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佛經的真偽 (修改稿) 本文試圖對如何辨別佛經的真偽,提供了教內的方法。僅供教內參考。佛法分解脫道和佛菩提道兩部分,或者說分小乘(二乘)與大乘兩部分。所謂解脫道,就是關於如何解脫於三界生死輪迴的義理與行門;佛菩提道則是關於如何成就佛道的義理與行門,也就是生命實相、法界根源,全部內涵的證知。
無論二乘佛典還是大乘佛典都是經過了歷史上的集結。現在離佛世已經超過兩千五百多年,如果以正法時期五百年,像法時期一千年來計算的話,現在已經進入末法時期超過一千餘年了。佛教經歷了這麼悠久的歷史,佛經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真經和偽經的質疑,甚至還出現了有人懷疑“大乘是否佛說”等問題。
在佛教歷史上,天台宗以《妙法蓮華經》為依據,將佛一生弘法歷程判為五時三教。五時: 華嚴時、阿含時、般若時、方等時、法華涅磐時。三教: 一教指初時,即根本法輪, 亦稱一乘教。二教指二時枝末法輪, 將一佛乘分為三乘,次第而說。三教指三時攝末歸本, 以《法華經》總攝為唯一佛乘。
佛在五時宣說的佛經如下: 1、第一華嚴時, 佛用21天宣說圓教, 以及別教法門,即《大方廣佛華嚴經》。 2、第二阿含時, 佛以12年說三藏教、四阿含諸經, 以及《央掘魔羅經》等。 3、第三般若時, 佛以22年宣說《大般若經》、《金剛經》 、《心經》等。 開示別教、圓教及通教法門,通會一切法為大乘法, 全部屬於般若慧所含攝。 4、第四方等時,佛以8年時間宣說了大乘唯識經典。如《楞伽經》、《勝鬘經》、《維摩詰經》、《楞嚴經》等。經典中宣示了藏、通、別、圓四教。 5、第五法華涅槃時, 佛在弘法的最後8年, 在靈鷲山宣演《法華經》,闡述圓教之理,暢演唯一佛乘正義, 將五時三教匯歸為一佛乘。並且在入滅前最後一晝夜,佛宣演《大般涅磐經》,講述真如與佛性非一非異之理, 開示大眾只要具足四種圓寂,就能成就佛地之大般涅磐。 摘自正圓老師《佛法的精要是什麼?》
佛經主要分成三大類:經典、律典、論典;或者是分為聲聞藏、辟支佛藏、菩薩藏三藏。其實這三藏也是由十二部所含攝,所以常說佛經有三藏十二部。《解深密經》中說,初轉法輪的經典是不了義;二轉法輪的經典是了義,但是不究竟;三轉法輪的經典才是究竟了義。
此句摘編自《評了義與不了義(下)》正旭老師https://www.hymzwb.net/zjdz/cjwd2/cjwd2_73.htm
十二部分教的內容略說如下: 第一類叫作契經,契經指的是以長行直說來宣說法教,它含攝了能貫穿連綴種種能引義利、能引梵行的真實妙義,所以稱為契經。 第二類稱為應頌,應頌的意思就是說,長行以後,為了要讓佛弟子容易記,所以要以頌重頌一次,這個部分就稱為應頌。 第三類稱為記別,也就是記別弟子命終以後生到哪裡,或者說佛弟子什麼時候可以成佛,這樣的內容稱為記別。 第四類稱為諷頌,諷頌的意思就是以兩句偈、三句偈、四句偈不等,來說明這個教法,例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類似這個樣子。 第五類稱為自說,自說的意思就是,為了讓當來正法能夠久住,聖教能夠久住,所以不請而說,佛是不請而說的,譬如《佛說阿彌陀經》就是佛不請而說的經,類似這一類稱為自說。 第六類稱為緣起或說因緣:因佛弟子請而說,因請而說;因佛弟子違犯、過失,制定戒相;因事而說,類似這樣子稱為緣起。 第七類譬喻,經由譬喻,可以讓隱含的義理讓弟子們容易明了。如在《法華經》裡面說的化城譬喻,將二乘人的解脫道以化城來譬喻,讓二乘的聖者能夠知道,原來這個解脫道還不是究竟,只是方便而已;又例如像《阿含經》中,有一個盲龜於海中值遇浮木孔的譬喻,以這樣的譬喻來說明,這個盲龜在海中一百年才從海里探頭一次,要能夠去碰到這個浮木的孔,頭能夠伸到浮木孔,這樣的因緣非常的難。告訴我們說人身難得,然後能夠值遇佛的正法也非常難得,這樣的譬喻。
