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菩提之路 |
|
希望您能领略并感悟到佛法的解脱智慧和般若智慧。让您的思想得到启迪,让您的人生常乐我净。 |
|
|
|
|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3-07-09 18:48:17 |
|
|
[简体文稿]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在前一集当中,我们为大家说明了「俱有依」的意涵;并且告诉大家说,五识的俱有依有四种,也就是五色根,还有第六识、第七识,以及第八识。那么这四种俱有依呢,可以分成四类: 首先第一类就是叫作「同境依」,同境依指的就是五色根。因为五识祂是必须要依着五根去一同缘现在的境界,所以五根它是五识的同境依。
第二个是「分别依」,分别依指的就是第六识——意识。前五识生起的时候,意识也必定会跟着生起,那么五识依五根去取这个境界的时候,祂本身对于境界其实是没有好恶、没有善恶的分别,祂必须是借着这个第六意识的分别力,然后来加以分别,所以说第六识这个意识,祂是五识的分别依。
第三是「染净依」,指的就是第七识——末那识意根。因为五识本身没有染净的分别,祂是非染非净的;因为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五识,面对色、声、香、味、触五尘,在这五尘境界上面,由于第七识染着而造作,会起了种种的烦恼的这些的业。然后这些业、这些烦恼的这些的染法熏习,然后就会回摄到第八识当中,就成为有漏的法;如果说是这个第七识,祂能够依着第六识的如理作意思惟,然后决定去修学种种的清净道品,这样子修学所成的业,回熏到第八识里面,那就成为无漏的。所以说,成染、成净都依这个第七识祂怎么样子去作决定,然后去造作。
因为面对境界的时候,究竟是要造作善的净业,或者是要造作染污的业,除了意识祂有好恶、有善恶的分别之外,那就是要靠这个第七识末那识来作最后的决断,所以说这个第七识末那识就称为染净依。前五识祂必定是要随着第七识的染净,然后成为染净,所以说第七识祂是前五识的染净依。
第四个就是「根本依」,也就是我们的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因为阿赖耶识祂集藏了一切世出世间法的种子,并且能够在因缘成熟的时候,让这些种子现行,而生起了一切的法。祂可说是一切法所依,一切法都依着这个第八识如来藏然后可以生起,祂是一切法生起的根本,五识当然也是一切法,所以这个阿赖耶识当然也是五识的根本依。
那么以上所讲的这四依,是五识生起以及运作所不可或缺的,只要缺少任何其中一依,五识就不可能运作。但是前五识祂们有各自的所依,也就是说在五色根当中,眼识祂当然就是要依眼根,乃至于说身识要依身根,这个是他们的不共依。但是其他的三个,也就是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那就是五识的共依,五识都共同要依这个六、七、八识,才能够生起,才能够运作。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说明意识的俱有依,在《成唯识论》里面它这样讲,它说:「第六意识俱有所依,唯有二种,谓七、八识;随阙一种,必不转故。」(《成唯识论》卷四)意思就是说:这个第六意识祂的俱有依有两种:一个是第七识,另外一个是第八识,这两个只要缺少一个,那第六意识必定没有办法生起运作。但是这个是从是否具足我们前面为大家说明的——说这个俱有依的条件必须要它是决定的,它是有境的,它是为主的,它是能够令心取自所缘境的,必须要具有这四个条件,才说它是俱有依,这个是比较严格的来判断意识祂的俱有依。符合这四个条件的,就只有第七末那识,祂是意识的染净依;还有第八阿赖耶识,祂是意识的根本依。
