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菩提之路 |
|
希望您能领略并感悟到佛法的解脱智慧和般若智慧。让您的思想得到启迪,让您的人生常乐我净。 |
|
|
|
|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3-05-29 13:24:28 |
|
|
[简体文稿]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要来探讨的题目就是说:何谓专修与杂修?
那么这个问题,在净土法门中比较会常常提到所谓说「专修」与「杂修」,但是为什么会提到专修与杂修呢?那么它实质上的意义又是如何呢?我们针对这个部分,来了解一下。
修学净土法门的,依于信愿行的方法,当然希望自己能够因为念佛,而决定能往生。但是有一些念佛人,因为他信心不足,或者说知见不足,或者本身的外缘过于复杂,导致他念佛之外,在世俗事务上面,或者说在佛教以外的外道行门,付出极多的时间来参杂涉猎,而不能安住于念佛之中。那这种情况之下,有一些净土宗的祖师大德会认为说,这样子难于决定往生,那怎么乃至说想要品位提升呢?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净土宗的祖师就会将没有专注在念佛法门上用功的,想要求生净土的修学方式,称他说「那你这样叫杂修」。
但是,倘若说有人主张说,求生净土的用功方法,是要以纯称名念佛才叫专修;假如还有人说,想再进一步要听经闻法,乃至说要修学六度波罗蜜诸种种福德业、智慧业,他就会指责说:「你这样就不是专修,你是杂修,那你就不能往生极乐净土。」如果是这种情况之下的话,这个我们需要来厘清。因为呢,这是与实质的因果相背离的,与经中佛陀开示也不符合的。为什么呢?
因为称名念佛,它本身是阿弥陀佛一个施设,一个方便,让大家称阿弥陀佛的名,然后发愿求生极乐世界。称阿弥陀佛的名,等于在赞叹阿弥陀佛所成就的这个功德,那因为本身就有福德;同时你又信受经中佛陀所说的,你这样子求愿自己愿生极乐国,同时一心念佛,那也真的如实的学,如实的念,那你一定能往生,这只是一个方便门。但是这个部分,并不是佛陀唯一的本愿,说你只有念佛才能够往生,而且说只有念佛,你才能够上品上生。
我们要知道,在经中阿弥陀佛有这个九品来摄受有情。九品摄受有情,我们要知道,下品往生者,他甚至于都没念过佛呢,还造作诸恶业,但是只要有因缘,经过善知识,有善知识的指点,那他就有可能在舍报时候下品往生。那中品往生呢,他也是只是修学持佛戒,学佛戒而不犯戒律,或是孝养父母,只有这样的善根,并没有所谓种种念佛的功课,他仍然是可以中品往生。那至于上品往生呢,这个里面就随着说,要修学这个第一义谛了义正法,同时随着他的修证而品位提升。那么懂得修学第一义谛法 的人都是菩萨,那这个菩萨怎么可能在修学第一义谛法 过程里面,没有去行六度呢?因为我们知道,修学第一义谛法 主要是要实证,那么要实证呢,就是前提要先修学般若;修学般若的前提呢,又要先经过这个植福调心的过程;植福调心就在作些什么呢?就要布施,学戒学菩萨戒,修忍辱,要精进,要修这个静虑,然后再进来修般若,乃至要断我见。那这样的过程,当然不是纯粹念佛,那这样的过程就有机会,让他能够实证这个第一义谛了义正法中的法界实相如来藏,那这个正是上品往生者上品上生,甚至于说上品上生者所含摄的。
那假如说要来指责你没有称名念佛,可是你却是又是听经闻法,又修学六度,那么这样子你是杂修,就不能够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这样就是跟因果相背离。因为修学第一义谛法 的因,而且实证,来植福,广植福德,同时智慧又增长,那么阿弥陀佛怎么可能不会摄受这样的上根者呢?所以,从这个因果本身来讲的话,就已经不符合了。
