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菩提之路 |
|
希望您能領略並感悟到佛法的解脫智慧和般若智慧。讓您的思想得到啟迪,讓您的人生常樂我淨。 |
|
|
|
|
|
|
|
|
|
|
|
|
|
文章評論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時間:2014-01-05 00:38:54 |
|
|
[簡體文稿]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還是在學佛釋疑的這個單元上面。我們今天要跟各位分享的問題是:酒非葷腥之食,本身又沒有罪惡,為什麼佛教禁止喝酒?因為有人就認為說:酒也不是葷食,也不是腥食,那為什麼它也不會吃了以後有殺生的這樣子的罪過,為什麼佛教要禁止喝酒呢?
甚至於有一些錯誤的觀念說:酒肉穿腸過,我佛心中有,你們看人家以前濟公,不是都吃肉、喝酒!這個其實都是一種錯誤的觀念,甚至於古時候的一些文人士子,雖然他也有學佛,但是他一樣是喝酒吟詩;甚至於古時候征戰沙場的時候,還是必須喝酒以能夠助膽,能夠在征戰沙場的時候,譬如說葡萄美酒夜光杯,這個都是當時在沙場上面,留下來的一些美好的詩句;甚至於我們在社交應酬的時候,沒有酒的話,好像就是沒有辦法能夠盡興,沒有辦法能夠口吐真言,所以就叫作酒逢知己千杯少。所以在這個社會上面,到處都是存在着這樣子的喝酒的文化,心情不好的時候也有借酒澆愁,但是殊不知:「借酒澆愁愁更愁,抽刀斷水水更流。」這個酒的過失在什麼地方呢?為什麼佛教會禁止喝酒呢?
其實酒在文人士子、在這個社會裡面,有時候品酒文化看起來好像是一個高尚的文化,但是為什麼佛教要禁止喝酒呢?道理是在這個地方:因為酒的本身它是沒有罪惡,但是酒它能引生罪惡;也就是說因為喝酒引生的過失、引生的罪惡很多(後面我們會慢慢地說明),所以在佛教裡面,佛教的五戒就已經戒喝酒了。佛教五戒裡面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喝酒。菩薩戒更進一步,在十重戒裡面,戒不能賣酒,所以賣酒本身就是罪惡;酒雖然本身不是罪惡,但是賣酒本身是罪惡,因為賣酒會壞了眾生的心性,讓眾生墮落,所以菩薩是不能賣酒的,菩薩賣酒比喝酒的過失還大。我們現在就來看看喝酒會引生哪些罪惡呢?在經典裡面,有說了哪一些東西呢?
喝酒會促使煩惱業障的現行,我們喝酒的時候自然而然你的心智就會昏沉,心智就不明,所以就容易跟煩惱業障的現行會相應。那煩惱業障的現行有哪些呢?其實煩惱業障的現行,無非就會現行於十惡業上面,這些煩惱業障的現行,其實就是現行在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這樣子的等等的業行上面,因為酒會麻醉你的意識心。其實當我們修行的時候,必須要靠意識心的作意,來趣向於我們心行的一個清淨;雖然我們說意識心祂不是真心,但是在修行的過程裡面,意識心祂還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說:「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就是在說意識心祂的重要性,意識心祂雖然能夠讓你這一艘般若船翻船,也可以讓你乘着這一艘般若船邁向解脫,乃至於邁向佛菩提道的究竟解脫,所以還是得要靠這個意識心。
