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菩提之路 |
|
希望您能领略并感悟到佛法的解脱智慧和般若智慧。让您的思想得到启迪,让您的人生常乐我净。 |
|
|
|
|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3-05-28 18:33:34 |
|
|
[简体文稿]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的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单元,内容主要是针对,一般尚未学佛的知识分子以及初机学佛人希望了解的佛教基本常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疑难杂症,希望透过佛法的角度,知道应当如何来看待这些问题。我们特别为您搜集许多社会大众亟欲了解和探究的题目,由本会多位亲教师在节目中为您一一解答,并且为大家讲述这其中的真实道理,希望能为普罗大众种下学习正法的因缘,欢迎您继续收看。
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题目是:佛教中的四悉檀是什么呢?
在探讨这个题目之前,我们先来说一说,一个人如果想要开始学佛,成为佛弟子,应该从何入手呢?那就是应该要先归依三宝,然后才能成为正式的佛弟子。三归依的仪式很简单,要件是应该要在寺院中,佛像前,由佛教的比丘或比丘尼见证,并且传授三归依,也就是归依佛、归依佛所说法、归依住持佛法之贤圣僧和凡夫僧团;并且发起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归依完成以后,就成为佛法僧三宝弟子,这是成为佛弟子的首要工作。
在归依三宝之前,还应该要先了解:什么是三宝呢?三宝有什么功德呢?所谓三宝,就是说法宝、佛宝和僧宝。在《莲宗宝鉴》中有一首偈,具足说明了三宝的功德,偈中说:「十方薄伽梵,圆满修多罗,大乘菩萨僧,功德难思议。」所谓「薄伽梵」就是指佛,不光是娑婆世界有释迦世尊,也不光是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在十方无尽虚空的无量世界中,有无量诸佛,这都称为佛。 「修多罗」则是指佛法,也就是佛所说的法,有修有证的菩萨,或有修有证的声闻、缘觉所说的法,都叫作佛法。所谓「初中后善,甚深了义」,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四悉檀——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和第一义悉檀。这四种悉檀包括世间、出世间一切法,所以说是圆满修多罗。也就是说,从世间法一直到出世间究竟解脱的法,都圆满的包括在佛法之中。
《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对于如何是四悉檀,有这样的开示:【复次,佛欲说第一义悉檀相故,说是《般若波罗蜜经》。有四种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为人悉檀,三者、对治悉檀,四者、第一义悉檀。四悉檀中,一切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藏,皆是实,无相违背。佛法中,有以世界悉檀故实,有以各各为人悉檀故实,有以对治悉檀故实,有以第一义悉檀故实。 】(《大智度论》卷一)
龙树菩萨说,世尊为了宣演第一义悉檀的法相,所以为众生演说《般若波罗蜜经》,四悉檀包括了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和第一义悉檀。这四种悉檀函盖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都是真实不虚;而这四悉檀总摄为第一义悉檀,都是《般若波罗蜜经》所含摄。
接下来,我们就从世界悉檀来开始为大家说明,三界世间之成住坏空和五阴之生住异灭。所谓三界又名世间,三界包括了欲界六天和人间,色界十八天,以及无色界四天,总称为三界。欲界及色界名为器世间,是由粗硬的物质到微细的物质所形成的世间,是有形色的,可以接触到的,所以称为器世间;而无色界四天没有物质,纯是精神世界,由于还没有离开轮回,不具备出世间智慧,所以名为世间;合此欲界、色界、无色界,总名为世间。此外,有情之身心也称为世间,这个世间含摄了四圣六凡等十个法界。