同时,经中佛陀也开示,开示说是不是一定要称阿弥陀佛的名,你才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其实不是!求生西方极乐净土的念佛人,大部分是念阿弥陀佛没有错。那你称念阿弥陀佛,当然知道说,因为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祂有这个二十四愿或四十八愿来摄受念佛人。可是,如果没有念阿弥陀佛,你就不能求往生西方极乐了吗?如果说我跟释迦牟尼佛比较相应,或是说我跟观世音菩萨比较相应,然后我念释迦牟尼佛,或者说我念观世音菩萨,就不能求生极乐世界了吗?那就不是专修而是杂修了吗?其实不是!因为我们来看有一段经文,佛陀这样开示。这段经文中佛说:
【阿难!若他国众生发菩提心,虽不专念无量寿佛,亦非恒种众多善根,随己修行诸善功德,回向彼佛愿欲往生。此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即遣化身,与比丘众前后围绕。其所化佛光明相好与真无异,现其人前摄受导引,即随化佛往生其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大宝积经》卷十八)
这段经文里面,已经很明白告诉我们说,佛陀这样讲,如果有这个极乐国以外的众生,他发菩提心,当然最重要的一定是要发这个 大乘菩提心;虽然说他不专念无量寿佛,无量寿佛指的就是阿弥陀佛;那随他自己所修行的这些种种善根功德,修行的诸多善根功德当然有很多,譬如说在正法中听闻熏习了义正法,譬如说听闻《法华经》,知道佛陀来到人间的一大因缘是什么,知道原来众生皆有如来藏,所以非常欢喜,就助印《法华经》,或者是护持能够真实解说《法华经》的善知识,或者说来护持弘扬正法的僧团;那这样的情况之下,也不是专称阿弥陀佛,可是他所作的这些功德,却是与阿弥陀佛的本愿相呼应的,能够符合阿弥陀佛祂摄受众生,生到极乐世界去的。
因为生到极乐世界去,既然是九品来摄受,既然品位有差别,表示这里面的内容是有差别的;就随着行者所修的内容,随着行者所植的福德,随着行者所得的智慧差别来摄受,以这样的各自的因缘差别来摄受,以这个九品来摄受。所以,如果说这个修学释迦牟尼佛在娑婆所遗的这个圣道法门,然后来修学听闻甚至于护持,以这样的善根功德,来回向说我愿意往生这个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那这个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一定会遣这个化佛来接引他的。这个是佛陀告诉我们的。
同时,生到这个极乐世界以后,得不退转于无上菩提,这也在告诉我们说,生到极乐世界去也是要进行修道的。也就是说,在这个人间你一样是修圣道门;圣道门指的就是菩萨道,从开悟乃至进入真正的修学种智,然后乃至能够进入初地,最后地地增上,那这个都是大乘的佛菩提,所以无上菩提呢,指的就是大乘佛菩提。所以,如果说你在这边人间,已经是在这个内容修学了,那怎么可能说你要发愿往生到极乐世界而不能生呢?因为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也是在教导生到极乐世界的这个菩萨们,要怎么样能够在无上菩提上面修学、上进,然后乃至实证,乃至植福,这些内容都一样。只是说到极乐世界,有极乐世界的这个时节的修学,以及有极乐世界不同因缘的修学;那么在人间的修学方式,当然有在人间的种种境界的考验,以及说在人间植福的因缘。或者说在人间因为有八苦,让自己能够发起精进心,能够在人间的时候值遇善知识,而精进的修学;乃至能够快速的断除我见,然后植福,最后能够实证自己的如来藏,能够发起大愿心。那这样的情况之下,你要求生极乐世界,那当然是一定可以如愿的。