但是意识的功能,除了主要就是在对法尘加以了别,也就是说意识的本身,祂本质上就是在作了别;所以前面讲五识的俱有依的时候,称祂为分别依。那么如果是五尘上所显的那个法尘,这个时候五识必定是要与意识来同境作分别,前面有提到这个同境分别,这个时候五根跟五识似乎也应该是意识的俱有依;但是法尘除了五尘上所显的法尘之外,还有不牵涉到五尘的那个梦中、以及在禅定的那个深定之中的法尘,这个时候的意识祂就不与五根、五识来同境分别了;好比说像禅定境界当中的无色界天人,他 们没有色身,没有色身当然就没有五根,没有五根那么就不会有五识,这个时候意识就纯粹只缘于定境中的法尘而已;又如像这个色界天人,他 们是以禅定为食,就是不吃我们一般的欲界人间的这些食物,就是不食抟食,那么不食抟食的话,当然就没有鼻、舌二识的那个作用。鼻、舌二识是因为要去分别气味、分别味道才有祂的作用,这些的东西都是我们欲界人间的食物,才会有这些的味道。那既然不食人间的食物,当然祂鼻、舌二识的作用就不需要,那就没有这个鼻、舌二根的胜义根,那也当然就没有意识是不是与鼻、舌二根去同境分别的问题了。所以说从严格的定义来说五根就不是意识的俱有依,意识祂是五识的俱有依,所以两个对待来看的话,意识祂是国王,五识的话祂是宰官,所以五识当然也不是意识的俱有依。这个都是从比较严格的定义上面来看。
但是这终究不是大家熟知的欲界人间的境界,如果以欲界人间境界而来加以说明、来加以了解的话,那意识祂是以第八识阿赖耶识的现行,还有阿赖耶识所含藏意识种子为因,意识才能够现起;所以说阿赖耶识是意识现起的因,是意识的俱有依;可是意识现起的话,还要有其他的缘,首先就是意根末那识,因为佛在《阿含经》中曾经这样讲:「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杂阿含经》卷九)意思就是说:不论是粗的意识、细的意识乃至极细意识,不论是有念灵知或者是离念灵知当中的意识,这一切的意识,都是意根法尘为缘,然后有如来藏为因,才能够生起,才能够运作。所以说如果没有意根末那识作为俱有依,那么见闻觉知的意识——当然就包括离念灵知的那个意识,就不会现起运作。
另外意识在欲界人间现起的时候,还要以眼、耳、鼻、舌、身这五根,至少要其中有一个的扶尘根以及胜义根不坏,作为意识在欲界人间现起的缘;如果说这五根全坏了,意识就没有办法现起运作,五根如果说有所损伤,也就是说有一部分受了损伤了,那意识也不能够顺利的运作。就好像说,眼盲的人或者是耳聋的人,他 们意识的运作多多少少也会受到影响,除非说他是已经很熟练的,以其他的没有坏的根——很熟练于其他没有坏的根的它的功能,而借着这些熟练的功能来弥补了眼根或者耳根损坏所造成意识运作上面的缺失。另外像大脑胜义根当中掌管记忆以及了别的部分,如果受了损伤,或者说老化得非常迅速严重,那也会成为老人痴呆症的患者。所以说以欲界人间的境界来说,意识现起还必须要依托于这个五根,也就是眼、耳、鼻、舌、身的五根,包括它的扶尘根还有胜义根,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五根也可以说是意识生起以及运作的所依,只是它并不是像我们之前严格定义下的那个俱有依,所以说一般像我们举的《成唯识论》的这个论里面,玄奘菩萨就说「意识的俱有依有二种」,但是五根并不是意识的俱有依。