第八類就稱為本事,這本事就是除了佛的本生以外,來說佛的過去生的所有事情,稱為本事。表示菩薩修行成佛是需要長劫利樂無量無數的眾生,經歷52位階才能夠成佛。譬如在《生經》之中,釋迦世尊開示祂無數劫以來,精進求道、慈愍眾生,因此能夠成佛。 第九類稱為本生,是說世尊在過去世,行難行的菩薩行所受的種種身,就稱為本生。應該有《佛說觀佛三昧海經》等。譬如說,佛世尊本為菩薩,修諸苦行,作鹿、作羆、作獐、作兔,乃至粟散王、轉輪聖王、龍、金翅鳥等,受種種身,講這些內容稱為本生。 第十類稱為方廣,方廣就是在這其中廣說一切諸菩薩道,為了讓菩薩修證佛菩提的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種智等一切功德,來說這些法,稱為方廣。如《大方廣佛華嚴經》。方廣是因為其佛法非常的廣大、眾多,而且法極高大,需要修證的時劫非常長遠,需要非常勇猛地經歷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夠成滿,所以這些法稱為方廣。 第十一類稱為希法,也就是宣說諸佛、諸佛弟子等,他能勝於其餘諸世間希有最勝功德,這些內容稱為希法。 第十二類稱為論議,論議的意思就講說一切了義經,世尊在經中廣分別諸法體相,同時在經中一些佛的聖弟子隨著佛所說的而實證了,依於自己的實證,能夠無倒分別諸法的體相,那這些能夠分別廣說一切契經的宗旨與法要的經,都稱為論議。譬如說《楞伽經》、《解深密經》。 摘自《佛教徒對於全部佛經的態度怎樣呢?》孫正德老師 https://www.hymzwb.net/zjdz/xfsy/xfsy75.htm
其實十二部經的內容在《增壹阿含經》卷21中有完整的列出:彼云何名為法辯?十二部經如來所說,所謂契經、祇夜、本末、偈、因緣、授決、已說、造頌、生經、方等、合集、未曾有及諸有為法、無為法,有漏法、無漏法。諸法之實,不可沮壞,所可總持者,是謂名為法辯。這裡已經非常明白開示“十二部經如來所說”,同時還詳細列出十二部經的名稱。
事實上本來不應該會有懷疑“大乘是否佛說”的問題存在,因為一開始可能只是少數人的懷疑或者誤認而已,後來經由不知真實狀況的人加以傳說,才會有比較多的人產生迷惑的現象。其實佛陀早已預見到末法時代會出現法師,把佛陀所開示的正法經典說為非是佛說,來毀謗正法、破謗三寶。 一些破戒比丘,對於佛所開示的微妙甚深、上妙無比的大乘究竟佛法無法信受,因此就說這不是佛陀所說的佛法,並且把這個邪說去教導其他的人。
而十二部經包含完整的一代時教,因此必須是佛世尊才能開演。既然是“佛”教,當然是依佛金口所說為準,才能夠稱為“佛”教。對於三乘菩提的各別法義及其互相間的關係不能了解或者混淆,甚至誤認為,大乘法是由二乘法所演變出來的等,但毫無疑問,十二部經皆是佛說。
摘編自《 十二部經是如來所說》--正國老師https://www.hymzwb.net/zjdz/ahzy2/ahzy2_70.htm
關於對佛教經典的真偽判斷,並非自己說是最高的就是最高的,不是自己說是正確的就是正確的;一切都要經得起教證與理證的考驗,也要經得起別人對法義的質疑,才是最勝妙、最究竟、最正確的佛法。同理,對於諸經中的義理,也要依憑正確的實證與深入地研讀以後,才能評判其正偽與位階的高低;不能一昧迷信經由營銷手法獲得大名聲的表相佛法,所說的道理多屬錯誤,因此學人們不能不加以簡擇,要有智慧的判斷。
而經典真偽的分辨,更須有大智慧—特別是要具有法眼—才能判定其真偽,才能判定結集時的背景與時機,這絕對不是凡夫大師所能了知的;乃至斷除三縛結而又破參明心,生起了大乘真見道的般若實相智慧以後,縱使已有根本無分別智、後得無分別智,在尚無道種智以前,也常常無法了知經典真偽。 摘編自《佛教結集史實》正雯老師https://www.hymzwb.net/zjdz/ahzy2/ahzy2_125.htm
還有實證的方法。《阿含經》在《遊行經》中 佛陀說:要確認經典,事實上,也是採用實證的方法。佛陀的意思是:所有經典不管是親從 佛聞,或是從僧團、多少比丘,或是從一個比丘那聽到,首先要比對經典的一致性。 我們可以知道三乘的阿含經、大乘經,所說都是八識法,是有一致性的。 可是只有一致性還不夠,佛陀說當於諸經推其虛實,依律、依法,究其本末。 也就是說這些經典說的都是八識法,如果說的不是八識法,一定是錯誤,一定不是真正的經典。 即使所說的是八識法,也要來驗證它的內容是不是符合法界的實相? 是不是一個事實? 就要「推其虛實」,而且還要「究其本末」:它所說的內涵是根本法呢? 還是一個枝微末節? 所以一樣要用法界的實相來驗證,這就是實證的方法。
摘自《實證佛教》正禮老師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1/1362-a01_002