所以,这个部分,透过这一段经文我们可以知道,并不是说你一定要专念阿弥陀佛,你才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也不是说,你是专称阿弥陀佛才叫作专修,你称名称释迦牟尼佛,或者说在娑婆学习释迦牟尼佛所留下来的正法,跟随能够解说正法的善知识学习佛菩提,这样子就不是能够求生极乐世界。这个绝对不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从经文里面就知道,你要称念释迦牟尼佛,称念观世音菩萨,或者修学真实的了义正法,都是能够回向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同时也能够得到阿弥陀佛的接引的。
那么我们可以知道说,前面的道理一直告诉我们,不专念阿弥陀佛,但是你能够安住于大乘法……安住于大乘法的意思,前提就是你要发菩提心;发大乘菩提心,发的心就是让自己要能够实证法界实相,最后能够成就佛道。而且最重要是什么呢?最重要是让自己能够找到,真正能教导我们大乘佛法的善知识;假如说今天发了菩提心,可是却没有办法找到能够真正教导我们佛法的善知识,那么这样子就是很难真实进入正修行。就像佛陀曾经说过的,如果在八难中的人,是很难真实的听闻佛法,能够进入修行的。所以,能够安住大乘的前提,还是要真正找到,能够如实教导我们什么是大乘佛法、什么是真实菩萨道、什么是真正成佛法的善知识。
那么在这个前提之下,经过善知识的教导,懂得修集我们怎么样来让自己善根能够成熟,让自己能够培植更多福德,让自己能够发起功德。发起功德就是要能实证,在佛道里面的实证,两个重要的关键点,一个就是断我见,一个就是实证法界实相。对于说其他的禅定的实证,在还没有实证断我见,或者是实证法界实相之前,禅定的实证都是属于世间法,它不是真正出世间的功德;因为在禅定的实证本身,还是在落于三界中的生死轮回。所以说功德本身呢,就在真正于能够解脱,以能够真实解脱为基础,而说功德。所以,如果你能够安住大乘,修集诸多福德善根功德,如果你向往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那么你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舍报临命终时,一定能够受到阿弥陀佛的摄受,往生极乐国。
那修学大乘法的菩萨呢,佛陀在菩萨戒中,有这样规范受戒的菩萨:
「若佛子心背大乘常住经律,言非佛说,而受持二乘声闻、外道恶见一切禁戒邪见经律者,犯轻垢罪。」(《梵网经》卷二)
这里在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因为前面我们说的这个专修、杂修,是关于说求生净土;求生净土并非说,你只有称名阿弥陀佛才叫专修。怎么样你能够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前提是什么?第一个、当然最重要是,你要信受三宝,要知道阿弥陀佛本身成佛,是经过菩萨道最后成佛的,它绝对不是小乘的法。那么既然是菩萨道的法,自己要求生到极乐世界,当然最基本自己就要当菩萨嘛!因为你没有要求中品往生当二乘人嘛!所以你一定是要发菩提心。那么在学大乘法的情况之下,也有所谓专修跟杂修这一点,我们也来探讨一下。也就是说,在学大乘法的前提,在菩萨戒中,佛陀曾经以轻垢戒的这个部分,来警戒菩萨说,如果你是已经受菩萨戒的菩萨,然后你的心却背离大乘常住经律;所谓大乘的常住经律,指的就是如来藏的经律,讲到如来藏的经律有关这些经典,都把它当作说是不是佛所说;那会去信受什么呢?信受二乘的这个小乘的经律,同时去受持二乘的声闻外道恶见、一些禁戒邪见。这样的情况之下,对菩萨而言就变成杂修。杂修的部分就受到菩萨戒的规范,你就犯了轻垢戒。
