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文章评论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3-05-10 12:31:01 |
|
|
[简体文稿]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您继续收看「三乘菩提概说」。我们这个系列的讲次最主要是要跟大家介绍五蕴的内容。
为了怕有一些观众他今天可能是第一次收看,所以我们还是要提醒大家,我们谈的五蕴,谈的是有色、受、想、行、识这个五项内涵。要了解要掌握五项内涵的用意,最主要是要透过这个五项内涵,去了解我们一般人所执着的「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一旦我们能够对五项内容有了很好的掌握,并且能够知道这个五项内容都是虚妄不实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我们就不会再同样的执着于我;不执着于我,我们就有机会能够彻底地对治烦恼。所以这个是我们要跟大家谈五蕴的原因。
上次我们已经谈过了色蕴跟受蕴,接下来我们要跟大家谈想蕴。同样的,在这里因为毕竟这个时间比较短,所以我们跟大家谈的方式,都希望用比较简单、直接、容易了解的方式跟大家谈想蕴。如果观众们如果对于想蕴,或者是对于五蕴的更进一步更仔细的内容的话,建议大家在建立基本的知见之后,建议大家可以继续地深入地积极地去学习佛教里面关于五蕴的整个的完整的道理。
好,首先我们来看看想蕴。想蕴这件事情,我们说「想」,其实我们在一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在用到想这个字。比方说我们往往会说,我们想做什么、想做什么;比方说想吃饭,或者是我们想出去散步,或者我们想出去旅行,乃至于我们想睡一觉,其实这个都是想。除了 这些想之外,其实一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听到彼此交换所谓的人生的看法的时候,我们都免不了的会提到人生之中有各式各样的理想。比方说有些人觉得说,人生最高的理想就是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庭,这个美好的家庭里面每一个人都各如其份的,就如同像我们传统讲的《礼运大同篇》里面所描述的那样美好的家庭的境界。或者是有一些人把成功的事业当作人生的理想,他的一辈子就是希望能够创下,比方说创下一番的这个大企业,赚非常多的钱,有很成功的事业,这个也是一种理想。
甚至我们也看到说,世间也有许多的这些贤圣他是为了理想而奔走,把这个理想当作一生的志业。比方说,有一些人可能为了地球的环保而致力,所以他会去关注,所以会去投注所有的精力,想替维护我们地球的家园来尽一份心力,这个当然也是属于所谓的一生的志业理想。乃至于说,我们说西方有一位哲学家叫笛卡儿,他曾经讲过一句话,他说「我思故我在」;这句话如果我们把它引用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它说,这个也是所谓的想的范围;因为他在思考、他在思惟的时候,他才能够觉得说觉察到他的这个存在,并且以这个作为他存在的终极的意义。所以,当然这个也是跟我们前面讲的一样,都是摄归在理想的范畴里面。
当然我们要说,这一些个理想,许多个理想,「想」这件事情,无可厚非,它是人生的典范,因为你人生的指南针就是理想;我们也知道说,有很多的理想都是利人又利己的。但是,我们也不可避免地说,我们在人生里面有看到了许多的理想,其实不见得能够利人利己的,甚至于有一些往往会对其他的人带来非常大的困扰。比方说,我们现在看到社会上许多,或者是在国际上面许多的这些暴力事件,那么这些暴力事件,当然它的起源,也都是因为每一个支持暴力的人,可能都自以为他的想是所谓的人生应该遵循的典范;他就不知道说,正因为他对于这些想有不正确的方向,所以导致最后所做出来的行为,往往伤害了许许多多的人。那这个在一些激进的宗教暴力里面都可以看得到。
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给大家讲「想」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要说,刚才从最宏大的所谓人生的志业、理想,乃至于说我们说在平常我们想做什么的这些想,我们说都可以划归在什么?划归在我们的意念想要造作或是不造作什么事情,中间牵涉到有愿望也有期待等等的这些心行。这些心行,不管是我们刚才所谈到的所谓的人生很大的理想,或是我们现在想做什么事情的这些想,其实它背后都有这些成分在,有愿望也有期待的因子在,这些我们都把它叫作粗想。
