夠對於三十七道品也能夠依循。這樣子的情況之下,具備了淨信、不放逸、精進、正念、正知,就能夠精勤的修學深固之法。所謂深固之法,指的就是什深堅固之法,甚深堅固之法指的就是法界實相心——如來藏。親證法界實相心——如來藏為什麼是堅固之法呢?因為如來藏是金剛不壞之心,依止於這金剛不壞之心,能夠一世一世地在菩薩道業上面修學,而能夠讓自己智慧一世一世地增進,能夠讓福德的修集一世一世地增長,因為有金剛不壞之心——如來藏,能夠執持這些修集的福德以及智慧;而且甚深的般若的法指的就是—它不同於世間一切現象界的法,它是二乘聲聞人所不能了知的,實證解脫果的二乘聲聞人,也是不能了知所謂的般若的內涵—涅槃本際的內涵,他都不能了解,所以稱為什深堅固之法。
所以根據前面這樣子的具備清淨信不放逸,精進地修學六度以及三十七道品,具備了正念、正知、正見,他一定有因緣能夠成熟他的福德資糧、智慧資糧,能夠實證實相心—金剛心如來藏。所以佛陀說「即能勤修深固之法」,所以佛陀才說,不放逸法就是法行。由於能夠信受、了解不放逸法,所以就能夠進而長養了信根、精進根、念根以及定根、慧根,這善根具足了以後,當然就能夠在佛法上實證。對於不放逸法就是法行的內容,我們了解以後,對於《優婆塞戒經》裡面,佛陀說實義菩薩,要怎麼樣來教導在家菩薩這些不放逸法的內容,我們就一項一項地來為大家解說。
首先在經文中佛陀說要「供養父母、諸師、和上,耆舊有德,施於安樂。」對於這一個內容就是在家菩薩要修習布施,也就是說,對於在家菩薩而言,有恩於自己的父母、諸師、和上、耆舊有德,應當在生活中能夠給予尊重、恭敬、供養、承事其所需,也就是要知恩報恩。因為在報恩的過程裡面,在恭敬、供養、承事過程裡面,它就是布施;也就是布施本身並不是一般人所說的施捨。而就是對於自己有恩的父母、師長等等所作的供養,也是在屬於報恩田裡面。布施就是植福,就是培植福德。培植福德的這個福田,有分報恩田、功德田以及貧窮田。當然於有恩於我們的佛陀以及師長、父母等等,就是報恩田。所以對於報恩田的對象所作的供養,也就是布施;對於有恩於自己的父母、諸師、和上、耆舊有德,在生活中給與尊重、恭敬、供養、承事所需,讓這些有恩於我們的能夠得安樂;所以知恩報恩,本來就是菩薩的心性根本;如果說不能知恩報恩,那肯定不是菩薩心性,那他離菩薩心性還很遙遠,所以知恩報恩是菩薩心性的根本,是菩薩要行菩薩行的基礎。於報恩田做所必須做的布施,就是不放逸,所以佛陀才說,對於出家實義菩薩要教導在家弟子,第一個就說到要「供養父母、諸師、和上、耆舊有德,施於安樂。」
第二項佛陀又說:「至心受戒,不妄毀犯,受寄不抵。」這裡就是對於在戒行上的學習,出家實義菩薩怎麼來教導在家弟子呢?教導在家弟子受學菩薩戒,能夠知道戒的意義以及戒的精神,而至心受戒不輕易毀犯,因為菩薩戒本身是積極的,不是消極的。不是像二乘的聲聞戒,它是消極的,要去斷煩惱,要讓自己不去跟眾生攀緣,不去跟眾生結緣,讓自己在五欲六塵上斷除這些接觸;可是菩薩戒卻是要讓菩薩們與眾生能夠相處,能夠入於世間,能夠攝受有情、攝受眷屬,在攝受有情、攝受眷屬中,能夠積極的以菩薩戒的精神怎樣來行菩薩行,來長養自己應該有的菩薩律儀。所以菩薩戒有菩薩戒的意義以及它的精神,要來至心受戒而不輕易來毀犯,因為輕易毀犯菩薩戒,就是毀犯佛語,對於佛陀教導不尊重;不尊重以後,譬如說在家菩薩不應該邪淫,不應該於自己眷屬之外去邪淫,對於這一點,沒有辦法領受佛陀的教導,不能夠領受這裡面過失在哪裡,然後輕易地毀犯,輕易地去犯邪淫的過失,這個叫作不至心受戒而輕易地毀犯。
但是出家的實義菩薩,應該教導弟子要至心受戒不妄毀犯。也就是說,受菩薩戒的時候以至誠心,以自己的這個意樂,自己願意來學菩薩,自己願意來學菩薩行,自己願意來學菩薩的律儀,自己願意成為菩薩而來受菩薩戒;而不是只是隨着大眾的這個、等於說大家的這個意思,而去受菩薩戒,也不是為了一個名稱,而受菩薩戒。所以才說要至心受戒,不妄毀犯,如果能夠這樣的話,就不會輕易的毀犯佛語,輕易的去毀犯重戒。當然菩薩戒裡面有重戒與輕戒,重戒的部分就是說,千萬不能隨便的去毀犯它,輕戒的部分就是變成說,在律儀上讓自己能夠小心,應該做的就要去做,不應該做的要讓自己能夠避免;毀犯了輕垢戒的話,它是可以懺悔而不會有大過失,這個是菩薩戒,在教導菩薩行的一個指引。