自古以來,爭論最大的經典就是《楞嚴經》了。從唐朝起到近代,包括宋朝的朱熹、明朝的姚廣孝,乃至民國初年的梁啓超,他們都一直不斷有所謂的研究佛學的學者懷疑《楞嚴經》是偽造的。近代的呂澂的態度更為激烈,他認為《楞嚴經》是集偽說之大成,所以他寫了一篇《楞嚴百偽》,對《楞嚴經》提出了一百零一個疑問, 想要從各種角度來證明《楞嚴經》是偽經。除此之外,在國外有許多的佛教學者也都主張《楞嚴經》是偽經。但是,只要是精進修行的佛教法師,譬如說蓮池大師、 印光大師、太虛大師、虛雲老和尚等,都堅定的認為《楞嚴經》是真經。宣化上人甚至說:“如果《楞嚴經》是假的,我願意墮入拔舌地獄受無間斷的苦。”
因為《楞嚴經》是在三乘佛法當中極為重要的一部經典,經中不但詳細演繹了真心與佛性的體性,也解說五陰區宇的內涵,並且細說了五陰習氣種子斷盡時的境界相, 以及五十種魔擾與邪見的內容等,並且把宇宙的起源以及成佛之道的次第都作了完整的說明。所以,除了《楞嚴經》之外,找不到其他的經典能夠把成佛之道的內涵說得如此完整。如果沒有《楞嚴經》,佛世尊所開示的三乘佛法成佛之道,就有未圓滿之處。由此可知《楞嚴經》在佛法中的重要地位了。
只是《楞嚴經》它的用語過於洗鍊,而所開示的法義,又大多是屬於修學無生法忍的地上菩薩的修學範疇,所以一般人難以理解。而沒有證量的人只能從一些歷史考據等表面的方式,以自以為是科學的方法,以及先入為主的邪見,來批判自己所無法理解的佛經就不足為奇了。
佛世尊在《佛說法滅盡經》當中說:當佛法即將滅盡的時候,《楞嚴經》將會是最先滅盡的經典。因為當此經先滅了後,不但完整的佛道就開始缺損、崩解,而且,大家都將不知道如何來鑑別在《楞嚴經》當中所開示的天魔所使用的各種手段;以致於《楞嚴經》滅了之後,群魔就會更為張狂的橫行亂世,徹底的破壞佛法,導致佛法終於滅盡。 由此而知,判斷佛經的真偽對於正法在世間的流傳是非常重要的。現今幸虧有大善知識出世,台灣的蕭平實居士於2010年出版了15輯的巨著《楞嚴經講記》, 以易讀易懂之語體文刊行天下,以利學人。
摘編自正元老師《怎樣辨明佛經的真偽?》
事實上,佛典中確實有偽經的部分。譬如《天地八陽神咒經》,裡面有談到中國的拆字,也談到五行的陰陽。可世尊會教天竺人拆中國字以及提到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的事情嗎?顯然這是非常不合理的事情。這部經典還宣稱 “ 真心能夠分別青黃赤白”,像這樣的說法跟佛經所說的“ 真心完全不分別六塵境界” 是完全相反的。如果用三法印來看:像這樣以意識妄心來取代佛所說的第八識,謊稱“ 這樣修行能夠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乃是最究竟的法,沒有其他方法能夠與之相比擬” 等。很顯然這是後人所偽造的,是假稱佛所說的經典。
《佛教徒對於全部佛經的態度怎樣呢?》正德老師https://www.hymzwb.net/zjdz/xfsy/xfsy75.htm
還有《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也是一本錯誤的經典。這是密教部里的一部經,它說到:“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就是在講如來的法身,它說如來的法身,猶如胡麻子。什麼叫作胡麻子呢?就是芝麻!說胡麻子重疊無隙,就是如來的法身像芝麻一樣,把它重疊之後都沒有間隙,就稱為佛陀的法身。
可我們知道,如果佛陀的法身,是由這些胡麻子構成的,那胡麻子本身是根本,佛陀的法身反而不是根本?從法界的實相,從一個實證者的眼光來看,法身不是因緣聚合的,若是由像芝麻一般的聚合起來的,那它還是因緣聚合所成立的;將來因緣壞時,還要消散掉,那就變成法身是不堅固的。所以我們從這部“經典”所說的內容,可以來判定這部“經典”是錯誤的經典。雖然它也說有法身,可是它所說的道理,推其虛實後,可以知道它是虛偽的;究其本末可以知道,它說的是枝微末節、錯誤的。所以一樣要用實證的方法,用三法印的方法來驗證經典,不僅經典要有一致性,還能跟法界實相來驗證。
《實證佛教》-正禮老師https://www.hymzwb.net/zjdz/sspt/sspt02.htm