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以及这个太阳系所属的银河系,都是由粗糙的物质所形成的世间。这个世间之上有欲界六天,第一天是四天王天,分由东西南北四大天王所管辖。第二天是忉利天,也就是道教的玉皇大帝他的住处,这一天分为三十三天,中天是玉皇大帝所住,有善法堂;玉皇大帝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释提桓因,常在善法堂中讲说佛法;中天的东西南北四方各有八天,共有三十二位天主,都归中天玉皇大帝所管辖。四天王天及忉利天,和人间的关系非常的密切,天、人之间常有往来。再上去是第三天夜摩天。第四天是兜率陀天,分为 内院和外院,内院由弥勒菩萨住持弘法,弥勒菩萨将来会由兜率陀天下生人间而成佛。第五天是化乐天。第六天是他化自在天,从此以下乃至人间,总名为欲界。所谓欲界,是说这一界的有情,各分为男女两性,有男女欲,所以名为欲界世间。
欲界之上名为色界,共有十八天,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四天,四禅之上有五不还天,是三果及初地圣人舍报往生之住处,在五不还天当中舍报时,便可以出离三界。四禅以下共有十三天,必须证得初禅到四禅而不退失的人,舍报以后才能往生。如果不见道而修断五下分结者,仍然不能往生到五不还天;五不还天之顶叫作色究竟天,报身佛还在这里说法,唯有地上菩萨舍报以后,才能往生到色究竟天。这色界十八天都仍然有形色,所以名为色界;但因为全部有情都是中性身,不分男女性,不受男女欲,所以不名为欲界。
色究竟天以上还有四天,修定的人如果证得四空定,也就是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舍报以后便可以往生到这四天。这四天无形无色,纯是精神的境界,住于定中;由于无形无色,所以名为无色界。
另外,还有十八地狱,和其他诸小地狱,也都包括在欲界之内。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有情,都不离生死轮回,所以又称为有情世间。
各位菩萨,除了以上所说欲界、色界、无色界之三界世间以外,还有十法界的五阴,也叫作世间。每一个人的五阴都是一个世间,因此,人间道、傍生道、饿鬼道、修罗道、地狱道,乃至四圣之住于三界而不取灭度者,都叫作世间,因为都有五阴的缘故。阿修罗则不单属于一趣,而是散布在五道之中,善恶不定;因为瞋心重的缘故,受无酒的果报,所以又叫作无酒。以上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生,总名为六种凡夫世间。
十法界除了以上所说六种凡夫世间以外,还有四圣法界。所谓四圣世间,就是指声闻、缘觉、菩萨和佛法界;由于未入无余涅槃,或不入无余涅槃,常住三界广度众生,名为非世间非非世间,也就是,能出离世间,而却常住不出。而佛地则是已经不生不灭,究竟涅槃,法身佛已证无住处涅槃,已经断尽识种的流注,所以不应该说为世间;但是应身佛、化身佛和报身佛,仍然示现有色蕴及名,或现有色像,不断的在人间、三界诸天及十方世界广度众生,所以也方便说为世间。
各位菩萨,以上所说四圣六凡十法界世间,其实都是唯心所成;即使是我们所住地球的粗硬世间,也是由有缘众生如来藏中所含藏的共业种子互相感应,才能在虚空中形成,使众生得以在这世间受报,乃至继续造业;所以说三界唯心,因此心就是世间。世尊在经中常为弟子们宣说三界二十八天的境界相,以及往生三界的种种因由果报,希望弟子们能够了知,三界所有境界都是幻有幻灭,不可贪爱,因而能够发起出离心,努力的修行以离开三界之系缚。这都是属于世界悉檀的范畴。
介绍完世界悉檀以后,接下来我们继续来说明对治悉檀。什么叫作对治悉檀呢?所谓对治悉檀的意思是说,佛世尊为了弟子想要求出三界而不能成办者,巧设种种对治的方法,使他们能够证得解脱果。同时,也使弟子们能够以种种对治之法教导有缘众生,同样也能除掉愚迷而得到解脱。譬如贪欲重的人,贪吃的,就让他们观察食物不净,食物生处不净;贪着男女欲的,就让他们观察淫欲不净,观察异性色身不净,九孔恶露,或者作九想观、白骨观等;如果是贪爱自身,而执着色身为我的,就让他们观察自身不净、无常败坏;如果是贪爱自心灵明觉了,而执着觉知心为我的人,就让他们观察自心念念无常,无常故空、空无故苦、苦故非我;如果是贪爱各种觉受的人,就让他们观察五受无常变异,苦、空、无常、无我;乃至识阴亦复如是,观其变异苦、空、无我。总合来说,瞋心重的就教他们修学慈心观,贪心重的就教他们修学不净观,愚痴重的就教他们修学十二因缘之缘起性空观,所谓「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这种能够针对个别过失重者,而予以治理者,就称为对治悉檀。