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介绍意根(就是这个末那识)的俱有依。依照《成唯识论》里面这样讲,《成唯识论》里面玄奘菩萨祂说:「第七意识俱有所依,但有一种,谓第八识;藏识若无,定不转故。 」(《成唯识论》卷四)这个意思就是说:第七识的俱有依只有第八识一种,如果没有这个能够含藏一切善恶种子的第八阿赖耶识,因为祂能够含藏一切的善恶种子,所以又称为藏识,那么如果没有这个第八阿赖耶识的话,那么第七识也决定不能够运作。因为末那识的种子也是含藏在第八阿赖耶识里面,那么祂要运作,当然也要有阿赖耶识流注末那识的种子才能够生起,才能够运作。所以说末那识的俱有依只有一种,就是第八识——这个如来藏、阿赖耶识。
接下来,来说明阿赖耶识的俱有依。 《成唯识论》里面这样讲,它说:「阿赖耶识俱有所依亦但一种,谓第七识;彼识若无,定不转故;论说藏识恒与末那俱时转故。」(《成唯识论》卷四)这个意思就是说:第八识阿赖耶识祂的俱有依也只有第七识一种,如果没有这个第七识的话,第八识也绝对不能现起,因为这个藏识阿赖耶,祂是与第七识末那同时俱在而运作的。但是这个地方,我们要特别加以说明的就是说,《成唯识论》里面这一段,它所叙说的这个真义,并不像前面在说明七转识都是以第八识为俱有依、为七识生起运作的根本依,必须要有第八识才能够让前七识能够生起、能够运作;这个地方在讲的是说,第八识要在三界当中现行,必须要以第七识为俱有依,并不是说第八识的这个识体本身也是依第七识才能够出生、才能够存在的,这个是要特别加以说明的。我们为什么这么讲?因为从《成唯识论》接下来的这个论文里面,就能够得到证明,接下来论文里面它这样讲:「藏识恒依染污,此即末那。」(《成唯识论》卷四)意思就是说:因为第七识末那识祂的染污性没有尽除,所以含藏一切法种子的这个阿赖耶识,祂就会依着末那识的染污执着的那个作用、作意与造作会现行。这个就好像是镜子一样,这个镜子它虽然一直都存在那边,但是如果没有影像在镜面显现的话,这个镜子本身是不容易被发现的一样。第八识这个如来藏阿赖耶识也是一样,祂无始以来祂是本来存在的,祂不是其他的法所出生的法、不是被生的法,祂本来存在;但是因为第七识——这个末那识的染污性没有尽除,就会使得如来藏再出生了五阴十八界,然后显现在这三界当中。
但是前面我们跟大家说明过,如果修学解脱道,他亲证了解脱果,最后舍报的时候,就会入无余涅槃,那意根就灭了,因为无余涅槃,它是解脱道的修行人断我见之后,再断尽了我执与我所执,然后尽除了意根末那识的染污执着性,愿意自己不再出生,就是这个意根祂自己愿意不再出生,才能够证入的境界,所以说无余涅槃当中,意根是不可能存在的。
这个舍报后入无余涅槃,这是不回心修学大乘佛菩提道的定性声闻阿罗汉以及独觉辟支佛,他必定的归趣。那么如果无余涅槃当中,意根末那识也灭了,然后第八识就不再出生了。因为如果说这个「俱有依」所讲的意思是包括「第八识的出生也必须要有意根」,那这时候意根灭了,当然第八识也就不再出生了,那无余涅槃就变成了断灭空无的境界了,这个是明显的违背佛陀在阿含里面处处说「无余涅槃中有本际」、说「无余涅槃是清凉、真实、寂静、常住不变的」这样的圣教开示,那是相违背的。有关这一部分,正觉同修会 平实导师在《阿含正义》的这个详细的论述当中,有举了许多的经教的证明,有兴趣的菩萨不妨去请阅来了解。
