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菩提之路 |
|
希望您能领略并感悟到佛法的解脱智慧和般若智慧。让您的思想得到启迪,让您的人生常乐我净。 |
|
|
|
|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3-05-27 23:13:06 |
|
|
[简体文稿]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收看我们正觉教团弘法节目,我们将继续进行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系列的节目。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议题是:佛陀、菩萨、阿罗汉是什么意思?
佛陀、菩萨、阿罗汉是什么意思?这是佛教四圣法道中的三种,如果加上辟支佛的话,就是十法界中的四圣法道,也就是佛、菩萨、辟支佛、声闻;阿罗汉乃是声闻法道的最高果证,就是解脱道四果的阿罗汉。我们从「佛陀」这个名称来说明今天的内容。佛陀的功德无量无边,因此可以有很多很多的名称来说明佛陀的功德;我们透过说明如来佛陀的功德,就可以同时也一起来说明菩萨以及阿罗汉的功德及差别。
一般来说,我们都是用佛陀的十号来说明,这是因为诸佛的通名就是这十号,一定要十号具足,才能够称为佛陀、称为如来;如果少了任何一个名号的话,那就不能称为佛陀如来了。我们常常看到经典中提到这十号的名称,例如在《阿含经》中的一段开示,我们举出来说明。 《阿含经》这样讲:「我今于此世作佛。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杂阿含经》卷十四)所以,佛陀的这个十号是:如来、应供阿罗汉、无上正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陀以及世尊。我们分别来说明一下这十号的内涵,简略的来说明。
我们先说「如来」这个名称,以如来这个名称来显示佛陀名为如来的这个功德,因此我们引一段《菩萨优婆塞戒经》当中的一段开示来说明。经上说:「如来世尊修空三昧、灭定三昧、四禅、慈悲、观十二因缘,皆悉为利诸众生故。如来正觉发言无二,故名如来。如往先佛从庄严地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如来。」(《菩萨优婆塞戒经》卷三)
从这段开示我们知道,如来世尊修学空三昧等无边无量的三昧成就,因此诸佛如来所得的空三昧以及灭定三昧等种种三昧,乃是不同于二乘圣人所证得的三三昧,乃是超胜于甚多甚多;同样的道理,诸佛如来所证的四禅,也不同于二乘圣人所证得的;慈三昧以及悲三昧,更不是二乘圣人所能了知的;而且诸佛如来现观十二因缘,不是单单只有十二因缘而已,而是从心真如来现观十二因缘的,也就是说基于十因缘观而说十二因缘的,所以也有许多不同的十二因缘观;这些都是为了利乐诸众生而必须亲证的。
因为如来这样的修行而获得了解脱智慧与佛菩提智慧,而且都是究竟圆满而无人能加以质疑的,因此,如来正觉发言开示的时候,不会有前后不同的二法,永远都是前后如一,而只是当中内容深浅有异;但是并没有自相冲突、自相矛盾,永远都不会有自相矛盾的情形发生。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称为如来,因为,如来就是从诸法性究竟如如而来世间。诸佛都是发言无二,凡是通达三乘法义的人,绝对不会愚于佛,也不会愚于法,也不会愚于僧;只有凡夫总是愚于佛、愚于法、愚于僧的;甚至有的人更是大胆的诽谤佛陀,说佛陀说法前后有二、自相矛盾,这些都是谤佛的说法。我们应当了解三乘菩提中的种种异同,就可以如实了知诸佛如来确实是正等正觉而且是无上的;所以,诸佛如来发言无二,因此应该称名为如来;而且,这个如来就是从诸法法性究竟如如而来世间。