接下来,比这个想有没有更细致、更细微的想?有的。这个我们在佛教里面说,所谓的当我们的心,当我们的心面对境界的时候,这个心去认知这个境界的时候,就是取相的作用;好像是——我们打个比方,好像是我们拿起照相机面对眼前的境界,按下快门,然后就把眼前的境界储存在照相 机的这个底片或者记忆卡里面。这个过程,我们用这个比喻可以来理解,所谓的心取相,也就是心对眼前的境界产生一个认知了,所以就把这个相把它记起来了。这个部分就是我们所说的细想。
那为什么要谈这个细想呢?因为其实我们在佛教里面,谈心识的作用的时候,是谈得非常非常地微细的。正因为我们一般在世间,在世间法里面,在五欲红尘中打滚的时候,其实我们的心都是非常非常的粗糙,粗糙到我们其实都是按照我们的习惯去做事情;以至于说我们所会经历的烦恼,甚至我们所会犯的错误,都在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中重复地发生。这个是我们在一般的世间我们会经历的状况,它的真实样貌就是如此。所以,如果我们真的要透过修行,要能够有效的改善我们的生活;乃至于不仅改善我们的生活,也改善我们接下来未来无量世的生活的时候,这个时候自然就必须要对我们自己的心,要有很好的掌握。所以,这个就是为什么我们谈到的事情不能停留在所谓的理想,不能停留在只是想做什么的层次,我们甚至还要更进一步去看说,心取相是怎么一回事。
当然关于心取相,我们刚才讲到的,最主要它谈到的就是六根——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这个六根,面对境界的时候都会进行取相;这个取相认知的作用,就是所谓的想蕴。那当然就是说,观众们如果对于这方面之前接触不多的话,这个部分其实我们可以暂时先不用太在意;因为我们在接下来的解说里面,我们尽量会用大家能够理解的方式来解说。另外一方面也鼓励大家,如果大家对于六根——什么是六根?然后面对六个境界的时候,这个六根会怎么样的作用?乃至于说最后生起六识,又怎么跟我们在三界的流转有所关联?那这些事情当然就是,我们鼓励大家,如果可以的话,请您积极到佛教的正信道场找善知识来修学。
好,我们说整个来讲就是,心的取相就是想蕴,这个是细想。当然,如果更进一步讲的话,其实还有极细的想。比方说,我们说在我们刚才讲的六根对六境的时候,六根里面有一个根就是意根,这个意根是跟其他的五根祂的特性不一样;因为其他的五根都是跟我们的色身有关系,跟我们的身体有关系,而这个意根却是跟我们的心行有关系的;当然意根的想,就非常非常的微细。
好,接下来我们用这个,一样哦,我们希望用大家能够理解的方式,让大家了解到说,为什么想蕴这件事情不是一个恒常真实存在的事情。如果我们从最粗浅的想来看,比方说我们刚才说,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容易体会到的是我们想做什么事情。比方说,想吃饭这件事情,各位大家应该都有体会了,当我们想吃饭了、想吃饭了,可是一旦我们吃饱了之后,我们不就不想了吗?同样的,我们想散步了,我们一旦真的散步了,走累了,就不想了。或者我们想旅行也是一样啊,当我们旅行完成的时候,我们当然在旅行完成的那个几天内,至少我们都不想再到同一个地方,再作同样的旅行,不是吗?又譬如说,我们平常很容易谈说,我们想说话啦,可是这个说话,其实大家更可以看到,说话的时候我们固然是想说话;可是一旦时机不对了,我们就会没心情,就会不想说了。所以,从这个方向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这些想,其实它有很大的成分都 在变化。如果我们真的认真在看它的原理的话,那么会想的原理当然就是,一个变迁的过程才能够叫作想;如果它都固定在单一的时空点上,请问这又怎么进行想呢?所以,想的本质本来就是会随着时间有所变化,既然有所变化,当然它就不是一个恒常存在的实体。
并且,如果我们更进一步,稍微细一点来看,就是说我们为什么会有想这个心行呢?我们刚才一直给大家说,会想就是因为我们的心面对境界的时候会取相。大家不妨来想想看,当我们面对境界去取相的时候,请问大家,我们眼前的境界,既然是境界的话,当然就是我们眼前所看到的这些,比方说我们眼前所看到的环境,或者我们眼前所看到的人、事、时、地、物的这些事情;那么这些境界,当然会随着时间的演进而有所变化的,没有哪一个境界它能够一直维持着。甚至我们进一步来说,如果我们心更细一点的话,我们思惟更精细的话,其实我们应该就能够掌握到,眼前的境界不仅是不能恒常存在,并且它是瞬息瞬息乃至于刹那刹那都在变化。既然是如此,境界都在刹那刹那地变化,那我们相应来看,我们的想又岂能够维持恒常不变呢?因为每一个想,如果我们追究到它的源头,都是针对眼前的境界不断在取相的啊!所以,当境界变化的时候,当然这个想蕴它就不断地在变化,乃至于刹那刹那地变化。