为什么佛陀要以这个轻垢戒,来规范菩萨呢?因为,对于这个大乘本身的经典里面,如果说你自己认为你是菩萨,但是却不信受有一个常住心如来藏,这个完全是违背佛法的根本理体;因为佛法之所以能够屹立不摇,而没有过失,不被外道所诋毁,是因为它有真实可证的法,确实存在,它的根本理体就是如来藏,祂是常住心。那么如来藏有关的这些经律呢,所解说的部分,因为不同于世间本身的这个意识层次的思惟想像;所以呢,如果说自己否定了如来藏,然后又去信受二乘声闻本身所讲的五蕴十八界是无常生灭,无常苦空的,那么以这个蕴处界法一切无常苦空为究竟;这样子的话,就没有机会实证法界实相,同时也不能护持正法,不能护持正法,让正法的法脉永续流传,那也不能让其他想要求菩萨道实证的菩萨,能够在这个法上得利益。因此,佛陀在这个轻垢戒里面呢,特地的来规范菩萨。
就是说当你受了菩萨戒以后,你发了菩提心安住于大乘以后,你不能背离这个如来藏有关的经律所说的内容,不能去信受二乘声闻所写下的论点,外道恶见所摄的一切禁戒邪见经律;那如果这样的话,等于已经偏离菩萨道修学了;偏离菩萨道修学的话,对于佛子本身而言,等于法身慧命就毁损了。
所以说,如果有修学大乘法的佛弟子,不信受说如来藏是常住法,也不信受如来藏是真实不虚的法界实相心;却把这个如来藏看作是外道神我的理论,认为说如来藏只是假名而说;主张说解说阐释修证如来藏的经论,它是佛弟子自己篡编的,不是佛所说的;而不受持以如来藏为法界戒体的菩萨戒,反而来受持小乘纯为五蕴解脱的声闻戒。这是讲什么呢?讲说自己声称自己是大乘的菩萨,然后却是去以这个声闻戒为主,而不承认菩萨戒里面这个菩萨所应该遵守的这个法戒的内容。因为菩萨戒本身,它是以菩萨戒的戒体如来藏为根本来施设的,所以,佛陀在施设菩萨戒的时候有开有遮,绝对不是像这个声闻解脱道,纯粹是求一世五蕴本身的解脱来规范。所以,如果你今天说你是菩萨,或者说是出家菩萨,却是不承认这个如来藏,然后主张声闻戒才是究竟;那么这个情况之下,那就是偏离了大乘法的修学,已经违犯了这个菩萨戒了。
所以我们说,在修学大乘法,也有这个所谓的专修的这个部分要去注意的。也就是说,修学大乘法,绝对不能偏离以如来藏为主的这个经论的精神。但是,因为法界实相祂需要实证,没有实证的话就会误会,而以为说这个法本身有矛盾;因此,修学大乘法,你一定要跟随已经实证法界实相的这个菩萨来修学。那这样的善知识,他才能够如实的解说这些如来藏的经论里面真实内涵,能够如实解说《金刚经》的内涵、《心经》的内涵,如实解说《楞严经》的内涵,如实解说《法华经》的内涵。那这样的情况之下,佛弟子才不会因为误会佛在经中所说的意思,而去信受外道所说的这些一切法空、不信因果、不信佛戒,这些恶见、常见、断见不应该去修学的部分,而导致佛弟子的法身慧命受到毁损。
所以,菩萨们如果说有心要修学大乘佛法,一定要注意这一点。除了 前面讲到求生净土的专修、杂修的道理以外呢,对这个修学大乘的部分,也是要认真的考虑你现在是否在专修大乘法;那么专修大乘法就要注意到,你是否信受佛法的根本理体如来藏的这一些经论。那这个部分,我们就提醒大家这个是需要思考的。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就探讨到这里了。
阿弥陀佛!
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7/80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3-03-30 23:00:20 |
|
|
[讲座文稿]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要來探討的題目就是說:何謂專修與雜修?