诸佛都是从庄严地出生。从布施庄严、持戒庄严、忍辱庄严以及精进、禅定、般若的庄严,加上方便善巧的庄严、智慧的庄严,而要具足十波罗蜜多来庄严,这些都是庄严地的功德。最后还要百劫修相好,专作布施,内财外财,一切时、一切人、一切地,统统皆乐于布施。这样具足了庄严,才能称为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诸佛如来才叫作如来。
再说,如来也可以称为「应供」、「阿罗汉」。如经典中说:「具足获得微妙正法,名阿罗呵;能受一切人天供养,名阿罗呵。」(《优婆塞戒经》卷三)
为什么诸佛又叫作阿罗汉呢?第一,因为诸佛都具足获得微妙正法。二乘圣人成为阿罗汉,而被称为人天应供,这是因为他们能够出离三界的生死,而凡夫以及诸天外道,都未能离开三界的生死,所以,出三界生死的人都可以称为阿罗汉。阿罗汉的意思就是应供,一切人、一切天,统统都应该供养他;他们在人间只是人类之身,但是一切人以及天都应该要供养他。因为一切诸天并不能出离三界生死,但是阿罗汉他却可以出离三界生死,所以,一切的人、一切的天,统统一样应该供养阿罗汉。诸佛而且具足了微妙的正法,远远超过了诸阿罗汉的证德,当然诸佛更能够称为阿罗汉,所以,诸佛也是可以称为人天应供,可以称为阿罗汉。诸佛远远超过诸阿罗汉的解脱境界,这是诸阿罗汉无法想像。而诸阿罗汉尚且是人天应供,更何况是诸佛呢?当然能够受一切人、一切天的供养,所以诸佛也可以称为应供阿罗汉。所以,诸佛如来为佛,也是因为祂实证解脱道的极果阿罗汉的果德,这也是祂的证德之一。而且,这个诸佛的大解脱证境乃是超越了阿罗汉的功德,因为诸佛不仅断尽了分段的生死,同时祂也断尽了变易生死,成就了究竟的大解脱。
我们再说,佛陀也可以叫作「正等正觉」。经上是这么说:「觉了二谛:世谛、真谛,名三藐三佛陀。」(《优婆塞戒经》卷三)
佛为什么叫作正等正觉呢?因为佛陀具足觉了二谛:觉了世俗谛,觉了真谛。佛陀对于世俗法蕴处界,现观它是无常、苦、空、无我,并且实证了五阴、十八界、十二处的缘起性空,而当中是没有常住的真实我性;而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乃是世俗法,如此亲证的人名为证得世俗谛。这样现观而断除了我见,乃至进而能够断除我执,都可以叫作世俗谛的亲证。诸佛如来如实觉察现观,究竟了知世俗谛,所以能够教导众阿罗汉们出离三界的生死。
诸佛所证的第二个谛就是真谛,真谛是说有一个法是正真无二的,正真无二的法就是一切诸法的实相——法界实相心如来藏。诸法的实相一定是常住而不可坏的,一切诸法的实相就是讲心真如,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也叫作异熟识、无垢识;因为祂是一切诸法的根本,没有一法不从祂所出生,所以祂是一切法的真实法相,祂是真实本际;当你证得第八识时,就是亲证了真谛而可以入内门修行。诸佛对于一切法的根本这个第八识乃是究竟了知的,对于第八识中的一切种子已经具足了现观、具足了亲证,所以可以具足真谛。佛具足了这二谛,所以称为正等正觉;只有真觉觉了这二谛而且透彻源底,才能够称之为正等正觉。
接下来,佛陀也可以叫作「明行足」。经典上说:「修持净戒,具足三明,名明行足。」(《优婆塞戒经》卷三)