當你喝酒的時候,就會遮障你清明的意行,會讓你的煩惱業容易現行,會跟這些煩惱業障相應,會容易造作了貪、瞋、痴、慢、疑跟身、口、意行的三業相應,所以酒會促使煩惱業現行,我們必須要遠離它。酒會遮障聖道,遠離涅槃寂靜;因為酒它的特性,其實就是會讓人家會蒙蔽掉、會昏障掉,所以它會遮障聖道。所以前面所說的煩惱業的現行,這個是一般世俗法的煩惱、乃至於佛法的煩惱都含攝在裡面。遮障聖道的部分,是含攝了解脫道的聖道、還有佛菩提道的聖道。你喝酒的人自然而然會跟佛法、佛道會遠離的,不只遠離了解脫道,也遠離了佛菩提道;遠離了佛菩提道,就是遠離了涅槃寂靜,因為這個會跟如來藏的涅槃寂靜的法會互相相悖的,會遠離的。
再來,酒會使人墮落,即使再為人的話,也容易得痴狂的果報,這個是屬於異熟果報;那你說:這個我又看不到。但是為什麼我們人會有痴狂的果報?痴狂的果報有很多種,有的是謗法、有的是殺生,但是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喝酒;你如果長時間喝酒,這個酒會麻醉了你的勝義根,這一部分就會再一度轉成你的業種,變成未來世的異熟果報。所以酒會使人墮落,生生世世墮落,即使你因為沒有造其他的惡業,未來世再生為人的話,因為你習慣於喝酒的話,也會容易成為痴狂的果報。
再來,酒會破壞我們的清淨行,為什麼呢?因為酒它本 身雖然不是罪惡,但是它會因為喝酒而破壞我們的清淨行。以前在迦葉波佛的時候,有一個受持五戒的居士,因為隔壁的鄰家有一隻雞跑到他家裡來了,他看一看,他想說:這一隻雞不知道從哪裡來的?因為嘴饞,就把這一隻雞給殺了,把這一隻雞殺了以後,占為己有。後來隔壁的鄰家的婦女就來找這一隻雞說:「你有沒有看到有一隻雞跑到你這邊來。」他想說:糟糕!這個是人家的雞,他已經把它殺了、吃了,那怎麼辦呢?他就說:「沒有看到。」「沒有看到」這是妄語:你把人家的雞占為己有,這個就是偷盜;你把雞殺了,是殺生;所以殺生、偷盜還有妄語。
再來,他看到鄰家這個婦女頗有姿色,因為喝了酒以後有幾分的酒意,所以就把人家給強暴了,這樣子同時又犯了邪淫。所以酒雖然本身沒有罪惡,但是喝了酒以後,會讓我們煩惱障會現行;這個煩惱障現行,就是我們現在所舉的,這個佛典的這個故事,就像迦葉波佛時候的這個居士。因為你喝酒了以後,雖然酒本身沒有過失,但是你喝了酒所引生的過失,同時犯了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這四條罪,所以五戒全部都犯了,所以酒會破壞人的清淨行。
再來酒會使人定、慧消失,所以修行人無非就是要修戒、定、慧;戒、定、慧是必須要在清明的一個心境裡面去修這樣的戒、定、慧。也就是說,你必須要能夠讓你安住在戒、還有定、還有慧上面。如何才能夠安住在戒、定、慧上面?方法有很多。但是如何讓戒、定、慧消失,酒是最主要的一個動力,所以酒會使我們的戒定慧消失。