那麼這個問題,在淨土法門中比較會常常提到所謂說「專修」與「雜修」,但是 爲什麼會提到專修與雜修呢?那麼它實質上的意義又是如何呢?我們針對這個部 分,來瞭解一下。
修學淨土法門的,依於信願行的方法,當然希望自己能夠因為念佛,而決定能往 生。但是有一些念佛人,因為他信心不足,或者說知見不足,或者本身的外緣過 於複雜,導致他念佛之外,在世俗事務上面,或者說在佛教以外的外道行門,付 出極多的時間來參雜涉獵,而不能安住於念佛之中。那這種情況之下,有一些淨 土宗的祖師大德會認為說,這樣子難於決定往生,那怎麼乃至說想要品位提升呢 ?因此,在這種情況之下,淨土宗的祖師就會將沒有專注在念佛法門上用功的, 想要求生淨土的修學方式,稱他說「那你這樣叫雜修」。
但是,倘若說有人主張說,求生淨土的用功方法,是要以純稱名唸佛才叫專修; 假如還有人說,想再進一步要聽經聞法,乃至說要修學六度波羅蜜諸種種福德業、 智慧業,他就會指責說:「你這樣就不是專修,你是雜修,那你就不能往生極樂 淨土。」如果是這種情況之下的話,這個我們需要來釐清。因為呢,這是與實質 的因果相背離的,與經中 佛陀開示也不符合的。爲什麼呢?
因為稱名唸佛,它本身是 阿彌陀佛一個施設,一個方便,讓大家稱 阿彌陀佛的 名,然後發願求生極樂世界。稱 阿彌陀佛的名,等於在讚歎 阿彌陀佛所成就的 這個功德,那因為本身就有福德;同時你又信受經中 佛陀所說的,你這樣子求 願自己願生極樂國,同時一心念佛,那也真的如實的學,如實的念,那你一定能 往生,這只是一個方便門。但是這個部分,並不是 佛陀唯一的本願,說你只有 念佛才能夠往生,而且說只有念佛,你才能夠上品上生。
我們要知道,在經中 阿彌陀佛有這個九品來攝受有情。九品攝受有情,我們要 知道,下品往生者,他甚至於都沒念過佛呢,還造作諸惡業,但是只要有因緣, 經過善知識,有善知識的指點,那他就有可能在捨報時候下品往生。那中品往 生呢,他也是只是修學持佛戒,學佛戒而不犯戒律,或是孝養父母,只有這樣 的善根,並沒有所謂種種念佛的功課,他仍然是可以中品往生。那至於上品往 生呢,這個裏面就隨著說,要修學這個第一義諦了義正法,同時隨著他的修證 而品位提升。那麼懂得修學第一義諦法的人都是菩薩,那這個菩薩怎麼可能在 修學第一義諦法過程裏面,沒有去行六度呢?因為我們知道,修學第一義諦法 主要是要實證,那麼要實證呢,就是前提要先修學般若;修學般若的前提呢, 又要先經過這個植福調心的過程;植福調心就在作些什麼呢?就要布施,學戒 學菩薩戒,修忍辱,要精進,要修這個靜慮,然後再進來修般若,乃至要斷我 見。那這樣的過程,當然不是純粹念佛,那這樣的過程就有機會,讓他能夠實證 這個第一義諦了義正法中的法界實相如來藏,那這個正是上品往生者上品上生, 甚至於說上品上生者所含攝的。
那假如說要來指責你沒有稱名唸佛,可是你卻是又是聽經聞法,又修學六度,那 麼這樣子你是雜修,就不能夠往生西方極樂淨土,這樣就是跟因果相背離。因為 修學第一義諦法的因,而且實證,來植福,廣植福德,同時智慧又增長,那麼 阿彌陀佛怎麼可能不會攝受這樣的上根者呢?所以,從這個因果本身來講的話, 就已經不符合了。