佛陀因为从因地菩萨道中修行,就世世修持净戒,所以具足了三明——具足了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才能够称为明行足。因为诸佛都有天眼明,这种天眼明不是阿罗汉所拥有的;因为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只能看到未来八万劫,超过了就看不到了,但是诸佛的天眼明没有限制的时劫。而至于宿命明来说呢,大阿罗汉的宿命明,最多也只能了知过去八万大劫的事,超过了也没办法看到,诸佛则是没有限制。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虽然也有漏尽明,可是他们的漏尽明只是世俗谛上的漏尽明,世俗谛中的法他无所不知,但是一碰到真谛就丝毫不了知了。诸佛则不然,祂连习气种子的随眠如何断尽,也包括了智慧障的所有上烦恼如何断尽,都没有不了知的;这样的漏尽并不是声闻、缘觉所能了知。因为具足修了这三明之法,所以也可以称佛为明行足,因为佛陀三明已经圆满具足;而阿罗汉有三明却未具足,所以不能称为明行足;辟支佛也不能称为明行足,只有诸佛才能称为明行足。
诸佛的另一个名号叫作「善逝」。经典中说:「更不复生诸有之中,故名善逝。」(《优婆塞戒经》卷三)
诸佛可以永远不再受生于二十五有之中。因为诸佛究竟断尽阿罗汉所断的分段生死,同时祂也断尽了变易生死,这是阿罗汉、辟支佛无法作到的;所以,诸佛就可以称为善逝,阿罗汉、辟支佛不能称为善逝。
诸佛还有一个名称,祂可以叫作「世间解」。经典上怎么说呢?经典上说:「知二世界:众生世界、国土世界,名世间解。」(《优婆塞戒经》卷三)
这是因为佛陀已经具足了知二种世界,也就是众生世界、国土世界。众生世界就是指我们每一个众生的五阴世间,诸佛都具足了知众生、一切众生的五阴世间的法,三界五趣众生的五阴世间;所以这包括了畜生世间、饿鬼世间、地狱世间,没有一个诸佛不了知的;这只是世间解的第一个部分。另外一个部分就是,诸佛了知一切国土世界,也就是对于器世间也得以了知究竟;诸佛对于器世间也能够具足了知,所以称诸佛名为世间解。所以,要具足了知众生世间及国土世间,才能够称为世间解;也就是说,诸佛了知一切的五阴世间和器世间。
再者,诸佛另外一个名称叫作「无上士」或者叫作「无上尊」。经典上说:「如来从观不净,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庄严地至解脱地,胜于声闻辟支佛等,是故如来名无上尊。」(《优婆塞戒经》卷三)
由于如来从因地时修不净观,这是最初期最基本的观行;再从这最基础最基本的不净观,往上一步一步的进修种种的法门,乃至最后的位阶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这样次第的修行。从庄严地开始,也就是说从庄严地佛菩提的资粮位、加行位,从庄严佛菩提的见道位、通达位、十地的修道位,进而一直到究竟解脱的如来地,在在处处所修的种种法,都超胜于声闻阿罗汉,也超胜于缘觉辟支佛;所以如来可以另外称为无上尊或者无上士。
而诸佛如来的另外一个名称叫作「调御丈夫」。也就是说,因为诸佛如来能够调御一切的众生,所以称为调御丈夫。经典中说:「善知方便,调伏众生,名调御丈夫。」(《优婆塞戒经》卷三)
诸佛又可以称为调御丈夫的原因,这是因为善知众生的心以及众生的一切境界,并且能够善于了知一切的器世间境界,因此具足了无量无边的方便善巧;以这个方便善巧的智慧来调伏一切众生的心,教导众生如实如法的利益自己、利益众生,而成就佛道。因为诸佛善知众生世间,了知一切众生心的关系;又因为诸佛福德智慧统统具足圆满,威德极为广大而成为大丈夫;而且诸佛的智慧无量无边,祂有种种的方便善巧,所以能够调御众生,而成为调御丈夫的名号。
诸佛还有另外一个尊称,是叫作「天人师」。经典中说:「能令众生不生怖畏,方便教化离苦受乐,是名天人师。」(《优婆塞戒经》卷三)
因为诸佛能方便教化众生离苦得乐,所以佛用无量无边的方便来教化众生,让大家离苦得乐。诸天天人有苦来求,诸佛也是可以让他一念之间而免离了天人的生死;佛也能这样教导一切的众生离苦得乐,当然祂可以叫作天人师。