所以,佛有时说「但能除断男女细滑触,便得出离」;实际上,并不是唯断贪欲便可以出离三界,而是因为某人其他的障碍都没有,唯因贪欲所以轮回生死,所以,只要让他断除贪欲,就可以成为阿罗汉。其他「唯令断瞋及断痴」,也都是同样的道理,都是对治之权巧方便施设。菩萨们千万不要以为佛说法互相矛盾,因而毁谤佛说法前后颠倒,而造下了谤佛的地狱重罪。这个部分请大家要特别小心谨慎才好。
以上所说是对治悉檀,继续说明为人悉檀。所谓为人悉檀,是说佛随着众生根性之差别,而施设种种不同的修行法门,及开示种种不同的知见。众生的根性千差万别,无法一体适用,因此,必须要依人设教;也就是说,主旨虽然都一样,但施教却可以有种种的不同,这就叫作为人悉檀。譬如舍利弗尊者有两位弟子,其中一位出家以前是金师之子,舍利弗教他修不净观,另外一位弟子出家前是屠夫之子,舍利弗教他修数息观,这两位弟子久修而劬劳无功;世尊知道以后,便让他们两个人互相对调修习的方法,金师之子改修数息观,屠夫之子改修不净观,两个人不久之后都成为阿罗汉了,这就是为人悉檀。
各位菩萨,在说完世界悉檀、对治悉檀和为人悉檀之后,我们继续来说明第一义悉檀。
什么叫作第一义悉檀呢?所谓第一义悉檀,是指大乘如来藏空性的中观类智、地上菩萨的道种智和佛地的一切种智。也就是说,二乘相空以及缘起性空之法,都是佛的方便施设权法,都不及法界实相,虽然共大乘菩萨法道,但不是究竟,不及第一义,因为都是依三界有为法而说而修的缘故。唯有大乘不共二乘之菩萨法道,才是依法界实相而说而修,因为能证空性真如佛性的缘故,所以说唯有大乘是第一义法;大乘的空性法函盖了二乘相空诸法,因为包含了三界有为法之相空以及法界实相之空性。也就是说,二乘法其实是从佛法中方便分析而出,用来度化畏惧生死的人,使他们能够现生实证无余涅槃,并且能够不畏生死,回小向大,修学大乘成佛之道;所以说,二乘法本来就是佛菩提的局部内涵,不是究竟法。譬如《法华经》中说:「唯一佛乘,无二亦无三。」因此,第一义悉檀唯有在大乘法中才有,二乘法中则无。
近年来有些法师居士,崇尚二乘法,服膺应成派的中观思想,排斥大乘唯识系的如来藏经典,他们异口同声推崇四阿含,说四阿含是究竟说,是佛陀亲口所说;并且认为大乘唯识如来藏系诸经非佛所说,认为唯识诸经是方便说,是不了义说。这些人悉皆执着缘起性空之无常断灭法以为究竟,不承认有如来藏,不承认在无余涅槃中有空性本际独存。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事实上,佛在四阿含中早已密意说有涅槃本际,说无余涅槃不是断灭,在无余涅槃中有阿赖耶识空性不灭不生,所以名为涅槃;而二乘无学圣者,因为信佛语的缘故,所以舍报入涅槃,但不是断灭,有本际独存。
一切人如果没有证得空性心阿赖耶识,任凭口说中道之理滔滔不绝,讲得天花乱坠,其实都不离断常两边;这样的人必定会以遮遣一切名相为离「有」,以灵知心离诸名相不灭而离「无」,以灵知心不起语言影像而安住不动为「中道」,其实这都是戏论。为什么是戏论呢?因为灵知心乃是一期生死所有,不能贯通三世,往世的灵知心死了以后,并不能来到这一世而入母胎;同样的道理,这一世的灵知心死了,也不能去到下一世。所以,如果有人坚持认定灵知心是不生灭心、是中道心,那么这个人就是具足我见者,正是自性见外道啊!
所以说,如来藏阿赖耶识才是般若经所说之空性,才是法界之实相,是无余涅槃之本际,也是佛地大菩提果之根本,即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之法身;因此,只有找到如来藏的菩萨,才能真解第一义谛。我们综观世尊所说法教,常因当机、当众之不同,而有四悉檀之施设与建立,其实所说都是法同一味,都是第一义悉檀,都是唯一大乘成佛之法道。
各位菩萨,以上为各位说明四种悉檀。
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说到这里。非常谢谢您的收看!
阿弥陀佛!