同時,經中佛陀也開示,開示說是不是一定要稱 阿彌陀佛的名,你才能夠往生 西方極樂世界?其實不是!求生西方極樂淨土的念佛人,大部分是念 阿彌陀佛 沒有錯。那你稱唸 阿彌陀佛,當然知道說,因為 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祂有這 個二十四願或四十八願來攝受念佛人。可是,如果沒有唸 阿彌陀佛,你就不能 求往生西方極樂了嗎?如果說我跟 釋迦牟尼佛比較相應,或是說我跟 觀世音 菩薩比較相應,然後我念 釋迦牟尼佛,或者說我念 觀世音菩薩,就不能求生極 樂世界了嗎?那就不是專修而是雜修了嗎?其實不是!因為我們來看有一段經文 ,佛陀這樣開示。這段經文中 佛說:
【阿難!若他國眾生發菩提心,雖不專念無量壽佛,亦非恒種眾多善根,隨己修 行諸善功德,迴向彼佛願欲往生。此人臨命終時,無量壽佛即遣化身,與比丘 前後圍繞。其所化佛光明相好與真無異,現其人前攝受導引,即隨化佛往生其國, 得不退轉無上菩提。】(《大寶積經》卷十八)
這段經文裏面,已經很明白告訴我們說,佛陀這樣講,如果有這個極樂國以外的 眾生,他發菩提心,當然最重要的一定是要發這個大乘菩提心;雖然說他不專念 無量壽佛,無量壽佛指的就是 阿彌陀佛;那隨他自己所修行的這些種種善根功德, 修行的諸多善根功德當然有很多,譬如說在正法中聽聞熏習了義正法,譬如說聽 聞《法華經》,知道 佛陀來到人間的一大因緣是什麼,知道原來眾生皆有如來藏, 所以非常歡喜,就助印《法華經》,或者是護持能夠真實解說《法華經》的善知 識,或者說來護持弘揚正法的僧團;那這樣的情況之下,也不是專稱 阿彌陀佛, 可是他所作的這些功德,卻是與 阿彌陀佛的本願相呼應的,能夠符合 阿彌陀佛 祂攝受眾生,生到極樂世界去的。
因為生到極樂世界去,既然是九品來攝受,既然品位有差別,表示這裏面的內容 是有差別的;就隨著行者所修的內容,隨著行者所植的福德,隨著行者所得的智 慧差別來攝受,以這樣的各自的因緣差別來攝受,以這個九品來攝受。所以,如 果說這個修學 釋迦牟尼佛在娑婆所遺的這個聖道法門,然後來修學聽聞甚至於護 持,以這樣的善根功德,來迴向說我願意往生這個 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那這個 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一定會遣這個化佛來接引他的。這個是佛陀告訴我們的。
同時,生到這個極樂世界以後,得不退轉於無上菩提,這也在告訴我們說,生到 極樂世界去也是要進行修道的。也就是說,在這個人間你一樣是修聖道門;聖道 門指的就是菩薩道,從開悟乃至進入真正的修學種智,然後乃至能夠進入初地, 最後地地增上,那這個都是大乘的佛菩提,所以無上菩提呢,指的就是大乘佛 菩提。所以,如果說你在這邊人間,已經是在這個內容修學了,那怎麼可能說你 要發願往生到極樂世界而不能生呢?因為 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也是在教導生 到極樂世界的這個菩薩們,要怎麼樣能夠在無上菩提上面修學、上進,然後乃至 實證,乃至植福,這些內容都一樣。只是說到極樂世界,有極樂世界的這個時節 的修學,以及有極樂世界不同因緣的修學;那麼在人間的修學方式,當然有在人 間的種種境界的考驗,以及說在人間植福的因緣。或者說在人間因為有八苦,讓 自己能夠發起精進心,能夠在人間的時候值遇善知識,而精進的修學;乃至能夠 快速的斷除我見,然後植福,最後能夠實證自己的如來藏,能夠發起大願心。那 這樣的情況之下,你要求生極樂世界,那當然是一定可以如願的。