那么以上的说明,所以说第八识如来藏,有祂本身自在的体性,祂能够在阿罗汉灭尽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后,独自存在于阿罗汉所证入的无余涅槃境界之中。这个阿罗汉祂舍报了,入了无余涅槃,剩下第八识如来藏独存,这个时候这个第八识的——这个阿罗汉他第八识的所在,其实连佛也不知道啊,也不能够找到祂的所在。可是尽管如此,这个第八识祂仍然是继续存在的。所以说第八识如来藏是唯一可以离于一切法而单独存在的心识;其余的一切的前七识都不能够外于诸法而单独存在,尤其是不能够离于祂们的共同的俱有依——阿赖耶识而存在。譬如说证得有余涅槃的这个解脱道的修行人,他 的意根还可以存在,但是必须要以第八识为俱有依才能够现行,没有办法离开第八识而单独现起;那意识觉知心除了要有第八识为俱有依之外,当然还要有意根为俱有依,我们之前跟大家说明的,在欲界人间,祂也要有这个五根身——这个五根来作为祂的所依,才能够在欲界人间现起,不管说是醒着时候,还是睡着了做梦也好,都必须要有这些的俱有依,祂才能够现起,才能够运作。
所以以上的说明,大家就可以了解,八个识都有俱有依。但是唯独这个第八识,虽然说祂的俱有依是第七识末那识,但是那个是指说祂要在三界当中现行所必须的,并不是说第八识这个如来藏祂本身的存在,也要依着第七识末那识而存在。这个是大家要特别了解的地方。
以上我们说明了八识的俱有依,时间也差不多了,下一集我们将为大家更详细的,用比较浅显例子来加以说明以上。 阿弥陀佛! 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4/29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2-07-23 15:08:53 |
|
|
段落开头: 那麼接下來我們來介紹意根 --才能夠运作.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2-07-23 15:07:12 |
|
|
更正 段落开头: 那麼以上所講的這四依, ---才能夠运作。
段落开头: 但是這終究不是大家熟知的欲界人間的境界, ---就不會現起运作。
段落开头: 另外意識在欲界人間現起的時候 --就好像說,眼盲的人或者是耳聾的人,他們意 識的运作 多多少少也會受到影響,除非說他是已經很熟練的,以其 他的沒有壞的根——很熟練於其他沒有壞的根的它的功能, 而藉著這些熟練的功能來彌補了眼根或 者耳根損壞所造 成意識运作上面的缺失。另外像大腦勝義根當中掌管記憶 以及了別的部分,如果受了損傷,或者說老化得非常迅速 嚴重,那也會成為老人癡呆症的患 者。所以說以欲界人間 的境界來說,意識現起還必須要依託於這個五根,也就是 眼、耳、鼻、舌、身的五根,他是已經很熟練的,
--2. 如果受了損傷,或者說老化得非常迅速嚴重,那也會 成為老人癡呆症的患 者。所以說以
段落开头: 那麼接下來我們來介紹意根 --才 能夠咦鳌
段落开头: 以上我們說明了八識的俱有依 --用比较浅显的例子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2-07-23 14:42:56 |
|
|
三乘菩提之學佛正知見(第二篇) 第二十九輯 如來藏是妄心七識的俱有依(二) 陳正源老師 主講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在前一集當中,我們為大家說明了「俱有依」的意涵;並且告訴大家說,五識的俱有依有四種,也就是五色根,還有第六識、第七識,以及第八識。那麼這四種俱有依呢,可以分成四類:
首先第一類就是叫作「同境依」,同境依指的就是五色根。因為五識祂是必須要依著五根去一同緣現在的境界,所以五根它是五識的同境依。