诸佛如来还可以有一个尊称叫作「佛」。经典中说:「知一切法及一切行,故名为佛。」(《优婆塞戒经》卷三)
佛陀因为如实了知一切种种的法,以及一切的种种行,所以佛陀可以称为佛。佛具足了了知一切法,没有一法祂不知;一切法所指的就是众生心所起的一切法,所以佛的智慧就称为一切种智。而且,佛具足能够行一切的行,修证成佛所应当修的一切行,都已经修过了,具足圆满了,所以佛可以称为佛。
佛陀还有另外一个尊称,就叫作「婆伽婆」,或者称为「世尊」。经中说:「能破四魔,名婆伽婆。」(《优婆塞戒经》卷三)或者说:「婆伽婆者,婆伽名破,婆名烦恼,能破烦恼故,名婆伽婆。」(《大般涅槃经》卷十八)
这是因为诸佛如来能破四魔,能破一切的烦恼,所以称为婆伽婆。所以,诸佛如来能够破尽一切的四魔,也就是说,能够破尽烦恼魔、生死魔、天魔、五阴魔;如果这些四魔统统都能够破尽,这样才有资格称为婆伽婆。所以,佛陀另外一个尊号婆伽婆,或者另外一个称号叫作怖魔,就是祂能够破尽四魔,同时也断尽一切烦恼、一切的无明,断尽了两种生死,而成就了佛道——究竟的佛道。
所以,我们从佛陀的这十号名称的内容,就可以稍微的了知一点点诸佛的功德,而且只是了知少许。因此佛陀是究竟圆满的觉者,乃是一切智者;祂是福德智慧两足尊,而且是圆满具足。
而菩萨则是称为「菩提薩埵」,也叫作「觉有情」。这是因为菩萨的种性尊贵,菩萨志愿效法过去诸佛,努力的精进成就佛道;这样三大无量数劫的自利利他,行普贤行利益众生,因此最后能够成就最究竟的佛道,未来成就佛道的时候,也同样具足了这十号。但是还在因地当中的菩萨,就是这样少分少分的修证佛陀的功德,而这是二乘独觉及阿罗汉所不能了知的。而且,菩萨三大无量数劫的修行,在七住位明心的时候,能够证得法界实相心;七住位之前是外门广行六度万行,七住证悟明心以后,而证得法界实相心,因此发起了般若的总相智;而这个智慧是不共外道凡夫以及二乘人。然后菩萨于见道后,转依第八识如来藏的清净体性,而于内门中广修六度万行,这样在三
贤位中努力的伏除性障,努力的熏修智慧,以及广集福德;这样满足初地菩萨该有的智慧及福德,最后能够满足般若别相智,因此而成就见道通达位的功德,成就了一分无生法忍道种智而进入初地,来修地上菩萨的无生法忍道种智,继续下去。这样于圣种性中的修道位里来行菩萨行,广修十地所应该修的十度波罗蜜;这样经过将近两大阿僧祇劫的时程,最后满足了十地心,蒙佛加持灌顶而进入到等觉位菩萨。而这个等觉菩萨继续在等觉位中利益众生无边无际,这样百劫修相好,累积成佛该有的广大福德。这位等觉菩萨广行布施,他是「无一处非舍身处,无一时非舍命时」;这样百劫修布施内财外财,成就三十二大人相及八十种随形好,最后成就佛道,并且这时候祂也是十号具足圆满。
所以,菩萨就是佛陀在因地的身分所修行的,没有一尊佛不修菩萨道的,一切诸佛都是从因地修菩萨行而成就这项的果德。所以说,菩萨就是佛在因地时所行的一切行。
今天我们概略的说明一下,佛陀、菩萨以及阿罗汉大概的意思内容。因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也只能概说,如果大家有因缘的话,可以到正觉讲堂去了解更多。
今天时间到这里,我们谢谢大家的观看!
阿弥陀佛!
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7/16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2-12-30 08:35:56 |
|
|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我們正覺教團弘法節目,我們將繼續進行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系列的節目。今天我們要討論的議題是:佛陀、菩薩、阿羅漢是什麼意思?