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7/64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3-01-29 21:32:07 |
|
|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的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單元,內容主要是針對,一般尚未學佛的知識分子以及初機學佛人希望瞭解的佛教基本常識,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疑難雜症,希望透過佛法的角度,知道應當如何來看待這些問題。我們特別為您蒐集許多社會大眾亟欲瞭解和探究的題目,由本會多位親教師在節目中為您一一解答,並且為大家講述這其中的真實道理,希望能為普羅大眾種下學習正法的因緣,歡迎您繼續收看。
今天我們所要探討的題目是:佛教中的四悉檀是什麼呢?
在探討這個題目之前,我們先來說一說,一個人如果想要開始學佛,成為佛弟子,應該從何入手呢?那就是應該要先歸依三寶,然後才能成為正式的佛弟子。三歸依的儀式很簡單,要件是應該要在寺院中,佛像前,由佛教的比丘或比丘尼見證,並且傳授三歸依,也就是歸依佛、歸依佛所說法、歸依住持佛法之賢聖僧和凡夫僧團;並且發起四宏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歸依完成以後,就成為佛法僧三寶弟子,這是成為佛弟子的首要工作。
在歸依三寶之前,還應該要先瞭解:什麼是三寶呢?三寶有什麼功德呢?所謂三寶,就是說法寶、佛寶和僧寶。在《蓮宗寶鑑》中有一首偈,具足說明了三寶的功德,偈中說:「十方薄伽梵,圓滿修多羅,大乘菩薩僧,功德難思議。」所謂「薄伽梵」就是指佛,不光是娑婆世界有 釋迦世尊,也不光是極樂世界有 阿彌陀佛,在十方無盡虛空的無量世界中,有無量諸佛,這都稱為佛。「修多羅」則是指佛法,也就是 佛所說的法,有修有證的菩薩,或有修有證的聲聞、緣覺所說的法,都叫作佛法。所謂「初中後善,甚深了義」,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四悉檀——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和第一義悉檀。這四種悉檀包括世間、出世間一切法,所以說是圓滿修多羅。也就是說,從世間法一直到出世間究竟解脫的法,都圓滿的包括在佛法之中。
《大智度論》中,龍樹菩薩對於如何是四悉檀,有這樣的開示:【復次,佛欲說第一義悉檀相故,說是《般若波羅蜜經》。有四種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為人悉檀,三者、對治悉檀,四者、第一義悉檀。四悉檀中,一切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藏,皆是實,無相違背。佛法中,有以世界悉檀故實,有以各各為人悉檀故實,有以對治悉檀故實,有以第一義悉檀故實。】(《大智度論》卷一) 龍樹菩薩說,世尊為了宣演第一義悉檀的法相,所以為眾生演說《般若波羅蜜經》,四悉檀包括了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和第一義悉檀。這四種悉檀函蓋三藏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門,都是真實不虛;而這四悉檀總攝為第一義悉檀,都是《般若波羅蜜經》所含攝。
接下來,我們就從世界悉檀來開始為大家說明,三界世間之成住壞空和五陰之生住異滅。所謂三界又名世間,三界包括了欲界六天和人間,色界十八天,以及無色界四天,總稱為三界。欲界及色界名為器世間,是由粗硬的物質到微細的物質所形成的世間,是有形色的,可以接觸到的,所以稱為器世間;而無色界四天沒有物質,純是精神世界,由於還沒有離開輪迴,不具備出世間智慧,所以名為世間;合此欲界、色界、無色界,總名為世間。此外,有情之身心也稱為世間,這個世間含攝了四聖六凡等十個法界。