所以在後面所謂的受寄不抵,也是指在戒行中的一項譬喻,就是說如果有人曾經虧欠於自己,有一些債務或者欠錢,倘若說那個人剛好是有受託寄存的財物,不能因為說曾經虧欠,而將財物自行抵用不還。我們在戒行上要謹慎行事,因為凡夫所認為可行的,菩薩不能隨順於凡夫心態的貪瞋嫉妒等煩惱而去做,必須從戒的受學中,明了因果上的差異,以能夠成就沒有惱害眾生的福德,以利於累積佛菩提道所需要的資糧。因為別人受寄的財物的所有權它是歸屬於當事者,雖然說當事者有欠於自己,可是這是兩回事;所以從財物本身的這個歸屬,以及從所謂欠債這個部分要還來說,我們都要看待說,還得他自己來還,而不是我們自己從他所寄的財物中來扣抵,認為說是你欠我的,我就把你的這個財物扣抵掉,因為這是一般世俗人的心態。可是學了菩薩戒以後,就應該要謹慎於這些,所謂的歸屬以及說這樣的財物,是否是我們應該要得的。
第三項「見恚能忍」,這個是很重要的一項不放逸行。出家的實義菩薩要教導在家弟子修學忍辱,以免因為瞋恚的煩惱因緣,而與眾生結下怨結。因為在家弟子在世俗中,與眷屬或是其他的眾生經常互動,如果說不能忍於在互動中的違逆境界而起瞋的話,就容易與眾生結下怨結。瞋恚會使得菩薩不能自利,也不能利他。因為瞋恨心一直對境界中現行,就讓自己的煩惱不斷的增長,煩惱不斷的增長,身心就是比較熱惱不能輕安,這個是對自己沒有利的;對於眾生因為瞋恚,而會與對方結下怨結,與對方結下怨結是惱害對方,損惱對方就不是在利益對方。所以瞋恚這個部分,一定要用忍辱來修學,然後來對治,這是菩薩所必須調伏的最大煩惱,所以佛陀才說:見恚能忍,這樣子對於在家弟子而言,要能夠修學才是不放逸行。
第四項「惡口惡語及無義語,終不為之。」實義菩薩要教導在家弟子,修學愛語、柔軟語,同時也要學習不惡口、惡語,也不說調戲無意義的話,以便莊嚴口業。因為這個口業很隨便的在語言上面去現行,當然這個部分,跟習氣煩惱有關;可是因為既然是修學菩薩道的在家弟子,要讓在家的弟子眾知道,菩薩的口業是能夠影響他人的,你要去利益他人,要讓他人能夠對菩薩生起於法的恭敬心,那麼口業是很重要的;所以應該要以愛語、柔軟語來調柔自己;對於惡口惡語,也就是會損惱對方、損惱眾生。所以對於惡口惡語,佛陀教導出家實義菩薩說,要教導在家的弟子,不能惡口惡語。以及對於無義語的意思,就是對於這種戲論——調戲無意義的話,因為菩薩如果說多了,那麼等於長養自己的口業上的一些放逸與懈怠。將來如果說,這樣的一個在家弟子菩薩眾,如果他要去接引其他人,可是口業上很輕率隨便,他要去接引其他人修學佛法的時候,就不能讓他人對於他所說的內容生起信心,不能生起這種所謂的信受的這個心意。所以對於菩薩而言,口業很重要,因為要去跟眾生互動,要去攝受他人,都是透過口業來表達;所以對於在家弟子眾,「惡口惡語及無義語,終不為之」,這個部分也是屬於不放逸行之一,它的重要性就在這裡。
第五點就是要「憐愍眾生」,就是說出家的實義菩薩,一定要教導在家菩薩眾,要長養慈悲心,不食眾生肉。也就是對於這個大乘法而言,對於眾生應該要知道說,眾生皆有如來藏。一方面不長養自己的口欲上的貪愛,一方面要知道說,眾生是因為造作惡業,才輪轉到畜生道去受報,應該對這個畜生有情長養這個慈悲心,長養慈悲心,不應該隨順於世俗的口欲,而食眾生肉。所以應該要以慈悲心為基礎,來看待一切眾生。
第六項「於諸國王、長者、大臣,恒生恭敬怖畏之心。」這個部分為什麼說也是屬於在家弟子眾的不放逸行呢?因為在家弟子在世間生活中,難免就是要跟所居住的地區的這些領導者,或是長者、大臣,會有一些生活中的互動。在家菩薩應該要調柔身業,於應當恭敬的長者處,要修恭敬的身業。除了 前面的惡口、惡語的口業要修以外,身業也是要修。因為對於菩薩而言,身口意業都是應該要往善的方向去修學的,所以應該要恭敬的長者,就要修學恭敬的身業;於有權勢的國王與大臣、應該要遵守的法律,應該生起怖畏,不可以輕易的忤逆,以來防護修道的道器以及資財。不能認為說已經修學佛法,一切都是不必去追求,也不必重視,對於世間的法律,也不去重視、也不生怖畏;如果說不小心就去忤逆、去犯了法律,就會有可能去傷害到自己的道器,以及說對於自己的資財就會受損。所以第六項說「於諸國王、長者、大臣,恒生恭敬怖畏之心」,也是在家弟子眾應該要有的不放逸行之一。
今天我們就說到這裡了。 阿彌陀佛!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時間:2013-12-24 16:16:08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