佛陀、菩薩、阿羅漢是什麼意思?這是佛教四聖法道中的三種,如果加上辟支佛的話,就是十法界中的四聖法道,也就是佛、菩薩、辟支佛、聲聞;阿羅漢乃是聲聞法道的最高果證,就是解脫道四果的阿羅漢。我們從「佛陀」這個名稱來說明今天的內容。佛陀的功德無量無邊,因此可以有很多很多的名稱來說明佛陀的功德;我們透過說明如來佛陀的功德,就可以同時也一起來說明菩薩以及阿羅漢的功德及差別。
一般來說,我們都是用佛陀的十號來說明,這是因爲諸佛的通名就是這十號,一定要十號具足,才能夠稱爲佛陀、稱爲如來;如果少了任何一個名號的話,那就不能稱爲佛陀如來了。我們常常看到經典中提到這十號的名稱,例如在《阿含經》中的一段開示,我們舉出來說明。《阿含經》這樣講:「我今於此世作佛。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雜阿含經》卷十四)所以,佛陀的這個十號是:如來、應供阿羅漢、無上正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陀以及世尊。我們分別來說明一下這十號的內涵,簡略的來說明。
我們先說「如來」這個名稱,以如來這個名稱來顯示佛陀名爲如來的這個功德,因此我們引一段《菩薩優婆塞戒經》當中的一段開示來說明。經上說:「如來世尊修空三昧、滅定三昧、四禪、慈悲、觀十二因緣,皆悉爲利諸猩省H鐏碚X發言無二,故名如來。如往先佛從莊嚴地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如來。」(《菩薩優婆塞戒經》卷三)
從這段開示我們知道,如來世尊修學空三昧等無邊無量的三昧成就,因此諸佛如來所得的空三昧以及滅定三昧等種種三昧,乃是不同於二乘聖人所證得的三三昧,乃是超勝於甚多甚多;同樣的道理,諸佛如來所證的四禪,也不同於二乘聖人所證得的;慈三昧以及悲三昧,更不是二乘聖人所能了知的;而且諸佛如來現觀十二因緣,不是單單只有十二因緣而已,而是從心真如來現觀十二因緣的,也就是說基於十因緣觀而說十二因緣的,所以也有許多不同的十二因緣觀;這些都是爲了利樂諸猩仨氂H證的。
因爲如來這樣的修行而獲得了解脫智慧與佛菩提智慧,而且都是究竟圓滿而無人能加以質疑的,因此,如來正覺發言開示的時候,不會有前後不同的二法,永遠都是前後如一,而只是當中內容深溣挟悾坏莵K沒有自相衝突、自相矛盾,永遠都不會有自相矛盾的情形發生。因爲這個原因,所以稱爲如來,因爲,如來就是從諸法性究竟如如而來世間。諸佛都是發言無二,凡是通達三乘法義的人,絕對不會愚於佛,也不會愚於法,也不會愚於僧;只有凡夫總是愚於佛、愚於法、愚於僧的;甚至有的人更是大膽的誹謗佛陀,說佛陀說法前後有二、自相矛盾,這些都是謗佛的說法。我們應當瞭解三乘菩提中的種種異同,就可以如實了知諸佛如來確實是正等正覺而且是無上的;所以,諸佛如來發言無二,因此應該稱名爲如來;而且,這個如來就是從諸法法性究竟如如而來世間。 諸佛都是從莊嚴地出生。從布施莊嚴、持戒莊嚴、忍辱莊嚴以及精進、禪定、般若的莊嚴,加上方便善巧的莊嚴、智慧的莊嚴,而要具足十波羅蜜多來莊嚴, 這些都是莊嚴地的功德。最後還要百劫修相好,專作布施,內財外財,一切時、一切人、一切地,統統皆樂於布施。這樣具足了莊嚴,才能稱爲無上正等正覺,所以諸佛如來才叫作如來。