我們所居住的地球,以及這個太陽系所屬的銀河系,都是由粗糙的物質所形成的世間。這個世間之上有欲界六天,第一天是四天王天,分由東西南北四大天王所管轄。第二天是忉利天,也就是道教的玉皇大帝他的住處,這一天分為三十三天,中天是玉皇大帝所住,有善法堂;玉皇大帝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釋提桓因,常在善法堂中講說佛法;中天的東西南北四方各有八天,共有三十二位天主,都歸中天玉皇大帝所管轄。四天王天及忉利天,和人間的關係非常的密切,天、人之間常有往來。再上去是第三天夜摩天。第四天是兜率陀天,分為內院和外院,內院由 彌勒菩薩住持弘法,彌勒菩薩將來會由兜率陀天下生人間而成佛。第五天是化樂天。第六天是他化自在天,從此以下乃至人間,總名為欲界。所謂欲界,是說這一界的有情,各分為男女兩性,有男女欲,所以名為欲界世間。
欲界之上名為色界,共有十八天,初禪三天、二禪三天、三禪三天、四禪四天,四禪之上有五不還天,是三果及初地聖人捨報往生之住處,在五不還天當中捨報時,便可以出離三界。四禪以下共有十三天,必須證得初禪到四禪而不退失的人,捨報以後才能往生。如果不見道而修斷五下分結者,仍然不能往生到五不還天;五不還天之頂叫作色究竟天,報身佛還在這裏說法,唯有地上菩薩捨報以後,才能往生到色究竟天。這色界十八天都仍然有形色,所以名為色界;但因為全部有情都是中性身,不分男女性,不受男女欲,所以不名為欲界。
色究竟天以上還有四天,修定的人如果證得四空定,也就是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捨報以後便可以往生到這四天。這四天無形無色,純是精神的境界,住於定中;由於無形無色,所以名為無色界。 另外,還有十八地獄,和其他諸小地獄,也都包括在欲界之內。欲界、色界、無色界的有情,都不離生死輪迴,所以又稱為有情世間。
各位菩薩,除了以上所說欲界、色界、無色界之三界世間以外,還有十法界的五陰,也叫作世間。每一個人的五陰都是一個世間,因此,人間道、傍生道、餓鬼道、修羅道、地獄道,乃至四聖之住於三界而不取滅度者,都叫作世間,因為都有五陰的緣故。阿修羅則不單屬於一趣,而是散佈在五道之中,善惡不定;因為瞋心重的緣故,受無酒的果報,所以又叫作無酒。以上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總名為六種凡夫世間。
十法界除了以上所說六種凡夫世間以外,還有四聖法界。所謂四聖世間,就是指聲聞、緣覺、菩薩和佛法界;由於未入無餘涅槃,或不入無餘涅槃,常住三界廣度眾生,名為非世間非非世間,也就是,能出離世間,而卻常住不出。而佛地則是已經不生不滅,究竟涅槃,法身佛已證無住處涅槃,已經斷盡識種的流注,所以不應該說為世間;但是應身佛、化身佛和報身佛,仍然示現有色蘊及名,或現有色像,不斷的在人間、三界諸天及十方世界廣度眾生,所以也方便說為世間。
各位菩薩,以上所說四聖六凡十法界世間,其實都是唯心所成;即使是我們所住地球的粗硬世間,也是由有緣眾生如來藏中所含藏的共業種子互相感應,才能在虛空中形成,使眾生得以在這世間受報,乃至繼續造業;所以說三界唯心,因此心就是世間。世尊在經中常為弟子們宣說三界二十八天的境界相,以及往生三界的種種因由果報,希望弟子們能夠了知,三界所有境界都是幻有幻滅,不可貪愛,因而能夠發起出離心,努力的修行以離開三界之繫縛。這都是屬於世界悉檀的範疇。
介紹完世界悉檀以後,接下來我們繼續來說明對治悉檀。什麼叫作對治悉檀呢?所謂對治悉檀的意思是說,佛世尊為了弟子想要求出三界而不能成辦者,巧設種種對治的方法,使他們能夠證得解脫果。同時,也使弟子們能夠以種種對治之法教導有緣眾生,同樣也能除掉愚迷而得到解脫。譬如貪欲重的人,貪吃的,就讓他們觀察食物不淨,食物生處不淨;貪著男女欲的,就讓他們觀察淫欲不淨,觀察異性色身不淨,九孔惡露,或者作九想觀、白骨觀等;如果是貪愛自身,而執著色身為我的,就讓他們觀察自身不淨、無常敗壞;如果是貪愛自心靈明覺了,而執著覺知心為我的人,就讓他們觀察自心念念無常,無常故空、空無故苦、苦故非我;如果是貪愛各種覺受的人,就讓他們觀察五受無常變異,苦、空、無常、無我;乃至識陰亦復如是,觀其變異苦、空、無我。總合來說,瞋心重的就教他們修學慈心觀,貪心重的就教他們修學不淨觀,愚癡重的就教他們修學十二因緣之緣起性空觀,所謂「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這種能夠針對個別過失重者,而予以治理者,就稱為對治悉檀。