不仅如此,我们刚才讲说,会形成想一个重要的原因,除了境界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心要去取相;就如同我们的照相机取相一样,没有取相就不构成想。既然这样,所以我们就回头来看,当我们的心在取相这件事情的时候,由于我们的心,只要大家这个定力增长了,心思越来越细之后,必然就可以发现:其实我们的心里面的心识活动是瞬息万变的。比方说,当我们有机会,如果我们定下心来好好去看我们自己的心行的话,我们会发现说,通常一般的时候,我们已经能够直接感受到,我们的心识都会不断地在变迁,几乎没有停住的时候。所以,这个其实也就是一般人在修定,一开始修定的时候最困扰的,就是妄想很多。妄想它其实就好像什么?好像就是有许许多多、点点生灭的灯泡一样,它不断地冒出来,不断地又消下去。所以,这个状况就是给大家稍微说明一下,其实我们的心识也是都是念念生灭不断在变化。
我们如果回来看,前面讲的境界已经刹那变化了,心识又是刹那变化;那么我们说,当你把用这样子刹那的心去取一个刹那变化境界的时候,所产生的想蕴,又怎么能不在刹那刹那之间的变化呢?其实它的本质如此。其实我们一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感受到了,好像是有一个稳定的想,其实那个都是我们心里面的幻像。如果我们心思够细腻的,或者我们定力增长的话,我们不管是用思惟的或者是什至直接用观行的,应该都可以发现,这个想的本身确实是刹那刹那之间无常地变化。既然它是刹那刹那的无常变化的话,请问,如果说我们现在的是要修行的,我们是要追寻一个值得追寻的目标的话,那么想蕴当然不会是我们修行上面一个值得追寻的目标,因为它刹那都在变化。我们谈到的修行的目标,其实应该横跨在我们的三世,从过去、现在到未来,为了这个修行的目标值得努力的,这个才是真正的修行。如果从这个观点来看的话,这个修行的目标当然不能够刹那刹那地变化;如果刹那刹那地变化,大家又如何能够掌握呢?
所以回过头来看,我们从这里来看说,一般人所在乎的想蕴这件事情来讲,不管是我们前面讲的美好的家庭,成功的事业,或者一生的志业等等这些个事情。如果目前观众朋友们,您如果说目前已经建立了一个美好的家庭,或者有成功的事业,或者您也找到一生值得努力的这些志业的话,那么我们都要恭喜您,我们也要祝福您;因为这个毕竟就是代表了,您必定在之前、前世的时候已经有很好的福报,所以让您在这一生中有机会能够展现自己的理想。但是,我们仍然要基于爱护大家的立场,仍然要跟大家说,这些理想,如果您成就当然是很好,可是您千万别忘记了,理想追究到最后仍然是想蕴所含摄的范围。这个含摄的范围,既然是想蕴所含摄的范围的话,其实不管它眼前是多么的美好,但是它终究在里面是会有许多的无常变化的。
应该要怎么样掌握无常的变化呢?那就要请您到佛教这个修行来,好好的去看一下说,在佛教里面是怎么教大家,能够面对这些无常的时候,能够自在的去顺应并且处之泰然。这就是解脱的境界。甚至我们在佛教里面也会教大家,如何为大家以后无量世的修行,能够找到一个无量世都值得生生世世努力修行的佛菩提道;并且这个佛菩提道,实际上是已经把我们现在在人生里面所看到的,很多单纯的各式各样理想,整个都函盖在佛菩提道的修行里面。所以,这个一切当然就是,等各位观众如果愿意学习的话,请您到佛教里面来,您就知道这个里面是多么的广大胜妙。
除了 这些我们刚才谈到的,在人生的这些顺境之外,当然就是说一般的人在碰到逆境的时候,不免的对于这些逆境要怎么去克服都会有许多的想像。比方说,可能有一些观众们对于修行存有一些的想像,比方说,希望这个想像中的修行应该就是透过念咒语,不断地念一些咒语,或者尽量做一些法事;透过这些咒语、法事,透过这个方式来获得神秘力量的加持,希望能够转变目前的困境,比方说在这个爱情、婚姻、事业、健康上面都能够有所得。当然就是说,这个里面到底是不是有它实际的作用呢?这个部分牵涉到说,我们的世界真实的样貌是什么,我们跟众生之间的互动真实的样貌又是什么。如果真实地掌握世界跟众生之间实然的样貌、真实的样貌之后,您才能够对于刚才讲的念咒语、做法事、神秘加持等到底应该要怎么做,才能够有正确的看法;否则的话,如果只是道听涂说,听朋友们介绍说说就这样做的话,那应该只是随顺的做一些方便的事情罢了。