佛教有三法印的法寶。所謂的三法印,就是說,要來印定你所說的法、你所證的法是不是正確的?就是靠這三個法來印定。三法印的內涵:第一個是諸行無常,第二個是諸法無我,第三個是涅槃寂靜。 第一個諸行無常。諸行無常的範圍是什麼?行就是跟空間、時間有變化的都叫作行。一個人的身口意行都是行,一個人的身口意行都不離開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也就是說,諸行無常指的就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它們都是無常;如果你所說的法不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法無常,那麼你就不合乎這個法印。 第二個諸法無我。也就是說,你是不是掉在我見當中呢?那就用這個法來印定。這個諸法函蓋了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但沒有一個法是真實我;如果你說的不是這樣,那麼你說的法就是錯誤的,用這個法來印定就能發現錯誤。 第三個涅槃寂靜。如果說世間法總共函蓋了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它們都是無常。那人死了以後不就沒有了嗎?所以還需要有個法,也就是說祂是不滅的法,叫作涅槃寂靜——涅槃寂靜祂不生不滅。如果心有在分別六塵,那就不能叫作寂靜。因為寂靜就是從來不分別六塵,既然不分別六塵,當然是絕對的寂靜,涅槃是不生不滅的。而《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用三法印來勘驗,簡直就是偽經的面孔原形畢露。
摘編自《集略說十二處1》--正旭老師https://www.hymzwb.net/zjdz/gs/gs21.htm
而涅槃寂靜應該說的就是法界實相如來藏。《法印經》中說,佛陀在阿含部當中早就已經詳細地說明了空性心,也就是如來藏的體性了,並且還說這個空性心是諸佛的根本法,是諸佛的聖法印;只是因為當時還是在初轉法輪的阿含時,主要是在為弟子們開示解脫道的部分,所以對於佛法的根本—空性心如來藏,這一個實相印,還只是隱說而已。
接下來就要談談真心的體性;知道了之後,就可以依照這個標準來檢驗佛經的真偽了。在三乘經典當中,佛陀很清楚的告訴大眾,這個真心的自性寂滅、離見聞覺知;既然真心的自性寂滅、離見聞覺知,對於六塵當然就沒有分別,所以它是沒有六塵境界的。如果是有六塵,或會與六塵境界相應,那麼就表示它不是真實心,而是屬於妄心七轉識所含攝;當然就不是佛所說的真實心所行的境界,更不是佛的所知以及所見。所以,只要是佛所開示的三乘經典,都是佛依着他所實證的真心佛性、法界實相的體性的自心現量而宣說出來的正法正教;所以,我們應當要以法界實相的標準來簡擇經典,到底是屬於真經,還是屬於偽經。摘自--正元老師《怎樣辨明佛經的真偽?》
現以三法印和聖法印結合佛經具體分析如下。
1、在經裡面說意識是常住的,一定是偽經。 我們知道意識心祂是要聚緣而有,是因緣所生法;因緣所生法祂是一期生死而有的,所以祂不是常住的。既然意識本身是要藉因緣,藉什麼因緣呢?藉意根觸法塵,乃至是如來藏的意識種子,那才能夠去把祂現起意識這樣的法,然後與種種心所法相應,與煩惱相應或者與智慧相應。如果說意識心祂既然不是常住法,如果再講到細意識是常住法,那就沒有道理了;因為,本來的根本法,以意識為本的法,它不是常住法,它是生死法,怎麼可能說意識細分出去的法,會變成常住法呢?所以,假如有經典裡面在讚嘆,稱讚意識是常住的,那麼這部經一定是偽經。 因為當初在記錄到經藏裡面去的時候,也有人因為不懂得真正佛法的義理是什麼?所以就仿照經典裡面的格式,把這樣的一個不如實、不如法的這個意涵寫進去,被人把它編纂到經藏裡面去了;所以我們閱讀經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雖然現在它都在經藏裡面,可是假如裡面的這些意涵不如法,違背了這個法界實相,違背了這個清淨解脫法的,那這個部分我們就要拿出來探討,要與佛陀所說的聲聞藏、緣覺藏、菩薩藏所真實說到這些實證的法的理路、內容次第為準。 2、說緣起性空是究竟真實空,一定是偽經。 假如說緣起性空是究竟真實空的,為什麼說是偽經呢?因為緣起性空它是在五蘊十八界法的生滅現象而有的;既然五蘊十八界法它不是真實的,它是要因緣聚合而有,是有生有滅、有生有死的法,那麼以這個現象界這些法,呈現出來的一種緣起性空這樣的意涵,怎麼可能變成究竟真實的呢?