所以,佛有時說「但能除斷男女細滑觸,便得出離」;實際上,並不是唯斷貪欲便可以出離三界,而是因為某人其他的障礙都沒有,唯因貪欲所以輪迴生死,所以,只要讓他斷除貪欲,就可以成為阿羅漢。其他「唯令斷瞋及斷癡」,也都是同樣的道理,都是對治之權巧方便施設。菩薩們千萬不要以為 佛說法互相矛盾,因而毀謗 佛說法前後顛倒,而造下了謗 佛的地獄重罪。這個部分請大家要特別小心謹慎才好。
以上所說是對治悉檀,繼續說明為人悉檀。所謂為人悉檀,是說佛隨著眾生根性之差別,而施設種種不同的修行法門,及開示種種不同的知見。眾生的根性千差萬別,無法一體適用,因此,必須要依人設教;也就是說,主旨雖然都一樣,但施教卻可以有種種的不同,這就叫作為人悉檀。譬如舍利弗尊者有兩位弟子,其中一位出家以前是金師之子,舍利弗教他修不淨觀,另外一位弟子出家前是屠夫之子,舍利弗教他修數息觀,這兩位弟子久修而劬勞無功;世尊知道以後,便讓他們兩個人互相對調修習的方法,金師之子改修數息觀,屠夫之子改修不淨觀,兩個人不久之後都成為阿羅漢了,這就是為人悉檀。
各位菩薩,在說完世界悉檀、對治悉檀和為人悉檀之後,我們繼續來說明第一義悉檀。
什麼叫作第一義悉檀呢?所謂第一義悉檀,是指大乘如來藏空性的中觀類智、地上菩薩的道種智和佛地的一切種智。也就是說,二乘相空以及緣起性空之法,都是 佛的方便施設權法,都不及法界實相,雖然共大乘菩薩法道,但不是究竟,不及第一義,因為都是依三界有為法而說而修的緣故。唯有大乘不共二乘之菩薩法道,才是依法界實相而說而修,因為能證空性真如佛性的緣故,所以說唯有大乘是第一義法;大乘的空性法函蓋了二乘相空諸法,因為包含了三界有為法之相空以及法界實相之空性。也就是說,二乘法其實是從佛法中方便分析而出,用來度化畏懼生死的人,使他們能夠現生實證無餘涅槃,並且能夠不畏生死,迴小向大,修學大乘成佛之道;所以說,二乘法本來就是佛菩提的局部內涵,不是究竟法。譬如《法華經》中說:「唯一佛乘,無二亦無三。」因此,第一義悉檀唯有在大乘法中才有,二乘法中則無。
近年來有些法師居士,崇尚二乘法,服膺應成派的中觀思想,排斥大乘唯識系的如來藏經典,他們異口同聲推崇四阿含,說四阿含是究竟說,是 佛陀親口所說;並且認為大乘唯識如來藏系諸經非 佛所說,認為唯識諸經是方便說,是不了義說。
這些人悉皆執著緣起性空之無常斷滅法以為究竟,不承認有如來藏,不承認在無餘涅槃中有空性本際獨存。然而,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然!事實上,佛在四阿含中早已密意說有涅槃本際,說無餘涅槃不是斷滅,在無餘涅槃中有阿賴耶識空性不滅不生,所以名為涅槃;而二乘無學聖者,因為信佛語的緣故,所以捨報入涅槃,但不是斷滅,有本際獨存。
一切人如果沒有證得空性心阿賴耶識,任憑口說中道之理滔滔不絕,講得天花亂墜,其實都不離斷常兩邊;這樣的人必定會以遮遣一切名相為離「有」,以靈知心離諸名相不滅而離「無」,以靈知心不起語言影像而安住不動為「中道」,其實這都是戲論。為什麼是戲論呢?因為靈知心乃是一期生死所有,不能貫通三世,往世的靈知心死了以後,並不能來到這一世而入母胎;同樣的道理,這一世的靈知心死了,也不能去到下一世。所以,如果有人堅持認定靈知心是不生滅心、是中道心,那麼這個人就是具足我見者,正是自性見外道啊!
所以說,如來藏阿賴耶識才是般若經所說之空性,才是法界之實相,是無餘涅槃之本際,也是佛地大菩提果之根本,即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法身;因此,只有找到如來藏的菩薩,才能真解第一義諦。我們綜觀 世尊所說法教,常因當機、當眾之不同,而有四悉檀之施設與建立,其實所說都是法同一味,都是第一義悉檀,都是唯一大乘成佛之法道。
各位菩薩,以上為各位說明四種悉檀。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就說到這裏。非常謝謝您的收看! 阿彌陀佛!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