虽然说我们今天没有时间跟大家讲解这里面细部的内涵,但是我们要在这里很肯定地告诉大家:念咒语、做法事、祈求神力加持等等,这些的事情都不会是佛教修行的主体;这些甚至是佛教修行里面的次法中的次法,等于是特别为了一些众生特别展现的方便而已,不应该是佛教修行的主体。
当然就是说,除了一般人对于修行可能有不正确的想像之外,一般的修行人当然也有很可能会对修行有不正确的想像。比方说,有一些的修行人就非常执着着,比方说我们在这个念念之间,念念之间没有打妄想的时候那一个灵知心,把这个灵知心当作是我们修行的最高的目标。所以他花了非常多的力气想要去修除妄想,让这个灵知心,好像是把这个灵知心擦得更光亮,然后更能够感受周围的境界。像这样离念灵知的这些事情,其实如果我们回归它的本质,既然是灵知心的话,那么既然是知,那就必然我们的心就面对境界已经取相啦!所以,离念灵知心其实一点都没有离开想蕴的范围。我们之前讲到的想蕴无常变化、想蕴不应该是修行标的的所有的论述,其实放在离念灵知里面,也每一项都适用。
所以,关于这一点我们要知道说,到佛教里面来修行,如果要真的要找到真心的话,应该要按照佛菩提道的正理来修;离念灵知,也真的就是想蕴里面一个虚妄的相貌而已。
好,今天我们就先说到这里。
阿弥陀佛!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2-12-23 22:49:41 |
|
|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您繼續收看「三乘菩提概說」。我們這個系列的講次最主要是要跟大家介紹五蘊的內容。
爲了怕有一些觀眾他今天可能是第一次收看,所以我們還是要提醒大家,我們談的五蘊,談的是有色、受、想、行、識這個五項內涵。要瞭解要掌握五項內涵的用意,最主要是要透過這個五項內涵,去瞭解我們一般人所執著的「我」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一旦我們能夠對五項內容有了很好的掌握,並且能夠知道這個五項內容都是虛妄不實的時候,自然而然地我們就不會再同樣的執著於我;不執著於我,我們就有機會能夠徹底地對治煩惱。所以這個是我們要跟大家談五蘊的原因。
上次我們已經談過了色蘊跟受蘊,接下來我們要跟大家談想蘊。同樣的,在這裏因為畢竟這個時間比較短,所以我們跟大家談的方式,都希望用比較簡單、直接、容易瞭解的方式跟大家談想蘊。如果觀眾們如果對於想蘊,或者是對於五蘊的更進一步更仔細的內容的話,建議大家在建立基本的知見之後,建議大家可以繼續地深入地積極地去學習佛教裏面關於五蘊的整個的完整的道理。
好,首先我們來看看想蘊。想蘊這件事情,我們說「想」,其實我們在一般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在用到想這個字。比方說我們往往會說,我們想做什麼、想做什麼;比方說想吃飯,或者是我們想出去散步,或者我們想出去旅行,乃至於我們想睡一覺,其實這個都是想。除了這些想之外,其實一般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聽到彼此交換所謂的人生的看法的時候,我們都免不了的會提到人生之中有各式各樣的理想。比方說有些人覺得說,人生最高的理想就是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庭,這個美好的家庭裏面每一個人都各如其份的,就如同像我們傳統講的《禮叽笸费Y面所描述的那樣美好的家庭的境界。或者是有一些人把成功的事業當作人生的理想,他的一輩子就是希望能夠創下,比方說創下一番的這個大企業,賺非常多的錢,有很成功的事業,這個也是一種理想。
甚至我們也看到說,世間也有許多的這些賢聖他是爲了理想而奔走,把這個理想當作一生的志業。比方說,有一些人可能為了地球的環保而致力,所以他會去關注,所以會去投注所有的精力,想替維護我們地球的家園來盡一份心力,這個當然也是屬於所謂的一生的志業理想。乃至於說,我們說西方有一位哲學家叫笛卡兒,他曾經講過一句話,他說「我思故我在」;這句話如果我們把它引用在這裏,我們可以把它說,這個也是所謂的想的範圍;因為他在思考、他在思惟的時候,他才能夠覺得說覺察到他的這個存在,並且以這個作為他存在的終極的意義。所以,當然這個也是跟我們前面講的一樣,都是攝歸在理想的範疇裏面。
