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菩提之路 |
|
希望您能领略并感悟到佛法的解脱智慧和般若智慧。让您的思想得到启迪,让您的人生常乐我净。 |
|
|
|
|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3-11-19 21:24:11 |
|
|
[简体文稿]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随着对什么是「业」的了解,我们现在再进一步来谈谈:业因与业习。
在印度外道中有一种说法,那说法就是:人的流转一切都是由业,业是不可改变的。所以当我们在承受业果报时,我们应该要全心全意、全力地去承受业果报,所以就必须依着各种苦行,当我们把业的果报承受完毕了,我们就解脱了。所以实行这样外道的行者,他们或者整天站在恒河当中,或者把头埋在泥土当中,或者用五热炙身;所谓的五热炙身,就是在大太阳底下,四周点满了火,这样子让自己在这种酷热的环境下;认为受这种种的苦,业就能够消除,业的消除就可以解脱。像这样就是一个邪见,因为业的形成,并不是由前面的业来生起后面的业。业,它只是一个现象;而业的所以成就,是因为无明,是因为对于贪、瞋、痴的无知;而业之所以会流转,那是因为我们有一个第八识——如来藏心,祂能够含藏众生的业种不失。
佛说:「一切众生皆有杂心,杂心因缘而有杂烦恼,杂烦恼故,就会造作种种的杂业。」这个杂心,就是指我们的染净和合的第八识——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是真妄和合,阿赖耶识本身祂是真心,清净无染;但是,祂所含藏的业种是杂染的。所以在十二因缘当中讲到「无明缘行」,这个「无明」以及「行」,就是由第八识阿赖耶识祂所流注出过去世的杂染业种,而现出的身、口、意;由过去的身口意行,是依着无明烦恼而引发的种种身口意业的造作,这样的造作,又熏回第八识阿赖耶识。熏回第八识阿赖耶识的时候,当另外一样的一个业因、业缘呈现时,第八识阿赖耶识又流注出这些杂染的业种,也就是另一期这五蕴身的种种的身口意行;所以,种种身体的造作、言语的表达和心中纷纷而起的意行思辨,这些功能差别能够次第的现起,进而能够产生次第的后有,引生一生的果报的业——就是引业。引业,主要就是由于无明行,引发了第八识所含藏异熟业种的流注与现行。由引业而现起的五蕴身,或者生天上、或者生人间、或者生三恶道等;呈现出男女、贫富、贵贱、美丑、聪明、迟钝种种差别的业,这是别业;其他如山河大地的器世间,是所有的有情众生所共通的果报,这个是共业。
佛陀在《大宝积经》当中有开示:「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57)在世俗谛中,一切现象都是生灭、无常、非真实有,但这不是落入断灭,因为因缘业果不失,三世流转果报都是自己所呈现的业力;这个业力之所以形成,就是一再反覆的行为,这种行为成为习性、成为惯性,而招致业果的趣向的势力。因为这样的势力,包含着极为复杂的因果关系,所以招感众生和器世间就有着种种的差异,种种不同的或苦、或乐、或染、或净等果报的差别。不论是三界的有情、六道众生种种形貌,各所依止器世间种种的山河大地,这是由众生种种业力共业所形成;一切苦乐的果报,都是因缘力所招致。所以说业力、因缘是相当的错综复杂,非常的深细难以思议,只有佛才能究竟了知。