在佛世的時候,有一位長老莎伽陀,莎伽陀他當時就是因為喝酒,所以喪失了他的定力、還有慧力。這個長老莎伽陀是一個很有名的一個伏龍的一個比丘、一個伏龍阿羅漢,聲名流布,伏龍的聲名遠播,很多人都想要供養他,所以到處有很多人就輪流着來請他去接受供養。這當中有一個貧女,有一個貧女敬信莎伽陀長老,所以就請莎伽陀長老接受供養,這個女人準備了乳酪還有其他的食物來供養莎伽陀。女人想說:那這個沙門吃這樣子的乳酪或是說糜粥,那這樣子的話,恐怕因為吃了乳酪、糜粥以後,需要有一些東西來讓他能夠伴隨着這個飲食能夠同時去服用,就準備像水的顏色這樣子的酒來供養莎伽陀。這個酒因為蒸餾過以後其實就沒有酒色,這個莎伽陀以為它是一杯水,也沒有仔細去辨別就把它喝下去了,喝完以後,就為這個女人說法完以後就離去了。
離開以後到寺院,那個時候酒勢便發作起來,進到寺門旁邊的時候,就臥倒在這個地上,那衣服、僧伽梨大衣、還有漉水囊、還有他的錫杖,還有比丘所應該具備的這些十八物的這些器具,這些油囊、革屣還有針筒等散落了一處,身在一處醉無所覺,就是當他躺在那個地方都沒有任何的知覺。這個時候佛跟阿難剛好就走到這個地方,佛見莎伽陀比丘這個樣子,就故意問:「阿難!這個是什麼人啊?」阿難說:「世尊!這個是長老莎伽陀。」佛就告訴阿難說:「是處為我敷座床、辦水、集僧。」阿難就依照佛的這樣子的旨意,去為佛敷床座、辦水、集僧,這個是佛要說法的時候,在佛世的時候一定的一個行儀。
難道佛不知道這個人就是莎伽陀嗎?難道佛不知道他喝醉了嗎?佛是借這個因緣,要為眾生說喝酒的過失,所以故意問阿難:這個是什麼人啊?阿難就回答世尊說:這個是長老莎伽陀。所以就是要讓眾生能夠知道,這麼一個能夠降龍、能夠伏龍的這樣子的神通的一個長老莎伽陀,喝酒以後竟是這樣的一副德性,竟是這樣子沒有辦法能夠維持他的律儀。
佛請阿難敷完床座,還有辦水完以後,佛已經知道說,要開示酒戒的時間已經到了。佛就洗足,坐下來,洗腳完以後就問眾比丘說:「你們有沒有聽聞過有一條龍叫作庵婆羅提陀?凶暴惡害,非常地兇殘,非常地暴虐而殘害眾生,之前沒有人敢到它的住處,乃至於大象、馬、牛、羊還有驢子、騾子等等、駱駝,沒有辦法到這個地方,乃至嚴重 到,甚至於諸鳥都不敢飛過去;因為這些動物、鳥獸飛過去的時候,都會被這一隻惡龍給撲殺了。在秋谷熟時,破滅諸谷;甚至於它在秋收的時候,會去破壞眾穀物。你們有沒有看到這一隻惡龍?你們有沒有聽聞這一隻惡龍呢?當時這一隻惡龍,是誰所折伏的呢?這一隻惡龍就是莎伽陀所折伏而且讓它歸依三寶的。現在這些鳥獸都能夠到這惡龍所居住的旁邊的這個泉水,能夠到這個地方飲用泉水,這個是誰所折伏的呢?」
眾比丘就說:「世尊!我們知道啊!我們知道這個是莎伽陀所折伏這一隻惡龍的。」所以見者言見,聞者言聞。佛就問這些比丘說:「那你們現在覺得怎麼樣呢?你們現在覺得這個降龍第一的、神通很大的莎伽陀比丘,他現在躺在這個地方,他能不能夠折伏一隻蝦蟆呢?他有沒有辦法、有能力去折伏一隻蝦蟆呢?他躺在那邊已經不省人事了,如何去折伏一隻蝦蟆呢?」所以這些比丘就回答佛說:「不能啊!世尊!」佛就開示說:「聖人飲酒,尚如是失,何況俗凡夫如是過罪,若過是罪,皆由飲酒故。從今日若言我是佛弟子者,不得飲酒。」所以佛因此制了酒戒。
佛說:「你看像這樣子,能夠降伏這個惡龍而有大神通力的莎伽陀,這個阿羅漢、這個比丘、這個聖人,他 喝了酒,他因為不知、沒有去辨別這個是酒,而失意喝了這個酒,他的過失都已經是這個樣子了;那更何況是一些凡夫俗子,還沒有證道、沒有證解脫道的這些俗人,所喝酒的罪過那更是嚴重啊!那這些罪過都是從飲酒來的。所以從今天以後,如果說我是佛弟子的人,就不能再飲酒了。」所以佛才制了酒戒。