當然我們要說,這一些個理想,許多個理想,「想」這件事情,無可厚非,它是人生的典範,因為你人生的指南針就是理想;我們也知道說,有很多的理想都是利人又利己的。但是,我們也不可避免地說,我們在人生裏面有看到了許多的理想,其實不見得能夠利人利己的,甚至於有一些往往會對其他的人帶來非常大的困擾。比方說,我們現在看到社會上許多,或者是在國際上面許多的這些暴力事件,那麼這些暴力事件,當然它的起源,也都是因為每一個支持暴力的人,可能都自以為他的想是所謂的人生應該遵循的典範;他就不知道說,正因為他對於這些想有不正確的方向,所以導致最後所做出來的行為,往往傷害了許許多多的人。那這個在一些激進的宗教暴力裏面都可以看得到。
回過頭來,我們再來給大家講「想」這件事情的時候我們要說,剛才從最宏大的所謂人生的志業、理想,乃至於說我們說在平常我們想做什麼的這些想,我們說都可以劃歸在什麼?劃歸在我們的意念想要造作或是不造作什麼事情,中間牽涉到有願望也有期待等等的這些心行。這些心行,不管是我們剛才所談到的所謂的人生很大的理想,或是我們現在想做什麼事情的這些想,其實它背後都有這些成分在,有願望也有期待的因子在,這些我們都把它叫作粗想。
接下來,比這個想有沒有更細緻、更細微的想?有的。這個我們在佛教裏面說,所謂的當我們的心,當我們的心面對境界的時候,這個心去認知這個境界的時候,就是取相的作用;好像是——我們打個比方,好像是我們拿起照相機面對眼前的境界,按下快門,然後就把眼前的境界儲存在照相機的這個底片或者記憶卡裏面。這個過程,我們用這個比喻可以來理解,所謂的心取相,也就是心對眼前的境界產生一個認知了,所以就把這個相把它記起來了。這個部分就是我們所說的細想。
那爲什麼要談這個細想呢?因為其實我們在佛教裏面,談心識的作用的時候,是談得非常非常地微細的。正因為我們一般在世間,在世間法裏面,在五欲紅塵中打滾的時候,其實我們的心都是非常非常的粗糙,粗糙到我們其實都是按照我們的習慣去做事情;以至於說我們所會經歷的煩惱,甚至我們所會犯的錯誤,都在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中重複地發生。這個是我們在一般的世間我們會經歷的狀況,它的真實樣貌就是如此。所以,如果我們真的要透過修行,要能夠有效的改善我們的生活;乃至於不僅改善我們的生活,也改善我們接下來未來無量世的生活的時候,這個時候自然就必須要對我們自己的心,要有很好的掌握。所以,這個就是爲什麼我們談到的事情不能停留在所謂的理想,不能停留在只是想做什麼的層次,我們甚至還要更進一步去看說,心取相是怎麼一回事。
當然關於心取相,我們剛才講到的,最主要它談到的就是六根——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個六根,面對境界的時候都會進行取相;這個取相認知的作用,就是所謂的想蘊。那當然就是說,觀眾們如果對於這方面之前接觸不多的話,這個部分其實我們可以暫時先不用太在意;因為我們在接下來的解說裏面,我們儘量會用大家能夠理解的方式來解說。另外一方面也鼓勵大家,如果大家對於六根——什麼是六根?然後面對六個境界的時候,這個六根會怎麼樣的作用?乃至於說最後生起六識,又怎麼跟我們在三界的流轉有所關聯?那這些事情當然就是,我們鼓勵大家,如果可以的話,請您積極到佛教的正信道場找善知識來修學。
好,我們說整個來講就是,心的取相就是想蘊,這個是細想。當然,如果更進一步講的話,其實還有極細的想。比方說,我們說在我們剛才講的六根對六境的時候,六根裏面有一個根就是意根,這個意根是跟其他的五根祂的特性不一樣;因為其他的五根都是跟我們的色身有關係,跟我們的身體有關係,而這個意根卻是跟我們的心行有關係的;當然意根的想,就非常非常的微細。
好,接下來我們用這個,一樣哦,我們希望用大家能夠理解的方式,讓大家瞭解到說,爲什麼想蘊這件事情不是一個恆常真實存在的事情。如果我們從最粗湹南雭砜矗确秸f我們剛才說,想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容易體會到的是我們想做什麼事情。比方說,想吃飯這件事情,各位大家應該都有體會了,當我們想吃飯了、想吃飯了,可是一旦我們吃飽了之後,我們不就不想了嗎?同樣的,我們想散步了,我們一旦真的散步了,走累了,就不想了。或者我們想旅行也是一樣啊,當我們旅行完成的時候,我們當然在旅行完成的那個幾天內,至少我們都不想再到同一個地方,再作同樣的旅行,不是嗎?又譬如說,我們平常很容易談說,我們想說話啦,可是這個說話,其實大家更可以看到,說話的時候我們固然是想說話;可是一旦時機不對了,我們就會沒心情,就會不想說了。所以,從這個方向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經歷的這些想,其實它有很大的成分都在變化。如果我們真的認真在看它的原理的話,那麼會想的原理當然就是,一個變遷的過程才能夠叫作想;如果它都固定在單一的時空點上,請問這又怎麼進行想呢?所以,想的本質本來就是會隨著時間有所變化,既然有所變化,當然它就不是一個恆常存在的實體。