所以,這個部分,透過這一段經文我們可以知道,並不是說你一定要專念阿彌陀 佛,你才能夠往生極樂世界;也不是說,你是專稱 阿彌陀佛才叫作專修,你稱名 稱 釋迦牟尼佛,或者說在娑婆學習 釋迦牟尼佛所留下來的正法,跟隨能夠解說 正法的善知識學習佛菩提,這樣子就不是能夠求生極樂世界。這個絕對不是這個 道理。所以,我們從經文裏面就知道,你要稱唸 釋迦牟尼佛,稱唸 觀世音菩薩, 或者修學真實的了義正法,都是能夠迴向 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同時也能夠得到 阿彌陀佛的接引的。
那麼我們可以知道說,前面的道理一直告訴我們,不專念 阿彌陀佛,但是你能 夠安住於大乘法……安住於大乘法的意思,前提就是你要發菩提心;發大乘菩提 心,發的心就是讓自己要能夠實證法界實相,最後能夠成就佛道。而且最重要是 什麼呢?最重要是讓自己能夠找到,真正能教導我們大乘佛法的善知識;假如說 今天發了菩提心,可是卻沒有辦法找到能夠真正教導我們佛法的善知識,那麼這 樣子就是很難真實進入正修行。就像 佛陀曾經說過的,如果在八難中的人,是很 難真實的聽聞佛法,能夠進入修行的。所以,能夠安住大乘的前提,還是要真正 找到,能夠如實教導我們什麼是大乘佛法、什麼是真實菩薩道、什麼是真正成佛法 的善知識。那麼在這個前提之下,經過善知識的教導,懂得修集我們怎麼樣來讓 自己善根能夠成熟,讓自己能夠培植更多福德,讓自己能夠發起功德。發起功德 就是要能實證,在佛道裏面的實證,兩個重要的關鍵點,一個就是斷我見,一個 就是實證法界實相。對於說其他的禪定的實證,在還沒有實證斷我見,或者是實 證法界實相之前,禪定的實證都是屬於世間法,它不是真正出世間的功德;因為 在禪定的實證本身,還是在落於三界中的生死輪迴。所以說功德本身呢,就在真 正於能夠解脫,以能夠真實解脫為基礎,而說功德。所以,如果你能夠安住大乘, 修集諸多福德善根功德,如果你嚮往 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那麼你迴向往生西方 極樂世界,你捨報臨命終時,一定能夠受到 阿彌陀佛的攝受,往生極樂國。
那修學大乘法的菩薩呢,佛陀在菩薩戒中,有這樣規範受戒的菩薩: 「若佛子心背大乘常住經律,言非佛說,而受持二乘聲聞、外道惡見一切禁戒邪 見經律者,犯輕垢罪。」(《梵網經》卷二)
這裏在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因為前面我們說的這個專修、雜修,是關於說求生 淨土;求生淨土並非說,你只有稱名 阿彌陀佛才叫專修。怎麼樣你能夠發願求生 西方極樂世界的前提是什麼?第一個、當然最重要是,你要信受三寶,要知道 阿彌陀佛本身成佛,是經過菩薩道最後成佛的,它絕對不是小乘的法。那麼既然 是菩薩道的法,自己要求生到極樂世界,當然最基本自己就要當菩薩嘛!因為你 沒有要求中品往生當二乘人嘛!所以你一定是要發菩提心。那麼在學大乘法的情 況之下,也有所謂專修跟雜修這一點,我們也來探討一下。也就是說,在學大乘 法的前提,在菩薩戒中,佛陀曾經以輕垢戒的這個部分,來警戒菩薩說,如果你 是已經受菩薩戒的菩薩,然後你的心卻背離大乘常住經律;所謂大乘的常住經律 ,指的就是如來藏的經律,講到如來藏的經律有關這些經典,都把它當作說是不 是佛所說;那會去信受什麼呢?信受二乘的這個小乘的經律,同時去受持二乘的 聲聞外道惡見、一些禁戒邪見。這樣的情況之下,對菩薩而言就變成雜修。雜修 的部分就受到菩薩戒的規範,你就犯了輕垢戒。