如果用無常空、緣起性空來解釋般若,那顯然是不懂三乘菩提,不懂般若經的說法,也表示這個人沒有開悟。初轉法輪講的是無常空及緣起性空,如果二轉法輪的般若也是無常空、緣起性空,那初轉法輪應該就是般若了。然而初轉法輪為什麼不叫般若,二轉法輪才叫般若?顯然大乘佛菩提智慧,不是二乘人所修證的,是只有大乘才有,不共二乘,所以稱為別教。有了總相智、別相智以後,才能夠進一步修學,般若別相智再細分下來的第三個層次的一切種智。
見《佛法中的智慧》—正才老師https://www.hymzwb.net/zjdz/ahzy1/ahzy1_124.htm 另外有人會說,還有更高的密法是顯教的佛所沒有修證的,那麼這一點呢,一定要探討他對三寶信有沒有。因為所謂的三寶是佛法僧三寶,既然說佛是三界至尊,是人天應供,具足種種的這個功德法,應該說三界中所有一切法都修證,無所不知,同時能夠出離世間再入世間,圓滿了一切福德功德、智慧功德,那麼怎麼可能說佛陀修證還有比祂更高的呢?那既然佛法稱為無上法,就表示沒有一法再超越佛的法了;如果稱說還有更高的密法,是顯教的佛所沒有修的,那麼這裡很明顯的就是偽經。 3、讚嘆男女淫慾的觸受,說這個法可以成佛,是偽經。
如果有讚嘆男女淫慾的觸受,說這個法可以成佛,那也是偽經。因為佛法最重要是什麼?是清淨的、解脫的。那男女淫慾它是雜染的,它是系縛的,它是生死法。所以,這一個簡單的道理我們就可以知道,讚嘆這個男女淫慾的法,說以這個法可以即身成佛了,那麼它一定不是佛法。有這樣的意涵,把它當作經典寫出來,編到藏經裡面去了,那麼一定是偽經。 4、否定如來藏的一定是偽經。 有否定如來藏的一定是偽經。因為佛教證悟的大德了解,如來藏是法界的根本,是涅槃的本際,是一切法的實相;如果把這個根本否定掉了,其他還有什麼法?六識的法純粹是三界中的生死法,六識的法它是自己是不能被人依循而解脫的;因為它本身是生死法,又如何依止生死法而能夠脫離生死法?它本身是苦法,如何能夠依止它而脫離苦呢?所以說,違背法界實相、違背清淨解脫法部分的法義,我們在閱讀的時候就要謹慎。
我們說,信受眾生皆有如來藏,信受眾生只有八個識的人,在真實善知識的教導之下,除了前面所說的這些偽經以外,對於佛經的態度,都是當作法寶而信受、恭敬、禮拜、供養的。因為在沒有真實善知識出現於世的時候,其實我們都沒有能力來看待什麼樣的內容是偽經;可是當有真實善知識出現於世的時候,能如實的將佛法的內容揭露出來,能如實的告訴我們佛法內容實證是如何,而本身也能實證,教導佛弟子實證,同時實證的佛弟子也能驗證說,教導他的善知識本身的實證是對的,自己的實證也是對的,符合佛所說的。
《佛教徒對於全部佛經的態度怎樣呢?》正德老師https://www.hymzwb.net/zjdz/xfsy/xfsy75.htm
如沒有正確知見,對於佛法名相常常依自己的想象而胡亂解釋;譬如說,顯教的佛只證得四種智慧,密教的佛還證得法界的體性智,意思是說,比顯教還多了一種智慧。但是他們卻不懂什麼是法界體性,法界體性是說諸法的根源如來藏,祂既是涅槃,也就是空性;而又具足輪迴性,也就是有性,所以能生七轉識等萬法,所以才有有情能輪轉世間。祂具足空性與有性,這兩種體性的本來具足,就是法界的體性;了解法界體性,有這種智慧,依據這個法界體性智慧,才能繼續修學別相智及種智。像這樣能夠對如來藏體性智慧的了解,才是法界的體性智,不是把佛地的四智加起來,叫作法界體性智;也不是密宗的佛,比顯宗的佛多了法界體性智,而是必須先證得法界體性智,才能漸漸修學到達佛地而具足四種智慧。