並且,如果我們更進一步,稍微細一點來看,就是說我們爲什麼會有想這個心行呢?我們剛才一直給大家說,會想就是因為我們的心面對境界的時候會取相。大家不妨來想想看,當我們面對境界去取相的時候,請問大家,我們眼前的境界,既然是境界的話,當然就是我們眼前所看到的這些,比方說我們眼前所看到的環境,或者我們眼前所看到的人、事、時、地、物的這些事情;那麼這些境界,當然會隨著時間的演進而有所變化的,沒有哪一個境界它能夠一直維持著。甚至我們進一步來說,如果我們心更細一點的話,我們思惟更精細的話,其實我們應該就能夠掌握到,眼前的境界不僅是不能恆常存在,並且它是瞬息瞬息乃至於刹那刹那都在變化。既然是如此,境界都在刹那刹那地變化,那我們相應來看,我們的想又豈能夠維持恆常不變呢?因為每一個想,如果我們追究到它的源頭,都是針對眼前的境界不斷在取相的啊!所以,當境界變化的時候,當然這個想蘊它就不斷地在變化,乃至於刹那刹那地變化。
不僅如此,我們剛才講說,會形成想一個重要的原因,除了境界之外,還有一個就是我們的心要去取相;就如同我們的照相機取相一樣,沒有取相就不構成想。既然這樣,所以我們就回頭來看,當我們的心在取相這件事情的時候,由於我們的心,只要大家這個定力增長了,心思越來越細之後,必然就可以發現:其實我們的心裏面的心識活動是瞬息萬變的。比方說,當我們有機會,如果我們定下心來好好去看我們自己的心行的話,我們會發現說,通常一般的時候,我們已經能夠直接感受到,我們的心識都會不斷地在變遷,幾乎沒有停住的時候。所以,這個其實也就是一般人在修定,一開始修定的時候最困擾的,就是妄想很多。妄想它其實就好像什麼?好像就是有許許多多、點點生滅的燈泡一樣,它不斷地冒出來,不斷地又消下去。所以,這個狀況就是給大家稍微說明一下,其實我們的心識也是都是念念生滅不斷在變化。
我們如果回來看,前面講的境界已經刹那變化了,心識又是刹那變化;那麼我們說,當你把用這樣子刹那的心去取一個刹那變化境界的時候,所產生的想蘊,又怎麼能不在刹那刹那之間的變化呢?其實它的本質如此。其實我們一般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所感受到了,好像是有一個穩定的想,其實那個都是我們心裏面的幻像。如果我們心思夠細膩的,或者我們定力增長的話,我們不管是用思惟的或者是甚至直接用觀行的,應該都可以發現,這個想的本身確實是刹那刹那之間無常地變化。既然它是刹那刹那的無常變化的話,請問,如果說我們現在的是要修行的,我們是要追尋一個值得追尋的目標的話,那麼想蘊當然不會是我們修行上面一個值得追尋的目標,因為它刹那都在變化。我們談到的修行的目標,其實應該橫跨在我們的三世,從過去、現在到未來,爲了這個修行的目標值得努力的,這個才是真正的修行。如果從這個觀點來看的話,這個修行的目標當然不能夠刹那刹那地變化;如果刹那刹那地變化,大家又如何能夠掌握呢?
所以回過頭來看,我們從這裏來看說,一般人所在乎的想蘊這件事情來講,不管是我們前面講的美好的家庭,成功的事業,或者一生的志業等等這些個事情。如果目前觀眾朋友們,您如果說目前已經建立了一個美好的家庭,或者有成功的事業,或者您也找到一生值得努力的這些志業的話,那麼我們都要恭喜您,我們也要祝福您;因為這個畢竟就是代表了,您必定在之前、前世的時候已經有很好的福報,所以讓您在這一生中有機會能夠展現自己的理想。但是,我們仍然要基於愛護大家的立場,仍然要跟大家說,這些理想,如果您成就當然是很好,可是您千萬別忘記了,理想追究到最後仍然是想蘊所含攝的範圍。這個含攝的範圍,既然是想蘊所含攝的範圍的話,其實不管它眼前是多麼的美好,但是它終究在裏面是會有許多的無常變化的。
應該要怎麼樣掌握無常的變化呢?那就要請您到佛教這個修行來,好好的去看一下說,在佛教裏面是怎麼教大家,能夠面對這些無常的時候,能夠自在的去順應並且處之泰然。這就是解脫的境界。甚至我們在佛教裏面也會教大家,如何為大家以後無量世的修行,能夠找到一個無量世都值得生生世世努力修行的佛菩提道;並且這個佛菩提道,實際上是已經把我們現在在人生裏面所看到的,很多單純的各式各樣理想,整個都函蓋在佛菩提道的修行裏面。所以,這個一切當然就是,等各位觀眾如果願意學習的話,請您到佛教裏面來,您就知道這個裏面是多麼的廣大勝妙。
