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归依后护戒不犯--正墩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由佛教正觉同修会为各位准备的电视弘法节目:三乘菩提之“常见外道法——广论”系列。这个单元我们来谈谈三福净业中,有关具足众戒的部分。
归依三宝,在学佛的过程当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归依后能善加守护身口意业,安住清净戒律,也是进入佛门归依三宝后,第一重要的事。在《菩萨璎珞本业经》中,如来这么开示: 若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菩萨璎珞本业经》卷2)
意思是说,初入佛门修学最重要的,就是对于佛法僧三宝的净信;而进一步从对三宝清净的仰信阶段,提升到进入佛学解信,乃至于证信的阶段;想要在解脱实证、佛菩提实证有所成就,所修集的福德、或者实证智慧不会减损漏失,那就必须接受戒律作为防护。
菩萨在《优婆塞戒经》中 佛开示: 我今若造恶业,因是恶业获得二世身心恶报;以是因缘,身口意恶即是我怨。设三业恶不得恶报,现在之恶亦不应作。是三恶业,现在能生弊恶色等,死时生悔;以是因缘,我受三归及八斋法,远离一切恶不善业。(《优婆塞戒经》卷6)
所以一旦认真的想要学佛,表示这位菩萨对于所依止的对象(佛法僧三宝)有一定程度的正确理解,从内心接受了三世因果的道理,既不愿意受恶报的苦,也不愿为了世间的欲望追求,而继续造作将来受恶报苦的身口意行;而且已经确认透过佛法所教导的修行方法,包括持守戒律等。由于善护身口意业,因此能避免因无知而造作会导致必须承受恶报的行为,因为归依三宝依教奉行,确实能够逐渐远离一切恶不善业,所以能够心得决定,对三宝产生了信心。
菩萨不但以深信奉行因果道理,破除了未来种种苦果的发生,并且透过学习 佛陀的智慧,必定能够断除会产生苦的原因,就是我见、我执的烦恼,以亲证佛菩提智慧,也同时具有解脱智慧,领受无上寂灭的乐。菩萨便是以这种将三宝作为学习的根本依止,以这样的认知来归依三宝,踏进了佛门的第一步。所以我们才说,以一般而言,以最低的标准,若受三归五戒才可以名为佛子。
在《优婆塞戒经》中,佛陀是这么样说明菩萨修持净戒的: 若人不乐久处生死,深见过罪,观人天乐、阿鼻狱苦平等无差;怜愍众生,具足正念,为欲利益无量众生使得成道,为具无上菩提道故,为如法行故,受持是戒,心不放逸。(《优婆塞戒经》卷6)
因为菩萨对于世间种种可爱的法已不贪爱,已经深刻的体悟在世间中不断的出生、死亡,死亡后又再度出生在这个世间,在流转的生死中,无法出离的原因,是由于一念无明的烦恼所引起,引发对于世间种种境界的贪爱,即便造作人天善业,享受人天的可爱果报,依然还在三界生死中,与在无间狱受苦没有差别,一样都要受到生死轮回的苦。
透过佛法的教导与实证,菩萨深知在三界之中,出现的种种差别的有情身,以及有情所居处的任何的境界,都是有情如来藏依别业、及众生共业种子所变现,众生有情有生死,而如来藏不在生死当中。怜悯众生被邪见所遮蔽,以自己具足佛法实相智慧以及解脱智慧的正念,也希望众生能和自己一样,可以亲证而具足正念,因此想要利益无量众生成就佛道,具足无上菩提道的缘故,以这样如法依止,广利众生的菩萨道精神,受持戒律,心不放逸。佛说:“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之所住处。”(《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
为了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不会因无明烦恼,不慎犯了令自己堕恶道的罪业,因而失去了人身这个道器,阻断了菩萨道修行之路,失去修道机会,佛弟子必定要护持净戒来令身心清净,防护自己的功德漏失,因而所修行的种种善法的功德,得以累积增上。相反的,如果没有防护身心,则因漏失的关系,一切的善法都不会有所成就,所以说,持守戒律是能安隐所有修行功德的第一重要安住处所。所以在持戒善护身心的态度上,佛告诫我们说:“莫轻小罪,以为无殃;水渧虽微,渐盈大器。”(《大般涅槃经》卷15)