再說,如來也可以稱爲「應供」、「阿羅漢」。如經典中說:「具足獲得微妙正法,名阿羅呵;能受一切人天供養,名阿羅呵。」(《優婆塞戒經》卷三)
爲什麼諸佛又叫作阿羅漢呢?第一,因爲諸佛都具足獲得微妙正法。 二乘聖人成爲阿羅漢,而被稱爲人天應供,這是因爲他們能夠出離三界的生死,而凡夫以及諸天外道,都未能離開三界的生死,所以,出三界生死的人都可以稱爲阿 羅漢。阿羅漢的意思就是應供,一切人、一切天,統統都應該供養他;他們在人間只是人類之身,但是一切人以及天都應該要供養他。因爲一切諸天並不能出離三界 生死,但是阿羅漢他卻可以出離三界生死,所以,一切的人、一切的天,統統一樣應該供養阿羅漢。諸佛而且具足了微妙的正法, 遠遠超過了諸阿羅漢的證德,當然諸佛更能夠稱爲阿羅漢,所以,諸佛也是可以稱爲人天應供,可以稱爲阿羅漢。諸佛遠遠超過諸阿羅漢的解脫境界,這是諸阿羅漢 無法想像。而諸阿羅漢尚且是人天應供,更何況是諸佛呢?當然能夠受一切人、一切天的供養,所以諸佛也可以稱爲應供阿羅漢。所以,諸佛如來爲佛,也是因爲祂實證解脫道的極果阿羅漢的果德,這也是祂的證德之一。而且,這個諸佛的大解脫證境乃是超越了阿羅漢的功德,因爲諸佛不僅斷盡了分段的生死,同時祂也斷盡了變易生死,成就了究竟的大解脫。
我們再說,佛陀也可以叫作「正等正覺」。經上是這麼說:「覺了二諦:世諦、真諦,名三藐三佛陀。」(《優婆塞戒經》卷三)
佛爲什麼叫作正等正覺呢? 因爲佛陀具足覺了二諦:覺了世俗諦,覺了真諦。佛陀對於世俗法蘊處界,現觀它是無常、苦、空、無我,並且實證了五陰、十八界、十二處的緣起性空,而當中是 沒有常住的真實我性;而五陰十二處十八界乃是世俗法,如此親證的人名爲證得世俗諦。這樣現觀而斷除了我見,乃至進而能夠斷除我執,都可以叫作世俗諦的親 證。諸佛如來如實覺察現觀,究竟了知世俗諦,所以能夠教導邪⒘_漢們出離三界的生死。
諸佛所證的第二個諦就是真諦,真諦是說有一個法是正真無二的,正真無二的法就是一切諸法的實相——法界實相心如來藏。諸法的實相一定是常住而不可壞的,一切諸法的實相就是講心真如,就是第八識阿賴耶識,也叫作異熟識、無垢識;因爲祂是一切諸法的根本,沒有一法不從祂所出生,所以祂是一切法的真實法相,祂是真實本際;當你證得第八識時,就是親證了真諦而可以入內門修行。諸佛對於一切法的根本這個第八識乃是究竟了知的,對於第八識中的一切種子已經具足了現觀、具足了親證,所以可以具足真諦。佛具足了這二諦,所以稱爲正等正覺;只有真覺覺了這二諦而且透徹源底,才能夠稱之爲正等正覺。
接下來,佛陀也可以叫作「明行足」。經典上說:「修持淨戒,具足三明,名明行足。」(《優婆塞戒經》卷三)
佛陀因爲從因地菩薩道 中修行,就世世修持淨戒,所以具足了三明——具足了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才能夠稱爲明行足。因爲諸佛都有天眼明,這種天眼明不是阿羅漢所擁有的;因爲 三明六通的大阿羅漢只能看到未來八萬劫,超過了就看不到了,但是諸佛的天眼明沒有限制的時劫。而至於宿命明來說呢,大阿羅漢的宿命明,最多也只能了知過去 八萬大劫的事,超過了也沒辦法看到,諸佛則是沒有限制。三明六通的大阿羅漢雖然也有漏盡明,可是他們的漏盡明只是世俗諦上的漏盡明,世俗諦中的法他無所不 知,但是一碰到真諦就絲毫不了知了。諸佛則不然,祂連習氣種子的隨眠如何斷盡,也包括了智慧障的所有上煩惱如何斷盡,都沒有不了知的;這樣的漏盡並不是聲 聞、緣覺所能了知。因爲具足修了這三明之法,所以也可以稱佛爲明行足,因爲佛陀三明已經圓滿具足;而阿羅漢有三明卻未具足,所以不能稱爲明行足;辟支佛也 不能稱爲明行足,只有諸佛才能稱爲明行足。