除了這些我們剛才談到的,在人生的這些順境之外,當然就是說一般的人在碰到逆境的時候,不免的對於這些逆境要怎麼去克服都會有許多的想像。比方說,可能有一些觀眾們對於修行存有一些的想像,比方說,希望這個想像中的修行應該就是透過唸咒語,不斷地唸一些咒語,或者儘量做一些法事;透過這些咒語、法事,透過這個方式來獲得神秘力量的加持,希望能夠轉變目前的困境,比方說在這個愛情、婚姻、事業、健康上面都能夠有所得。當然就是說,這個裏面到底是不是有它實際的作用呢?這個部分牽涉到說,我們的世界真實的樣貌是什麼,我們跟眾生之間的互動真實的樣貌又是什麼。如果真實地掌握世界跟眾生之間實然的樣貌、真實的樣貌之後,您才能夠對於剛才講的唸咒語、做法事、神秘加持等到底應該要怎麼做,才能夠有正確的看法;否則的話,如果只是道聽塗說,聽朋友們介紹說說就這樣做的話,那應該只是隨順的做一些方便的事情罷了。
雖然說我們今天沒有時間跟大家講解這裏面細部的內涵,但是我們要在這裏很肯定地告訴大家:唸咒語、做法事、祈求神力加持等等,這些的事情都不會是佛教修行的主體;這些甚至是佛教修行裏面的次法中的次法,等於是特別爲了一些眾生特別展現的方便而已,不應該是佛教修行的主體。
當然就是說,除了一般人對於修行可能有不正確的想像之外,一般的修行人當然也有很可能會對修行有不正確的想像。比方說,有一些的修行人就非常執著著,比方說我們在這個念念之間,念念之間沒有打妄想的時候那一個靈知心,把這個靈知心當作是我們修行的最高的目標。所以他花了非常多的力氣想要去修除妄想,讓這個靈知心,好像是把這個靈知心擦得更光亮,然後更能夠感受周圍的境界。像這樣離念靈知的這些事情,其實如果我們回歸它的本質,既然是靈知心的話,那麼既然是知,那就必然我們的心就面對境界已經取相啦!所以,離念靈知心其實一點都沒有離開想蘊的範圍。我們之前講到的想蘊無常變化、想蘊不應該是修行標的的所有的論述,其實放在離念靈知裏面,也每一項都適用。
所以,關於這一點我們要知道說,到佛教裏面來修行,如果要真的要找到真心的話,應該要按照佛菩提道的正理來修;離念靈知,也真的就是想蘊裏面一個虛妄的相貌而已。
好,今天我們就先說到這裏。 阿彌陀佛!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2-11-19 23:55:46 |
|
|
想蕴与识蕴之区别
五蕴包括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共五蕴。在“浅谈五蕴” 一文中说,五蕴又称五阴、五受阴。蕴有聚集之意,阴有覆盖之意。 想蕴应该主要指意识心的功能?识蕴则是包括前五识(眼耳鼻舌身) 和意识及意根(第七识,末那识)。
“想蕴——有语言文字之想及无语言文字之想,觉知即是想,因此 想蕴不离意识,有意识即有想蕴。一般对想蕴之认知都习惯于语 言文字之思惟,但语言文字是后天熏习学习而来的。想事情并非 一定非得用语言文字来思惟。如无相念佛,单纯一个净念相续不 断也是想蕴。动物之活动无语言文字,如水中鱼之游动,皆无语 言文字,但不离想蕴,有食物知道吃,有危险知道闪避。
又禅定大都属有想定,因知道自己入定中之等持或等至位中,意 识攀缘定境法尘,随定境之深浅,意识也随之微细。如四空定之 非想非非想定,意识最为微细。非有想非无想,只因断了意识之 证自证分——返观之心,无法以证自证分作返观察觉自心,但也 是不离想蕴。
但四禅中有无想定却是离开想蕴,把意识心断掉,以色界四禅之 天身欲做入涅磐想。但佛说这是外道五现见涅磐之一,非实际之 涅磐。因还有末那意根未断及阿赖耶持执色界之天身,非实际之 涅磐。真正之涅磐是空十八界连意根末那也断,余阿赖耶(此时 改名为异熟识)不在三界中受生称之为涅磐。因此想蕴不离见闻 觉知之意识,而意识时时了别六尘诸法,审而不恒,由此观之想 蕴虚幻无常。”
“识蕴即是七转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及意 根末那识。意根 又名末那识,此心恒审思量、处处作主,刹那刹 那不断作主,乃至睡眠而梦时亦复随处攀缘刹那作主。此识恒执 阿赖耶识之见分为自内我,亦执意识觉知心我,复执五根五识为 我。其体性为恒审思量,从无始来即是普遍而不断地计著三界诸 法为真实。此识因遍计执性,与四烦恼相应,因带质有覆,从来 不知自己之虚妄,无始来覆障真如之清净性,又名俱生我执,能 与十八个心所有法相应,为一切众生无明之根源。
意识有分别六尘之作用,又名分别事识;有情众生生来即能分别、 思惟、观察之觉知心即是意识。意识之现起乃因五胜义根不坏及 五扶尘根不坏,配合末那之接触种种法尘,即现起意识,随即思 惟分别而有妄想。修定中之有念灵知心或无念灵知心不论如何细 微之细心,乃至修至非想非非想定中之微细心皆是意识之范围。 意识为了别外相分诸境,须与五识共同俱起方能了别对境,因此 又称五俱意识。八识中意识思惟分别观察能力最为敏捷,能与五 十一心所有法皆相应,通三性、三量、三境。然而此意识于五位 中(眠熟、闷绝、正死位、无想定、灭尽定)悉皆断灭不起,除 此五位外,无不刹那生灭变异,恒常现起觉观分别。