第二個是「分別依」,分別依指的就是第六識——意識。前五識生起的時候,意識也必定會跟著生起,那麼五識依五根去取這個境界的時候,祂本身對於境界其實是沒有好惡、沒有善惡的分別,祂必須是藉著這個第六意識的分別力,然後來加以分別,所以說第六識這個意識,祂是五識的分別依。
第三是「染淨依」,指的就是第七識——末那識意根。因為五識本身沒有染淨的分別,祂是非染非淨的;因為我們的眼、耳、鼻、舌、身這五識,面對色、聲、香、味、觸五塵,在這五塵境界上面,由於第七識染著而造作,會起了種種的煩惱的這些的業。然後這些業、這些煩惱的這些的染法熏習,然後就會回攝到第八識當中,就成為有漏的法;如果說是這個第七識,祂能夠依著第六識的如理作意思惟,然後決定去修學種種的清淨道品,這樣子修學所成的業,回熏到第八識裏面,那就成為無漏的。所以說,成染、成淨都依這個第七識祂怎麼樣子去作決定,然後去造作。因為面對境界的時候,究竟是要造作善的淨業,或者是要造作染污的業,除了意識祂有好惡、有善惡的分別之外,那就是要靠這個第七識末那識來作最後的決斷,所以說這個第七識末那識就稱為染淨依。前五識祂必定是要隨著第七識的染淨,然後成為染淨,所以說第七識祂是前五識的染淨依。
第四個就是「根本依」,也就是我們的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因為阿賴耶識祂集藏了一切世出世間法的種子,並且能夠在因緣成熟的時候,讓這些種子現行,而生起了一切的法。祂可說是一切法所依,一切法都依著這個第八識如來藏然後可以生起,祂是一切法生起的根本,五識當然也是一切法,所以這個阿賴耶識當然也是五識的根本依。
那麼以上所講的這四依,是五識生起以及咦魉豢苫蛉钡模灰鄙偃魏纹渲幸灰溃遄R就不可能咦鳌5乔拔遄R祂們有各自的所依,也就是說在五色根當中,眼識祂當然就是要依眼根,乃至於說身識要依身根,這個是他們的不共依。但是其他的三個,也就是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那就是五識的共依,五識都共同要依這個六、七、八識,才能夠生起,才能夠咦鳌
那麼接下來我們來說明意識的俱有依,在《成唯識論》裏面它這樣講,它說:「第六意識俱有所依,唯有二種,謂七、八識;隨闕一種,必不轉故。」(《成唯識論》卷四)意思就是說:這個第六意識祂的俱有依有兩種:一個是第七識,另外一個是第八識,這兩個只要缺少一個,那第六意識必定沒有辦法生起咦鳌5沁@個是從是否具足我們前面為大家說明的——說這個俱有依的條件必須要它是決定的,它是有境的,它是為主的,它是能夠令心取自所緣境的,必須要具有這四個條件,才說它是俱有依,這個是比較嚴格的來判斷意識祂的俱有依。符合這四個條件的,就只有第七末那識,祂是意識的染淨依;還有第八阿賴耶識,祂是意識的根本依。
但是意識的功能,除了主要就是在對法塵加以了別,也就是說意識的本身,祂本質上就是在作了別;所以前面講五識的俱有依的時候,稱祂為分別依。那麼如果是五塵上所顯的那個法塵,這個時候五識必定是要與意識來同境作分別,前面有提到這個同境分別,這個時候五根跟五識似乎也應該是意識的俱有依;但是法塵除了五塵上所顯的法塵之外,還有不牽涉到五塵的那個夢中、以及在禪定的那個深定之中的法塵,這個時候的意識祂就不與五根、五識來同境分別了;好比說像禪定境界當中的無色界天人,他們沒有色身,沒有色身當然就沒有五根,沒有五根那麼就不會有五識,這個時候意識就純粹只緣於定境中的法塵而已;又如像這個色界天人,他們是以禪定為食,就是不吃我們一般的欲界人間的這些食物,就是不食摶食,那麼不食摶食的話,當然就沒有鼻、舌二識的那個作用。鼻、舌二識是因為要去分別氣味、分別味道才有祂的作用,這些的東西都是我們欲界人間的食物,才會有這些的味道。那既然不食人間的食物,當然祂鼻、舌二識的作用就不需要,那就沒有這個鼻、舌二根的勝義根,那也當然就沒有意識是不是與鼻、舌二根去同境分別的問題了。所以說從嚴格的定義來說五根就不是意識的俱有依,意識祂是五識的俱有依,所以兩個對待來看的話,意識祂是國王,五識的話祂是宰官,所以五識當然也不是意識的俱有依。這個都是從比較嚴格的定義上面來看。