如果我们从「善因生善果、恶因生恶果」这样的句,当作定型句的话,很可能会产生错失!因为业力的流势果报,它不一定会即时出现,而是要经过累积,还要有种种因缘条件的配合,在今生或来生果报才会显现。这可以就我们今生的行为,现前就可以观察到这样的一个事实;譬如我们对于自己身体的保养,如果饮食不知量,每天大吃大喝,我们一时之间不会看出身体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不会看出有什么样的问题,但是长期积累下来,身体就会出了状况,如果加上不运动、不保养,年纪渐长,那各种的病痛就会找上我们。这就是非常简而易显可以清楚观察到:这一世对于这一个色身的种种造作,与它所形成的结果。所以业的造作,果报它不一定是会立刻现前的。而身口意的果报,是善、是恶、或者是无记,也不是从表相可以看出来的,主要要看他的意业——也就是他的初发心,他的初发心是善、是恶、是无记,这会决定到他以后的果报是善、是恶。例如:一个人他是以善心出发,他就算是现出狮子吼、现出忿怒相,但是他的心中是为了利乐有情,他的心中是慈悲一片,所以,这样虽然是瞋业的显现,但是这不是恶业,这不会受到恶报;如果是为了私心出发,就算是他作了种种的善事、声音柔软典雅,但这仍不是善业,因为是为了私心、因为是为了私利,所以他将来绝对不会得到好的果报;乃至如果是藉由佛法来谋取个人的私利,这样更会招致不可爱的异熟果报。
同样,我们说:过去我们觉得是恶业的,是不是未来就一定是恶业呢?因为业报这一件事情,也要跟共业有着连带的关系。古代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在科举时代,学业挂帅的时代,这个业就是专门是指经论中的学业,要在经论中精进勤奋,参加科举考试,于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如果沉迷于玩乐嬉戏,这样子就会荒废了学业,这样也就不可能去进京参加科举考试,这样的人生就没有出头天的日子。但是时代的改变,众生共业所向的改变,只要能够有专业的素养,也能够行行出状元;就像我国现在有电玩得到了世界的冠军,有做面包也来为国争光,这如果是在以前,会认为这不是什么看得上眼的行业,但是现在都受到大家的赞叹!因为这就是一种专业,而这个是现在这个时代大家所共同认同的。这就是:个别的别业也受到共业牵引的因缘,而来显出这样的一个业是否是善、是否是恶。
接着,我们再来谈到有关于「业习」的形成。今天为什么会有种种的一个业习?我们知道心、意、识三者有着连带的关系,这其中心、意、识的「意」,就是指末那识,末那识在业习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因素。意、法为缘生意识,意识要由末那识的作意,要由末那识的等无间缘,祂才能够现起;但是,当末那识起作意让意识现行的时候,末那识祂同时也有着四种烦恼恒共相应。这四种烦恼就是:萨迦耶见、我慢、我爱、无明,也就是见、爱、痴、慢。也就是,当末那识这个等无间缘现起的时候,带起意识现起现行的时候,也必然带起了见、爱、痴、慢的习气,影响了意识的了别;这个俱生我执的习气,在引发意识的了别时,意识也会带起祂这一世熏习的各种善、恶心所法的俱起;这就是依着习气相应的妄想分别,而起了种种的身口意的造作。所以,如果我们不断熏习、不断接触都是不好的身口意业、不好的环境,当我们在了别的时候,这样的一个习气也会带起不好的业因、业果呈现出来;相对的,如果我们接触的都是善知识,我们耳中所听、眼中所见都是正闻熏习,依戒、定、慧数数串习、如理作意,那这样子我们末那识当中见、爱、痴、慢的习气,也会随着意识不断地了别、不断地判别而改变。所以,今天我们要改变我们的业习,「正闻熏习建立正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功夫!因为一切的众生,他的心思各依自己的习气而有所差异,所以一切众生所思、所想一定不同,那他所造的业也就有种种的差异。我们不说三界六道轮转的差异,就依我们现在共业所依的地球所能够看到的众生,不论天上飞的、地下爬的、水里游的,种种形色种类难以说尽,这都是依着众生不同的业习,所形成不同的果报。