在面对所犯的过失,佛弟子应当不可以轻忽任何微不足道的小过,以为这也不算是什么大过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殊不知所有的过失,都是因为自己的烦恼引起,种种身口意行的不经意造作,代表自己的烦恼习气的流露;由于自己对于过失背后烦恼心行,没有认真的去面对,更没有从观察自己所犯的微小过失当中,去察觉自己应当对治的烦恼仍然还是存在;所有的微小过失,也会因为没有谨慎防护的关系,让烦恼引发更大的过失。所以对于护持戒法,应该以更严谨的态度跟精神,以戒慎恐惧的态度来看待,应当要时常的观察自己所犯的轻罪,就像犯了重罪一样,而且要忏悔所犯的罪过,从此生起惭愧的心。如果不慎犯了罪,应当至心诚意地忏悔,若已经忏悔了,便应当心生欢喜,更不敢再犯,菩萨应当这样来安住净戒。
在《优婆塞戒经》中,佛陀也是如是开示: 惡戒之人,虽殺一羊及不殺时,常得殺罪;何以故?先发誓故。无戒之人虽殺千口,殺时得罪,不殺不得;何以故?不发誓故。(《优婆塞戒经》卷7)
如果受了恶戒,因为遵守恶戒中的规定,作了世间伦常乃至国家律法所不能允许的事,或者作了一切会伤害众生、染污自己心性的种种事,在因果律的道理上,当然是恶有恶报,毫无怀疑地是有罪业的;但是受了恶戒的人,若心存侥幸地想:我虽然跟随着大众,去受了这个在道理上无法完全说服我的戒条,但却心里想:我又没有真的照着所受的戒的规定一一去作,我自己可以洁身自爱,我应当没有罪吧?但这样的想法,在真实的因果道理,显然是没有办法幸免的。
因为 佛陀教导我们,即便没有亲自去做恶事,但由于自己先前已经发了这样恶的誓愿,这样也是有罪的。所以要谨慎地去检视自己所受的戒,究竟是佛戒,还是外道戒?是善戒,还是恶戒?戒的本身是否清净,还是染污的?这样对戒的抉择智慧,是一切学佛人不该轻忽的,也不能含糊的事。一旦跟随他人,人云亦云受了恶戒,本来想要透过受戒及持戒的功德,让自己带来此世后世广大利益,到头来却成一场空。不仅如此,还犯下了自己都无法明白的恶业,那就真的得不偿失了!
在此我们进一步的来看,一切西藏喇嘛教密宗,包括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以及《密宗道次第广论》中,所标举的三昧耶戒的内容究竟为何?由于在《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冠首,宗喀巴自己已先主动说明:自身接受了空行佛母灌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密宗自己施设的禅定三昧耶,又是什么呢?《广论》作者宗喀巴主张,能观想自心成就天身者,及能了知修眷属法,能知与其合修双身法者,即成三昧耶有情,就是能证三昧耶者。藏密受灌顶时,不论事部、行部、瑜伽部,都要受藏密独创的三昧耶戒,正因为有此邪淫戒律的规范,藏密行者才会有如此隐密邪门之事,而都自以为是合于佛教戒律的真正修行。
但以最简单的地道理来看,佛陀从五戒十善人间善法开始,到成为佛弟子、成为菩萨要受的菩萨戒,都要禁制不可邪淫,而若要剃度出家受声闻戒,更是禁制不与一切女人淫。在此一切的 佛所开示的经典当中,不断地告诉众生贪淫的过失,而三界中上二界(色界与无色界)的有情,不像在下界的欲界有淫的这件事,所以无论以佛法中的戒律精神,或者 如来开示的圣教量,乃至三界境界的层次差别来看,邪淫一定不是符合佛教戒律的修行,也只有外道与密宗喇嘛教,才会崇尚违背因果的行为。
宗喀巴在《密宗道次第广论》中说: 如离贪欲罪,三界更无余;如是离贪欲,汝终不应为。汝受用欲事,但行无所畏;食五肉五露,亦护诸余誓;不应害众生,不应弃女宝,不应舍师长,三昧耶难违。(《密宗道次第广论》卷14)
这里所说的不应弃女宝,意思是说不应舍弃明妃女人;而不应舍师长,意思当然是不应舍弃密宗共修双身法之师长;而且密宗行者要吃五种肉、五甘露等行为,否则就会犯三昧耶戒;而且警告密宗行者三昧耶难违,意思就是双身法之三昧耶戒不可违背。由此可以知道,宗喀巴企图以所谓的三昧耶戒来制约信徒,用来主张密宗行者不可离、且应当受用明妃女人以进行双修法。在此便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在宗喀巴《广论》的进阶版——《密宗道次第广论》的教法中,就是外道性力派的双身法,因此说不应弃女宝;又教弟子不要因受用女人可能破戒的事而畏惧,而吩咐不许远离贪欲,离念欲的行为终究不应为。
这些种种行径,不但与佛法解脱智慧无关,与利益众生解脱生死无关,而且这可是严重破坏佛戒的恶行。但是藏密喇嘛教却自外于佛戒,而施设了三昧耶戒,还更大胆地自认为这个三昧耶戒,已经超过了一切佛戒。因为宗喀巴规定说,这个双身法的三昧耶戒难以违背,所以藏传佛教的师徒们,就可以恣情地努力修双身法,这是很典型的戒禁取见。由此证明,宗喀巴是未断戒禁取见的凡夫。