見《佛法中的智慧》—正才老師https://www.hymzwb.net/zjdz/ahzy1/ahzy1_124.htm
此外,在《大正藏續藏》當中還有不少的偽經,而判別佛經的真偽,並不是一般學人有能力簡擇的。 又譬如,在《大正藏》裡面有一大部的經典,除了少數的經典是佛所說的外,其他絕大部分的經典都是後人所偽造的,卻被編輯到藏經之內,使得許多的眾生 誤以為那些是佛所說的真經,卻不知道那些是偽經。例如有一些經典,明白的把意識心來取代第八識,說意識心才是真實心,它們的大意是說:諸法離於分別以及一切的妄想,如果能夠淨除妄想,這樣可以成就無上正覺,究竟如虛空一樣的廣大無邊。顯而易見,像這樣的經典是被後人偽造的。因為意識心無論如何也無法修成真心。
我們知道,要了解佛在經典中所說的真實意涵,從而才有辦法判別佛經是真還是假。在《妙法蓮華經》卷一中云:佛陀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間,就是要讓眾生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即開示悟入佛的知見。而一般佛經難以辨別真假的原因, 在於佛教的特殊性。有開悟證量的大德才能看懂佛在經中所說的是什麼? 尤其是第一義諦佛法。沒有開悟的人, 即使是教中人也只能是望文生意的講解。不僅顯得蒼白無力, 或者說隔靴搔癢, 說法根本就說不到點子上,以至於錯說佛法而誤導學人。摘編自--正元老師《怎樣辨明佛經的真偽?》
所以他們經不起通達宗門與教門的開悟人的法義辯論或質疑。因為沒有實證第八識如來藏,是沒有能力來鑑別經典到底是真經還是偽經。而開悟親證菩提, 通達宗門與教門的大德, 才具有辨別真偽的法眼。所以研讀佛經,最好參閱證悟人的著作。舉例如下: 如台灣正智出版社的書籍:《心經密意》、《楞伽經詳解》(10輯)、《維摩詰經講記》(6輯)、《勝鬘經講記》(6輯)、《楞嚴經講記》 (15輯) 、《金剛經宗通》(9輯)、《起信論講記》(6輯)、《阿含正義—唯識學探源》(7輯)等。https://books.enlighten.org.tw/zh-tw/b/b-1
目前台灣佛教正覺基金會,正在進行篩檢偽經的工作,將會把 《大藏經》當中的偽經標示出來,並且詳細的以教證以及理證,來舉示出之所以列為偽經的理由。這是一件很有意義也是很嚴肅的事情。因為對佛教的未來影響極為重大和深遠。學術界也將可以很容易的確認哪些是偽經,在研究佛教書籍時, 將不再會受到偽經錯誤的引導。
綜上所述,我們對佛經的去偽存真,辨別真假可以用真實法印即聖法印作為勘驗大乘佛菩提道的核心,而三法印則是勘驗二乘解脫道的核心。具體來說,要按“四依法”來檢驗什麼才是佛所說的聖言量。所謂“四依法”即是“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大般涅槃經》卷6)所以,如果說緣起性空是究竟真實空,一定是偽經;如果說還有更高的密法,是顯教的佛所沒有修的,一定是偽經;如果說有讚嘆男女淫慾觸受,說修這個法可以成佛的,一定是偽經;如果否定如來藏的,一定是偽經。可以說,佛教的三法印和聖法印是辨別佛經真偽的正法眼和無上法寶。
2014年1月初稿
2020年9月定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