但是這終究不是大家熟知的欲界人間的境界,如果以欲界人間境界而來加以說明、來加以瞭解的話,那意識祂是以第八識阿賴耶識的現行,還有阿賴耶識所含藏意識種子為因,意識才能夠現起;所以說阿賴耶識是意識現起的因,是意識的俱有依;可是意識現起的話,還要有其他的緣,首先就是意根末那識,因為 佛在《阿含經》中曾經這樣講:「諸所有意識,彼一切皆意法因緣生。」(《雜阿含經》卷九)意思就是說:不論是粗的意識、細的意識乃至極細意識,不論是有念靈知或者是離念靈知當中的意識,這一切的意識,都是意根法塵為緣,然後有如來藏為因,才能夠生起,才能夠咦鳌K哉f如果沒有意根末那識作為俱有依,那麼見聞覺知的意識——當然就包括離念靈知的那個意識,就不會現起咦鳌
另外意識在欲界人間現起的時候,還要以眼、耳、鼻、舌、身這五根,至少要其中有一個的扶塵根以及勝義根不壞,作為意識在欲界人間現起的緣;如果說這五根全壞了,意識就沒有辦法現起咦鳎甯绻f有所損傷,也就是說有一部分受了損傷了,那意識也不能夠順利的咦鳌>秃孟裾f,眼盲的人或者是耳聾的人,他們意識的咦鞫喽嗌偕僖矔艿接绊懀钦f他是已經很熟練的,以其他的沒有壞的根——很熟練於其他沒有壞的根的它的功能,而藉著這些熟練的功能來彌補了眼根或者耳根損壞所造成意識咦魃厦娴娜笔АA硗庀翊竽X勝義根當中掌管記憶以及了別的部分,如果受了損傷,或者說老化得非常迅速嚴重,那也會成為老人癡呆症的患者。所以說以欲界人間的境界來說,意識現起還必須要依託於這個五根,也就是眼、耳、鼻、舌、身的五根,包括它的扶塵根還有勝義根,那麼從這個角度來講的話,五根也可以說是意識生起以及咦鞯乃溃皇撬鼇K不是像我們之前嚴格定義下的那個俱有依,所以說一般像我們舉的《成唯識論》的這個論裏面,玄奘菩薩就說「意識的俱有依有二種」,但是五根並不是意識的俱有依。
那麼接下來我們來介紹意根(就是這個末那識)的俱有依。依照《成唯識論》裏面這樣講,《成唯識論》裏面 玄奘菩薩祂說:「第七意識俱有所依,但有一種,謂第八識;藏識若無,定不轉故。」(《成唯識論》卷四)這個意思就是說:第七識的俱有依只有第八識一種,如果沒有這個能夠含藏一切善惡種子的第八阿賴耶識,因為祂能夠含藏一切的善惡種子,所以又稱為藏識,那麼如果沒有這個第八阿賴耶識的話,那麼第七識也決定不能夠咦鳌R驗槟┠亲R的種子也是含藏在第八阿賴耶識裏面,那麼祂要咦鳎斎灰惨邪①囈R流注末那識的種子才能夠生起,才能夠咦鳌K哉f末那識的俱有依只有一種,就是第八識——這個如來藏、阿賴耶識。
接下來,來說明阿賴耶識的俱有依。《成唯識論》裏面這樣講,它說:「阿賴耶識俱有所依亦但一種,謂第七識;彼識若無,定不轉故;論說藏識恒與末那俱時轉故。」(《成唯識論》卷四)這個意思就是說:第八識阿賴耶識祂的俱有依也只有第七識一種,如果沒有這個第七識的話,第八識也絕對不能現起,因為這個藏識阿賴耶,祂是與第七識末那同時俱在而咦鞯摹5沁@個地方,我們要特別加以說明的就是說,《成唯識論》裏面這一段,它所敍說的這個真義,並不像前面在說明七轉識都是以第八識為俱有依、為七識生起咦鞯母疽溃仨氁械诎俗R才能夠讓前七識能夠生起、能夠咦鳎贿@個地方在講的是說,第八識要在三界當中現行,必須要以第七識為俱有依,並不是說第八識的這個識體本身也是依第七識才能夠出生、才能夠存在的,這個是要特別加以說明的。