由于三昧耶戒都是为了藏密无上瑜伽的双身法而施设的,完全是依于戒禁取见而施设的,实际上没有戒罪可惩罚违犯三昧耶戒的密宗行者;反倒是,若受了这种恶戒是有罪的,所谓是否有罪的判定,不外乎所造作的身口意行,是否会染污自己的心性,伤害众生的性罪;性罪的过失,在佛法及世间中皆所不允许。其本质呢就是罪恶,即使 佛不制戒,犯了仍有罪业,或者违犯了 佛所制的戒,因而有佛戒的戒罪,那戒罪是于性罪上再加上的罪。与他人眷属合修双身法的罪责,都是因为邪淫而导致的,不因三昧耶戒而得罪,若是因为受持佛戒而违犯了,犯戒以后,就在性罪上再加一条戒罪。没有受戒的人,当然没有戒罪,但是虽然没有戒罪,性罪仍然还是在的,仍然还是要受未来的苦报的。如果你有受过戒,那又要再加一条戒罪,这个叫作罪加一等。相反的,如先前所说的道理,一旦受了三昧耶戒的恶戒,就算没有作出这样的恶事,但也是有罪的。
密宗喇嘛教中,有关会犯其制定的三昧耶戒的恶戒情形,可说是匪夷所思!例如没有咒师的允许,不可以随便持咒,未入坛城受灌顶之前,咒师不能传咒,否则都犯三昧耶戒;受密灌之后,知道了密灌的内容,也不能诽谤明妃修双身法所生的大乐法门,否则也是犯戒;如果合修双身法的诸女,并非莲花种性的空行女,和她行双身法也是犯三昧耶戒。宗喀巴说,如果非时行淫或者非处行淫,则犯了三昧耶戒根本罪,但这只是遮掩的手法,因为已刻意地施设了开缘例外的情形来为自己脱罪,一切时皆可以行淫,只要不会有某种特定情况的生理。这个乐触的贪欲,应该在密宗坛城,或者佛堂佛像前行淫,这样子非时行淫、非处行淫,而号称如此不但不犯戒,仍有即身成佛的大功德。
宗喀巴说,无上瑜伽双身法是追求最大淫乐、遍身淫乐,要让觉知心安住于第四喜大乐之中的心行,规定必须要每天八个时辰都要住于这样的大乐之中,若没有这样的大贪,则是犯了三昧耶戒。但实质上,密宗行者修无上瑜伽(就是双身法)时,已经犯了欲界因果中最重的罪,这是违背欲界人伦轨则的最严重邪淫,依因果律本来就该下地狱;密宗祖师设下三昧耶戒,将这个行为合理化,仍然救不了密宗行者不会下地狱,因为设立这种邪淫无罪的三昧耶戒的密宗祖师,自己也一样处在因果律当中的制约,不能够自外。三昧耶戒,是藏密为了配合修双身法,号称是所谓密教佛独创的戒法,其实都与诸佛无关,完全不适合汉地民俗,也违背了汉地文化传统伦理,更是与中国佛教本来的清净传统全不相符。
您或许会抗议说:“我们读《广论》的人,现在并没有修藏密的双身法,也没有教导双身法啊!”首先你就应当要先问问教导你的上师,为何在教导《广论》的过程当中,始终没有教导你《广论》中,上士道最后的止观的部分?为什么不教导你双身法?不过你应当感到庆幸,因为你既然说不会修双身法,表示说你并不认同这件事;没有被教导,反而是该庆幸的事啊!但这仍然没有改变《广论》和所有密宗喇嘛教的行门,都是以双身法作为中心的事实。因此当你一接触宗喀巴的《广论》,就注定将来无法避免地一定要修双身法,如果能够趁早脱离《广论》,乃至一切密宗的修行,才是有智慧的作法。
我们来看看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最后是怎么教导的: 第二特学金刚乘法。如是善修显密共道,其后无疑当入密咒,以彼密道较诸余法最为希贵,速能圆满二资粮故。(《菩提道次第广论》卷24)
因为当您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完全接受了《菩提道次第广论》的说法,认为《广论》就是佛法,也依循《广论》中的部分内容修习,逐渐地您就会继续接受宗喀巴另一部《广论》,也就是《密宗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在内,包括所有的喇嘛行者,以三昧耶戒规定,已经受到密灌的密宗信徒,要每天修双身法。密宗喇嘛每天都得与女弟子合修双身法,认为才是密宗持戒的清净;若没有每天都与不同的女弟子合修双身法,就是持戒不清净。当密宗的发言人说,喇嘛们都是持戒清净的,他说的持戒清净,与正统佛教说的持戒清净,意思是完全相反的,不但没有办法护持净戒,反而造下极大的恶业。
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为各位的说明就到这里。
阿弥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CN/a/a15/3255-a15_cn0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