爲什麼 佛陀要以這個輕垢戒,來規範菩薩呢?因為,對於這個大乘本身的經典裏 面,如果說你自己認為你是菩薩,但是卻不信受有一個常住心如來藏,這個完全 是違背佛法的根本理體;因為佛法之所以能夠屹立不搖,而沒有過失,不被外道 所詆毀,是因為它有真實可證的法,確實存在,它的根本理體就是如來藏,祂是 常住心。那麼如來藏有關的這些經律呢,所解說的部分,因為不同於世間本身的 這個意識層次的思惟想像;所以呢,如果說自己否定了如來藏,然後又去信受二 乘聲聞本身所講的五蘊十八界是無常生滅,無常苦空的,那麼以這個蘊處界法一 切無常苦空為究竟;這樣子的話,就沒有機會實證法界實相,同時也不能護持 正法,不能護持正法,讓正法的法脈永續流傳,那也不能讓其他想要求菩薩道實 證的菩薩,能夠在這個法上得利益。因此,佛陀在這個輕垢戒裏面呢,特地的來 規範菩薩。
就是說當你受了菩薩戒以後,你發了菩提心安住於大乘以後,你不能背離這個 如來藏有關的經律所說的內容,不能去信受二乘聲聞所寫下的論點,外道惡見所 攝的一切禁戒邪見經律;那如果這樣的話,等於已經偏離菩薩道修學了;偏離 菩薩道修學的話,對於佛子本身而言,等於法身慧命就毀損了。
所以說,如果有修學大乘法的佛弟子,不信受說如來藏是常住法,也不信受 如來藏是真實不虛的法界實相心;卻把這個如來藏看作是外道神我的理論,認為 說如來藏只是假名而說;主張說解說闡釋修證如來藏的經論,它是佛弟子自己篡 編的,不是佛所說的;而不受持以如來藏為法界戒體的菩薩戒,反而來受持小乘 純為五蘊解脫的聲聞戒。這是講什麼呢?講說自己聲稱自己是大乘的菩薩,然後 卻是去以這個聲聞戒為主,而不承認菩薩戒裏面這個菩薩所應該遵守的這個法戒 的內容。因為菩薩戒本身,它是以菩薩戒的戒體如來藏為根本來施設的,所以, 佛陀在施設菩薩戒的時候有開有遮,絕對不是像這個聲聞解脫道,純粹是求一世 五蘊本身的解脫來規範。所以,如果你今天說你是菩薩,或者說是出家菩薩,卻 是不承認這個如來藏,然後主張聲聞戒才是究竟;那麼這個情況之下,那就是偏 離了大乘法的修學,已經違犯了這個菩薩戒了。
所以我們說,在修學大乘法,也有這個所謂的專修的這個部分要去注意的。也就 是說,修學大乘法,絕對不能偏離以如來藏為主的這個經論的精神。但是,因為 法界實相祂需要實證,沒有實證的話就會誤會,而以為說這個法本身有矛盾;因 此,修學大乘法,你一定要跟隨已經實證法界實相的這個菩薩來修學。那這樣的 善知識,他才能夠如實的解說這些如來藏的經論裏面真實內涵,能夠如實解說 《金剛經》的內涵、《心經》的內涵,如實解說《楞嚴經》的內涵,如實解說 《法華經》的內涵。那這樣的情況之下,佛弟子才不會因為誤會 佛在經中所說 的意思,而去信受外道所說的這些一切法空、不信因果、不信佛戒,這些惡見、 常見、斷見不應該去修學的部分,而導致佛弟子的法身慧命受到毀損。 所以,菩薩們如果說有心要修學大乘佛法,一定要注意這一點。除了前面講到求 生淨土的專修、雜修的道理以外呢,對這個修學大乘的部分,也是要認真的考慮 你現在是否在專修大乘法;那麼專修大乘法就要注意到,你是否信受佛法的根本 理體如來藏的這一些經論。那這個部分,我們就提醒大家這個是需要思考的。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就探討到這裏了。
阿彌陀佛!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