所以酒戒在佛教裡面,其實是很重要的一個戒。有很多人認為,這個酒它本 身沒有罪的話,那為什麼還要去製酒戒呢?這個不是不符合人情嗎?不近乎人情嗎?但是佛就在這邊,把這樣子的一個道理講得非常清楚了,佛制的任何一條戒,都是為了要讓弟子能夠趣向於解脫,乃至於要能夠趣向於成佛,所制的這樣子的一個規制。
所以經律當中佛說:「酒是放逸處,它能造諸種的罪過,違諸善法,所以說飲酒有十種的過失。」在經律當中說,你喝酒本身就是放逸的,那這個東西並不難懂;一般我們說酒後吐真言,其實酒後吐真言,經常是胡言亂語,甚至於把平常不敢講的話,肆無忌憚地講出來。為什麼會酒後吐真言?就是放逸。不願意在口行上面,不願意在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上面去遵守,那個就是因為喝酒以後造成的放逸的一個心態。所以酒後吐真言,從我們世俗法看起來,好像是很好,但是酒後吐真言,這個真言,其實都是因為你意識心的作意,沒有受到戒律的約制之下,去造作的這樣子的身口意行這樣子的業行。
所以說這個飲酒以後,會造成十種的過失:第一個是顏色惡,第二個是劣力,第三個是眼視不明,第四個是現瞋恚相,第五個是壞田業資生法,第六個是增致疾病,第七個是益鬪訟,第八個是無名稱惡名流布,第九個是智慧減少,第十個是身壞命終墮惡道。我們這十個這樣子的過失,大略地說明一下。
我們可以看看一下,喜歡喝酒的人,他 的五陰裡面的色陰,他的色是不是現出一種暗沉的一個惡色,所以我們說顏色惡,說喜歡喝酒的人,乃至於嚼檳榔,全身惡臭。喜歡喝酒的人眼視不明,因為喝酒會影響到你的視力。喜歡喝酒的人會產生劣力,什麼叫作劣力?就是像前面所說的莎伽陀,這個莎伽陀,他是不是原來能夠降龍,現在一點點力量都沒有了,所以這個叫作劣力。
喜歡喝酒的人容易現瞋恚相,也就是說前面所說的,因為他喝酒了以後,會落於放逸處,所以不願意去約制你自己的身口意行,奉持在十善的這個善法上面,所以就容易故瞋,容易現瞋恚相,所以喝酒的第四個過失,就是現瞋恚相。第五個過失是壞田業資生法,也就是說你喝酒的話,容易造就身口意諸業,而破壞了你的這些田業資生法的資財。第六個會增致疾病,我們都知道喝酒傷肝,但是很多人說不喝酒傷心,但是你這個心是什麼心?你這個心是意識心。所以你喝酒的話增致疾病,不只是增致了身體的疾病,也增致了心理的疾病,所以是傷肝也傷心。
第七個喝酒益斗訟,喝酒的人就是因為放逸,所以容易引生斗諍,容易引生爭執,所以喝酒益斗訟。喝酒無好名稱、惡名流布,喜歡喝酒、喜歡酗酒的人,一定容易造貪、瞋、痴,乃至於身、口、意行的這些惡業,所以一定會惡名流布。智慧減小就是因為無明的緣故。乃至於到最後,身壞命終會墮三惡道。所以雖然你這一世喝酒,未必下一世墮三惡道,但是你這一世喝酒,未來世喜歡喝酒,再未來世又喜歡喝酒,世世酗酒的話,終究會命終以後墮三惡道,這個就是喝酒落於放逸處的最主要的過失。所以酒本身雖然沒有過失,佛教必須要制不能喝酒的這樣子的喝酒戒,最主要的道理就是在這裡。那喝酒的過失,我們已經跟各位說明到這裡。
今天就跟各位分享到這邊。 阿彌陀佛!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