同样,我们看佛身祂是无垢识,祂是由百千亿福德所成,祂的相貌庄严;我们看到诸大菩萨妙色严净,这一切都是由于修集种种福德而生;而天龙八部他们这些众生也有大威势,也是因为善业福德所生。在《摄大乘论》当中,无着菩萨在论议:所知依、根本因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一切万法的根源。论中说:「如果一个人他否定阿赖耶识,不论是杂染业、不论是清净业都不能成就。」也就是,这杂染业、这清净业都是由阿赖耶识祂所现起,都是由阿赖耶识祂能够持种、祂能够现行、祂能够受熏;这样的一个轮转关系,祂与杂染诸法之间,彼此互相为因缘,而来成就世间一切的万法。因为众生往往只迷于三界现象界的法,而没有看到自己因为无明所招致的烦恼习气,更看不到因为习性不断流转的根本因。马鸣菩萨分析这样的无明业相叫作「不觉」,也就是不认识法界的实相。佛为我们开示: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一个无我、无我所的心,这一个心由于过去造种种善、不善的身语意业,种种法的熏习种子积集而成,由无明烦恼而起,或因烦恼的助缘,发动身语意业的造作,更增加了种种业的相随、系缚,所以难以解脱生死忧悲苦恼,形色粗鄙、或大或小。所以一切造作,所作业不亡,随业各自受报。
有智慧的人,他 不会落入断灭见,也不会落入以意识为常住不变这样的邪见当中;他能够信受佛的开示,能够信受菩萨们的开示,虽然他还没有能够证得第八识如来藏,虽然他还没能证真如,但是因为他能够信受不疑,所以就能够真正的善修善业;以这样善修善业,所以他所生的蕴处界就能够端正,也因为对于正知正见信受不疑,所以见到他的人,都能够产生无厌腻心。如同阿闍世王曾经对佛的赞叹,阿闍世王就是对佛有着深具的信心,他对佛说:「稀有世尊!稀有善逝!善说如来清净法律,如来能善施设学处,复能随顺诸佛世尊所说正法。不坏因果,远离断常,随诸所说,成办事业;善恶果报俱无坏失,离诸虚诳如佛所说。如是最上广大清净教中,谁人敢破?复谁问难及生毁谤?唯除不种善根诸罪业者。」(《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19)也就是说,对于如来祂施设的种种解脱道跟佛菩提道的修学法则,佛陀所开示世间的因果法则,佛陀所开示大乘第一义谛的圣教,这都是符合三界万法的现象以及实相的开演,没有任何的虚诳所说。这样广大清净的教法,是没有人能够破的,也没有人能够问难以及毁谤的。但是,是不是还是有人会毁谤呢?就只有不种善根的罪业者,因为他不具善根、不畏因果,所以他对佛的圣教不信受,甚至产生了毁谤。
像这一种不善根是如何形成的呢?又有学人问舍利弗了,舍利弗说:「多闻圣弟子于不善法如实知、不善根如实知、善法如实知、善根如实知。云何不善法如实知?就是不善身业、口业、意业,是名不善法。云何不善根如实知?不善根就是三种不善根,也就是贪不善根、瞋不善根、痴不善根。」当对于贪、瞋、痴这三种不善根不如实知的时候,就无法正确了知业因、业果、业习,也就没有办法真正的解脱。
谢谢大家的收看。
阿弥陀佛!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3-10-25 11:20:49 |
|
|
末那识(=意根、第七识)
在业习的形成中心、意、识三者有连带关系。其中的意是指 意根又称第七识或末那识。而末那识在业习中占有非常重要 的因素。因为,意法为缘生意识。意识要由末那识的作意和 等无间缘,才能现起。但是,当末那识起作意让意识现行时, 末那识同时也有它的四种烦恼恒共相应: 萨迦耶见、我慢、 我爱、无明。即:见爱痴慢。当末那识这个等无间缘现起时, 带起意识现行时, 也必然带起了见爱痴慢的习气,影响了意 识的了别。末那识这个俱生我执的习气在引发意识的了别时, 意识也会带起它这一世熏习的各种善恶心所法的俱起。这就 是依着习气相应的妄想分别而起了种种的身口意的造作。
所以,如果我们不断熏习、不断接触不好的身口意业和环境, 当我们了别的时候,这样的不好的习气也会带起不好的业因 业果呈现出来。而如果我们接触的都是善知识, 所听见闻的 是正闻熏习,依戒定慧数数串习,如理作意,我们末那识中 的见爱痴慢的习气,也会随着意识的不断了别不断判别而改 变。所以,要改变我们的业习,正闻熏习,建立正见是非常 重要的功夫。 |
|
|
|
|
|
|
|
|
|
|
|
|
|
|
|
|
|
|
|
|