諸佛的另一個名號叫作「善逝」。經典中說:「更不復生諸有之中,故名善逝。」(《優婆塞戒經》卷三)
諸佛可以永遠不再受生於二十五有之中。因爲諸佛究竟斷盡阿羅漢所斷的分段生死,同時祂也斷盡了變易生死,這是阿羅漢、辟支佛無法作到的;所以,諸佛就可以稱爲善逝,阿羅漢、辟支佛不能稱爲善逝。
諸佛還有一個名稱,祂可以叫作「世間解」。經典上怎麼說呢?經典上說:「知二世界:猩澜纭潦澜纾篱g解。」(《優婆塞戒經》卷三)
這是因爲佛陀已經具足了知二種世界,也就是猩澜纭潦澜纭P生世界就是指我們每一個猩奈尻幨篱g,諸佛都具足了知猩⒁磺行生的五陰世間 的法,三界五趣猩奈尻幨篱g;所以這包括了畜生世間、餓鬼世間、地獄世間,沒有一個諸佛不了知的;這只是世間解的第一個部分。另外一個部分就是,諸佛了 知一切國土世界,也就是對於器世間也得以了知究竟;諸佛對於器世間也能夠具足了知,所以稱諸佛名爲世間解。所以,要具足了知猩篱g及國土世間,才能夠稱 爲世間解;也就是說,諸佛了知一切的五陰世間和器世間。
再者,諸佛另外一個名稱叫作「無上士」或者叫作「無上尊」。經典上說:「如來從觀不淨,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從莊嚴地至解脫地,勝於聲聞辟支佛等,是故如來名無上尊。」(《優婆塞戒經》卷三)
由於如來從因地時修不淨觀,這是最初期最基本的觀行;再從這最基礎最基本的不淨觀,往上一步一步的進修種種的法門,乃至最後的位階成就了無上正等正覺,這樣次第的修行。從莊嚴地開始,也就是說從莊嚴地佛菩提的資糧位、加行位,從莊嚴佛菩提的見道位、通達位、十地的修道位,進而一直到究竟解脫的如來地,在在處處所修的種種法,都超勝於聲聞阿羅漢,也超勝於緣覺辟支佛;所以如來可以另外稱爲無上尊或者無上士。
而諸佛如來的另外一個名稱叫作「調御丈夫」。也就是說,因爲諸佛如來能夠調御一切的猩苑Q爲調御丈夫。經典中說:「善知方便,調伏猩{御丈夫。」(《優婆塞戒經》卷三)
諸佛又可以稱爲調御丈夫的原因,這是因爲善知猩男囊约靶生的一切境界,並且能夠善於了知一切的器世間境界,因此具足了無量無邊的方便善巧;以這 個方便善巧的智慧來調伏一切猩男模虒生如實如法的利益自己、利益猩删头鸬馈R驙懼T佛善知猩篱g,了知一切猩牡年P係;又因爲諸佛福德 智慧統統具足圓滿,威德極爲廣大而成爲大丈夫;而且諸佛的智慧無量無邊,祂有種種的方便善巧,所以能夠調御猩蔂懻{御丈夫的名號。
諸佛還有另外一個尊稱,是叫作「天人師」。經典中說:「能令猩簧牢罚奖憬袒x苦受樂,是名天人師。」(《優婆塞戒經》卷三)
因爲諸佛能方便教化猩x苦得樂,所以佛用無量無邊的方便來教化猩尨蠹译x苦得樂。諸天天人有苦來求,諸佛也是可以讓他一念之間而免離了天人的生死;佛也能這樣教導一切的猩x苦得樂,當然祂可以叫作天人師。
諸佛如來還可以有一個尊稱叫作「佛」。經典中說:「知一切法及一切行,故名爲佛。」(《優婆塞戒經》卷三)
佛陀因爲如實了知一切種種的法,以及一切的種種行,所以佛陀可以稱爲佛。佛具足了了知一切法,沒有一法祂不知;一切法所指的就是猩乃鸬囊磺 法,所以佛的智慧就稱爲一切種智。而且,佛具足能夠行一切的行,修證成佛所應當修的一切行,都已經修過了,具足圓滿了,所以佛可以稱爲佛。