我們為什麼這麼講?因為從《成唯識論》接下來的這個論文裏面,就能夠得到證明,接下來論文裏面它這樣講:「藏識恒依染污,此即末那。」(《成唯識論》卷四)意思就是說:因為第七識末那識祂的染污性沒有盡除,所以含藏一切法種子的這個阿賴耶識,祂就會依著末那識的染污執著的那個作用、作意與造作會現行。這個就好像是鏡子一樣,這個鏡子它雖然一直都存在那邊,但是如果沒有影像在鏡面顯現的話,這個鏡子本身是不容易被發現的一樣。第八識這個如來藏阿賴耶識也是一樣,祂無始以來祂是本來存在的,祂不是其他的法所出生的法、不是被生的法,祂本來存在;但是因為第七識——這個末那識的染污性沒有盡除,就會使得如來藏再出生了五陰十八界,然後顯現在這三界當中。
但是前面我們跟大家說明過,如果修學解脫道,他親證了解脫果,最後捨報的時候,就會入無餘涅槃,那意根就滅了,因為無餘涅槃,它是解脫道的修行人斷我見之後,再斷盡了我執與我所執,然後盡除了意根末那識的染污執著性,願意自己不再出生,就是這個意根祂自己願意不再出生,才能夠證入的境界,所以說無餘涅槃當中,意根是不可能存在的。
這個捨報後入無餘涅槃,這是不迴心修學大乘佛菩提道的定性聲聞阿羅漢以及獨覺辟支佛,他必定的歸趣。那麼如果無餘涅槃當中,意根末那識也滅了,然後第八識就不再出生了。因為如果說這個「俱有依」所講的意思是包括「第八識的出生也必須要有意根」,那這時候意根滅了,當然第八識也就不再出生了,那無餘涅槃就變成了斷滅空無的境界了,這個是明顯的違背 佛陀在阿含裏面處處說「無餘涅槃中有本際」、說「無餘涅槃是清涼、真實、寂靜、常住不變的」這樣的聖教開示,那是相違背的。有關這一部分,正覺同修會 平實導師在《阿含正義》的這個詳細的論述當中,有舉了許多的經教的證明,有興趣的菩薩不妨去請閱來瞭解。
那麼以上的說明,所以說第八識如來藏,有祂本身自在的體性,祂能夠在阿羅漢滅盡了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之後,獨自存在于阿羅漢所證入的無餘涅槃境界之中。這個阿羅漢祂捨報了,入了無餘涅槃,剩下第八識如來藏獨存,這個時候這個第八識的——這個阿羅漢他第八識的所在,其實連佛也不知道啊,也不能夠找到祂的所在。可是儘管如此,這個第八識祂仍然是繼續存在的。所以說第八識如來藏是唯一可以離於一切法而單獨存在的心識;其餘的一切的前七識都不能夠外於諸法而單獨存在,尤其是不能夠離於祂們的共同的俱有依——阿賴耶識而存在。譬如說證得有餘涅槃的這個解脫道的修行人,他的意根還可以存在,但是必須要以第八識為俱有依才能夠現行,沒有辦法離開第八識而單獨現起;那意識覺知心除了要有第八識為俱有依之外,當然還要有意根為俱有依,我們之前跟大家說明的,在欲界人間,祂也要有這個五根身——這個五根來作為祂的所依,才能夠在欲界人間現起,不管說是醒著時候,還是睡著了做夢也好,都必須要有這些的俱有依,祂才能夠現起,才能夠咦鳌
所以以上的說明,大家就可以瞭解,八個識都有俱有依。但是唯獨這個第八識,雖然說祂的俱有依是第七識末那識,但是那個是指說祂要在三界當中現行所必須的,並不是說第八識這個如來藏祂本身的存在,也要依著第七識末那識而存在。這個是大家要特別瞭解的地方。
以上我們說明了八識的俱有依,時間也差不多了,下一集我們將為大家更詳細的,用比較滐@例子來加以說明以上。
阿彌陀佛!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