前五识是非恒非审,仅能各缘自境以率尔心了别性境现量,无法 入了别五尘境之细分法相,如眼识只缘色尘之显色——青黄皂白, 不能缘形色、表色、无表色。耳识只能缘声尘、鼻识只能缘香尘、 舌识只能缘味尘、身识只能缘触尘。因功能差别各异所以分界, 又与意识俱起分别五尘,因此又通三性(善、恶、无记性),能 与三十四个心所有心相应。然五识的眼、耳、身三识只至色界初 禅,鼻、舌两识初禅也无,因色界禅定天以禅悦为食,无需欲界 团食所需之鼻、舌两识,由此观之识蕴虚幻无常。”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2-08-26 15:32:38 |
|
|
十八界法:六根、六尘、六识,合称为十八界法。
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前五根是色法: 眼如葡萄、 耳如荷叶、 鼻如悬胆、 舌如半月、 身如肉桶,
而只有意根是心法, 意根是无色根,是无形无相的,不是有形色的实物形体。
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
(根尘相触产生六识.这应该是想蕴的心取相的重点所在?)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2-08-26 15:28:11 |
|
|
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蕴:即聚集之意. 由于五蕴最精确完整地涵盖了一切众生的我,所以修行 应该了解掌握五蕴,认识其虚妄不实而不去执著.从而对 治烦恼.
想蕴:思维、想法、理想、觉知等.想蕴不离意识,有意 识即有想蕴.有的人理想是[理运大同篇]里所阐述的境 界.西方哲学家笛卡儿的名言是:我思故我在.也属于想 的范围.因为他在思考思维的时候,才能够觉察到其存在, 并以此作为存在的终极意义.
想分为粗想和细想以及极细想等.意念想要造作什么 事情中间有愿望、期待、筹划等心行,是粗想.当心面对 境界认知取相,如同拍照.这种心取相,心对眼前的境界 产生认知,而把相记忆下来为细想.
在世间中,心的粗糙到可以按习惯去做事情.烦恼、错误 经常会重复的发生.为了要改善生活,改善无量世的生活, 我们要学会掌握自己的心.
想蕴就是指心取相.是因为我们有六根:即眼根、耳根、 鼻根、舌根、身根、意根,面对境界的时候都会取相.这 种取相认知的作用就是想蕴.而其他五根与色身有关,只 有意根与心行有关.意根的想是非常非常的微细.
想蕴是变化无常的.如想吃饭,吃饱喝足了就不想了.想 去旅游,旅游回来就不会马上再到同一地方去旅游.想 说话,但若时机不对,没心情了就不想说了.
如此看来,想在很大的成分都在变化.会想的原理就是 一个变迁的过程.想会随时间变化不是恒常的实体,会 想是因为面对境界会取相. 眼前的环境、人事、地物、 事实随着时间的远近每个境界会变化.
心细的话,心更细的话,思维更精细的话,可掌握到眼前 的境界,不仅不能恒常存在,并且是瞬间、瞬间,刹那、 刹那变化.所以每一个想岂能维持恒常不变呢?
每一个想的源头是对眼前境界不断取相.所以境界变化 时,想蕴就不断变化,刹那变化. 没有取相就不构成想. 当定力增长,心思越来越细致,定下心来观察心识,就会 发现心识活动是瞬息万变的.要定下心来好好看看自己 的心行,会发现心识会不断变迁.
初期修定妄想很多,说明心识也是念念生灭,不断变化的. 境界、心识都是刹那变化.当刹那变化的心取相一个刹 那变化的境界时, 想蕴又怎能不在刹那变化呢?本质如此. 所以,想蕴不是我们修行所追求的目标.多么美好的实现的 理想,最终都是想蕴所含摄的范围,终究会无常变化。
念咒语、做法事、祈求神秘加持都不是佛教修行的主体, 而是次法中的次法.为有的特殊的众生的方便法而已.
有人执著念念之间没有打妄想的时候的灵知心,当成修行 的最高境界.然而离念灵知心的知,既然是知,心面对境界已 经取相了.所以离念灵知心依然属于想蕴的范围. 想蕴是无 常变化的.想蕴不应该是修行标的的所有的论述,其实放在 离念灵知心里面也每一项都适用呀!要找到真心,应该按佛 菩提道正理去修. 离念灵知心只不过是想蕴中的一个虚妄 的相貌而已. (笔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