佛陀還有另外一個尊稱,就叫作「婆伽婆」,或者稱爲「世尊」。經中說:「能破四魔,名婆伽婆。」(《優婆塞戒經》卷三)或者說:「婆伽婆者,婆伽名破,婆名煩惱,能破煩惱故,名婆伽婆。」(《大般涅槃經》卷十八)
這是因爲諸佛如來能破四魔,能破一切的煩惱,所以稱爲婆伽婆。所以,諸佛如來能 夠破盡一切的四魔,也就是說,能夠破盡煩惱魔、生死魔、天魔、五陰魔;如果這些四魔統統都能夠破盡,這樣才有資格稱爲婆伽婆。所以,佛陀另外一個尊號婆伽 婆,或者另外一個稱號叫作怖魔,就是祂能夠破盡四魔,同時也斷盡一切煩惱、一切的無明,斷盡了兩種生死,而成就了佛道——究竟的佛道。
所以,我們從佛陀的這十號名稱的內容,就可以稍微的了知一點點諸佛的功德,而且只是了知少許。因此佛陀是究竟圓滿的覺者,乃是一切智者;祂是福德智慧兩足尊,而且是圓滿具足。
而菩薩則是稱爲「菩提薩埵」,也叫作「覺有情」。這是因爲菩薩的種性尊貴,菩薩志願效法過去諸佛,努力的精進成就佛道;這樣三大無量數劫的自利利他,行普賢行利益猩虼俗钺崮軌虺删妥罹烤沟姆鸬溃磥沓删头鸬赖臅r候,也同樣具足了這十號。
但是還在因地當中的菩薩,就是這樣少分少分的修證佛陀的功德,而這是二乘獨覺及阿羅漢所不能了知的。而且,菩薩三大無量數劫的修行,在七住位明心的時候,能夠證得法界實相心;七住位之前是外門廣行六度萬行,七住證悟明心以後,而證得法界實相心,因此發起了般若的總相智;而這個智慧是不共外道凡夫以及二乘人。然後菩薩於見道後,轉依第八識如來藏的清淨體性,而於內門中廣修六度萬行,這樣在三賢位中努力的伏除性障,努力的熏修智慧,以及廣集福德;這樣滿足初地菩薩該有的智慧及福德,最後能夠滿足般若別相智,因此而成就見道通達位的功德,成就了一分無生法忍道種智而進入初地,來修地上菩薩的無生法忍道種智,繼續下去。這樣於聖種性中的修道位裏來行菩薩行,廣修十地所應該修的十度波羅蜜;這樣經過將近兩大阿僧祇劫的時程,最後滿足了十地心,蒙佛加持灌頂而進入到等覺位菩薩。而這個等覺菩薩繼續在等覺位中利益猩鸁o邊無際,這樣百劫修相好,累積成佛該有的廣大福德。這位等覺菩薩廣行布施,他是「無一處非捨身處,無一時非捨命時」;這樣百劫修布施內財外財,成就三十二大人相及八十種隨形好,最後成就佛道,並且這時候祂也是十號具足圓滿。
所以,菩薩就是佛陀在因地的身分所修行的,沒有一尊佛不修菩薩道的,一切諸佛都是從因地修菩薩行而成就這項的果德。所以說,菩薩就是佛在因地時所行的一切行。
今天我們概略的說明一下,佛陀、菩薩以及阿羅漢大概的意思內容。因於時間的關係,我們也只能概說,如果大家有因緣的話,可以到正覺講堂去瞭解更多。
今天時間到這裏,我們謝謝大家的觀看! 阿彌陀佛!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2-08-22 22:35:47 |
|
|
“知一切法及一切行故名为佛” 佛智:即一切种智.
佛的称谓: 应供、正遍知、明行足、 善逝、世间解、无上士、 调御丈夫、天人师、佛、 世尊
调御丈夫:有无量的善巧方便调伏众生. (佛也有称谓为婆伽婆、无上尊)
每一尊佛都修菩萨道而成就佛的果徳. (笔记)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